返回列表 发帖

也谈毛翰教授的《我的恋人在远方》(作者:孙逐明)

《我的恋人在远方》是毛翰教授的一首佳作,正如“继承与创新——关于“古典派”新诗的思考”一文里所说:“这首诗虽然是传统的爱情主题的诗歌,而且也并非十全十美,但我认为这首诗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与艺术追求。这首诗仅有12行,诗歌语言简洁质朴,通俗晓畅,几乎是自然的纯粹口语,将语言的散文美与诗歌语言的整饬简洁美加以整合。准确地使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月亮”、“流泪的红烛”、“琴弦”、“红枫叶”以及“鸽子”、“夜来香”等来创造出感人的意境。除此外,这首诗的音韵和谐、整饬,把诗歌的音乐美不仅体现在韵脚的使用上,而且体现在内在情绪的韵律美。毫无疑问这是当代诗歌界能让人衷心喜欢的诗歌之一。毛翰教授在自己的诗歌中对传统诗歌的借鉴与融合可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我以为这首诗在借鉴古典诗歌的形式方面有很多值得赞许的优点,但也有些许不足之处。

我们先分析这首诗的节奏:

我的|恋人|在远方                         〔吟咏句〕
在一个|幽静的| 小村庄                  〔吟咏句〕
有一年|秋天|枫叶红                       〔吟咏句〕   
她做了 |别人 /家的 |新娘               〔朗诵句〕

从此我|怕见|天边的|月                  〔吟咏句〕
怕见|流泪的|红烛光                       〔吟咏句〕
高山|流水|天然调                          〔吟咏句〕
如今都|僵在|琴弦上                       〔吟咏句〕

也曾让|鸽子|捎过信                         〔吟咏句〕
问起过|那束|夜来香                         〔吟咏句〕
夜来香|至今|无消息                         〔吟咏句〕
鸽子|也不知|流落|何方                    〔朗诵句〕

这首诗脱胎于传统的吟咏句式的七言诗,又不受僵死的两字一顿的束缚,句子的主体里“两字顿”和“三字顿”错落出现,既通俗晓畅,又琅琅上口。尤其是这样的节拍组合,竟然有长短律的节奏感在内:

|也曾让|鸽子|捎过信|            〔|长——|短—|长——|〕
|问起过|那束|夜来香|            〔|长——|短—|长——|〕
|夜来香|至今|无消息|            〔|长——|短—|长——|〕

不足之处是有两个朗诵句夹在诗歌中间,吟咏句与朗诵句之间的转换太突兀,破坏了全诗吟咏句型的流畅华美的韵律感。若这两个朗诵句各增添一字,就锦上添花了:

我的|恋人|在远方                         〔吟咏句〕
在一个|幽静的| 小村庄                  〔吟咏句〕
有一年|秋天|枫叶红                       〔吟咏句〕   
她做了 |别人/家的 |新嫁娘            〔吟咏句〕

从此我|怕见|天边的|月                  〔吟咏句〕
怕见|流泪的|红烛光                       〔吟咏句〕
高山|流水|天然调                          〔吟咏句〕
如今都|僵在|琴弦上                       〔吟咏句〕

也曾让|鸽子|捎过信                         〔吟咏句〕
问起过|那束|夜来香                         〔吟咏句〕
夜来香|至今|无消息                         〔吟咏句〕
鸽子|也不知|流落|在何方                 〔吟咏句〕

〔按:最后一段的全部诗句都有了长短律的节奏美了。其它段落里有很多句式也是这样。〕

如何才能使吟咏句与朗诵句之间的转换变得流畅自如呢?宋词是最值得我们研究和效法的。就目前而言,我还只能凭朗诵中的感觉去判断,还无法找到可供效法的明显的规律。希望大家一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供毛翰教授参考。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齐云:

毛教授这首诗我也很喜欢。我听过电台这首诗的朗诵录音,听两遍就记住了全诗,可见这首诗易记。易记的主要原因感觉有两点,一是声韵特别和韵,二是意象连贯。初读之下,就觉得声韵方面有两句不够完美,分别是一、三两节的最后一行。这感觉与孙兄根据新诗格律理论得出的结论竟不谋而合,可见孙兄理论符合实际情况,起码在我这里能得到印证。 谈初读时改这两句的冲动:“她做了别人家的新娘”改为“她做了别人的新嫁娘”,“鸽子也不知流落何方”改为“鸽子也不知流落到何方”。但我估计,他应该也会在诵读中明显感觉到这两句与他处的不协调,我能感觉到的,他应该也能感觉到,我能想到的改法,他应该也会想到,但他为什么偏这样写呢?当时替他想的理由是:是不是他觉得过第一节通篇保持一样的节奏,过于浏利了,故在第一节最后一行后两个音步有意颠倒了一下?根据朗读的感觉全诗我都划为三个音步(“天边的月”可以连读),而全诗最后一行变成四个音步,是不是有意而为? 最后一行,如果写成“也不知鸽子在何方”,就能保持住了长——短——长的节奏了。

孙逐明:

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有的诗体里吟咏句和朗诵句相互转换很自然,为什么有的就总是感觉到不和谐呢? 近几天我反复朗诵唐诗和宋词,发觉规律原来这么简单: 在顿数整齐的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里不能随意转换句型,而在长短句的诗体里转换句型就无妨。 道理也很简单,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的节奏本来整齐划一,听者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节奏整齐划一的期望值,句型突然一转,原有的期望值被打破,自然感到不和谐;而长短句的宋词节奏本来富于变化,句型的转换当然不会打破听者原有的期望值。这正如一直是两句一韵或句句押韵的诗体,突然遇到应该押韵的地方不押韵了,就会感到不和谐;如果本来就不押韵或者采用的是比较随意的疏密韵,就不会有这种期望值被打破的失落感。 呵呵,我以前把问题想复杂了哦!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