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民歌和民诗能不能走高雅之路(作者:梅梅子)

俺想利用这个题目,讨论民歌诗的问题。 有些民歌诗,能不能算古典新诗呢? 希望斑主支持,网友参加。 一、民歌的最大特点: 来自于民,写民情,抒民意。 语言生动形象,新鲜明朗,群众化强。 诗歌感情强烈,镪锵激越,或深沉牵心,极富节奏、音乐美,顺嘴上口,可唱好记。 语句字数可全五字或七字,也可三、五、七、九字等等混用,也可加衬字。 不太讲平仄、对偶对仗,但讲押韵。 二、对《月亮躲在天幕后》的析义。 月亮躲在天幕后 (黄色风暴) 〔民歌风新古融合诗〕 北国春天狂风吼, 大地翻滚黄土走。 太阳停在东海东, 月亮躲在天幕后。 山坡扒去一层皮, 水渠填满半壕沟。 河水惊颠山川抖, 尘冲九霄鸟兽愁。 黄色风暴来何因? 翠云山毁芭蕉林。 铁扇公主要报仇, 牛魔王怒挥扇抡。 原上离离草悲愤, 牛羊嘴下苦呻吟。 地秃山光怜无主。 粉身随风舞和亲。 天昏地暗茫茫野, 牛爬车滚机器咽。 农人艰辛惜春斗, 翻耙播镇不停歇。 满身尘土五官塞, 就连毛孔也无洁。 面朝黄土何所有? 十成汗水七成丢。 楼馆茅台五粮馐, 五腑尘埃半口酒。 说明:北大荒,大北方,沙尘暴肆虐的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1、 这首诗完全来于真实,来于生活,也不乏联想与想象。 2、 语言要素都是来于群众,又不乏独道之处。 狂风吼、黄土走、扒去一层皮、半壕沟、山川抖、鸟兽愁、要报仇、挥扇抡、牛羊嘴下、天昏地暗、牛爬车滚、七成丢等等;几乎每句都有群众、农业、农民语言的要素。 3、 有些句子既精彩,在古今诗歌中几乎从未见过: 太阳停在东海东、月亮躲在天幕后、粉身随风舞和亲、牛爬车滚机器咽、翻耙耙播镇不停歇、就连毛孔也无洁、五腑尘埃半口酒等。 4、 这首诗是唱,是呼,是喊,多种多层思想感情,几乎没有不健康的。 在俺的诗歌中,自认为是精品。 在古今所有诗歌中,写风沙不乏名篇;但是,好像找不到同此篇相似的作品。 三、今天的民歌怎么写。 一种是完全同传统的民歌。 这种还是不错,旧形式,旧风格现实内容。社会上不侄叩姆锤苊窀瑁负醵际钦庵帧U庵置窀杵铀鼐⒋螅难盼兜?br> 二一种是,民事、民语,不韵,音乐美也没了,实则就是农村白话堆积。 有些诗歌刊物叫民歌之类的诗,就有这种东西。说这是民歌太勉强了,这种诗多数也拿不住人。 三是像我这一种。 这不叫民歌,应该叫民歌诗。 只吸收群众语言中的精华要素,一定程度上减去了一些纯朴,保留了民歌的其它各种要素,要了一些古诗的句丽、文与雅,加重了音乐美、顺口上口性等。 我以为民歌风诗,顺口、上口、音乐美是不可少的;没了就不要叫民歌类诗。 我的这种民歌风的诗,在非先锋诗者中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几乎都给以肯定。 只不知本网站古典现代诗读者怎样看。当然,评价的时候,请把网站人为预设的框子去掉后,再评价,也就是说完全凭读者的真实感觉。 类似的诗俺还真有几首呢。 请大家把感受告诉俺好吗? 四、关于似赛诗会的诗。 如果真像当年赛诗会的诗,那也许只多是民歌风。群众性的赛诗,带民歌风一点不奇怪。据说台湾新诗走进少数人的胡同以后,前好些年就开始,他们倡导寄希望于民歌。 还有,此前听人说豪情、镪锵激越像赛诗会的诗。 俺以为不能因为有当年的赛诗会小瞧民歌。 这首诗全是七字句,形式有点像古诗,这只是形似实不是古诗。 从《四季歌》说民歌诗俗走向雅。 民歌和民歌诗能走向高雅之路吗(二) 春季到来绿满窗, 大姑娘窗前绣鸳鸯。 忽然一阵冷情棒, 打的鸳鸯各一方。 夏季到来柳丝长, 大姑娘漂泊到长江。 江南江北风光好, 怎及青纱起高粱。 秋季到来荷花香, 大姑娘夜夜梦家乡。 醒来不见爹娘面, 只见窗前明月光。 冬季到来雪茫茫, 寒衣做好送情郎。 血肉组成长城长, 奴愿做当年小孟姜。 这是电影《马路天使》的插曲。你可以说这是歌词,我说这是民歌诗。时间过去了六七十年,今天看这也不是平庸的诗。 从表达的思想感情来说,它够民的了,既纯朴又实在。 从它的场景来讲,它也是够民的了,没有什么特殊性场景。 从它的语言讲,也是够民的了,几乎没有一句豪华的句子。 从句式来讲,一共只有四个八字句,其它都是七字句。前三个八字句把大姑娘的“大”字去掉;最后一句少改,就都成了七字句。其形便如古诗。然而,它的民味就会大减。也就因为有了这“大”、“奴”字,让民味走向极大。 这首诗在选字用词上,诗规上,它都毫不顾计古诗的要求。人们如果按古诗标准评这首诗,一定会说诗作者连古诗的门都没入。所以说它根本不是古诗。 从许多方面来看,这首诗民情民味民俗都十足,总体却又不觉得俗。 窍门在哪里呢? 第一, 它没有庸下的情与思、语与词。 第二, 它情极深牵人心,又不乏理性。 第三, 它最后把情思与感情落脚到抗日战争的大境界中,这是一个既普通又伟大的姑娘。 这样就把一首极度民情,很似俗的一首诗,变成了一首很够雅的雅俗共赏民歌诗了。 民歌诗的顺嘴与上口——民歌诗之(三) 一、 民歌必须顺嘴上口。 民歌开始于群众口头文学。这就要求好记,好唱,好传播。这就要求民歌音乐、节奏美强。民歌诗没了这些特点,就基本上不应该叫民歌诗。 二、 古诗中的诗词律绝是音乐节奏美的最规范化。 只要是能达到古诗词的那种平仄对仗格律押韵等要求,就一定最大化的节奏音乐美,最顺嘴上口。 民歌功颂德中的顺嘴上口,是古诗词音乐美走大众化路子的次级要求。或者说古诗词是大众化音乐美的最极至后的规范化。 三、 顺嘴上口的方法。 方法很简单,就是默读,或读出声来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不顺嘴不上口、别嘴的字、词、句子,再进行修改,直到顺嘴上口为止。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霜林醉: 赞同梅子的意见。 1.新诗走进了死胡同;要韵无韵,要精不精,要口语无口语,说是散文也不是散文,没有了众人的参与,失去了读者,她还能代表这个新时代吗? 2.古诗,我这里指的古体包裹唐之近体(一千多年前的近体)本来就与百姓无缘,是之乎者也一类,站在继承传统面讲,还可吸收其精华部份,但也不能代表这个新时代; 3.一种文学艺术,本身就是要不断创新,在今天,中国诗歌要走出困境,一不能依考朦胧新诗,二不能依赖唐之格律。新时代需要以自己冠名的新体裁。 4.诗来自民歌,本与歌是一体。现今,诗与歌分道,新诗又与古诗分家。闻一多曾试图创新诗格律体。能代表今天的诗歌新体必将产生,一代人完不成,几代人也要完成。有志与诗歌的爱好者,应重创新路。梅子的立言可贵处,正在这里。 唐格律的局限 1.五七言的局限。今天无论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新词不断产生,五言,七言均不能容纳,比如三中全会,已经是简化过的,尚未带届,再加上十一届,或十六届,五言就甭提了,七言行吗?还有泊来的,摩托车,拖拉机,地名人名,统统无法入诗; 2.格律的局限。平仄的本意是为音韵完美,就它本身就有很多遗憾:古今音韵之变,古人创作是推来敲去,很美了,时音一变反而不美了:今按普通话格律,方言一念,不美了,扣格律到死扳的程度,意义何在,无非给创作阅读徒增难度而已。再者,键盘,鼠标是一对名词对称,按律一格不对称了,新词要大量排斥在格律之外,能行啊? 3.为了合律,词要简了再减,还要大量用古代典故来替代,徒增用典的创作阅读麻烦,病句多,用典“隔”成了格律通病。未曾读诗先查典,把百姓关在诗坛大门外,成了极少数人的玩味品。 4.河南电视台创了个戏曲栏目叫《梨园春》,对拯救戏曲边缘化发挥重大作用。对诗坛应有启发意义。就是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朦胧格律能担纲吗? 民歌诗体重任在肩,也义不容辞! 这是标准的古典派新诗: 1.诗味厚重,文而又雅; 2.四节对应,有民歌风; 3.采典有二(太白诗典,孟姜典故),但用的可算天衣无缝; 4.不是格律,但念着铿锵,诵着上口,唱着好听且动情; ...... 民歌体应登大雅之堂,从诗经就开始了,我还未发现几个高于孔子的诗文大家。 唐制格律流传至今,也不适应了:唐代人无为今天制定诗格的义务,尊唐律是今天人自己的事。有人常拿竞技场的规则同格律要求相比,但他们不会忘记那些规则也在经常不断修订更改,如被称做国球的乒乓球,规则才经过大更动,今人按唐制格律写诗,只是诗坛百花一种,且它也不是最高雅的,高不高看格调,不看体裁。再创新体,是让诗歌从新一步步回归百姓人家,它不应只是少数人的专利。

齐云:

细细拜读。楼主的《月亮躲在天幕后》,写环境被破坏后,带给人的灾难,写得也很精彩。 再看霜兄的回贴及霜兄与梅梅子的诗歌,觉得二位的主张其实是古体诗去掉平仄等格律限制,再不避俗词,口语化之,成为新诗,二位针对的焦点主要是古体诗写作者,总体是怎样改良、写好古体诗歌。古典派新诗针对的焦点是先锋诗歌,总体是怎样写普通话为基础的新诗。二者似乎还是有区别的。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啊,两者显著的区别就是:新古融合诗不以现代汉语为基础,而古典派新诗是。新古融合诗很接近清末黄遵宪提出的“诗界革命”。 文学史上,常有某种文学体裁发生危机后,有识之士向民间文学学习的现象,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改革一代文风。但民歌毕竟是百姓的口头文学,较少受到观念的影响,富于活力是她的优点,但由于起点低,一般不能代表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近代史上,抗战时期,内战时期的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里,民歌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及拨高,但回头来看,她仍然不能代表最高文学水平。这可以给我们启示的。 以上商榷,仅表示志在参与。

西部小王: 引:“ 语言要素都是来于群众,又不乏独道之处。 狂风吼、黄土走、扒去一层皮、半壕沟、山川抖、鸟兽愁、要报仇、挥扇抡、、天昏地暗、牛爬车滚、七成丢等等。” 这几个词哪个“独道”还请进一步说明,是“牛羊嘴下”独道还是“天昏地暗”独道? 引:“ 有些句子既精彩,在古今诗歌中几乎从未见过: 太阳停在东海东、月亮躲在天幕后、粉身随风舞和亲、牛爬车滚机器咽、翻耙耙播镇不停歇、就连毛孔也无洁、五腑尘埃半口酒等。” 这几句哪里“精彩”也请进一步说明,用了什么高超的技巧? 另外:粉身随风舞和亲,五腑尘埃半口酒,这两句我没看懂,请教这两句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吗?

霜林醉: 我拜读了菜花先生的《新诗呼唤回归》,晓寒深处的《古诗词与网络》等论述,文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我都是赞成的。这篇《民歌体诗歌能不能走高雅之路》我尤其赞成。现今中华诗坛没有了往日的兴盛,愿意投身,寻路,参与,观赏的,都是很可贵的。我是业之余的很普通的爱好者,上网时间有限,但振兴诗坛的心同诗友文友网友是一样 的。 齐云兄的看法也是中肯的。 我是这样想的: 从民歌中吸收大众化的养料; 从古典诗词中继承精粹凝炼,立意深,及其表现手法的精湛; 让新词语大踏步入诗,新体诗也有七八十年的创作路程,其优势也是明显的。 一种新诗体,又是新体,又有民歌风味,又不失整齐,节奏,音韵美,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创作,欣赏。 朦胧的,古典的还可搞自己的,但都不是主流。百花共荣。诗坛圈子就大了。 大家都有感觉,现在参与的人太少。 诗要美,要高雅,但也要大众化,立意是第一位的。要形式与以配合。

霜林醉: 从一首唐诗说起 “风吹柳花满店香”,此诗首句,时语,今天读来也通俗易懂,----大众化; “吴姬押酒劝客尝”。酒店景色后,写酒店活动。----无雕琢之痕;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在前两句铺垫基础上,后两句点睛之笔,全诗升华。 诗的高雅与否,不在用什么语言,而在运意用情。 《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民歌集锦。今天我们写的诗歌,能入闱的也是一部份。选集民歌,也在选辑者的水平。民歌,是一个开发不尽的宝藏。

梅梅子: 回西部小王 谢你参加讨论。并指出毛病。我的主贴文章和跟帖,因为行文匆忙,都有不少重字,多字,错字,标点符号等之误。你提醒后,我才发现毛病那么多。 说到那几个具体问题,也许是你看出了我的欠缺要核;也许是你希望俺进一步向大家作说明。 就尊从你的要求,作说明如下。请你进一步指正。 这首诗写的是黑龙江省的北大荒,景观、农民、农事、语言等,有一定的地方色彩。那里机械化水平高一些,与内地的小农户经济有些不同。那里有的一块地就长五里地,宽三到五埋地,2000到3000亩。春天六到七级大风一刮真是那个样子。人不戴风镜无法睁眼。 一、引:“ 语言要素都是来于群众,又不乏独道之处。 狂风吼、黄土走、扒去一层皮、半壕沟、山川抖、鸟兽愁、要报仇、挥扇抡、天昏地暗、牛爬车滚、七成丢等等。” 这几个词哪个“独道”还请进一步说明,是“牛羊嘴下”独道还是“天昏地暗”独道? 1、 独道在真实。 这些语言或语言要素,比较真实的来于当地,那不是坐在室子里从书里来的。这首诗除了上述,几乎每一句都能拆分出一个、两个当地的语言要素。 大风过后,那真是山坡扒去一层皮啊!真是两三米宽,一两米深的排水沟填平了一半呀。人们只要在那种大风沙里干一天活,就会知道毛孔无洁,五官塞,五腑尘埃的滋味。十成汗水七成丢的心情和体味。 2、 独道在形象、生动,贴切。 农民、农村、农业语言很多,有的很土。我尽力选用的是形象、生动、贴切,又稍雅一些,雅中有俗味的语言;基本没有用古语,当然也有的字,换了别的字效果都大不好,如“馐”字。我以为全诗古味也不算浓。一般人不熟悉的古字、词、典几乎都没有用。 如果写得不好,那是我的水平还不行。 3、 精练。 翻耙播镇,这是春天翻地、耙地、播种、镇压四个作业程序的复合与缩写,也是通行语。 牛爬车滚机器咽,也是缩语,人工作业、畜力(车)作业,机器作业的缩写与复合。一个“咽”字道出了艰难。 二、引:“ 有些句子既精彩,在古今诗歌中几乎从未见过: 太阳停在东海东、月亮躲在天幕后、粉身随风舞和亲、牛爬车滚机器咽、翻耙耙播镇不停歇、就连毛孔也无洁、五腑尘埃半口酒等。” 这几句哪里“精彩”也请进一步说明,用了什么高超的技巧? 精彩是个形容词,是相对的。这里是一种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往往偏高,言过其词。俺自说精彩,也不是一点也不贴谱: 1、 准确、贴切。有夸张,又一点也不失真。在江边水边,水真是翻滚惊颠啊。在那种风沙中,不要说鸟兽愁啊,凡是生物还有不愁的吗?那种情况下山真的抖动啊,人感觉中的山就更不用说了。 2、 形象、生动。这首诗除了第二节的前四句是借了《西游记》中的故事作比喻;其它,不光是上述那七个句子,多数句子几乎都能根据真实景况作一篇小短文。 3、 这几个句子,前人好像是无人用过。当然,我眼窄,阅读范围是有限的,不一定是那么会事。 三、 另外:粉身随风舞和亲,五腑尘埃半口酒,这两句我没看懂,请教这两句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吗? 1、 上句“地秃山光怜无主。”句号应该是逗号。这是错误,让人增加了不好理解。 2、 诗歌中不用汉语中的规范句子是比较普遍的事情,只要读者能看懂就行。新诗更是这样子。 用一点不规范的句子,有时能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用字、词的多义性和句子的不确定性,或一定程度的既确定又不确定性,可以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至于说想象什么,作者只能任读者去想了。 我以为,朦胧诗是全篇诗歌的多义性和不确定的模糊性。 清新明朗诗中的不规范句子是在不破坏明朗的大前提下,用一些句子来增加一点多义性和不确定的模糊性。 我自己以为,这首诗大的方面是明朗的,说是直白也行。 除了上述两个句子还有一些句子,人们真去想,是有一点可供想象空间的。

梅梅子: 回齐云 你说得极是。我师父也有这种看法。 诗歌的普及与提高,应用与创新是相辅相称的。中国从前有过失误。如 禁绝半禁绝古诗,过于强调群众化等。 不过对一个具体的时期来说,二者就有侧重了。战争时期以用为主是对的;后来长期只为用是不当的;再后来强调一下创新也是对的。今天搞得媒体没有中国多数人喜欢的诗,就特别需要强调用。社会在多数情况下,就是应该保证当前的需要。人为的让时下的人挨饿,都是不得人心的;以前这样搞不好,眼下搞到这样更不好,今后这样搞也不好。 现代先锋诗走近一步民歌,古诗也走近一步民歌,也许是解决当下急需的一种可能吧。

霜林醉 : 我称道的是梅子的论题,并没有评论梅子《月亮躲在天幕后》这首诗。说立意不错,是它关心环境保护的社会大议题。现在我们的诗坛,太注重自我(当然也有不少爱国爱百姓的,不在此列),把恋爱失意,网上灌水看得重些(个人侧重我们也无干预),但推崇高立意,是我的看法。立意高不等于诗(按毛翰评,不属狭意义诗),但好诗一定是高立意,没有高立意,写作技巧再高,也算不得好诗。我赞成毛评贺敬之《桂林山水》,诗很美。我读过。但粉饰三年困难,置百姓于不顾,就算不得好诗。 梅子这首诗如何,在我看来并不重要(一首诗么,可改,可再改),他(她)提出的民歌诗能否高雅,才是关键。民歌是诗之祖,《诗经》国风流传之今,它就是民歌集锦。民歌入诗,早就不算问题。历代诗家在为诗歌做贡现时,不同程度贬低民歌。五十年代以来,民歌也为政治所用,同新诗一样,成就无多。但不等于民间不藏龙卧虎。 今天,诗坛冷落,又都用小圈子围起,各立门规。究竟那家是时代宠儿,要由时代选择。希望在那里,自有历史发言。 如果借分拆梅子这首诗,另有所图,那是不会得逞的。 中华文明尊孔,其精髓之一被称为儒学,港台新加坡发紫大商仍被称为儒商,在世界受尊崇。孔子编诗经,国风放第一。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是重民的,有理论有实事。我们都是百姓儿女,我们就是百姓一员,为百姓鼓与呼,天经地义。同为诗歌爱好者,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各表其志。(诗言志)本应相互尊重。尊重他人劳动。“砸”是什么态度?是谁的发明创造?若是戏言,就别说砸!你是在搞诗评。批评者,批点评论也,从欧阳修《六一诗话》到袁枚的《人间词话》,是有一套系统理论的。 我不赞成分拆评诗,把完整诗体拆的一片一片(不顾整体),指着砖瓦说,这是房子吗。你有评人的自由,就允许人评你,这也是自由。一跳大高,不是只兴你么。 你不按我的意见去评,我管不着,人家的诗为什么要按你的要求写?不按你的要求写,你评的那门子诗啊? 那个香雪态度最不冷静,因为站在你一边,你就同意,不反驳。我同梅子万里之遥,仅此才相遇,不是拉小圈子,是支持他(她)的某些意见。你从那发现我吹捧这首诗了? 诗坛要摆脱边缘化困扰,走出困境,就要有更多人参与,先行者要热忱带后来人。 不同声音要听,只要有利于诗的发展,说说怕什么。容雍大度,才是诗家风。 不听不同声音,捂起耳朵,不等于没有不同意见。写诗的人自我修练最重要,诗的幻想最容易掩盖自己的弱点。 诗的评点要真诚,要与人为善。从诗坛大局出发,诗友才真诚。 唐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高峰期。高水平诗作多,高水平诗人多,诗坛繁荣,社会名流达官贵人喜诗,作诗者多。这一诗期,诗歌得到大发展。唐代民歌类是否繁荣已无可考,但也有极少的流传。刘禹锡被贬,有了接近百姓的充分机会,他的一些诗作明显带有民歌影响(柳枝词类就是)。(山桃红花满上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流传至今,仍是好诗。 河南登封有一位民歌诗作者钟庭润,有一首创作我曾读过: 桃花开,一片霞,新娶的媳妇走娘家。 穿哩啥?红绸裤子绿夹袄;戴哩啥,鬓角插朵白梨花 谁送她,哥送她,谁见了,我见了,我还听见体己话: 哥问她,“走娘家啥时才回来?” 新媳妇,头低下,脸蛋红的象桃花。 “ 你呀你别牵挂,一不误咱地里活,二不误咱学文化。” 这首民歌诗是我小时看过的,一直记着,虽然时代变迁,但这活灵活现的描画,仍记忆犹新。(诗是凭记忆点击的,但不会错大位) 那个“北风吹”的白毛女,也带着民歌风。河南的豫剧《朝阳沟》因为它的唱词到唱腔受民间影响大,一直受百姓欢迎,成为经典剧目。 诗,还是被百姓接受好。民歌的整理要选择加工提高,诗作要有大众化。从学生抓起,应有一条可行之路。 诗要大众化,就需要从民歌里汲取营养。诗带点民歌味也会为更多人接受。 重要一点,诗歌应是押韵的。我记得这样一首民歌:“一片绿来一片黄,黄是菜花绿是秧。是谁绣出花世解,劳动人民手一双。”四句三韵,上口好记。一些新诗不讲押韵(除非特别经典),读起来少了美感。很难在群众中传唱。押韵不会太限制达意抒情,还有助推作用。格律诗词硬性诗规严,不适宜众多人参与,新诗不押韵也会失去读者。民歌的大众化,新诗的现代化,古体诗的凝练若能揉合,是好事一件。我想这也付合中锋精神。 看了古典派新诗选,我长时间盼望的新格律体有了体现。

梅梅子: 再回西部小王 你能逐句评点难能可贵。我如果一年能有几篇诗文,又有老师肯这样点评,我的进步可就快了,先道声谢谢。你点评有关的几个问题,把我的想法也说一下,这不算反对,也不算定稿,等你点评完了我最后修改定稿。 (一) (一)我以为诗歌有一定的群众性、群众特点是诗歌允许的,是大众类诗歌的长处,现在特别缺少、急需大众的诗歌。所以,我到处呼吁大众诗歌,也希望人们不要小瞧这种诗歌。不知你意下如何。 (二) 对你提我诗歌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 1、你评“北国春天狂风吼,(起的直白无味,大水词,无文彩可言)” 我说捍司湮奁嫣亍J强偶剑莱鍪奔洹⒌氐恪⑹锖臀锛笆锏奶匦裕切蜗笊男词怠?br> 2、 你评:“大地翻滚黄土走。(大地当然不会翻滚,若说黄土能翻滚,可以,但走字就没用了)” 我说:大地是指地面,黄土走是指空中。在沙尘暴中看大地就是在翻滚。这也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应该也是可以的。 1、 你评“太阳停在东海东,(太阳是不会停的,当然可以用些夸张的手法,但太阳停的和狂风吼没必然联系,渲染的手法用的幼稚,不到位) 月亮躲在天幕后。” 我说:白天不见太阳、晚上不见月亮,这是真实的。让我这样一写就成了面对沙尘暴,太阳不敢过来,月亮不敢出来了。太阳、月亮都吓住了,这沙尘暴有多凶啊!我自己以为这是此诗中我最好的两个句子。 4、你评“山坡扒去一层皮,(这句不错,可惜不是是首创的,这是人民群众常说的;向人民群众的语言学习是对的,但应学的是说话的方法,把人民群众的语言具为己有,也是一种变项剽窃,另外,北大荒是平原,山坡很少)” 我说:北大荒的山很多,全国都能挂上号的大山就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等。小的山不下千万。群众的语言不是出版物,没登记专利,俺也是群众的一员,不能算剽窃呀。 5、你评:“水渠填满半壕沟。(病句,水渠把壕沟填满了一半,通吗?我知道你想说是土填满半壕沟,可你上句写的是风,不是土;而且如果是土,你也只能说填满水渠和半壕沟,中国话里有两个宾语夾一个谓语言的吗?) 尘冲九霄鸟兽愁。 河水惊颠山川抖,(惊颠是什么词,词典上有吗?)” 我说:诗歌中,一字、一词、一短语可以成句。有从属关系的、没有从属关系并排的几个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词,都可以成句。这是允许的。前面的水渠是指风沙填埋的对象,后边的半壕沟是指填埋的程度。沙尘暴应该包括沙尘的。 惊和颠是两字,也是两词,你把它当成两词的并排,是否就可以理解了。 6、 你评: “黄色风暴来何因? 铁扇公主要报仇, 牛魔王怒挥扇抡。 翠云山毁芭蕉林。(北大荒有芭蕉林吗?)” 我说:诗歌不是北大荒的乡土课。天上的、地下的、中国的、外国的、现在的、过去的等都可以让我入诗,用来借喻也都是可以的。 7、你评:“原上离离草悲愤,(离离,是长是茂盛的意思,既然茂盛还悲愤什么?更何况“山坡扒去一层皮”原上还会有草吗?)” 我说:这是“离离原上草”的变化后的句子。只要是知道这首古诗的人,都会知道这不光是包括了现在,还把人拉回到过去。在这里就成了今昔、好坏对比,呻吟、悲愤、不平、委屈都有了。我以为这也是我最看好的句子之一。不过,是引用原句,还是用变化句,倒是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8、你评:“牛羊嘴下苦呻吟。(有草茂盛还呻吟什么?)” 我说:过去是那么好,今天很不好,就更呻吟了。古代的草都为今天秃呻吟。 9、你评:“地秃山光怜无主。(地秃?才说原上离离草,前言不搭后语!)” 我说:这句你提醒我好,应该把离离草加个注解。离离是从前,当然,今天也有离离原上草的地方啊。 10、你评:粉身随风舞和亲。(病句,这句主语是什么?) 我说:这句是很妙的一句。今天舞和亲的何只是个沙尘暴啊,有的不正是宁肯粉身碎骨也舞和亲吗。有的是粉碎肉体,有的是粉碎灵魂。这里只要是人们肯去想象,就有东西可想象的。不去多想象对诗只进行字面理解,也是有内容的。 11、你评: “天昏地暗茫茫野, 牛爬车滚机器咽。 农人艰辛惜春斗, 翻耙播镇不停歇。(播镇?) 满身尘土五官塞, 就连毛孔也无洁。 面朝黄土何所有? 十成汗水七成丢。 楼馆茅台五粮馐, 五腑尘埃半口酒。(这句都是名词,没动词;茅台五粮馐半口酒和五腑尘埃根本扯不上!)” 我说:播镇——是播种和镇压,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常识,播种后农民用脚踩就是最简单的镇压。我这里是指拖拉机拉十五米宽的镇压器镇压。 最后那两句,不但是可以的,我自己觉得在全诗中是很重要的两句,也是高度浓缩比较精彩的两句。这两句如果让农民去想的话,说不准他们会有多少种联想。也许他们会流泪;也许他们会呻吟;也许他们会骂爹骂娘;也许他们会握拳顿足等等。这可能小王老师不是农民,我只能说遗憾。 12、你评:“说明:北大荒,大北方,沙尘暴肆虐的程度,有过之无不及(你这个过之无不及的成语用在这对吗?之指哪里?不及哪里?)” 我说:按理说这是诗的注明,当然是指诗了。你这里你说得不无道理。加上“比我诗中的描述”更好一些。 13、你评:“ 这首诗完全来于真实,来于生活,也不乏联想与想象。 (本人身居北大荒,沙尘暴肆虐的程度,远不象你说的那样,北大荒是黑土地哪来黄色风暴?你写的真实吗?你自吹不乏联想与想象,其实你少的正是联想与想象。可以说是联想幼稚,想象苍白。)” 我说:黄尘黑尘不像你说得那样绝对。东北也有黄土区域;就是在黑土区域中,也是农地开垦后初期是黑色,随着年头的增加土壤变灰,变白,最后变黄。表层黑土被风刮走了以后,底土也是黄土。 只有在那些黑土地带,你说得才基本是对的。这首诗我也曾想过题目是叫《黑色风暴》,还是叫《黄色风暴》好。后来考虑到,黄尘黑尘本质差别不大,在中国黄沙尘暴的范围更广大,容易接受的人更多,也就叫黄沙尘暴了。诗歌是概括性的文类,不是一地一物的实细的准确描写,诗中也毫没设及到是那里。这诗说它是写内蒙、新疆都是适用的。用黑龙江语言也照样写别处的诗。这种看法对吧? 14、你评:在古今所有诗歌中,写风沙不乏名篇;但是,好像找不到同此篇相似的作品。 (都是呼喊,也有不同,高尔基的“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震聋发聩,四人帮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声嘶力竭,梅梅子的呼喊是后一种;在这里她又一次自吹了一下精品,我又一次长了见识:) 我说:小王这种评法不能叫人心服。高尔基有了海燕、海浪、海风的诗歌,我写沙尘暴就只能也是旧东西了。 文化大革命有了大喊大叫,从此中国人谁再也不能呼与喊了。喊就是同他们一样?这种思维方式怎么能服人呢? (三)其它。 你评:“语言要素都是来于群众,又不乏独道之处。 狂风吼、黄土走、扒去一层皮、半壕沟、山川抖、鸟兽愁、要报仇、挥扇抡、牛羊嘴下、天昏地暗、牛爬车滚、七成丢等等;几乎每句都有群众、农业、农民语言的要素。 (语言要素都是来于群众,可并不见你独到的运用,生吞活剥而已) 有些句子精彩,在古今诗歌中几乎从未见过: 太阳停在东海东、月亮躲在天幕后、粉身随风舞和亲、牛爬车滚机器咽、翻耙耙播镇不停歇、就连毛孔也无洁、五腑尘埃半口酒等。, (我头一次碰到自己夸自己诗句子既精彩的人,真是惭愧!那些句子有的直白生硬,有的粗俗不堪 有的不知所云。在古今诗歌中几乎从未见过?是的,古今诗歌中哪有那许多病句) 依我看,这首诗在语言上是:联想幼稚,想象苍白,直白生硬,粗俗不堪,多有病句,了无新意。在结构上比较混乱无层次感。 诗是艺术,应该是优美的语言,应该是富有创造性有感染力的语言。 需要声明一句:我没有嘲笑别人写的不好的意思,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一再自称为精品,而且宣称欢迎批评。” 我说:其它小王的评说就是了。怎么评都是好的,只要对我的诗提出了看法,我都感谢。 至于那些不牵到具体问题,只对我个人诗文的肯定和否定,错的我也欢迎。 我是一个小学生,本来就是幼稚、无知,水平低。如俺说的那个精品,本来那是说在我自己的诗歌中是精品,并不是说是中国、世界精品。我却行文不严密,所以才让人们误解。 又有一深悟:自己宣传自己的想法、东西,也不能假了、过了。特别是自我评价高了、过了,更让多数人烦,人们提出这个问题,对我是好事。在此向大家表示歉意,也表示感谢。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梅梅子: 再回西部小王 谢你参加讨论。并指出毛病。我的主贴文章和跟帖,因为行文匆忙,都有不少重字,多字,错字,标点符号等之误。你提醒后,我才发现毛病那么多。 说到那几个具体问题,也许是你看出了我的欠缺要核;也许是你希望俺进一步向大家作说明。 就尊从你的要求,作说明如下。请你进一步指正。 这首诗写的是黑龙江省的北大荒,景观、农民、农事、语言等,有一定的地方色彩。那里机械化水平高一些,与内地的小农户经济有些不同。那里有的一块地就长五里地,宽三到五埋地,2000到3000亩。春天六到七级大风一刮真是那个样子。人不戴风镜无法睁眼。 一、引:“ 语言要素都是来于群众,又不乏独道之处。 狂风吼、黄土走、扒去一层皮、半壕沟、山川抖、鸟兽愁、要报仇、挥扇抡、天昏地暗、牛爬车滚、七成丢等等。” 这几个词哪个“独道”还请进一步说明,是“牛羊嘴下”独道还是“天昏地暗”独道? 1、 独道在真实。 这些语言或语言要素,比较真实的来于当地,那不是坐在室子里从书里来的。这首诗除了上述,几乎每一句都能拆分出一个、两个当地的语言要素。 大风过后,那真是山坡扒去一层皮啊!真是两三米宽,一两米深的排水沟填平了一半呀。人们只要在那种大风沙里干一天活,就会知道毛孔无洁,五官塞,五腑尘埃的滋味。十成汗水七成丢的心情和体味。 2、 独道在形象、生动,贴切。 农民、农村、农业语言很多,有的很土。我尽力选用的是形象、生动、贴切,又稍雅一些,雅中有俗味的语言;基本没有用古语,当然也有的字,换了别的字效果都大不好,如“馐”字。我以为全诗古味也不算浓。一般人不熟悉的古字、词、典几乎都没有用。 如果写得不好,那是我的水平还不行。 3、 精练。 翻耙播镇,这是春天翻地、耙地、播种、镇压四个作业程序的复合与缩写,也是通行语。 牛爬车滚机器咽,也是缩语,人工作业、畜力(车)作业,机器作业的缩写与复合。一个“咽”字道出了艰难。 二、引:“ 有些句子既精彩,在古今诗歌中几乎从未见过: 太阳停在东海东、月亮躲在天幕后、粉身随风舞和亲、牛爬车滚机器咽、翻耙耙播镇不停歇、就连毛孔也无洁、五腑尘埃半口酒等。” 这几句哪里“精彩”也请进一步说明,用了什么高超的技巧? 精彩是个形容词,是相对的。这里是一种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往往偏高,言过其词。俺自说精彩,也不是一点也不贴谱: 1、 准确、贴切。有夸张,又一点也不失真。在江边水边,水真是翻滚惊颠啊。在那种风沙中,不要说鸟兽愁啊,凡是生物还有不愁的吗?那种情况下山真的抖动啊,人感觉中的山就更不用说了。 2、 形象、生动。这首诗除了第二节的前四句是借了《西游记》中的故事作比喻;其它,不光是上述那七个句子,多数句子几乎都能根据真实景况作一篇小短文。 3、 这几个句子,前人好像是无人用过。当然,我眼窄,阅读范围是有限的,不一定是那么会事。 三、 另外:粉身随风舞和亲,五腑尘埃半口酒,这两句我没看懂,请教这两句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吗? 1、 上句“地秃山光怜无主。”句号应该是逗号。这是错误,让人增加了不好理解。 2、 诗歌中不用汉语中的规范句子是比较普遍的事情,只要读者能看懂就行。新诗更是这样子。 用一点不规范的句子,有时能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用字、词的多义性和句子的不确定性,或一定程度的既确定又不确定性,可以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至于说想象什么,作者只能任读者去想了。 我以为,朦胧诗是全篇诗歌的多义性和不确定的模糊性。 清新明朗诗中的不规范句子是在不破坏明朗的大前提下,用一些句子来增加一点多义性和不确定的模糊性。 我自己以为,这首诗大的方面是明朗的,说是直白也行。 除了上述两个句子还有一些句子,人们真去想,是有一点可供想象空间的。

西部小王: 以下是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 ”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 (1)沙尘暴天气的空间分布:我国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沙尘暴年平均日数普遍大于1天,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其中110E以西、天山以南大部分地区沙尘暴年平均日数大于10天,是沙尘暴的多发区;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阿拉善和河西走廊东北部是沙尘暴的高频区,沙尘暴年平均日数达20天以上,局部接近或超过30天,如新疆民丰36天、柯坪31天、甘肃民勤30天等。“ 你说的那些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根本没有沙尘暴!东北平原地区沙尘暴年平均日数普遍大于1天,可远不象你诗中写的那样。

梅梅子: 回西部小王 你说的对一些,山也好, 平原也好,关键是 植被有没有破坏. 春天地面是否裸露。还用山吗? 平原中的小丘也一样刮一层皮。 那怕三年一次,这样的沙尘暴让我赶上一次也是能成诗的。

西部小王: 梅梅子,你这次说的不同啊,你是一次说一个样,你上次说的胡编的吗?事实能变来变来变去吗?大小兴安岭一下子就变成了平原中的小丘了? 你的诗写的是北大荒黄色风暴极其严重(可不仅是植被有没有破坏. 春天地面是否裸露的问题),这个事实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沙尘暴你拍着良心说你自己在北大荒“赶上一次”了吗?请问何时何地有何气象方面的记录? 事实胜与雄辩! 梅梅子说:此诗说的是黑龙江省北大荒的景况 梅梅子还说:北大荒,大北方,沙尘暴肆虐的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梅梅子又说:这首诗写的是黑龙江省的北大荒,景观、农民、农事、语言等,有一定的地方色彩。那里机械化水平高一些,与内地的小农户经济有些不同。 难道这些都是编造吗?

梅梅子:

实际上这篇文章俺没有写完.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