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诗歌风格类型的对立与排斥〔上〕(作者:梅梅子)

〔师父指导梅子成文〕 诗歌的风格是指诗歌的个性和艺术特色。有点名气的诗人诗作,几乎都有自己的风格。诗歌到底有多少风格类型,真细分起来很难能有人说清。我这里只想说互相对立的诗歌风格类型。如婉约型与豪放型,隐喻含蓄型与清新明朗型,文人高雅型与市井通俗型,写实型与空灵浮华型,赋叙主理型与抒情主情型,歌颂型与讽刺型等等。 诗歌风格类型往往互相排斥。 按理讲,诗歌的风格类型是艺术上的区别,应该互相吸收才对,为什么会互相排斥呢? 1、社会时势的需要。 这里主要是指社会发展不同时期自身的需要,不包括执政者的要求。 抗金、元生岳飞《满江红》和辛弃疾,倒满清有康有为、秋瑾,抗日战争需要田汉(义勇军进行曲)、光示然(黄河大合唱)等等。 时势需要这些激越豪放的诗人和他们的诗与歌。此时,社会需要慢待一下多数风格类型,特别青睐一种或几种风格类型的诗歌。我以为诗是个人灵魂的独白;作为诗者,又不能极端地强调诗是个人灵魂的独白;顺应时代,助势而为,才是俊杰。 2、诗人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及生活经历。 一是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性论者一般是诗张扬民主;爱国者多忧国忧民;唯物者多现实;唯心者写心这想、幻觉多等。 二是生活经历:亲历感受深,多能真;无感受者多拼凑或幻觉。 三是人的个性特征:曹操、李白、苏轼、毛泽东、陈毅等,雄心壮、不怕邪、刚烈激越,玩强豪放、总想干大事。 现代诗人中也有郭小川他们就偏爱、多作豪放诗。 柳永风流倜傥,温柔,生性放浪游歌楼酒馆,讨情纤女,诗词精钻婉约。 顾成文弱小生,得志而无大志,只爱朦胧。 细腻者蕴蓄善精工。 急性粗犷者爱直叙多铿锵等等。 一般地来讲,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胸怀就写什么样的诗。 前面说的几种类型的人,许多人偏爱自己所爱的诗之妙,轻视与之相对立面诗歌之技。 古今的诗人中,两爱的人也不少,李青照等虽是一女子,却有两绝。 杜甫、陆游,身不在诗派相争时,诗重写实,亲民、爱国,诗多派兼而有。 王夫之更是反对派间争。 我以为能广览博容真人也。 3、执政者权力所驱。 ⑻聘磺孔园料哺吒琛?br>北宋、满清统治者心内虚,重主理性教化诗。 几乎所有的统治者在他权力能为时,爱颂歌掰芒刺,甚至文字狱;诗歌成为统治工具,就范权势。 我看助纣为虐非君子,没事找事亦小人。 4、不同利益阶级、阶层、集团需要不同的诗歌。 如自我为中心张扬个人主义的诗与张扬 集体主义的诗。 资产阶级独爱他们的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诗。 穷困状态下的人民大众,更爱凝聚本阶层人们力量,维护自身利益的,集体主义的诗。 高度概括起来讲就是: 处于不同经济、政治状态、阶层的人们,他们的要求和急需是不同的。他们都需要表达他们的意愿,争取他们的利益等。于是,他们都需要为自己所用的诗歌。 5、不同文化类型的差异。 一个人的文化习惯同饮食习惯是一样的,是从小一点一点养成的。一端养成,它就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爱好。外界强迫他去改变,对人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文化也是人权的一个方面。 西方人需要西方类型的诗,中国人多喜欢中国类型的诗。这两种诗有融合,也有对抗是显而易见的。 6、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为。 中国历史上以诗为主要文体,往往一种风格类型的诗歌霸占诗坛数十年、百年,或更久。 这种风格先是产生,后是成熟,再后来往往钻牛角尖,以霸主的气势压制其它风格类型诗歌的发展,最后成为诗歌发展的绊脚石。 这时旧的风格类型压新的,新的就要反旧的。 晚唐以后,特别是到了宋前期,诗坛多重情韵、强求含蓄,脱离现实,脱离民众,不言实,多诗虚;再后来发展到西昆体进入极至,浮艳晦涩。欧阳修等起来反之,大兴写现实,主张诗言理,后来取而代之。 中国历史上,许多诗歌风格类型的排斥取代,大体走的是这种路子,兜的是这样的圈子。我以为现代新诗也在走与兜这种圈子。 五四以来废古板、古意、古文、脱离大众的古体诗。倡白话、求大众化,再后来禁绝、半禁古体诗。 五八年后,颂歌多,芒刺无,到文化大革命,歌阶级斗争,空诗政治口号,诗歌成了一种极端的政治工具,这时的诗歌根本称不上什么风格类型。 文革中产生朦胧诗(朦胧诗媒体于文革后,实生于文革中),这些诗多数较好。 再后来,朦胧诗走进牛角尖、少数人派。 传统味浓的汪国真诗兴起,称霸一时,汪诗实际上主要是言理、抒情诗,汪诗实际上是时势造英雄的产物。这另有文章论说。 言理抒情诗当然不能代替其它风格类型的诗。现代先锋派,也应该看成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可惜走的速度太快,并且按着朦胧诗少数人的路子走下去了。 7、受文学泰斗和诗歌大师左右。 中国历史上出现很多次,一种风格类型的诗歌统治天下的情况,几乎都有文学泰斗或诗歌大师在左右着。他们有的是手握重权的大官,有的是大官支持的诗歌大师。在以诗文取士的社会条件下,权威的力量加上权力的力量共同起作用。 在一种风格强霸天下的一个循环过程中,前半圈往往对诗歌的发展还有点好处,后半圈由于霸道垅断式的排他,就阻碍诗歌的发展了。 8、时尚和社会思潮的作用。 时尚本来是追新,应该是好事,但是文学风格的形成需要有一定规模的作家、作品、读者。过于时尚,必然消化不良,三者就会不配套。现代先锋诗派们,我看存在这个问题。 思潮是一种从众心理,文学艺术风格有它的稳定性,某一风格一端形成思潮,它就会较长时间统治诗坛,必然出现排他性。华语诗歌与西洋诗歌有互相吸收的一面,互相排斥是显而易见的。 9、常见的诗者原因。 一是孩子是自己的好现象,诗者都知道亲身体验的深刻与生动,自己劳动的艰难,成果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是懒人无赖现象,不少人都存在,自己盖不了楼,也不愿让别人盖楼,让自己的鸡窝冠大成楼。 三是庸人海蜇现象,不管涨潮与落潮,随潮流滚就是了,滚还不算,也跟着喊别种风格不好。 价值观念的对立(公私),哲学信仰的不同(唯心与唯物),道德观念差别(差别及有无),表现手法的大别(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政治立场的对叠等等。还有很多,都会表现出诗歌风格与类型的大别。而且,往往要互相对立与对抗的,这里就不说了。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