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这可是大工程,顶一下表示支持。

TOP

对其中的观点,需要独立思考,不可盲从。

TOP

多谢山人支持。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诗酒兄说得对,希望大家边阅读,边思考,不要盲目信从。我这只是一家之言,且又是初稿,结论不免失之偏颇。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第三节 诗歌的意境fficeffice" />

 

谈到意象,就不能不说说意境。有人认为意境高深莫测,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还有人把意境看作是诗的最高境界。意境到底如何呢?要想探究一件事物的本质,必先正本清源,给它一个完整、妥帖的定义。我认为,所谓意境,是指读者透过意象所感悟到的某种情趣。意象强调的是意中之象,也就是熔铸了作者个人情趣的具象。意境强调的是境中之意,也就是由意象、意象群、意象部落或它们的组合所得的某种情趣。意象和意境中都有情趣的存在,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意象中的情趣,是指作者所独有的情趣。意境中的情趣,在作者是指他自己的情趣,在读者则是由他感悟所生成的新的情趣。有时,这种新的情趣和诗人的情趣能大体相合,有时却远远超出了诗人本身想要表达的情趣,而有时则与诗人本身的情趣大相径庭。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各异,所以当人们在解读同一个意象时,所得到的结论也就很难完全达成一致。即便是同一个人,由于他的性格、学识、经验等总是在发展变化之中,今日从意象中所领悟到的情趣和若干年后所领悟到的情趣也不尽相同。意境之所以令人觉得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原因也正在这里。杜甫的《绝句》中有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有人认为,这句诗表明杜甫有离蜀向吴之意。杜甫是否真有此意,我们无从得知,但就算这样理解也无可厚非。从中可以看出,意境中的情趣总是要比意象中的情趣丰富。单个的意象中固然含有某种意境,一个意象群,一个意象部落,或者一首完整的诗歌,它们所能表现的意境也各不相同。评论家在评析一首诗的意境时,不仅要试图接近诗人的真实情趣,更要在意象的引导下,能让其中的情趣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从而使诗的意境得以更好的提升与拓宽。

从意境的定义可知,意境是由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组成的,其中着重的是来自意象中的情趣。而情趣的表达方式无非两种:直抒胸臆,或者借助于意象。表现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可以分为五种:

一、全诗无意象,仅有直率的抒情。如裴多菲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格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全诗以抒情为主,间有意象点缀。如拙作《爱你》:

 

亲爱的,我爱你!

爱你,只爱你!

不眠的夜,我思念你!

花蕊浸在蜜里,

蜂儿来蹂躏,

我忍受着痛苦的甜蜜!

爱你,只爱你!

什么都不能代替!

无论何种变故,

我绝不会把你抛弃!

*     *

我们相爱,没有浪漫;

我们的爱情忠贞相鉴,

以温柔相伴!

 

其中仅有“不眠的夜”和“花蕊浸在蜜里,蜂儿来蹂躏”两个意象。

这两首诗都以直抒胸臆为主,极少意象的描述,因而它们的情趣一览无遗,所能构筑的意境十分浅薄,甚至毫无意境可言。如果不是有深沉、真挚的情感,惊世骇俗而又说得十分恰当的话语,是很难写出佳作的。

三、全诗意象与抒情并重。通常是前边写景,后面抒情。如陶潜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意象与情趣之间互相映衬,使得情有所托、景有所依。诗的情趣一览无遗,却又不失其形象可观,这种诗的意境深浅相宜,因而很容易做到雅俗共赏。

四、全诗以意象为主,间有抒情性的词句点缀其中。如王昌龄的《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其中一个“恨”字,使对君王的怨恨之情昭然若揭。这些点缀式的抒情的词句,使得意境中的情趣有所皈依,可以更加鲜明、深刻的传达出诗人的本意,不至于由意象引起读者无节制的联想,引发歧义甚至反义。

五、全诗没有直接的抒情,通篇为意象所构筑。如南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典型的写景诗,其中尽情抒发了对大草原风光的赞美与热爱。写景诗的意境虽然不难理解,要想写好也非易事,鲜明、生动是我们始终要追求的目标。再如于谦的《咏石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出了石灰的两大特点:焚烧中得以再生,以清白装饰人间。其中,可以看出诗人是有所寄托的。在这里,诗人把石灰比作慷慨赴义的壮士。大凡咏物诗,诗人多是借物言志,仍是以抒情为主,否则便流于浅薄了。又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前两句是一幕戏景,写故人在黄鹤楼与诗人辞别,在烟花三月的时节东下扬州。诗的后两句是一幅画景,孤帆远逝,只有不尽的长江滚滚东流。其中虽然没有直接抒发对友人的依恋之情,但在对意象的描述中,诗人的眷恋之心却跃然纸上。由于这种诗歌只有纯粹的意象,没有直接的抒情,读者很容易借助意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所以意境很容易得到深化和拓展。

由上可知,意境的深浅主要取决于意象在诗中所占的分量。意境的优劣则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

其一、情趣的真假、高低和深浅首先决定了意境的优劣。

其二、意象的鲜明、生动和新颖,以及对于意象群、意象部落和整诗而言,能否构成一幅或一幕完整、自足、有序的画景或戏景,是决定意境优劣的另一方面。

其三、情趣和意象之间是否有明显、必然的联系,能否使人见意象而生情趣,也是决定意境优劣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写诗或读诗时常感觉有灵感突现,所谓诗的灵感,就是指那些曾经震撼灵魂但已经沉淀的情感,在一瞬间与不经意所得的意象契合无间。灵感是由直觉所得,如果一首诗的意境能于直觉中见出,那么这首诗就一定做到了意象与情趣的水乳交融。

意象跳跃,之间缺乏连贯,或者情趣属个人特定,不易为大众体验,或者意象与情趣之间仅有隐约的暗示,而无明显的关联,这些都会造成诗意的朦胧,这样的诗我称之为朦胧诗。这里我所说的朦胧诗,与现当代“朦胧诗”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其实有些所谓的“朦胧诗”并不朦胧,只有全部符合以上这三大特点的诗歌,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朦胧诗。倘若寻根问祖,李商隐的《锦瑟》可谓是朦胧诗的鼻祖: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间两联共有四个彼此不相连贯的意象,每个意象都暗示一种隐约若是的情趣,而这种情趣因为是诗人所特有的,我们很难得出具体的答案。朦胧诗的三大特点,《锦瑟》全都占有。如果诗人不是在第一联与第四联指出,这种情趣是对五十年往事的追忆,那么这首诗就将从朦胧诗跨入隐晦诗的行列,成为无人能懂的天书。朦胧诗的解读虽然不能逼近作者的原意,但至少有某种线索可以接近,而隐晦诗则无人能解,即便勉强解读出来,也必定是千人千面。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创作风格来看,总体是偏向于后三种的。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也不能完全摈弃前两种那样直抒胸臆的诗歌。(类似《锦瑟》的朦胧诗,在古典诗歌中可谓凤毛麟角。)倘若能做到情趣与意象的水乳交融当然最好,其次也要做到意象的连贯或者抒发一种较普遍的情趣,以便于大众的理解。千万不要学隐晦诗,它把读诗变成了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甚至如当代的晦涩诗,情趣深晦莫测,意象残缺混乱,语法一塌糊涂,词语胡编乱造,无异于诗坛的垃圾。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第四章 新诗的创作和赏评fficeffice" />

 

第一节 新诗的创作

 

古往今来,诗歌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诗人与读者。即便在诗坛萧索的今天,仍有许多人把她奉为心中的女神,怀着无比崇敬和热爱的心情顶礼膜拜。为什么诗歌有这样非凡的魅力?诗人是怎样创作出一首首美妙动人的篇章的?读者又该怎样来鉴赏这浩如烟海、菁芜杂陈的诗歌作品呢?

诗歌的魅力,首先表现在内容上。诗歌的内容,包括情思与意象。情思是指情趣和思想。情趣包括情感和兴趣。思想包括构思与想象。由此可知,人们品读一首诗时,或者被诗中的情感所打动,或者被诗中的兴趣所吸引,有时还惊叹于诗人巧妙的构思和超凡的想象。意象是指熔铸了诗人情趣的具象。而所谓的具象不仅仅指眼睛所能看到的宇宙万物、人间百态,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也是一种别类的具象。炫目的景色、动听的声音、离奇的事迹、美妙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和渴望的,当我们在诗中与之不期而遇时,自然会吸引住我们的目光。

诗歌的魅力,还表现在形式上。诗歌的形式,包括语言和格律。优秀的诗歌语言,不仅妥帖、简练、含蓄,而且平易自然,好比“芙蓉出清水,天然去雕饰”。诗歌的格律,包括音步、押韵、平仄、反复、对仗(对称)等,它们的巧妙运用,把诗歌的声音变得和音乐一样动听。又有谁不喜欢好听的音乐呢?

诗歌有这些非凡的魅力,无怪乎她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被许多人创作和吟诵。一首诗到底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也许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给那些初学写诗的人一些引导和示范。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同样,诗人之所以要写诗,也是有动机可循的。那么,诗人写诗的动机有哪些呢?简单来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为情而造文,一种是为文而造情。前者是诗人情感、兴趣的自然流露,这是我们所提倡的;后者则是出于唯美或名利的需要而矫情造作,这是我们所反对的。还有一些附带着为哲理、教育、讽谏、娱乐等目的而作的诗歌,我们还是抱着中庸的态度去看待吧,既不反对,也不提倡。

当然,诗人之所以要写诗,还取决于某些机缘巧合与游戏的天性。人人都有情趣,情趣需要倾吐或发泄。有人大哭大笑之后,悲喜的情绪便一去不返,而诗人却能于沉静中加以回味,并把它写入诗中。之所以如此,不仅在于诗人与常人相比,感情更加丰富、细腻,更在于诗人熟悉诗歌的格律,并且在语言上有较深的造诣。当然,如果他熟悉的是线条、颜色或者音符、旋律,那么表现在世人面前的就不再是诗,而有可能是一幅画或一首曲子。一个人能够成长为诗人,而不是画家或音乐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人生的早期与诗歌接触的亲密程度和兴趣大小,也就是机缘的巧合。同时,人人都有喜爱游戏的天性。当有人掌握了某种技巧,而这种技巧愈纯熟、愈能够挥洒自如的时候,他自然就会以此为能事,自觉或不自觉的投身其中而不知疲倦,诗人也不例外。有些诗人对于押韵可谓得心应手,有些诗人喜欢卖弄文字游戏,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诗歌技巧的娴熟掌握,使用时就不免带有几分慷慨的挥霍。这和卖油翁卖油、养由基射箭,殊途而同归。

总而言之,诗人之所以要写诗,不但在于要宣泄积淀的情趣,而且还在于他掌握了写诗的技巧,有几分游戏的成分在其中。

诗歌的创作过程,也就是情趣表现的过程,不外乎三种状态:见意象而生情趣,由情趣而得意象,情趣与意象同时出现。这最后一种,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虽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灵光闪现,但如果一个人感情丰富、阅历深广、知识渊博,那他就一定会得到灵感更多的惠顾。多数的时候,诗人先是被某种意象所吸引,在对意象的玩味和领悟中,自然而然的生发出某些和意象相关联的情趣。或者,诗人是被某些沉积的情感所折磨,不吐不快,从而展开联想和想象,来为它们找到某种寄托。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写诗的一个契机,它仅仅提供了一首诗的主要意象和基本情趣。接着,诗人还需要丰富和系统诗中的意象,对情趣进行延展和拓深,从而完成整首诗歌的创作。当然,也有例外,——有些诗中毫无意象的踪迹可寻,完全是情趣的直接吐露,也未尝不可。

意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无论是诗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抑或是联想、想象甚至是幻想的产物,它们都是由具象得来的。但与具象不同的是,意象熔铸了诗人独有的情趣,已成为诗人的独创,具有唯一性。

每个人都有创造意象的经验,这就是所谓诗意生发的一刻,也就是说,每个人在本质上都可以成为诗人。但为什么有些人能接着创作出诗来,而大多数人却不能呢?首先,诗歌所用的媒介——语言,要想做到运用自如,不下一番苦功就难以企及。其次,诗歌所要遵守的格律,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和熟悉的。而最重要的,在于主要意象产生之后,诗人还要借助联想和想象来丰富意象,从而形成意象群和意象部落,直至全诗达到圆满自足的地步。因此,丰富、新颖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不仅是衡量一个诗人才能大小的主要依据,更是诗人与常人的区别所在。至于想象力的培养,除了知识和经验之外,形象思维有意识的运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意象、意象群和意象部落,它们之间还有一个组合、排列的问题,也就是所谓诗歌的构思。与叙事性作品的构思以情节或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不同,诗歌(特别是抒情诗)与抒情性的散文一致,要求的是形散神不散,也就是要以情趣为脉络组织起纷繁复杂的意象。大致说来,意象、意象群、意象部落的组合类型有三种:并列型、主次型、对衬型。(可参阅第三章)但总的来说,文无定法,诗歌的构思也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能把诗人的情趣鲜明、生动、新颖的呈现出来,那就是好的构思了。

上面所说诗歌的三种创作过程,都能够写出情文并茂的好诗。但无论是哪一种创作的状态,我们最好都能做到凝神属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身心的投入,而不可驰心旁骛,自由散漫,否则这首诗的意境就很难达到完美自足的地步,不免会有芜杂凑塞的毛病,这是写诗过程中的大忌。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掌握了娴熟的技巧,充其量只是一个诗匠,要想成为诗歌的大家,写出能够流芳千古的作品,还是应该在内容上多下功夫。这就要求作者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深广的阅历、丰富的想象,而且还要有高尚的品格、开阔的胸襟甚至哲学家的智慧。这些,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了,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思索和培养。

说了这么多,朋友们是不是有些跃跃欲试了呢?但首先,一定不要抱着诗歌容易做的念头。诚然,新诗比起旧诗而言,格律的要求已不再那么苛刻,而所用的语言更是我们日常所熟稔的,因此,和其它艺术相比,诗歌的创作要相对容易一些。但愈是容易的事情,要想做好反而更难。由于诗歌不像美术、音乐、戏剧那样能够直接诉诸感官,要想把握到诗的内核,这就对一个人的想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诗如此,读诗亦然。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第二节 新诗的赏评fficeffice" />

 

前面说到诗歌的创作,下面我想谈谈诗歌的欣赏和评论。想要欣赏诗歌,首先就要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比如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的修养、对于格律多少要有些了解,同时,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和人生的经验,对于更深一层理解诗歌的意蕴也大有裨益。欣赏的多了,自然要有比较。有比较,就不免要分出三六九等。这就涉及到鉴赏力的高低和鉴赏的标准这两个问题。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要想培养出一流的鉴赏力,那就要从学诗伊始,去观摩最好的作品。歌德也曾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只有当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范本,在我们头脑中深深扎根,我们在写诗或读诗时才会有一个标尺,时时提醒和激励着我们,而不至于被二三流的作品所误导。

那么,哪些诗歌能够称得上是学习的范本呢?总结起来,不外乎三种:一、外国的好诗。很多被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外国诗歌,都能称得上是本国的精品。学习外国的好诗虽然是条捷径,但岔路极多,学习者很容易迷失自己。西方与东方的诗,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障碍。真正的困难,在于诗歌不可翻译的特性。意大利诗人埃乌杰尼奥访伤程岢龉庋桓鑫侍猓?span lang="EN-US">“怎样解释这样的事实:中国古典诗歌抗拒任何翻译,而欧洲诗歌又束缚于原文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歌有不可转化为它种文字的特殊性。蒙塔莱又说:我们自以为在读白居易的诗,实际上是在读译者瓦雷巧妙的模仿作。这就说明诗歌由于具有散文所不具有的音乐性,和母语的关系十分亲密,而译诗之所以能被认可,基本上取决于译诗的成功。所以,要想真正了解外国诗,最好能精通一门外语,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不现实的。学习外国诗歌而不至于消化不良,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当然,除去译诗在形式上的不足之外,内容上有许多东西还是值得我们一看的。
     
第二条路,学习优秀的汉语古典诗歌。古典诗歌与新诗的唯一不同之处,就在于所用的语言媒介不完全相同。而现代汉语也不是天外飞仙,它是由古汉语传承、转化而来的,它们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完全可以对比加以研究。由于我本人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因此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给大家说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汉语古典诗歌所推崇的意境。对于意境,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我认为就是指读者透过意象所感悟到的某种情趣。由此可知:1、意境由意象和情趣两个元素组成,缺一不可;2、意象和情趣必须两相契合,水乳交融,使人见意象便能得出情趣;3、意境只有在读者吟诵这首诗的时候得以生成。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学识、性格以及所处的环境等都是生生不息的,因而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他所得到的意境也不尽相同。(有关具体论述,请参阅第三章的内容)当然,有些直抒胸臆的诗歌虽然意象单薄甚至完全没有意象,但依靠深沉、真挚的情感,巧妙而又说得十分恰当的话语,同样能达到一种诗歌的胜境。
   
第三条路,学习好的民歌。在当代诗坛,民歌实际上是指那些流行歌曲。好的流行歌曲不但旋律优美,歌词也很动人。但当代歌坛良莠不齐,真正能称得上经典的歌词不是很多,因而可学的东西有限。

有关诗歌欣赏和评论的标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诗表面上虽然已经形成了数种所谓的风格流派,但由于都还没有足够数量的为历史和大众所公认的佳作问世,这标准也就很难确立。即使按照自己流派的风格确定下来,也很难被其它流派所承认,而其标准的可靠性就更加难以定论了。但是,既然欣赏和评论时时都在发生,那就还是免不了标准的建立。到底该以何种标准作为新诗赏评的准绳呢?我认为,汉语古典诗歌中有重多已成定论的传世名篇,值得我们去仔细研读。新诗的历史很短,能称得上精品的诗作可谓凤毛麟角。现当代有许多诗人,专门以现当代的某些诗人及其作品为师,以致流毒无穷,积重难返。依我个人的“谬论”,当代人如果想学写新诗,尽量不要研究现当代的新诗作品(带着批评的眼光随便看看可以),最好能从古典诗歌的精华中吸取营养,踏踏实实的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我力主以优秀的古典诗歌的篇章为蓝本,来对比新诗作品的优劣。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趣。情趣有真有假,“为情而造文”,其情必真,“为文而造情”,其情必假。情趣有深有浅,“深则情,浅则趣”,二者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情趣还分高雅、中庸、低级三种,类似淫邪鄙俗的低级情趣,为世人所不齿。情趣还有特定的和普遍的区分,有些人喜欢抒发一些独有的、特别的情趣,虽也无可厚非,但总是不如普遍的情趣更容易引起读者的理解与共鸣。

此外,有些人津津乐道于富含哲理的诗歌,认为只有这样的诗才更有味道、更有嚼头。诗中含有哲理,本身并没有错,关键要看这种哲理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是抒情写景时的自然流露,当能使作品的主题“更上一层楼”,那是我们所欢迎的;倘若是为哲理而哲理的诗歌,那就不免有哗众取宠的嫌疑,读来令人生厌,这是我们所讳忌的。世人尊崇唐诗,贬低宋诗,就是因为唐诗重抒情,而宋诗重说理。与之相反,宋词由于在抒情写景上下功夫,因而取得了比宋诗高得多的成就。

(二)、意象。意象是否鲜明、生动、新颖,意象、意象群、意象部落之间排列的是否合理有序,全诗的意象能否达到完满自足的地步。以上这些,决定着意象的优劣与否。

一首诗中,意象所占的分量越大,就越容易做到含蓄蕴藉。同时,意象的优劣与多少还决定着意境的好坏和深浅。

(三)、意境。情趣和意象之间能否做到水乳交融、物我两合,是使诗歌意境达到完美的最根本的途径。现当代的新诗很少有在意境上做功夫的,因而诗味索然。有的新诗,意象和情趣之间甚至有很大的隔膜,读后令人如坠十里雾中,不知所云。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好好向老祖宗学习呢。

(四)、语言。语言不但要妥帖、简练、含蓄,而且还应平易自然,为修辞而修辞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当代有些诗人天真的以为,语言平易自然的诗不像是“诗”,因而,他们故意打破语法的规则和用语的习惯,或者故作高深,摆出一付神秘、玄奥的面孔,认为这才是所谓的“诗”。从此以后,这些所谓的“诗人”及作品便与大众的距离越走越远,最终使自己被遗弃到冰雪遍地的南极。如果再不悔改的话,被抛出太阳系的可能也是有的,那可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五)、格律。旧诗中的各种格律大家耳熟能详,新诗中的格律应该如何,世人却还没有公论。有人认为,新诗应该抛弃一切格律,实现完全的自由,这样才更有利于发展诗歌的情境。这种想法虽然也有片面的真理,但总的来说,却是十分天真和可笑的。诗之所以称之为诗,不但在于它有浓烈的情趣和鲜明的意象,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它有着不同于散文的各种格律。如果诗歌失去了格律,那它也就不能称之为诗歌了。有人会说,难道“散文诗”不就是诗吗?这可真是谬种流传,害人不浅哪!不错,一流的散文诗可以拥有比二三流的诗歌还要动人的意境,但它却实在不能称之为诗。一个最基本的理由是:诗歌是有音律的,也就是具有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而“散文诗”则没有。如果一定要给这种文体起个名的话,称作“诗散文”倒还比较贴切。

至于新诗中有哪些格律可以适用,我不敢妄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要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诗歌的音乐性,那这些格律的运用就一定是成功的,否则,这些格律就纯属多余,不用也罢。此外,有些格律的使用,如诗歌的分行分节、行与行之间有规律的错综排列等等,能够增强视觉的美感,用用也无坏处。但我们要明白,这终究只是末节,抛弃声音的格律而一味追求视觉的美感,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抛了西瓜捡起芝麻的愚蠢举动。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第三节 新诗赏评实例(上)fficeffice" />

 

下面,我举几个实例略加评析,以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得与失。

实例一,朱湘的《采莲曲》: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妖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     *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     *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在\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
波生,
波上\\抑扬着\歌声。
*      *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柳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莲,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里\\荡漾着\歌声。
*      *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朱湘的这首《采莲曲》,写的是从黄昏日落到薄雾月升这段时间里,采莲女驾船采莲的一段生活场景。其中,诗人不但写出了采莲女采莲、采藕、采篷等不同劳动的场面,而且还描绘了小河及其两岸的旖旎风光,更向我们微妙的展示了少女羞涩的情怀和对爱情的憧憬与渴望。

首先,诗人为我们点明了采莲女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日落时分的黄昏,地点是金波荡漾的小河。小河中如翠盖般的荷叶,似人样妖娆的荷花,以及两岸摇曳的杨柳,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诗境。而采莲女并没有就此停留,她驾着小舟,唱着渔歌,向小河的更远处前行。

终于,采莲女来到了荷田深处,饶有兴致的采撷起妩媚多姿的莲花。清水中的莲花是如此的纯洁美丽,宛若娇羞动人的少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容忍蜂蝶有任何轻佻的举动。虽然诗人没有直接把采莲女比喻为莲花,但从字里行间的描述中,读者很自然的会把采莲女和纯洁美丽的莲花联系到一起。与莲花的品质相映衬,采莲女清纯而又坚贞的性格,也由此可见一斑。但少女没有在此长久的逗留,在歌声中,她划着小船又前进了。

这回,采莲女来到溪头,打算采挖淤泥中的莲藕。正要采时,却又停手不前。她想到莲藕多丝,并且深藏水中,不正象藏匿在自己心中的那份情思吗?这里,诗人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丝”即指“思”,写出了少女羞涩的怀春之情。采莲女虽然向往纯真的爱情,但是却羞于表达,这种欲盖弥彰的矛盾心理,不免使诗中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采莲女波中所做的短暂的停留,以及她那抑扬的歌声,便是她矛盾心情的最好体现。

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爱情的憧憬,采莲女重又上路。此刻,她的心情似乎已经轻松了许多,放眼看去,世界万物仿佛也都变得欢快起来。看那柳树,宛如在风中翩翩起舞。喜鹊也在枝头聒噪,好像欢迎她的到来。石榴花落在她的新裙子上,使她的衣服也染上了花香。她一边采着莲蓬,一边唱着歌儿,歌声在风里荡漾,听的游人都醉了。

明月渐升,薄雾拂水,时间如流水般飞快逝去。望着明朗的织女星和牵牛星,遥想着美妙的爱情故事,采莲女调转船头,带着石榴花与荷花的芳香,踏上回家的归程。她渐行渐远,终于消融入一片苍茫的暮色之中,只有那若隐若现的歌声,还时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纵观全诗,诗人没有做任何的议论与说明,采莲女的容貌、性格以及内心活动的表述,完全熔铸在对意象的描绘中。读者在欣赏意象的同时,便能轻易的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趣。同时,由于语言意象的间接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受个人生活经验和性格气质的影响,每个读者从意象中所得到的情趣,与任何其他人(包括作者本身)所得到的又不完全一致。就算是同一个人,由于他的生活经验和性格气质总是在变化当中,今天和明天所得的情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任何一个人,一个人在任何时候,只要读起这首诗,总会有不同以往的新的感悟与收获。这种用意象来抒发情趣的表现手法,既是汉语古典诗歌传统的营造意境的唯一手段,也是使诗歌获得永久的新鲜生命的最佳方法。

全诗共分五节,每节分十行,节与节之间,每行的字数相当,音步也大致相同。有关音步的划分,可参阅上文中的竖线。其中,单竖线“\”表示较短的停顿,称小顿;双竖线“\\”表示较长的停顿,称大顿。按照音步的这种划分方法,则“金丝\闪动\\过小河。水珠\滑走\\过荷钱。女郎\要采\\又夷犹”这几句受古诗词的影响,末步属于3字的短步,与其它以45字结尾的长步不能很好的达成一致,如“耳鬓边\\晕着\微红” 、“消融入\\一片\苍茫”。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易懂,简练有力,真正达到了不能增删一字的地步。其中,有些词语的使用,如颠摇、夷犹等,与当代的语言习惯不免相悖,读着有些别扭,这是早期白话文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当代人自然无可厚非。最后,《采莲曲》的语言稍显雕琢的痕迹,有些形式化。当然,这只是纤介之疾,好比美玉上的一点瑕疵,无损于全诗伟大而完美的形象。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实例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fficeffice"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所说的“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也就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徐志摩曾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两年。1928年,他故地重游,在归途中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

诗人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和事件,在表现康桥美景的同时,又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向往,以及再别时的惆怅之情。

在第一节中,诗人连用了三个“轻轻”,这是为什么呢?诗人又见到日思夜想的母校,心情一定十分激动;怀念起从前美好的时光,心中一定充满了甜蜜;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心里定然又满溢惆怅;想到相逢不久即将别离,心中必然充斥着感伤。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言,只用了三个“轻轻”,就把它们囊括其中。同时,“轻轻”两个字的重复使用,也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舒缓而略带忧伤的抒情基调。第一节的最后一行,点明了时间是在黄昏。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后面相关的景物与事件都和黄昏的时间段息息相关。

第二、三、四节,诗人分别描绘了康桥有代表性的三处景物,——河畔的柳树、河中的青荇以及榆荫下的一潭。由于时处黄昏,柳树染上了夕阳的余光,摇身变成了金柳,仿佛新娘般艳丽娇羞。倒影投波,美艳万分,令诗人沉吟不已。康河的水十分明净,水中青荇历历可见。爱屋及乌,诗人因为热爱康桥,所以对康河里的水草也充满了柔情,宁愿化身其中,以期能和康桥永远在一起。而榆荫下的潭水,景色更加绚丽。只见夕阳中的霞光与绿色的浮藻揉碎在一起,红绿斑驳,宛如彩虹般灿烂。

有这样美的景物,怎能不令人心向往之?于是,诗人在第五节中,便有了撑篙寻梦、星夜放歌的浪漫且有些近乎疯狂的举动。这一事件的描述,也许是诗人真实的回忆,也许是诗人虚拟的想象,当然,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是诗人深挚感情的自然写照。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第六节又回到了别离的主题。文笔大起大落,而转折处却极其自然,丝毫看不出人为雕琢的痕迹。而第七节中的四行仿佛更是浑然天成,把诗人的情感推上了高潮:“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高潮处不是放歌,而是沉默,意味十分悠远。柳永在《雨霖铃》中写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在《江城子》中说“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手笔。顺便提一下,顶针手法的运用,是使六七两节行文流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最后一节中,诗人又连用了两个“悄悄”,暗示心情的黯淡与忧伤。同时,运用反复的手法和第一节相呼应,把惜别的惆怅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朱湘的《采莲曲》一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以写境为主。也就是说,诗人没有直接吐露心扉,而是借助意象来间接传达,因而使诗中饱含意境。同时,诗人的情趣和所描述的意象之间水乳交融,使诗歌的意境变得十分浓郁。这是《再别康桥》使人合卷难忘、回味悠长最主要的原因。

这首诗共八节,每节四行,隔行押韵,逢节换韵。每节的第一、三行稍短,第二、四行稍长。全诗语言婉转流畅,好似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痕迹,比《采莲曲》稍嫌僵硬的形式化的语言略胜一筹。唯一的缺陷,就是全诗很难划分出一种有规律的音步,朗读时还有几处诘屈聱牙的所在(如加粗的几个诗行)。这一点,就不如《采莲曲》之铿锵有致了。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实例三,舒婷的《致橡树》:fficeffice" />

\\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在这首《致橡树》中,表达了自己(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女性)对于爱情新的认识与追求。从开头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是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用了六个比喻,表述了自己对于旧的爱情观的不满与鞭挞。“攀援的凌霄花”比喻借对方的权势或金钱来炫耀矜夸的女人。“痴情的鸟儿”是指对男人讨好献媚的女人。“泉源”比喻虽然温柔体贴,但却软弱无为的女人。“险峰”则是指比较强势的女人。至于“日光”和“春雨”,则比喻虽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但却缺乏独立平等的女人。由于比喻所能引申出的意义多种多样,因此,以上所作的推论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其他人如果认为这些比喻有不同或更深的其它意义,我完全能够理解。

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却又终身相依”,属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把自己(即新时代的女性)比喻为一株木棉,并借助对木棉和橡树之间的形象、生活和性格的描写,给出了对于爱情全新的解释。诗人认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爱情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有男尊女卑或女尊男卑的区别。同时,“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他们之间不仅有爱的缠绵,而且还有共同的语言和理想。“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他们彼此独立,有着各自不同的品性与气质。最后,“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他们荣辱与共,不仅共享成功与幸福,而且在困难的时候相濡以沫,彼此激励。

结尾数行是诗人对所向往的爱情的总结,那就是,——理想中的爱人,不仅形象美(伟岸的身躯),而且品格美(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最后一句,诗人写得有些含混,不太容易理解。我认为,诗人表面上说的是“足下的土地”,实际是指深扎土地中的树根,也就是爱人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全诗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全部以意象入诗,并没有直白的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木棉和橡树是本诗的两个主角,全诗就是围绕这两个主体意象进行铺垫渲染的。而实际上,诗人却主要是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来传达情趣的。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炫耀自己、绝不学、也不止、我们分担、我们共享”等等这些词句,就是直接用来抒发感情的,只不过不是直接用在人上,而是用在物上,借助于物来间接传达。其实,这就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这种直接抒情与意象暗示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既使人能够直逼作者的本意,同时又不至于流于直白,因而很容易做到雅俗共赏。当代,还有许多人把这首诗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实在令人费解:难道以拟物的写法来传达诗人的情趣,就是朦胧的定义吗?一般来说,诗中的意象占得比例越大,诗的意境相应也就越浓。在这首诗中,虽然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冲淡了诗歌的意境,但由于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说出的话语又极其巧妙、恰当,所以也自能达到一种诗的胜境。

这首诗的语言流畅自然,既没有形式化的弊病,又摈弃了散文化的倾向,十分难得。其中,整句和散句的交错排列,对称和重复手法的使用,是使全诗语言摆脱散文化的重要手段。至于语言的流畅,则要归功于铿锵一致的音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我对原诗音步所做的分析。(其间,“的”作为助词,本应读轻声,相当于短暂的停顿“\”。当然,也有例外,当“的”正好处于两步之间时,则允许在它的后面做较长的停顿。如“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全诗通篇压“衣鱼“韵,有时较密,有时较疏。当代诗人刘聪美曾经做过研究,只要韵脚间的音节不超过32个,就不会明显的减弱押韵的声音效果。否则,它的韵味会越来越淡。当音节超过40个以上时,音乐的效果基本上就荡然无存。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注意的一点。

总的来说,这首《致橡树》,虽然在意境上稍显淡薄,但真挚深沉的情感却可以弥补过来。全诗虽然在语言的简练上略嫌不足,但各种格律运用得十分娴熟,使全诗充溢着浓郁的音乐气息。再者,本诗作为直抒胸臆的浪漫主义的诗作,有点儿“啰嗦”正是它的本色呢!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在她所处的那个年代,就为我们阐述了这样一种健康而超前的爱情观,足以作为年青人学习与模仿的榜样,这也是最值得我们欣赏和赞叹的。唯一不足之处,在于有几处完整的诗句却做分行排列,读起来有被撕裂的感觉。如“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以及“像刀、\像剑-也像戟”。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