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论平仄不能形成节奏——古典声律研究之一》

《论平仄不能形成节奏——古典声律研究之一》



  古典声律的作用是增强诗歌音乐美,而调理平仄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于平仄在诗歌音乐美中的作用,当前学术界有两大派别:“平仄节奏论”和“平仄旋律论”。主张平仄间出形成节奏者,以王光祈先生和王力先生为其代表;何伟裳教授、黄玉顺教授和本人则认为平仄不能形成节奏,实现的是旋律美,。
  
  本文先讨论平仄声调与节奏的关系。
  
  一、关于节奏支点
  
  诗歌格律化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现象,而节奏美则是格律化的主要目标。形成诗歌节奏美的的语音要素被当代诗论家称为“节奏支点”。各民族语音特色不同,节奏支点也有异。
  
  语音有四大物理要素:音色〔音的特色〕、音长〔音的长短〕、音强〔音的轻重〕和音高〔音的高低〕。从理论上讲,除了音色之外,其余三要素都有可能成为节奏支点;此节奏支点有规律的运动就形成节奏美。相对应的节奏律被诗家称之为“长短律”、“轻重律”和“高低律”。
  
  作为节奏支点的语言要素必须满足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一,必须有足够的对比度。一般来说,能区分词义的语音要素往往有此特点。例如拉丁语以长短音区分词义,其节奏支点是音长;拉丁诗音长单位为“莫拉”〔Myla〕,短音是一莫拉,长音是两莫拉,长短对比鲜明,故能形成长短律。英语、俄语、德语利用轻重音区分词义,其节奏支点是音强;这几种语种里的轻重音对比之鲜明是一听便知的,故有“轻重律”。
  
  第二,必须能有效地调控。若不能被调控成“有规律的运动”,也就无节奏可言了。
  
  二、平仄具备节奏支点的功能吗?
  
  汉语的平仄是可调控的,能否能形成节奏,就得看它是否含有对比鲜明的语言要素了。
  
  王光祈在《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里说:“在质的方面,平声则强于仄声。按平声之字,其发音之初,既极宏壮,而继续延长之际,又能始终保持固有之强度。因此,余将中国平声之字,比之西洋语言之重音,以及古代希腊文之长音,而提出平仄二声为造成中国诗词曲‘轻重律’之说。”〔注①〕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里说:“依我们的设想,平声是长的,不升不降的;上去入三声都是短的,或升或降的。这样,自然地分为平仄两类了。……如果我们的设想不错,平仄递用也就是长短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汉语近体诗中的‘仄仄平平’乃是一种短长律,‘平平仄仄’乃是一种长短律。汉语诗律和西洋诗律当然不能尽同,但是它们的节奏的原则是一样的。”〔注② 〕
  
  王力先生明确承认“平长仄短”只是自己的“设想”,而“平重仄轻”则更是王光祈的武断,均没有提供任何依据。正因为所论无据,招致很多学者的断然反对:
  
  早在1949年,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分析刘复《四声试验录》所载北平四声的声调曲线图之后说:“因为上述各种缘故,拿西方的长短、轻重、高低来比拟中国诗的平仄,把‘平平仄仄’看着‘长长短短’,‘轻轻重重’或‘高高低低’,一定要走入迷路。”〔注③〕
  
  1980年,音乐学家杨荫在《语言音乐学初探》里说得更干脆:“王光祈的解释,完全是错误的。……轻重律的理论,在西洋文字是适合的,但以之解释我国文字,就格格不入了。”〔注④〕
    
  2004年4月,孙逐明在网上发布的《平仄理论的误区》里用反证法证明了平仄不能形成节奏。〔注⑤〕
    
  2005年11月,何伟裳教授在《永明体诗歌的声律及其向唐代近体衍变的进程和规律》一文里指出:“节律是最具基础性质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蕴含音乐美的诗句、诗联或者一首整诗,它的最基本的那个音律层次都必然是节律。这些诗句、诗联或者整诗可以没有字声平仄、没有韵脚的讲求,由节律所控制和制导的音节序列单独成节奏。”〔注⑥〕
  
  2006年9月,黄玉顺教授在《论汉语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一文里指出:“平仄属于旋律的问题,顿歇才是节奏的问题,因为旋律是音高的关系,节奏是音长、音强的关系。”〔注⑦〕

  如果说,上述反驳主要停留在学理的分析上,还不足以服人〔朱光潜虽然也试图利用刘复的四声声波图作为依据,但因当时的科技手段不发达,也缺乏充足的说服力〕,那么当代语音学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测试出来的精细数据,则提供了最权威最可靠的证据:
  
  第一、平仄声根本无明显的长短对比
  
  1934年,白涤洲使用浪纹计首次测量了北京话四个声调时长:阴平为436σ,阳平为455σ,上声为483σ,去声为425σ〔1σ=1/1000秒〕。其中上声最长,阳平次之,阴平又次,去声最短。
 
  当代学者的测量也相近。“冯隆〔1985〕研究了北京话声调的时长,发现句中阳平最长,其他三声基本相同;句末则上声最长,阳平次之,阴平较短,去声最短。”〔注⑧〕

  不仅仅北京话是这样,各地方言里,除了保留了塞擦音收尾的入声较短之外,其它的声调长度差别均很小,决不可能相差两倍之多,这是每个人都有亲身体验的。
  
  由此可知,平仄决不可能形成长短律。
  
  第二,平仄声根本无明显的音强差异
  
  据冯隆的测试:“研究表明,普通话四声的音强曲线并没有显著差异:阴平、阳平和去声都以‘前强型’和‘中强型’为主,上声以‘双峰型’为多。”〔注⑨〕由此可见,现代普通话里,除了轻声较轻之外,其余四声差异甚微;而轻声字太少,又不足以与其它声调抗衡而形成轻重律。
  
  各地方言的声调也根本不存在如英语、俄语一般鲜明的轻重音对比,每个人对此都应当有切身感受。
  
  因此,平仄也决不可能形成轻重律。
  
  第三,平仄无明显的高低对比
  
  虽然音高是汉语声调的第一要素,但汉语的声调不是单纯的高音或低音,绝大多数都是滑音,如普通话的阳平由中音部3滑至高音部的5度,去声由高音部的5度滑至低音部的1度。其余大抵如此。因此无法把它们定性为高音或低音。不可能有典型的“平高仄低”或“平低仄高”的对比。可参见附件里各地方言的调值表。
  
  特别是保留了入声的南方方言里,仄声大都升到最高音5或降到最低音1,而平声大都是中平调33而处于中间,平仄之间的高低对比彻底不存在了〔可参见附件〕。
  
  王力先生指出:“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注⑩〕与上述入声体系也相类。
  
  可见,无论是古音还是今音,平仄不可能有高低律。
  
  第四、平仄声无明显的平与不平的对比
  
  王力先生根据平调和仄调的名称,猜测平调是平直调,仄声是或升或降的声调,平仄有“平与不平的对比”,对于形成节奏有作用。
  
  “平与不平的对比”能否形成节奏姑且不论,现代各地方言的平仄,绝大部分都不存在明显的平与不平的分野,大都是平声中夹有不平声调而仄声里夹有平直调,可参见附件、
  
  在普通话里,平声中的阳平35就不平,仄声里的上声在句中大部分变调为211,其升降的幅度比阳平还要小。然而用普通话朗诵近体诗,只要平仄不错,其抑扬顿挫的声律美一点也不输其它方言。
  
  因此,汉语诗歌的节奏和“平与不平的对比”也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理由,均雄辩地证明了平仄根本不具备形成节奏美的功能。
  
  第五,关于“节奏点”
  
  王力先生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出发,假定平声长而仄声短,从而推论平仄律是长短律。可他又无法解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合理性,就杜撰了一个术语“节奏点”,认定“节奏点”的平仄性质决定了节奏美的形成。至于节奏点为什么是两字步的第二字而不是第一字,又说不出任何理由。
  
  最近又有深信平仄形成节奏的朋友,转引了陈本益先生在《汉语诗歌节奏的形成》一段论述:“所谓把顿歇当作节奏点,实际上是把音组末一音及其后的顿歇当作节奏点。顿歇不可能单独存在,它必须附着在音组的末一音上;它实际上是音的一种变化过程:是声音消失,或者变弱成为一点尾音,由此而与下一音组显出界限。在此意义上它成了诗的节奏点。”以此来证明“节奏点”的重要性,由此而推断“二四六分明”的合理性。他竟然不明白,陈本益的“节奏点”与王力的“节奏点”完全是两回事。
  
  要知道,要想“平仄节奏点”之说能够成立,至少必须以平仄本身具备了形成节奏的功能为大前提;没有大前提的支撑,“平仄节奏点”之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前面我们已经雄辩地证明了“平仄声调根本不具备形成节奏的功能”;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这位朋友竟然不知道,陈本益先生所主张的汉语诗歌节奏支点是“顿歇”而不是“声调”,他所说的“节奏点”的节奏功能是“顿歇”在起作用,此节奏点完全可平可仄,根本不影响节奏的形成。这种与平仄毫无关系的“节奏点”,又怎么可能证明平仄“二四六分明”的合理性呢?岂不是牛头不对马嘴么?
  
  综上所述,平仄声调根本不具备形成节奏美的功能,它与诗歌节奏美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既然平仄不能形成节奏,那么汉语诗歌的节奏是怎样形成的呢?平仄声调在音乐美里起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将在《汉语诗歌的节奏支点》与《平仄与旋律》两文里再谈。

  

  
           
注释:
①③《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209页。
②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第6页。
④杨荫刘《语言音乐学初探》,刊《语言与音乐》54页、65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北京。
⑤ 孙则鸣《平仄理论中的误区》。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108620
⑥何伟裳《永明体诗歌的声律及其向唐代近体衍变的进程和规律》。
⑦黄玉顺《论汉语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新诗音律研究》。
⑧⑨宋益丹《汉语声调实验研究回望》,《语文研究》-2006年1期。
⑩王力《诗词格律》。

附件:

  各地方言调值表

  一、元四声系统
  
  方 言 区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普 通 话  55   35   214  51
  河北天津话  11   45   213  53
  河北唐山话  55   44   214  51
  辽宁沈阳话  33   35   213  41
  河南郑州话  24   42   55   31
  山东济南话  213   53   55   31
  湖北武汉话  55   213   42   35
  四川成都话  44   31   53   13
  陕西西安话  21   24   53   55
  山西临汾话  21   13   51   55

  二、保留入声的声调系统
  
  方言区 阴平 阳平 上 去  入 
  益 阳  33  13   11  31  45

  方言区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汕 头  33  55   53  35   213  11  2   5
  潮 州  33  55   53  35   213  11  21*  44*
  揭 阳  33  55   31  35   213  11  2   5
  潮 阳  33  55   53  313   31    11  11*  55*
  饶 平  33  55   53  35   213  21  21*  44*
  澄 海  33  55   53  35   212  11  2   5
  南 澳  33  55   53  35   213  11  2   5
  上 海  53  22   44  223   35    13  45   12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