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梁志宏:格律体新诗重在建设

在新中国的诗歌版图上,重庆无疑是一座诗歌重镇,如今又成为格律体新诗的大本营。重庆拥有众多著名诗人、诗评家,如方敬、梁上泉、杨山、吕进、傅天琳、李钢、蒋登科、毛翰等,对我国的新诗创作,尤其是新诗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应邀前来参加中国格律体新诗酉阳论坛及交流采风活动,与我领衔的太原诗词学会的工作有关,主要目的是来学习,结识同道朋友,吸纳有关新诗诗体建设、格律体新诗构建的信息和论见,进一步深化对这一诗学理论的认知。
近年来,我曾就格律体、半格律体新诗构建写了一系列文章,在省、市报刊发表。这次参加重庆诗会又做了一些思考,现择其要点略加阐述,就教于各位诗人、诗评家。
  
[一]新旧体诗多元并存、融汇前行,是当今诗歌发展的大势。
新诗是在封建帝制崩溃、西风东渐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下,引进西方诗歌形式运用白话写作而创造的诗体,是适应那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国人突破禁锢、自由抒情需要而产生的诗体。经过百年磨砺,当代新诗出现了以自由诗为主,以格律、半格律诗为辅的趋向。
与此同时,古典诗词经过较长时期的沉寂,在20世纪末重现生机彰显出旺盛的活力。
无须置疑,当代中国诗坛业已形成了新诗与旧体诗兼容并蓄、相互交融的合理格局。新、旧体诗犹如两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条由《诗经》《楚辞》发源的源远流长的旧体诗长河,一条虽然只有百年却生机蓬勃的新诗之河,在神州大地上呼啸流淌,交融互汇,而格律体新诗正是两河交汇处冲积出的一片新生地、新区城。在区属上,格律体新诗应当属于新诗的范畴。我在《格律新诗亦可期》文中写有一首新古体诗:“诗空辽阔倡自由,格律新诗亦可期。诗体多元重建设,量体裁衣剪虹霓。”表达了对格律体新诗的期许。

[二]新诗格律化是诗体构建的重要选项和途径之一。
考察两千年中华诗歌史,在诗体变革上经历了自由、规范、再度自由,追求自由与规范并存的过程。自由是新诗的灵魂,包括思想上的自由,即冲破封建牢笼呼唤个性解放追求光明与民主等;也包括形式上的自由,即突破旧体诗的格律尤其平仄的限制,在句式、分行、韵律、节奏上变化自如。但是新诗既为一种文体,也不能自由无度,总得符合诗的基本规范,也得顾及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我们尊重许多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对自由诗的探索,同时也应尊重另一些诗人尤其是中老年诗人对格律体新诗的探索。新诗格律化应该是诗体构建的重要选项和途径之一。现在的问题是,诗歌界对格律体新诗的探索与发展,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和尊重。
回望新史百年史,前辈诗人闻一多、何其芳等均有过积极、有益的探索。世纪之交前后,诗歌界有识之士也做过种种努力。著名诗评家、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吕进导师,亮出了“新诗二次革命”的旗号和“新诗重在诗体建设”的论断,在诗坛产生了广泛影响。其实在1980年代中期,香港诗人蓝海文就提出过新古典主义的口号并付诸实践;1993年诗人黄淮等人筹划成立了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且为之呼号;2005年重庆万龙生、成都余小曲等诗人提出了“格律体新诗”这一名称,并协同安徽、上海、山西等地的诗人创办刊物、举办论坛、集会研讨、网上宣传,取得了可喜成果。此外,福建师范大学的王珂博士出版了学术专著《新诗诗体论》,青岛大学冯国荣教授出版了诗学专著《新诗谱》,均对新诗的形式构建做了系统的梳理,对格律体新诗给予了充分肯定。山西草根学者赵青山对格律体新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术研究,值得期待。这次重庆方面举办中国格律体诗酉阳论坛,对格律体诗的建设推波助澜,将会载入新诗发展的史册。
  
[三]格律体新诗构建初见成果,对其格式要求宜简宜宽。
当下格律体新诗的构建已初见成果。主要标志是,对格律体新诗的定义和形式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在诗界和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万龙生、王瑞诚、余小曲等有识之士,将格律体新诗概括为整齐式、参差(对称)式和复合式三种主要形式,再加上几种定行诗体(四行诗、八行诗、十四行诗等),组成了格律体新诗的大家族。我想做一点补充,主要观点是格律体新诗的格式,宜简不宜繁、宜宽不宜严。按我理解,格律体新诗或可分为五种形式:
一是“句式规整、押韵,但不苛求平仄、对杖”的新古体诗,或称新古典诗。这一诗体可视为绝句、律诗“脱律”与“变律”的产物,也是唐以前的古体诗(古风、歌行)的白话诗版本。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诗国》刊物,就辟有“新古体诗”栏目。北京诗词学会提倡新乐府诗,也可归入这一范畴。
二是“句式基本规整、大体押韵”的新诗,或可视为宋词、元曲“脱律”与“转型”的产物。即每首诗行数、每行字数不等,但要有一定规律,大体上押韵。老诗人梁上泉、沙白、桑恒昌等写过不少这类诗,有些诗人写的自度曲、自由曲,也可归入这类格律新诗。
三是句式排列有序、押韵、大致对应,以单元形态组合的回荡式新诗,冯国荣教授在《新诗谱》中以郭小川的名著《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为例,称作回荡式单元律新诗。我于1964年大二发表的处女作《伐木工人礼赞》,就是受了郭小川这类诗歌的影响创作的。每节二行,多为排比句式。如末尾两节:
每个伐木小伙的手里哟,/ 都有一幅时代英雄红旗谱;//
每个伐木姑娘的心上哟,/ 都有一张祖国跃进五彩图。
四是歌词、民谣类能够吟诵吟唱的新诗。许多民歌和歌词在句式、段落上有规律,为读者、百姓所喜闻乐见。太原歌词作家蒋言礼先生最近创作了大量称作“六六谣”的诗,即每行六字、每首六节、每节四行,试看《瘸腿阿姨》开头两节为:
一阵秋风吹来/吹开层层云彩/ 路上有位阿姨/脚步一瘸一拐//
阿姨名叫周黛/那年右腿摔坏/ 家中儿子脑瘫/丈夫也已不在……
这些诗在内容上贴近民生民情,部分作品经谱曲演唱效果颇佳。
五是按行数进行规范的格律体新诗,如4行、8行、9行、10行、12行,包括诗坛流行的14行诗。 吉林诗人黄淮曾创作了不少9行诗;太原诗人雪野最近也写9行诗,不同的是连标题九行,将标题也纳入了诗中。我最近集中写了几十首12行诗,既有行走黄河太行的宏大题材,也有吟咏个人情怀之作,大多押疏韵,句式不求整齐,多为每首4节每节3行,或每首3节每节4行,比如《三月印象》:
一幕雪花纷扬,一幕
雪雨霏霏,接着便细雨如酥;
一切顺理成章
三月的舞台演绎嬗升与过度。
  
诗人称道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润物无声;
看金银木红谢处萌发点点嫩绿
丁香姹紫的梦正在悄然复苏。

最美还数雨后复斜阳
汾岸枝头上雨珠晶莹,阳光抚耀;
风中的燕子剪辑着春水波澜
鹊唱声声,在解读三月的画图……
我以为,对格律体、半格律体新诗进行规范,应当适度,宜简不宜繁,宜宽不宜严,免得诗人们削足适履,无所适从。

[四]格律体新诗重在建设,需在实践中探索、塑型。
当下格律体新诗还未形成大的气候,主要原因是:从事格律体新诗创作的诗人阵容不大,理论支撑不够,特别是尚未出现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诗人和杰出作品。
有志于格律体新诗的诗人应当共同努力,尽快创造出符合民族审美心理和受众阅读期待,能够获得诗界和社会普遍认同的格律体新诗,逐渐形或几种共认的范式。“风物长宜放眼量”,格律体新诗的诗体构建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与积淀。
谢谢酉阳论坛的主办与协办单位,谢谢大家。

                               2012年6月29日
                               为“中国格律体新诗酉阳论坛”而作

有自己新的观点。
《诗词艺苑》面向全国征稿!投稿地址:
http://www.shiciyy.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