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东方诗风——心底的一份温暖

本帖最后由 响水滩客 于 2012-10-31 09:20 编辑


在喧嚣浮躁、情如鼠标的网络时代,如果有一个论坛,居然能让你留恋,让你感到温暖甚至愿意怀旧,那这个论坛一定是有体温的。这体温是由许多坦诚的心灵、真挚的友谊、共同的志趣乃至文人品性、地域缘分浸润而成。

一般来说,这样的论坛是属于诗人的,比如东方诗风。

在未上东方诗风之前,大约2004至2005年吧,我特别热衷在天涯论坛和凯迪网络混,发一些畅论民主自由、貌似忧国忧民的帖子,一些帖子的点击率和转载率还相当高。那真是快意恩仇的两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指点江山、纵横捭阖的“江湖文士”。有一天,突然厌倦了这种自以为是的网络生活,消失了许久,打开论坛一看,喧嚣照旧,日子照旧,谁也没有在意我的离去,中国也没有因我而改变什么。面对众声喧哗,想起一句俗语:“长江里的一泡尿,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于是气馁,于是想起久违的诗歌,在万龙生老师招呼下,混进了东方诗风。那是2006年春天的某个下午,春和景明,阳光甚好。

万老师就是论坛大名鼎鼎的诗酒自娱(大家都叫他诗兄),以前在《重庆日报》当编辑,对我多有提携,可惜我不争气,终究没写出什么有分量的作品。承蒙诗兄不弃,偶尔在一起喝酒谈诗,倒成了忘年之交。我酒量窄,只能叨陪末座。诗兄是豪饮,醉后高声吟咏,声震屋瓦,在重庆文坛素为知名。

诗兄对现代自由诗之种种弊病痛心疾首,遂一生醉心于格律体新诗(以前叫现代格律诗),颇有激浊扬清、一匡时弊之心,无奈知音甚少,同道几稀,素年郁郁不得志。我想,是东方诗风,才让他有龙归江湖、一酬平生的酣畅之乐。我尽管也喜欢诗,但除了古典诗词和自由体新诗,对诗兄倡导的格律体新诗其实不太热衷。因此,对诗兄的事业,纯粹出于景仰与同情,偶尔附和一下,这,难免让诗兄失望了。

据说,“东方诗风”以前叫“古典新诗苑”,但我认为这名字远不如“东方诗风”来得大气、开阔、审美。这真是一个好名字!

在这个论坛,首先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真诚的情谊。来这儿的诗友,天南海北,大多素未谋面,但以诗会友,见字如面。不管发帖评帖,还是聊天闲侃,皆“如对朗月、如坐春风”。微斋、凤舞、唐古、秋水、飘飘、浅、二十四桥、阿平、晓曲、冷月、红木蝶、雨、唐时新嫁娘、沧海曾经……那两年,我接触的是这些熟悉、亲切的名字,如今依然熟悉、亲切着,但有的已经消失在人海,有的已永远告别了我们。时光深处,岁月有太多的无情,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好在诗歌,能给予我们心灵一丝淡淡的温情与慰藉。

在诗歌追求上,东方诗风在诗兄、孙逐明诸位先生的大力倡导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让格律体新诗在中国诗坛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每年的聚会,创办的纸刊,编辑出版的书籍,以及开展的一些主题活动,都凝聚了主事者的苦心,也显示了一个同仁论坛的团结与力量。如果说真有诗歌精神的话,我觉得,像诗兄、孙逐明、微斋等老先生的身上,倒体现了这种精神——那是对心中事业无怨无悔、挚爱如一的情怀,对生活与人生的无限热爱、坚持与追求。一个写作者终其一生,写出传世之作的机率很少,但如果能拥有诗意的生活,与厚实的人生,也值得了。相比而言,我们这些后辈与他们差远了,我们对诗歌的热爱、追求与信念,都被世俗的喧嚣给裹挟、耗损了。

我对诗歌,仅仅是一种热爱,尽管是一种长期不懈的热爱,但始终缺乏对诗艺的苦心追求。故而写了多年,了无所成。来到东方,是因为这里的氛围让我喜欢,这里的坚持让我感动,这里的友情让我珍惜。2006年下半年,我曾短暂当过几个月版主,也曾为论坛的人气、发帖质量而谋划过、努力过,并得到了大家的表扬。但工作压力、身体健康等原因,让我不能潜心于论坛事务,甚至不能潜心于诗歌爱好。每年都写得很少,格律体新诗就写得更少了,相当于玩票。这些年来,在东方,我更多是一个观众,只能远远看着大家热闹,看着大家一茬一茬地聚会、写诗论诗,看着格律体新诗的旗帜在诗兄们的高擎下迎风招展,自己却不能全身心投入,甚至难得帮忙吆喝几声。愧对东方诗风呵!

但是,无论怎样,我会珍惜这些关于诗歌的友谊与时光。多年以后,在某个宁静的黎明,或者飘雨的黄昏,在那些疲惫而陌生的日子,我还是会想起一缕诗性的温暖——它叫东方诗风。

2012年10月30日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xstk

在这里结识响水兄,是我的幸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