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韵式与节奏的关系——诗歌音乐美探索系列之15

韵式与节奏的关系——诗歌音乐美探索系列之15

  按:本文是最难写的一篇,要理解韵式的作用,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我是在尽量试图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写,不知道是否说清楚了。希望朋友们多提批评意见,以便我作进一步的修改。在此先行致谢!


  韵式的主要功能是旋律美的组织基础,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与此同时,又由于节奏、旋律和韵式是三位一体的,三者之间必然互相制约,相互产生微妙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韵式与节奏的关系。
  
  一、音乐调式与节奏的关系
  
  音乐与诗歌的节奏美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节拍感,轻重音周期性运动,就产生节拍感;
  第二层面是节奏型,当某个有节奏特色的节奏段落被当成模式,不断地重复或略加变化地重复出现在乐章里面,成为节奏的主题,这种节奏段落模型就是节奏型;
  第三层面是节奏的速度。节奏律和节奏型完全相同的乐曲,因速度的不同,会产生很不相同的节奏美感。

  节奏的速度取决于两个条件:
  第一是演奏或歌唱乐曲的速度,这是形式法则之外的条件;相同的乐曲形态,因演奏或歌唱的速度不同,可以有快板、中板和慢板之分。同一种板式内部,还可能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中途改换板式,或临时性加速或减速。
  第二是停顿出现的频率,这是形式法则之内的条件,它取决于旋律的结构形态。  
  调式是乐曲旋律的组织基础,自然会对旋律的结构形态起一定的支配作用;而旋律是附着在节奏骨架之上的,调式也会同时对节奏〔主要是节奏型〕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点旋律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音符、动机、乐节、乐句、乐段和乐章六个级别。
  音乐旋律好比是一篇文章,也有自己的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音符相当于音节,动机相当于词汇,乐句相当于句子,乐段和乐章相当于段落和篇章了。乐句也有单句和复句之分,单句是一个乐句组成,复句则由多个乐句组成,分句被称之为乐节。
  相同篇幅的乐曲,若乐句短,停顿出现的频率高,则节奏急迫;若乐句长,停顿出现的频率低,则节奏缓慢。  
  音乐的调式与节拍感的形成毫无关系,与快中慢的板式也没有联系,也不可能直接约束节奏型的性质。但调式可以制约乐句的长短,从而可以支配对节奏的缓急。
  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它能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义,如同文章中的一句话一样,故称为乐句。在形态上,它是一个节奏段落,前后都有短暂的停顿作为分界线。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乐句也有单句与复句之分,乐节就相当于分句。乐节与乐句都是节奏段落,二者难以区分,这在纯音乐里最为突出。其区别在于乐句以稳定音收尾,而乐节收束在不稳定音上,显得乐句还没有结束,要继续进行到稳定音,乐句才告一段落。由此可知,调式对于乐句的长短有支配作用。
  我们不妨以民歌三拍子的大调式《小白菜》〔曲谱见附件〕乐句结构为例予以说明。原谱为
  
  533|2--ˇ|55332|1--ˇ|132|6--ˇ|2176|5--ˇ|616|5--ˇ|6216|5--ˇ‖
  
  〔按:“ˇ”表短暂的停顿,是乐句或乐节的分界线。这首曲子是大调式,稳定音是1、3、5,1是最稳定的主音。〕
  
  我们先来看各个句子收尾音符的稳定与否:
  
  533|2--ˇ|……句末的“2”是非稳定音,故为此句只是一个“乐节”;
  55332|1--ˇ|……句末的“1”是稳定音,故此处为乐句的终了;
  132|6--ˇ|……句末的“6”是非稳定音,故为此句只是一个“乐节”;
  2176|5--ˇ|……句末的“5”是稳定音,故此处为乐句的终了;
  616|5--ˇ|……句末的“5”是稳定音,故此处为乐句的终了;
  6216|5--ˇ‖……句末的“5”是稳定音,故此处为乐句的终了。
  
  我们不妨按“乐句”结构形式分行,就应当是:
  
  533|2--ˇ|55332|1--ˇ|……〔第一乐句〕
  132|6--ˇ|2176|5--ˇ|……〔第二乐句〕
  616|5--ˇ|……〔第三乐句〕
  6216|5--ˇ‖……〔第四乐句〕
  
  显而易见,第一二乐句是复句,乐句长;第三四乐句是单句,乐句短;第三四乐句的节奏比第一二乐句要急迫得多。
  简而言之,调式会支配乐句的长短,从而能够影响节奏缓急。调式与节奏的关系也就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
  
  二、诗歌韵式与节奏的关系
  
  诗歌韵式与诗歌节奏的关系也十分类似。它同样对于轻重律、长短律或顿歇律产生的节拍感没有任何支配作用,也不能直接制约诗歌节奏型的构成,只是在诗歌旋律的结构里,对节奏产生间接的影响。  
  诗歌旋律美的结构也有六个层次:字〔音节〕、逗、句、韵、段和篇。它们可以与音乐的音符、动机、乐节、乐句、乐段和乐章相对应。
  古典诗歌不分行的,但由于古典诗词对于诗逗、诗句和诗韵有严格的组织,不分行并不影响吟咏的节奏停顿的把握。
  我们已经知道,停延是汉语诗歌的节奏支点。相对而言,逗后停顿最小,句后较大,韵后更大,段后最大。
  首先,句末的停顿频率的疏密,会影响节奏的缓急。相同的篇幅相比较,句式短者停顿频率高,节奏急;句式长者停顿频率低,节奏缓。故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乃至七言诗,其节奏的逐步减缓的。
  其次,韵后的停顿比句后停顿更大,每一韵的长短,也会影响节奏的缓急。
  这里要说明一点,诗歌的“韵”,就相当于音乐里的“乐句”。“韵”才是诗歌韵律的计算单位,古人论诗是“多少多少韵”,而不说“多少多少句”。
  韵与乐句的对应关系,杨荫刘和阴法鲁先生说得很清楚。他们在研究宋姜白石的创作歌曲的古乐谱时就指出:“韵常为乐句终了之处。”〔注①〕。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里指出:“原来韵文的要素不在于‘句’,而在于‘韵’。有了韵脚,韵文的节奏就算有了一个安顿;没有韵脚,虽然成句,诗的节奏还是没有完。依照这个说法,咱们研究诗句的时候,应该以有韵脚的地方为一句的终结。”〔注②〕,这段论述也说明韵的作用与调式的稳定音相同,旋律乐句的终了之处是以稳定音为标志的,韵也应当是诗歌“乐句”终了的标志。
  古典诗词如果要分行来理解节奏的话,就应当以“韵”为分界线。
  显而易见,同样长短的诗句,韵密,节奏就显得快,例如: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九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杜甫《酒中八仙歌》
  
  韵疏,节奏就显得慢,例如: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杜甫《寄韩谏议》
  
  宋词利用“韵”在节奏中的这种作用,可以打破齐言诗与整齐对称式、杂言式与参差对称式的界限。
  1、许多长短句词牌,实际上却是整齐对称式里的“齐行诗”,例如: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十六字令(天)》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按:第一句是衬韵〕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柳梢青(岸草平沙)》僧挥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按:第一句是衬韵〕
  雨后寒轻,风前香细,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按:第一句是衬韵〕
  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2、某些句式整齐的诗歌,利用疏密韵,却形成了参差对称式。例如:
  
  《三字令》欧阳炯

  春慾尽,日迟迟◎,
  牡丹时◎。
  罗幌卷,翠帘垂◎。
  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
  负佳期◎。
  香烟落,枕函欹◎。
  日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宋词这种利用韵对节奏产生的影响,特别值得新诗格律借鉴。
  
  3、转韵的疏密,也会因转换频率的改变,影响节奏的缓急。
  
  相对而言,四句一转韵节奏较缓,如李颀的《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按:“☉”表衬韵〕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
  ……
  
  三句一转,节奏加快,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

  两句一转者,节奏会更急促,如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
  
  古典诗词巧妙地利用韵式的疏密来影响节奏的缓急,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三、韵在汉语诗歌与西方诗歌节奏中的地位
  
  相对而言,韵在汉语诗歌里,对于节奏的影响作用更大。
  西方长短律和轻重律的诗歌,节奏支点是重音和长音,节奏动力强大,节拍感特别强烈,即使是离开篇法,单独一句诗的节拍感也很鲜明,所以它们的节奏美对于韵式的依赖性极小,即便不押韵的素诗,也不乏节奏美。
  汉语诗歌的没有重轻律和长短律,节奏支点是顿歇,节奏动力较弱,单独一句诗简直没有什么节奏美,其节奏周期主要依赖于篇法之间大停顿的对称。汉语诗歌的尾韵恰好就在最大停顿的“乐句”之末,它的存在,就像是在对称的节奏段落之末敲响的一声鸣锣,对于最大停顿的周期性复沓是一种最有力的强调手段。所我国古代诗词里面一直不曾出现无韵诗。很多诗人甚至认为离开了“韵”,汉语诗歌就无节奏美可言,虽然言过其实,但也有其合理的内核。
  
  综上所述,韵式的最基本功能是组织旋律美,其次,对诗歌的节奏也有一定的影响;完全把韵式的功能搁到节奏美头上当然不对,无视韵式对于节奏的影响力也是不正确的。特别是缺乏重轻律和长短律而以停延为节奏支点的的汉语诗歌来说,尤有不可低估的辅佐作用。
  

  
注释:
①杨荫浏、阴法鲁《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8月,第24页。
②王力《汉语诗律学》第15页。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作修改。

TOP

补充资料:

判别大调式和小调式的方法很简单,观察一首歌曲的句子最后的音,特别是最后一个音,多以1、3、5结尾者为大调式,多以6、1、3结尾者为小调式。

TOP

学习这一节,这一节综合了前面几贴的内容。转韵与节奏的关系,技巧性、实用性较强,对创作指导性强。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二、诗歌韵式与节奏的关系”写得得不错。看来我的意见孙先生基本上采纳了。做学术研究,敏锐的领悟事物本质的能力固然很重要,而拥有批判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这种品质,我看比什么都更重要。真诚地希望能与诗学理论研究的同仁们互勉,携手攻克一个个诗学难题。

TOP

“二、诗歌韵式与节奏的关系”写得得不错。看来我的意见孙先生基本上采纳了。做学术研究,敏锐的领悟事物本 ...
情歌王子 发表于 2012-12-11 22:43



  聪美君说得太对了:敏锐的领悟事物本质的能力固然很重要,而拥有批判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这种品质,我看比什么都更重要。

  紧握你的手,让我们携手共同前进吧。欢迎你和所有朋友提出更尖锐的批评和建议。

TOP

尾韵在汉语诗歌的节奏里的确具有很重要的强化作用,但并不等于诗歌节奏美非此莫属。

最近将写两篇重要的专题,一是“散文节奏、自由诗节奏和格律诗节奏的关系”,二是“诗歌分行的标准”,这两篇文章也许能让自由诗和格律诗之争的冲突得到缓冲。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