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石引起千层浪,好久不曾这样热闹了。
热闹的结果应是理论研究的深化。
希望各位继续思考,争论亦无妨。 ...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3-1-7 07:43



    这种争论对于理论的深化最有好处,对我的启发也最多。
 正如诗酒兄所说,最好就每个问题作专题式的讨论。我暂时不参与讨论了,等我最近两篇文章写出来以后在与大家讨论吧。

TOP

我将论述优秀的自由体〔里面包含了不遵守对称规律的自由诗〕的节奏与格律体节奏异曲同工,遵循着某种相同的规律,而且从楚辞、古风体、宋词元曲直到新诗,一脉相承,从来没有断绝过。也许比菜根谭式的论战要有力得多。正在写相关论文。

TOP

且从楚辞、古风体、宋词元曲直到新诗
——我认为中国“五四”前从来就没有什么自由诗,就是国外也是从惠特 ...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3-1-9 12:54



    从节奏角度看,很多节奏不对称的元曲不是自由体又是什么?离骚和七言古风不是节奏准格律体又是什么?这些节奏不对称的诗歌,难道就没有“节奏美”?它们的节奏的美感,现今很大一部分新能够比得上么?如果有,它们遵循的又是什么规律呢?这是我要探讨的问题。

TOP

以词牌《忆江南》为例,无论你怎么分行,它们都不对称: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

春去也,
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

然而,咱们朗读它时,明明有节奏美,这是为什么?

TOP

以前咱们探索格律体时,过分注重对称,而忽略了节奏不对称的元曲这一大块,它们依然有节奏美,这不能说不是一大缺陷。这一课必须补上。

TOP

是难事不等于不能去挖掘。诸位拭目以待吧。

TOP

节奏不对称的诗歌在我国古代决不是个别现象,离骚是最早的源头,以后从来没有断绝过,到了元曲,可以说是节奏不对称诗体的集大成。当时只是没有“自由体”这个名头而已。可以说元曲已经为节奏不对称的新诗开了先河。中国诗史里唐诗、宋词、元曲并举,元曲这一大块诗歌的节奏规律,决不能视而不见。
新诗虽然是是受西洋诗的影响,但是最早写新诗的人都是有深厚的旧学底子的诗人,离骚、元曲等不对称的节奏对新诗的创作,应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这里只是略微提一下,等我的论文写好以后再说吧。

TOP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事物。自由与格律一如民主与法制,世界上哪有绝对的民主?哪有绝对的法制?道理是一样的。

严格地说,节奏可分为周期性节奏和非周期性节奏,严格的格律体就是周期性节奏,而离骚、部分古风体、部分元曲和现代的所谓自由诗都是非周期性节奏的范畴,这一点是相通的。非周期节奏里面还有完全无周期和有“准周期”的诗体。

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术语的“名”,多从“实”质上去研究,这才有价值。

TOP

春去也,-------此句为感叹,作用相当于领字。除此外,还是对称的。
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 ...
大刀李征 发表于 2013-1-10 08:46



    “除此之外”就包含了不对称的成分。我们可以换更典型的例子,元曲里不对称的节奏就更多了。例如:

  珠帘秀《落梅风○答卢疏斋》

  山无数,
  烟万缕,
  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蓬窗,
  一身儿活受苦,
  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乔吉《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拍阑干,
  雾花吹鬓海风寒。
  浩歌惊得浮云散,
  细数青山,
  指蓬莱一望间。
  纱巾岸,
  鹤背骑来惯,
  举头长啸,
  直上天坛。

  当然,它们也会有局部的对称,例如“山无数”与“烟万缕”、“雾花吹鬓海风寒”与“浩歌惊得浮云散”之类,这样的对称关系还能是对称性节奏吗?

TOP

孙兄此言差矣!
    节奏对称不是格律规范的唯一标准,元曲通过不同的曲调组合成严格的不亚于诗词 ...
微斋先生 发表于 2013-1-10 08:49



    用韵对于节奏有辅助作用,但是不是节奏的必要条件,例如西方长短律和轻重律的素诗就是明证。有规律地用韵,属于”韵式”的格律,不能与节奏混为一谈。
 元曲配了唱,不等于元曲的歌词就有对称性节奏,语录歌里的散文论说文片段不照样可以配唱吗?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