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拜赏好律,学习了。孙老师新春快乐!
雁语 发表于 2013-2-25 22:09



    向你学习。:〕

TOP

又修改了几个字。

TOP

失而复得啊!真是弥足珍贵!
士为知己者死,诗因知己者活。
我希望我的诗——字少义多,言浅情深,语淡味浓,思奇韵和。
卜白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x571

TOP

孙老师是格律体新诗理论专家,新诗写得好.没想到诗词也写得霸道,且功底深厚,学习了.

TOP

孙老师是格律体新诗理论专家,新诗写得好.没想到诗词也写得霸道,且功底深厚,学习了.
紫光一束 发表于 2013-3-10 17:43



    谢谢赏读。

TOP

好诗激赏,学习了!第二首可以注一下:折腰体,因为从中间折腰失粘。

TOP

王维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以上列出的七绝是典型的折腰体(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又有人称为阳关体(因句中有阳关而得名)。
绝句的折腰体是公认的变格,可用此格。
律诗的折腰体很少见,一些说格律的书并不言及。最好不用此格。
将“折腰体”到百度百科去搜索,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折腰句”又是另一回事,不要相混淆了。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好诗激赏,学习了!第二首可以注一下:折腰体,因为从中间折腰失粘。
人到中年 发表于 2013-3-19 11:52



    谢谢指出,关于此诗失粘一事,早就有朋友在我的博客提出疑问,我当时的答复如下:

孙则鸣2013-02-26 07:12:41 [举报]

有人提及第二首和第五首失粘。当形式与内容相矛盾而不能两全时,古人并不在乎失对和失粘的。对于某些失粘的形式,古人称之为“折腰体”,只不过是取个好听的名头而已。此外,对于用韵,我和很多人一样,主张放宽,有些人主张用词韵,有些人主张全用普通话用韵,我有些折衷,押韵按普通话,唯平仄〔特别是入声”则按古韵,如“笛”“急”就是入声。供大家参考。

TOP

我是益阳人,益阳话保留了入声,只是一些去声也变成了入声,所以比古入声更多。益阳话的入声是半高升调〔45〕,益阳人一听便知,如:笛、碧、泼、拍、急,都是入声。

TOP

律诗失对失粘的作品并不少见,具体实例可参见于成龙《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一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