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杨继晖:恍若自己

本帖最后由 诗酒自娱 于 2013-5-9 16:45 编辑

近日收到《东方诗风》庆祝建坛10周年专号(总第9期),为其详实、完整的资料和10年的沉淀所动容。自2002年古风论坛开设“古典派新诗”专版以来,如此众多的默默耕耘,成就了“两站两刊”的今日壮观。

    我曾在诗歌的版图上行走8年,丘陵,滩涂,村落,礁石,远影和近景时不时叠合我的酣畅和疲惫,不算年轻的躯体下,保持一颗蓬勃的心。兴致所至,便纠合几位相投之人,或网络诗社(诗飞社),或文学网站(第三条道路文学网),或民间刊物(《诗评人》),或实体诗群(“台州十友”),一浪接着一浪,待所有的浪花风干在脸上,记忆竟清晰起来。

    阅读本期刊物“大事记”、“历史文献”、“东方往事”这几个栏目的点点滴滴,心头不时浮现出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论坛、刊物、社团、创作、活动,“东方诗风”各位诗兄诗姐所经历的,也是我曾为之付出热情和精力的,其间的艰辛、愉悦,非外人可以明了。在文学边缘化、诗歌小众化的现实下,我们开始创作时必须的辛酸,无法用文字言表,只是聊以释怀。佛说:我们总是从最贫穷的地方起步。致力于格律体新诗创作的各位老师,正是用蹒跚的脚步探索诗路。从素材是否陈旧、结构是否单调,到情感是否有冲突、对立和失意,若只是重复或排比铺设,而缺乏推进的层次和动感,无论写得多么华丽,都不是一首好的作品。除却这些,横搁在我们面前的,还有重叠成沓的责任,以及道德感的还原。时尚性、消遣性文字对文学的过量介入,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稍感悲哀的地方。对人类,我们还是缺少关注与善意的同情。一手握着笔,一手应紧握思想的笔筒,意愿大了些,但思想与文学的触角,理应如此衔接。

    作为一个写作的同龄人(2004年触网学诗)和所谓的过来人(2012年起基本退出文学圈),我向东方诗风的各位坚守者致敬的同时,也有了一份忧虑。一个以诗歌名义聚集起来的群体,当其主要成员因各种原由隐退之后,如何延续,就成为最重要议题。万龙生、王端诚、孙逐明这些前辈终有老去的一天,刘年、齐云、宋煜姝、严希、余小曲等诸位中坚力量,能否深化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在下一个10年,引领格律体新诗走出可持续的发展?一起期待。

齐云的易经看来学得不错!
这样的解释甚合吾意。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