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美丽双桥”采风随笔

.                                                        “美丽双桥”采风随笔
                                                                  一
    谷雨刚过,山城的气温就节节飙升,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地处渝西经济走廊的双桥经开区不甘示弱,也争着进入夏季,可听说重庆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4月24、25日要来此采风,天公特意作美,献出两天凉爽宜人的气候,来欢迎尊贵的客人。

    采风团囊括文学类、音乐类、美术类、摄影类和曲艺类,一行27人由市文联秘书长周和平带队,其规格之高,令人仰慕。经开区办公室宣传科科长伍仁刚随车赴市区迎接。应邀参与采风的还有大足区文联、作协一行8人。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副巡视员邱斌、双桥经开区办公室副主任桂列均、文化馆馆长郑学斌等早早来到位于邮亭工业园区的“博一”陶瓷有限公司门前,翘首以待。

    约10:30左右,满载客人的“考斯特”出现在众人期盼的眼帘中。隔着车窗,我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那是去年万盛采风一路同行的散文学会会长邢秀玲老师、著名诗人李钢和以名嘴著称的《作家视野》编辑部主任张华老师。《红岩》杂志女主编刘阳也来了,曾于2011年亲临双桥首届国际花雕艺术节开幕式的她,依旧对双桥满怀深情。其他艺术家们,虽说我是第一次见到,可他们中有不少人却是多次来过双桥,可以说是老朋友了。

    采风在宾主热情的问候声中拉开帷幕。徜徉在新兴的邮亭工业园区,忽然有一种豪情壮志的冲动,面对大都市难得一见的场景,人们手中的相机闪个不停。在“博一”陶瓷车间里,我们第一次看到薄薄的外墙瓷砖从高大的机器里流出来,被送上传输带;而在“足航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大家头戴安全帽,闻着厂区特有的机油和金属味,俨然成了工厂的一员。

.                                                                二
    邮亭老街,坐落在老成渝公路旁一个叫“五里墩”的小山丘上。两棵年代久远的黄桷树古拙苍重,像忠诚的卫兵站在场口两边,将浓密的树冠连成拱门,犹如时空隧道的入口。靠近根部的树干,斑斑驳驳爬满青苔,长着许多苍老的树瘤,仿佛堆积着讲不完的故事。古老的青石板被岁月消磨得凹陷不平,据说当时为方便车马通行,整条老街随山形蜿蜒起伏,没有一级石阶。

    资料显示,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古成渝驿道,又称“东川官道”,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邮亭老街是古成渝驿道主要驿站之一,途经:佛图关-石桥铺-白市驿-走马岗-来凤驿-邮亭铺-龙泉驿。

    走在寂静的老街上,听着历史的心跳,思绪跨越千年:当年军情紧急时,信使打马疾驰的旋风掀翻了谁家门前的小摊?客栈里,羁旅天涯的断肠人倚窗望月,一曲洞箫的忧伤让谁彻夜难眠?……

    望着老街两边典型的川东民居和似曾相识的院落,我恍惚记起70年代初下乡插队时,曾来此开过社员大会。那时整条街多热闹啊,高音喇叭下人头攒动,街边商铺相连,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情形不亚于时下的大型集贸市场。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由于我并不知晓这段历史,此后40年间虽无数次经过它的身旁,却没有再踏进老街一步。如今,沉寂的老街了无生气,几近荒芜,仅剩几位老人守望着记忆的沧桑,不由让人心生悲凉。

    谁能说双桥经开区没有历史人文的积淀?多少驿旅古道被经济发展的大潮冲刷殆尽,唯有邮亭老街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风貌,在冷冰冰的水泥与钢铁面前,这是多么难得的柔情和厚重的风景啊!我想,不管人类如何进化,对历史文化的传承都应该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没有历史文化的传承,就失去了民族发展的根。

TOP

.                                                             三
    经开区规划馆是一个最能振奋人心的地方,科学的远景规划体现了决策者的理念与魄力。由于双桥经开区是重庆“1+2+7”开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国家和地区多种优惠政策,规划馆通过一系列数据证明,这只矫健的雄鹰,正以高昂的姿态,展翅向着生态平衡、绿色环保的“千亿国家级经开区”腾飞。

    从规划馆出来,采风团马不停蹄,直奔位于双路镇的“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和“30万吨高精铸件铸造中心”。目前,这两家大型企业已成为双桥经开区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纳税大户。采风团参观后,一致选择关键词:“震撼”、“感动”。尤其双钱集团工人们的敬业精神和铸造中心那干净宽敞的生产环境,令人难忘。

    站在玉滩水利扩建工程的大坝旁,面对清澈的万顷碧波,会有一种心灵被洗过的感觉,清新纯净,毫无杂念。诚如水库领导介绍的那样,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其中的酸甜苦辣,旁人是不能体会的。我不禁想起几年前,曾随双桥文友对库区进行过一次采访,听到许多关于库区干部和移民的感人故事,让我泪流满面。采访回来,我含着眼泪写了一组《鹧鸪天.玉滩库区行》,不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

    当我们赞颂国家级“大禹奖”水利工程,以及它带给人类幸福的时候,请别忘了赞颂那些全心全意维护库区移民正当权益的干部们,更别忘了赞颂舍小家为大家的库区移民。要知道,小小一个“舍”字,真正做起来有多难?斩断自己的根脉,告别生生不息的故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艺术家们在水库的观景台展开采风大旗,将感动定格在天水之间。

    晚餐后,我因故没能参加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文万立老师的“摄影艺术漫谈”,失去难得的受益良机,让我痛悔了好久。

TOP

.                                                              四
    半夜,我被一阵急雨惊醒。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看着路灯下的雨帘,我不禁担心,明天还能上巴岳山吗?年近七旬的秀玲老师在山上会不会冷啊?迷迷糊糊折腾一夜,大雨直到天亮才停。

    匆匆吃完早餐,我忙着为秀玲老师选衣服,怕她穿着不合身,特意挑了两件装进挎包。我早早来到厂办公大楼前等候采风团,因为,今天参观的第一站是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双桥基地陈列馆,这里对我来说,太熟悉了。

    1966年,刚满10岁的我随父母从南京汽车制造厂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巴岳山下这片蛮荒之地,历尽艰辛,亲眼见证了这一方山水的变迁和中国重汽的创业与崛起。当得知艺术家们要来叩访那一段尘封的岁月,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身为厂子弟,双桥基地总经理车刚满怀深情在沙盘前详细介绍重汽厂的前世今生。当解说员动情地唱起厂歌时,深受感染的艺术家们齐声鼓掌叫好。我在沙盘前与著名诗人李钢聊起往事,没想到他竟然也是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的子弟,而且还是南京“晨光机械厂”来的老乡。听到亲切熟悉的乡音,我激动得眼泪止不住流。当年正是这些建设者们,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义无反顾从五湖四海奔赴三线,为祖国内地工业的飞速发展献了青春又献子孙,把自己根植于这片热土之上。转眼间,第二代建设者们也年近花甲霜雪满头了,我们感慨之余,是骄傲和无悔!

    坐落在巴岳山脚下的双桥基地,虽然辉煌不再,但厂门前“九天揽月”的雕像,依旧是车魂的象征,是老一代红岩人精神的写照。父辈们每每走过它身边,都会深情地望一眼。从厂区后门径直有一条草油路通向半山腰,站在垭口,可以俯瞰整个经开区。

TOP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3-5-12 22:01 编辑

.                                                                  五
    感谢夜里那场雨。被雨洗过的山林干干净净,绿得沁人心脾,深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中竟有一丝丝的甜味。与巴岳山零距离接触,葱茏的植被让人眼前一亮,引得艺术家们像发现了宝藏似的大发感慨。是啊,山城的那些山因为过度开发,再也见不到这样茂密的植被了。循着石径前行,一座小楼掩映在山林深处,红花绿草,野趣盎然,让人眼馋极了。这不,有艺术家席地而坐,寥寥几笔,一幅速写好传神!

    假如巴岳山是经开区清新的肺叶,龙水湖便是天庭坠落的明珠。波光遥漾着天光山色,奇花异草,让艺术家们目不暇接,直呼“比南山植物园还要美”!

    翩翩起舞的蝴蝶兰花姿婀娜,让蝴蝶也羞于媲美;紫罗兰原是女神维纳斯的眼泪滋润后开放的,难怪紫得那么高贵;石竹花分明开着艳丽的花朵,却昭示着竹的气节;虞美人娉婷五色,翠茎纤柔,犹见虞姬楚腰轻舞……

     难得一见的金鱼草、勋章菊、花环菊以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引领风骚,让人啧啧称奇。景观桥边,绿柳随风摇曳着柔枝,想拽住春的脚步;漫步锦堤,娇憨的新荷正专心地仰望天空,计算着藕花开放的日子;透过画廊深处,轻舟划破明镜似的水面,惊起一滩鸥鹭,撩得人诗兴大发;走过郁金香广场,眼前突兀一片火红,红得蓬蓬勃勃、轰轰烈烈,红得让人不知所措。秀玲老师惊喜地叫出声来,她张开双臂扑进花海,要把这片火热的激情拥进怀里。“咔嚓”一声,美丽的倩影被定格在炫目的花海中,犹如一篇精美的散文,百读不厌。

    双桥的山水赋予了艺术家们涌泉般的灵感,不信?你看,激情已经从他们微笑的面容和惊喜的眼神中溢出来了……

     美丽双桥在他们心头,分量不轻!

TOP

.                                                                六
    果然,在采风结束的座谈会上,艺术家们没有把自己当做客人,而是以双桥人的视角,从多方位向决策者提出了23条建议。

    座谈会由管委会副主任吴励主持,陈钢书记首先发言,他不仅对经开区做了全面介绍,还风趣地调侃了自己。一番朴实的话语拉进了彼此距离,艺术家们争先恐后直言,两位经开区的领头人边点头边记录着。他们收下的岂止是一条条建议,分明是艺术家们一颗颗火热的心啊!

    著名评论家王定天老师两天来被整体震动,被细节感动。他预言:双桥的山水可以大做文章。

    中国美协理事钟纪明老师提出忠告: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肺叶!

    刘阳女士对极具文化底蕴的邮亭老街情有独钟,用哲学家的语言揭示“美丽”的内涵:美丽终结在人文美丽,双桥应该成为人类心灵休养栖息之地。

    张华老师在去年万盛采风时曾说过,肖洛霍夫一部《静静的顿河》使顿河世界闻名,沈从文一篇《边城》让茶峒世人知晓,总有一天万盛经开区也会为一部作品名扬天下。今天,他把同样的祝福送给同为行政区划调整后成立的双桥经开区,他相信艺术的魅力,更相信双桥人不会辜负这样的礼赞。

……

    就在采风团离别前夕,我惊喜地收到邢秀玲老师一份厚礼——散文集《西部神韵》,扉页上这样留言:“冬日相识黑山谷,初夏重逢龙水湖。你我实属有缘……”这是我此次最大的收获,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有幸结识重庆散文界精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进步。惭愧的是,我没有像秀玲老师那样的功底,用手中的笔把故乡的秀美山川、风土人情一一呈现给世人,更没有把这视为一种责任。

    其实,我融入双桥近半个世纪,早已把双桥当作我的第二故乡了。爱自己的故乡,就该为她做点什么!我该怎样做,我又能做些什么呢?采风归来,这个问题总是在脑海萦绕,渐渐地扩散开去,形成一幅既虚幻又现实的梦境……

TOP

翔实,生动,海棠一贯的文风。

TOP

谢谢老师点评,欢迎再来双桥做客!

TOP

写得很细,学习拉,

TOP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3-11-22 21:53 编辑

热烈欢迎新朋友明志!谢谢点评!有空常来坐坐,海棠奉茶。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