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不必担心阅读的“碎片化”

不必担心阅读的“碎片化”

    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指出,随着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10岁~17岁之间的未成年人使用微博者超过六成,高于整体网民,这使未成年人的时间以及知识构成呈现“碎片化”趋势。对未成年人而言,这种“碎片化”生存趋势,需要引起关注。一方面“碎片化”可能破坏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二是碎片化阅读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和依赖,不利于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三是新媒体海量信息造成的“抓眼球”特征,使得有一定负面或灰色色彩的信息往往被人们第一眼“抓”到,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客观认知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其实,深入一下,不难发现,这段话的一开始,似乎就存在一种推理性问题,正面表达一下就是说,形式上的“碎片化”阅读,不一定就一定导致“知识构成呈现‘碎片化’趋势”。并且后面那三点担心,也似乎显得有些多余,给人一种杞人忧天的感觉。
    信息碎片化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青少年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在坐公交车时用手机上微博,在各个生活的间隙获取新信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机遇,使孩子们能够更有效学习的机遇。因为这种阅读形式,更有利于孩子们进行阅读,并进而储备知识,甚而形成作自己的学识。
    一是因为,这种“碎片化”阅读,更符合未成年人的接受知识的特点。心理学已经证明,一个人的不同生理阶段,其注意力都有不同特点,集中精力的时段也有所区别。这就是幼儿园一节课20分钟,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设立的依据;而大学里面的大课堂,往往半天当中,只休息一次;做学问的学者们,做到工作室、实验室以后,就不知道多少小时了。可见,这种“碎片化”阅读方式,对孩子们来说,可说是,投其所好,正中下怀。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阅读效果,可能还有可能增强阅读效率和效益。
   再者来说,这种没有强制性的“碎片化”阅读,给了孩子们一个充分的选择性权力,爱看什么看什么,肯定能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遇到了他喜欢的东西,就像大人们“他乡遇故知”一样,有说不完的话,看不够的劲儿,阅读效果,就会不知有多好了。新课程理念,不就是提倡让孩子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吗?这种自主式的阅读,或许就是时代赐给孩子们一个机遇,我们大可不必像叶公那样,一方面喊着“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口号,一方面,又把孩子们课外那点自主式的“碎片化阅读”,看作了洪水猛兽,非得去横加干涉为痛快。
    其三因为,所谓的信息“碎片化”,实际上反映了知识来源的多元化。信息化时代必然推动新兴媒体的井喷式发展,它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时空距离,使得信息的呈现、获取更加迅捷。这既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要,也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无疑也成了一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自然、历史、科学、文化、时事、社会民生等各方面内容。虽然这些“碎片”独立存在,但并不妨碍学习者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二次加工、整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进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学术观。这不正是我们素质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吗?欧阳修说过,“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实际上讲的就是将“碎片化”“块状化”的一个过程。
    至于说到“新媒体海量信息造成的“抓眼球”特征,使得有一定负面或灰色色彩的信息往往被人们第一眼“抓”到,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客观认知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这更不能算在”碎片化“的头上了。“碎片化”若如此,那“块状化”所作的怪,就更不用说了,这都关系到一个正确引导的问题,而不能简单地归过于“碎片化”阅读、获取,这一对青少年学生利多弊少的现代化阅读方式身上。我以为。

写于 2013年9月9日

分析的有道理,孩子们既然生活在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当然不可避免,不可能把他们封闭在真空里,关键还在正确引导。

TOP

回复 2# 海棠依旧


    谢谢海棠来读 中国教师报讨论题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