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关于宗教的对话

2013年12月13日晨,周六,王天健略有空闲,早饭时和早饭后,和他讨论了一些宗教话题。因为王天健在上初三,学习很忙,他也没有时间思考更多的课本之外的东西。所以讨论的问题不算多,但他问的,都是一个非信徒和才接触宗教的人常会问到的问题,所以才有整理对话的必要,也作为我现阶段对宗教思考浅薄水平的一个记录。下面用父与子来代表二人。

父:我最近在思考为什么佛教国家贫穷,而基督教国家普遍富裕。这与中国当引进什么样的宗教有关系。

子:有什么结论?

父:可以从两个宗教的戒律及义理上找到一些答案。
最早的小乘佛教,主张出家修行,出家人要散尽家财甚至妻、子,出家后必须遵守的戒律就有乞讨为生。这样的教理与戒律,表明佛陀认为财富是达致终极目标的障碍,所以小乘佛教不可能研究致富,信它奉持它的必然物质上贫穷。
到大乘佛教稍微好了点,大乘认为出世只是暂时躲避了烦恼的引诱,但往世积累下的无明的业力仍然种植在阿赖耶识之中,面临诱惑时仍然会业力爆发,重陷无明和轮回。所以大乘主张入世修行。达摩到中国来之前,观看到震旦有大乘气象,确实大乘较之小乘,气象万千,义理更为深入。中国禅宗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以后,晚年去青楼厮混,美其名曰“修心”就是这个道理。但大乘的义理和戒律仍然不关心世俗社会应该如何组织。这方面,在中国是由儒家理论补全的。佛道解决了精神问题,儒家不谈超自然力量,重心就是规范社会秩序与人伦,解决的是现实问题。

子:岔一句,问一下,儒家到底是学派还是宗教?
父:宗教要解决人的终极信仰问题,可以简略为大家常说的“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的外表特征就是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儒家建立者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又敬鬼神而远之,从这两点看,孔子本人是相信神力的,但他建立的理论不涉及神鬼和超自然力量,所以儒家不是宗教。

子: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义理和戒律都不关心财富,甚至有意让人贫穷,基督教又是怎么样?

父:只信奉《旧约》的叫犹太教,在犹太人看来,耶酥只是个普通的先知,不是救世主“弥赛亚”。《旧约》《新约》一起信奉的是基督教,《新约》顾名思义就知道是上帝与人类的新约定。基督教认为耶酥就是救世主,是圣子,是通往上帝的道路。《旧约》里的上帝是个赏罚分明的严父形象,《新约》里经耶酥之口宣扬的上帝是象父母爱子女一样无条件爱人类的慈父形象,所以新约对旧约的改造是不言而喻的。耶酥生于马槽,长于社会最底层,传教也在穷人间,他说过富人要进天堂象骆驼穿过针眼一样困难。仅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早期基督教起码是不鼓励持有财富的。但《旧约》里看不出上帝对穷人的偏爱,摩西十诫的规定,比如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全世界妇女都要感谢这个规定,不然至今的地球恐怕仍然是盛行一夫多妻制的,比如规定了人在法庭作证时不能说谎,这些戒律都是社会行为规范,有利于社会秩序,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有利于财富积累。到新教盛行时期,对基督教义的丰富,更有利于创造财富了,十九世纪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专门研究写作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我很久前看过,具体内容忘了,结论就是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诞生与扩张,规范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从犹太教到新教,都较佛教更有利于人类创造和持有财富。

子:你说过中国适合引进基督教,就是因为基督教更适合创造物质财富吗?

父:我有那么俗吗?所有大的宗教,终极目标都是出世的,但终极目标是相对于神来说的,并不适用于人。中国人现在处于精神极度空虚期,共产主义信仰已经崩溃。共产主义信仰本身是好的,它的目标象基督教描绘的天堂、佛教描绘的极乐世界一样美好,但它现在因为自身的严重不足,这个不足不讨论了,反正结果有目共睹,在世界范围内它失败了,它带给人类整体来说是灾难,虽然这个灾难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了社会制度,反思人自身的缺陷。而人是不能没有精神的,宗教并不是马克思说的,是统治阶级欺骗人民的精神鸦片,宗教是人天生需要的,人天生会关心那三个终极问题,而宗教能解答它们。没有宗教信仰,没有神灵信仰,人就会丧失道德底线,这个问题在中国已经严重暴露了,所以我相信有识之士都会想到这一点,在中国引进成熟的不干涉世俗政权的宗教。而最适合的,就是基督教。
佛教与基督教有一些明显不同:
第一个不同,前面说过,佛教没有规范社会运行,要靠儒家理论补充;但基督教不仅关心人的精神,也对社会运行做了很多规范,这是现实社会必需的,法律是保障社会运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得靠宗教对社会行为的规范,法律是事后惩罚,宗教戒律是事前预防,二者都需要。
第二个不同,佛陀是讲道理的,他生为王子,教化对象也是当时社会上有知识的阶层,所以他的理论非常注重思辩,理论与行为要同时深入,但基督教只要求你信,信则得救,不讲道理,非常简单。耶酥对根本教义的总结非常简单:敬神,爱人。对信徒的要求也不多:一是你要承认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都是罪人,二是向上帝忏悔,上帝就会原谅,三是上帝万能,会满足信者的要求。而中国文化向来大而化之,厌烦琐论证而喜简略,佛教的法相唯识宗最复杂,作为宗门也最早消失,只要念佛号的净土宗和不求诸文字直指心性的禅宗最终在中国最流行,就说明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这个根深蒂固的思维倾向。
第三个不同,佛教是面向有文化的人,而基督教则面向文化低的人。基督教在中国底层百姓间已经很流行了,估计已有几千万信徒了。中国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理素质是低的,更适合基督教。
第四个不同,佛教从根本上说是提倡自救的,神仙也未觉悟,与人一样会在无明中轮回到恶道,只不过享受福报的时间会比较长。佛陀只是个觉悟者,指示者,自觉后觉他。大乘佛教里也有个净土宗,让人专心念阿弥陀佛的佛号,临终前阿弥陀佛会根据自己成佛前的立愿,接引念佛者去他以愿力造就的西方净土,生在西方净土的人有更好的修行觉悟的外部环境。基督教从根本上则是提倡他救的,人靠神之力得救,永生于天堂。现在已经不是佛教的正法时代,修佛者亿万但成功者极为罕见。所以这个时代也更适合靠他力得救的基督教。
第五个不同,也是最重要的不同,基督教是整个西方现代文明的根基,也是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也是西方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等观念的基础,不引进基础,想只引进现代的分权制度和民主制度,恐怕是不牢固的。就象洋务运动只想要人家的坚船利炮、不想要人家的社会制度一样,等甲午海战战败才知道败在社会制度上。没有基督教,恐怕引进的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制度一样是一触即溃的“坚船利炮”。

子:信上帝就不穷了?中国底层人多数是穷的吧?

父:你的问题很尖锐。上帝无所不能,对义人有理之求必定响应。而世人多关心财富,所以世人求财,上帝会满足的。为什么信徒会穷呢?那是他以前种的因,只要他真的信仰上帝,按教义的要求思想、行为、谈吐,他的财富状况就会改善,最终脱贫,衣食无忧。比如一个孩子出身于虔诚的基督徒家庭,他自己也按义理要求来做,他就不会浪费时间,虚掷光阴,社会形象良好,有信誉,得人信赖,要么做老板自己创业,要不也能求取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的品学兼优的员工,在哪个企业都会得到老板赏识的,又怎么会贫穷。

子:那有的婴儿一出生就死了呢?

父:这个就不能在婴儿自身上找原因了,但可以在他父母身上找原因,他父母的行为是否符合教理的规范。直至向更上一代追溯。美国最早的殖民者,是坐五月花号而来的清教徒,这些人就是不满欧洲的堕落,离开故乡到新大陆想另外建立符合基督教要求的国度。我在网上看过一个报道,有人统计过,一对牧师夫妻殖民者,他们后代在美国的繁衍情况,出了多少个法官,传教士,律师,工程师,教授等,为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贡献了多少正能量;又统计了男的是罪犯女的是妓女的一对夫妇殖民者,他们的后代总共多少人,这些后代也大部分沦为社会包袱,需要政府花钱养的人。这说明了有无信仰的因果传递关系。这个是我现在的回答。
我以前的回答是:从佛教教理出发,基督教则是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批判过的外道之一“断见”,即因果止于今生,一个人无原因而生,死后则视今生的行为、信仰,要么永久进天堂,要么永久下地狱,所以基督教理论是不完美的。“一切圣贤依无为法而有差别”,是《金刚经》对不同大贤创立不同宗教的解释。“无为”这个词含义很深啊。

子:上帝万能,上帝知道我要把书本封面朝上还是封底朝上吗?

父:这样测试神是无意义的。我上高中时,班主任是个教政治的老师,姓赛。八十年代的中国知识份子基本上都是唯物论者。批判上帝万能时,他得意洋洋地说:“上帝能造成一个他举不起来的石头吗?”似乎班主任用语言制造了一个悖论。其实这个悖论一点也不高明,“他举不起来”首先就否定了上帝万能。上帝的能力超乎我们的生活体验和逻辑认知能力。所以人不能用思维去推测他的能力。这一点上,佛教与基督教是相通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之后最早的想法是涅般。天帝请佛驻世,为人说法。我佛释迦说:“止,止,我法妙难思”,意思就是“算了吧,算了吧,我悟的法用人的思维、语言是讲不清的。”后来虽然传道数十年,但临终前又讲,“我一法未说”,与上帝之能力难以思维何其相似。你不应该用把书朝下还是朝下这样很随意的问题去考验上帝,只有上帝考验人,不能反过来,因为你想的他全知道,他的能力你难以臆测。这首先就是不诚心,而与上帝沟通的前提条件就是诚心正意,全心全意地信赖神。整个宇宙都是上帝创造的,人只是宇宙之一粒尘埃,你的行为难道还不在上帝掌控中吗?

子:都在上帝掌握中,那么人的命运是上帝注定的了?如果是,人的努力还有意义吗?

父:从逻辑上讲,从世界是由万能的上帝创造出来的,可以讲,人的命运上帝已定,包括你信或不信,包括我们之间的讲论,包括你学习努力不努力,会有什么后果。但这只是逻辑,逻辑只适用于人,而不适用于上帝。命运已定,只是终极意义,适用于神,不适用于人。不然,人不用努力了,信徒也不用传播福音了,都坐在家里等上帝安排好了。所以圣经里不讲人的努力有没有意义,只是说人的行为上帝喜不喜悦。比如家长有许多资产,足供后代使用,但后代真是个无所事事的二混子,家长定然不高兴,如果后代努力,正直为人,家长就很高兴,哪怕后代努力挣的那点钱在家长看来不值一提。
另外,我看有的牧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上帝是自由的,他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造了人的身体,再通过吹气把“灵”吹入人体内,因为人有了上帝的“灵”,所以人也有自由的意志。

子:上帝什么都管,所有人的命运他都管,所有人的行为他都关注,他忙得过来吗?

父:你又用人的智能来测度上帝的能力了。你认为做不到的,不代表上帝做不到。而且人的智力必定有止步的地方,这也是上帝万能的一个验证。比如我们用物理、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推测到宇宙有一个起点,异点,玄点,这个孕涵一切的点的“大爆炸”形成宇宙万有。人用自己的能力推算到这个点时,人的智能就止步了,因为所有已发现的科学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数学、逻辑等等,都不适用于这个起点了。

子:微观上可能也一样。电子绕原子核转,不是象行星绕太阳一样转,勉强形象,是象雾一样笼罩在核外面,至于在雾的哪一点出现,是有机率的,也可以说在某个时间,电子在某个位置是既在又不在,而且人不能观察、判断。这已经超过我们的经验和想象了。

父:所有宗教都是相通的。上帝与真如,可能只是一个以接近人格的灵的形象出现,一个以非生物的形象出现。但是实际可能是,最高真理,既非生物又非非生物,总之超过我们的经验。上帝始终陪伴人的身边,信之者就能做到儒家所说的“慎独慎微”,“君子不欺暗室”,这何尝不是佛教所说的“定”的修行之一呢?

子:我将来可能会信基督教,但我不接受命运上帝已经安排的观念。

父:你不敢接受佛教,佛教不让信徒吃肉就让你受不了。你又小小少年,信心十足的时候,自然不愿意相信命运。也许有一天,你会明白,相信命运与君子自强不息并不矛盾,相信命运不必然导向消极。中国的圣人孔子是相信命运的,五十知天命,再晚年,读易韦编三绝,而易这本书就是中国后世命运之书的源头。说孔子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小瞧了圣人,但他仍然奔走于列国诸侯之间,推广他的学说理论。从他身上就知道,知道命运是一回事,不被命运屈服是另一回事。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一江秋水:把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来研究的,不是基督徒。基督徒是以信耶稣基督为前提,遵行他的道,这样才能真正认识那位创造万有着,才能在灵里与神合一。
齐云:基督教教义的中心是信,信则靠神之力让人得救。但辨别义理也是有用的,比如非教徒和信心不深的人,就会问,“为什么我信了还穷啊?”。
一江秋水:信徒应该是外表贫穷但内心强大的人。人不能以贫富来分,当以与神的关系远近而论。
一江秋水:信,就会照着神的话去做;做,就会得到神所应许的。这就是信仰的根基和力量。
上个周五讨论圣经时得一重要应许:“进他家里去,要请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马太福音10:12-13)这样就使我们能够做到“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5:44)圣经就是这样以爱心教导我们做一个合神心意的神的好儿女。
齐云:这个应许或叫启示,有点似佛教祈祷的回向。
一江秋水:从理论上,这篇对话已经道出了神的一些特性。所欠缺的就只要感性认识了。靠近神,祷告神,听他的声音,理解他的旨意,人就活在了上帝的祝福中。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欣赏王天健,这么小就有自己的独立的思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说得好,很像上帝的声音。

TOP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哲学家觉得深奥,在我这样的俗人看来,就太简单了。

TOP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哲学家觉得深奥,在我这样的俗人看来,就太简单了。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3-12-22 07:01



    诗兄觉得简单,是因为已经明确自己人生的意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哲学家觉得深奥,在我这样的俗人看来,就太简单了。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3-12-22 07:01



   
而我觉得简单是我根本没去思考。

TOP

这样的对话很需要水平。赞一个!

TOP

有时也研究一下。
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得 。

TOP

论语  的  语录体  别具一格的“科普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