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美梦飘飘论楚辞

本帖最后由 金谷 于 2014-10-12 22:41 编辑

美梦飘飘论楚辞         
                ――当代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缘起与经历  
                                  黄中模
      发起并进行中日学者关于屈原问题一场论争,是1983年至1990年间、约三十年前的一件大事。因一些参与此事的老前辈和知名专家的后人,屡次向我问其先辈参与此事的情况;另因在这场论争中,全国各地很多专家、教授和朋友的诚恳热情相助,他们写的一封封珍贵信件,至今还保存在我的手边;他们可爱可敬的形象,至今还鲜活地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发起这场论争的;我也不可写出下面被媒体荐介的几部楚辞著作。
右图为《重庆与世界》1987年第9期的报道
   
         特别是近期上网浏览得知,当年与日本学者的这场论争,成为现今高校文科一些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选择与研究的题目,他们常常来信询问当年这场论争的缘起与经历,以便知人论世。  所以,将此事的缘起,以及在进行中的曲折和艰难困苦过程写出来,让广大读者知晓其中经历的艰辛与诸多困难,是怎样克服和解决的?因此早就想动笔了。但因杂事太多,未能动手。
    近因重庆孔子与儒学研究会要与台湾文化界进行交流,并在互联网上发现有关网站,在重点介绍我的有关此事的几部楚辞著作。他们要我把其中的详细情况写出来,以便向有关方面交流。故不能再拖了,于是趁今年在习水避暑赋闲,在此清凉世界中,才认真畧述此事的缘起与经过,供读者知人论世的参考。
        (一)互联网上发现的新情况,惊叹被列为“近现代学人”   
       今年六月,绿树荫秾的重庆多雨,室内特别闷热,因忙于事务,很久未上网搜索了。因重庆孔子与儒学研究会但锋副会长,向我采访当代有关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的情况,好向台湾朋友介绍。因此在这极端闷热的气候条件下,也要打开百度,搜索各地读者的反应。
    将黄中模三字输入百度搜索,就发现记载的情况就有60多页。逐次点击,可闪现出一条“中国诗歌网”介绍并记载的最新情况。
    这个网站,几年前曾见到其尾页记载有“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等字样。在其“近现代学人”专栏中,列有俞平伯、余冠英、高亨、范文澜、谢无量等四十多名近现代著名学者,黄中模的名字亦在其中。我小儿子因见其中的人的年龄,都比我大很多,而且均已作古,因而怀疑是别的同名者。但经点击此名字,则闪出:在“近现代学人:黄中模”名下,列有:《屈原问题论争史稿》、《现代楚辞批评史》、《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集》……等四部著作。这100万字的专著,都是我二十多年前撰写出版的,它说明网站主办者,不了解我的年龄情况,见上述几部楚辞著作成果,便以为黄中模是与俞平伯、范文澜等同龄,而被列入“近现代学人”。
     无独有偶,在对“百度.百科文库”搜索中,亦发现在其回答“古今学者”问题专栏中,也与上述相似,将黄中模列入“近现代学人”。其排列顺序如下:
        近现代学人:
  张松如 胡念贻 杨公骥 程俊英 姜亮夫 于省吾 浦江清 余冠英
  高 亨 陈子展 林义光 朱东润 孙作云 唐圭璋 程千帆 夏承焘
  王 尧 游国恩 俞平伯 陆侃如 翦伯赞 郭沫若 汤用彤 罗尔纲
  饶宗颐 文怀沙 陈戍国 马茂元 刘永济 詹安泰 谢无量 雷庆翼
  蒋天枢 黄中模 萧涤非 范文澜 钟敬文 (详见“百度百科文库”原件)

百度百科文库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8891270.htm?fr=aladdin
      可见百度“古今学者”栏目介绍的学者,与前几年上述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诗歌网》的“近现代学人”专栏介绍的学者名单基本相同。
    更因近期上网,再发现上述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诗歌网》首页,版面又作了调整。即取消“近现代学人”专栏,增设“研究学者”栏目,但其明显的只列出的六位近现代学人的名单如下:
    近现代学人:雷翼庆
    近现代学人:蒋天枢
    近现代学人:黄中模
    近现代学人:萧涤非
    近现代学人:范文澜
    近现代学人:钟敬文

其它则隐藏在“更多”中。在网站的“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者”栏目内,即对上述六位学者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在“黄中模”专栏内介绍云:
       近现代学人:黄中模
        日期2011-10-14、14-36-47  测览:852
        著作书目:
        《屈原问题论争史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现代楚辞批评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7)
        《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7)、
        《楚辞研究成功之路――海内外楚辞专家自述》(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这是上述首都师范大学著名诗评家吴思敬教授主持的上述中国诗歌网址http://www.cnshige.com/
  

这就是标题所说的互联网上发现的“新情况”。
      确实令人惊叹!为什么主办者在介绍“近现代学人”时,对黄中模的其它10多部著作不提,而只向读者重点介绍上述四部专著?仅凭主观臆测,可能是因这几部专著,都是作者在从1982年到1990年的八年间,带头发起并参与中日学者就屈原问题进行的一场论争实践的结晶。这100多万字的专著,在当时既无科研出版经费补贴,又无钱自费出书、出版社还要付稿费的困难条件下、为何能被这些出版社看中出版、而相继问世?这四部专著有什么学术价值,为何能受到上述网站的青睐?这就要从产生它们的重要原因、时代背景及其内容说起。
(待续)东方诗风网http://eastpoet.dns45.49host.com ... &extra=page%3D1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金谷兄在习水避暑期间,以每天2000——3000字 速度,撰写这篇回忆录,详述当年发起中日楚辞论争的原委,很有意义。他欣然同意陆续在本论坛连载此文,希望引起大家关注。

TOP

本帖最后由 金谷 于 2014-10-13 18:14 编辑

(二)从东北飞来一条信息:日本学者在否定屈原
       1981年6月上旬的一个夜晚,,在重庆师范学院招待所的灯光下,黄中模正在阅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印的《文学研究动态(简报)》1981年第二期(以下简称“简报”)。筒报是吉林大学中文系张连第教授,从长春来重庆参加在此召开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会时带来的。其中首先刊登的是日本《铃木修次论中国文学各时期的特性》,据编者按说:
          铃木修次,1923年生,日本东京教育大学教授,中国文学研究孝,1968 年,他与高木正一(立命馆大学教授)、前野直彬(东京大学教授)三人共同
     主编了中国文学概论》和《中国文学史》。这两本著作,是约请了日本二十多所的二十余名教授、副教授集体撰写的,代表了日本学术界研究中国文学史的最新成果。

        编者重点介绍了上述《中国文学史》的简况,此书约四十万字,“分八部分”,即:一、中国文学史导论,二、上代文学伦,三、六朝文学论……等。 编者云:
        其中第一部第一部分导论,是由铃木修次本人执笔,它对中国文学史的总体面貌作了扼要介绍,并提出了一些总的观点。

㸔到这里,引起我的浓厚兴趣。对上述《简报》所译载的铃木修次写的《中国文学史导论》(下称《导论》)在第三节:“古代文学的特性”中,对《楚辞》的论述,作了认真的研读。其中小标题《楚辞与屈原传说》的原文云:
           同《诗经》作品几乎都以“无名氏”方式流传的情形相反,《楚辞》多数作品是在屈原个人的名下被传诵下来的。但是,且不说《九歌》、《九章》
       不能当作屈原个人之作,即使是同屈原关系最密切的《离骚》,是否如同传说的那样,是屈原个人的独创性作品,也还存在问题。

是什么问题?铃木继续说:“我认为,在南方的楚囯,有一些歌悲愁的歌曲,犹如日本的‘长呗’(民歌――笔者)它们与屈原传说结合起来,以屈原人物为焦点,集约而成为今日的《离骚》。这种观点是比较接近事实的。”铃木在此不但未举出任何事实与证据来否定《离骚》为屈原之作,反而凭空进一步作出结论说:
            在《楚辞》的性质里,说来是有一些民族英雄史诗的变型因素的,它们全部被释为同屈原有关系,然而不能匆忙地把《楚辞》中凡与屈原悲哀情绪相合的东西,
      都说成屈原 个人所作。关于此点,冈村繁(九州大学教授--译者注)《楚辞与屈原--英雄与作者分离论》一文已有详考。我认为:《楚辞》是从宋玉之后才开始有个人
      之作的。屈原名下流传的那些作品,则是围绕着屈原传说,经过了一个时期,由不确定的多数人集约而成的文艺。


这就是铃木修次在《导论》里,论述屈原及其作品的全部文字,其结论是明确的,即不但《离骚》不是屈原所作,甚至现在流传的屈原作品,都是围绕着屈原传说,“由不确定多数人集约而成的文艺”,即屈原全部作品,都是无名氏所作。
   
     尽管铃木修次在此文中,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因其中提到了九州大学的冈村繁教授也有类似的观点,因此,我感到这决非铃木修次教授的个别人的看法,可能在日本学术界有一股否定屈原风潮,估计在日本还有人写类似文章。其中一定有他们列举的论据。后来的事实证明果然如此,经过我多年的精心收索,收集到还有立命舘大学的白川静、稻畑耕一郎与八代学院的三泽玲尔等大学教授、
副教授和讲师。他们同声相应,写了不少否定屈原的文章。这是后话。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本帖最后由 金谷 于 2014-8-25 20:00 编辑

(三)信息促进放飞梦想,准备撰文进行论争   
      上述铃木修次的论点,显然是一种屈原否定论,乃是国内原廖季平、胡适等人鼓吹的“屈原否定论”的翻版,这引起我的高度关注。为什么上述简报中的重要信息,其它人漠不关心,而只有我重视它?
     这是机遇。有些重要信悉,为何对有的人不起作没用?而对有的人却具有重要价值,这就是机遇问题。机遇悄然来到,就要看你有无这方面的慧眼与准备,否则美妙的时光女郎,又会稍纵即逝,从你的身边悄悄地溜走。所以有人说,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赏赐。这是我在实践中领悟到的千真万确的真理。
     上述从东北飞来的简报信息,在会中只受到我的重视?是因为当时我已有从事楚辞研究的学术基础和写作思想准备。
    1、踏上楚辞研究之路,是重视《简报》信息的学术基础。在1977年以前,我在大学的讲台上,都是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把我推到楚辞学长河中去的一个偶然因素,是出现在1977年初。那时我正在峨眉电影制片厂修改一个准备拍摄的电影剧本。突然学校来电报要我回校评工资。回到学校增加工资后,系上领导就不准我去电影制片厂了,要我到 重庆市图书馆内部资料特藏室,为编写现代文学史的教材,去普查现代文学资料。那些从未对外开放过的抗战时期内部书刊把我吸引住了,一查就是半年。
     谁又料到,一个偶然的机遇来到了。其时,在无意中翻检到在抗战时期各报刊上刊载的有关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上演前后的大量诗文。其中有上百首关于史剧《屈原》演出的唱和诗,还有研究与评论楚辞与屈原的大量论文,收集起来有二、三十万字之多。这在我面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因为我在大学读书与教现代文学20多年中,从未见过这些新资料。这是一个新的机遇,
      笨鸟先飞。于是把握住这个机遇,放弃了电影剧本的修改工作,全身心地扑在上面,在1977年用了一年时间,整理编写成一部《郭沫若历史剧〈屈原〉诗话》初稿,初成后,向重师中文系领导申请,要去北京走访当年在重庆从事抗战文艺运动的、上演《屈原》的当事人和著名文艺家。
     要去北京,就要争取经费,我将史剧《〈屈原〉诗话》初稿,报给我校中文系领导总支书记王文哲看后,他就批准作为系上的科研项目,到北京去从事调查研究,旅差费在系上自筹经费中实报实销。岂知系上有其它教研室的另外两个老师知道后,便站出来反对说:“大家筹创的资金,不能拿给黄中模去北京写个人的文章。”当时王书记听了,便将我写的书稿给他们看,且说:“黄中模写出书稿,作为系上的科研项目,应当支持。你们如果写出书稿,也同样可以去”。系领导的宽容和远见,给我这个刚起步的楚辞爱好者,以大力支持,到北京去调查研究收获颇大,为后来取得上述成绩,打下了基础。
    1978年初,我到北京首先取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沙汀所长的支持,他认为发掘当时抗战文艺界在重庆创作和演出历史剧《屈原》的有关资料,整理成书出版,很有意义。便写信给作家吴伯箫,请他把我介绍给郭老夫人于立群和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的有关文艺界人士支持。
    我带着沙汀所长的亲笔信,到住在北海的著名作家吴伯箫老先生家里,吴老看了,很高兴接待了我,因当时他是编辑出版郭沫若全集机构的负责人,由他把我转介绍给有关人士,当然就一通百通了。
     1978年元旦,正值北京大雪,我冒着寒风与鹅毛雪花,先后拜访了郭老夫人于立群、金山、张瑞芳、罗荪、阳输森、张骏祥、王亚平、柳倩、龚啸岚……等当年在重庆工作、知道史剧《屈原》演出的著名文化人士。于立群给我题了《郭沫若历史剧〈屈原〉诗话》的书名,张瑞芳给我许多演出的剧照和资料。所有拜访过的同志或提供情况,或转介绍知情人士,对我的访问都给以大力支持,同时还都亲笔修改我整理的访问记录(见后来本书出版的附录)。在北京了解的这些当时的真实情况与宝贵资料,为充实书稿内容、提高质量和加速出版问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书经充实修改后,于1981年初,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立即在全国收到了引起重视的效果。当时《重庆日报》、《重庆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了著名评论家杨钟岫与范国华的书评,获得四川省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著名剧作家陈白尘读了本书后,曾写给我,称道此书收集出版了当年在重庆演出史剧《屈原》的大量唱和有和他已忘记的资料,“其功甚伟”
     本书的写作与出版,在学术上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虽属于现代文学范畴,但它与楚辞有密切关系。史剧《屈原》上演前后,成渝两地的文坛巨星如郭沫若、闻一多、侯外庐、刘开扬等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他们批驳过廖季丰、胡适等人的“屈原否定论”和孙次舟的“文学弄臣论”。要把这些重要问题搞清楚,才能充实《诗话》的内容。因此它把我推入楚辞学的大门,它犹如一匹骏马载着我按辔在两千多年的古今楚辞学的原野上,任意驰骋。  
      2、以理论为纲编写“屈原问题论争史”,是重视《简报》信息的写作准备。在上述《〈屈原〉诗话》成稿之后,我立即加强了对楚辞和屈原的深入钻研,在1980年间,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结合给学生上古代文论与楚辞研究课,对各种版本的楚辞进行重新研究,发现过去楚辞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有待重新审视,但是应当走什么道路,从什么角度入手去研究它?这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研究楚辞是走注释的道路吗?此前楚辞学者的著作,浩如烟海,即有深解,也未足立家。我想只有发挥自己曾经教授文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长,走从文艺理论入手、走以理论为纲,去研究楚辞的新路,或许可以自成一家。于是,决定撰写一部从汉代至今的《屈原问题论争史》(以下简称《论争史》)。酝酿已久,但促使我最后下定这种决心,走从理论上研究楚辞成功之路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TOP

本帖最后由 金谷 于 2014-10-8 11:53 编辑

    ⑴受到学术界探讨屈原问题的启示。对屈原的评价的讨论,从汉代起,就有刘安、司马迁、班固、王逸等人的持不同观点的论争。我曾见上海楚辞专家马茂元先生曾在1961年12月3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汉代关于屈原的论争,到刘勰的〈辨骚〉》的文章,大意是说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是“总结”了关于屈原的论争。但是我接触到在刘勰以后,还有大量的关于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的论争,内容更为广泛也更复杂。遑言“总结”?
       ⑵受当时讨论孔子“诗可以怨”的启发。文艺歌颂光明与怨刺、揭露社会黑暗、特别是可不可以“怨君”,是历来文艺家讨论的重点。当时钱钟书先生在《文学评论》复刊创刊号上发表了《诗可以怨》的论文,其中说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继承了孔子的“诗可以怨”的观点,但我却认为太史公此说,是在孔子诗可怨的基础上,还最直接继承了屈原的“发愤以抒情”的文艺思想,发展了孔子的诗可怨的文艺观。因此应当深入研究屈原“发愤以抒情”的文艺思想,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影响。这就形成了后来在我的《屈原问题论争史稿》一书里,以此为核心论点展开的论述。这是我在未接触到日本学者研究屈原问题的信息前,所有的理论思想准备。
       3、日本学者否定屈原的信息,是促成放飞梦想的现实因素。受上述“简报”影响,获得日本学者在否定屈原的信息后,经反复考虑,便产生了想撰文与其论争的新的梦想。当时想到,如能撰写几篇文章,与日本学者进行商榷,就可在纵横两个方面,扩展《屈原问题论争史》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书稿的内容。
     其纵向方面,可以将从汉代刘安、司马迁、班固与王逸评论屈原的争论,延续到今天与日本学者的论争,构成一部从文艺思想论争的历史发展角度、展示延续两千多年的楚辞学史;横向方面,可以从国内伸展到国际,进行文化交流,进一步奠定和丰富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文化内涵。
     同时还考虑到:早在1942年前后,在重庆文坛上围绕着历史剧《屈原》的创作和演出前后,郭沫若就曾经撰写并出版过研究屈原的论著:《屈原》与《屈原研究》。在这两部书中,曾经批驳过廖季平与胡适的屈原否定论,为什么未引起日本学者应有的重视?为什么到了1968年,在日本还出现了上述以铃木修次为首的日本二十多所大学中二十余名教授共同著书,拾起胡适等人否定屈原的唾余,花样翻新,连同九州大学著名汉学家冈村繁教授一起否定屈原?
     这是为什么?我想这可能是一些日本学者别有用心,妄图以否定屈原来否定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另外也有可能是由于抗战及胜利后,中日长期没有邦交和文化交流,相互不了解,在学术上产生的误解。如能发起同他们进行讨论,这对加强中日文化交流有促进作用。
     因此很想写几篇文章来同日本学者进行研讨。但经反复思考后,犹豫了。因为在当时,大局是要发展中日邦交。还有正如后来作家郭久麟在写我的报告文学里说的,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的讲师”,要想找到上述日本学者的原著,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来与日本学者进行论争,谈何容易?当我向有的朋友说了这个想法后,朋友便对我说;
“你的想法太浪漫了!”他说。“不单是日本学者的原著就不好找,找到了,你也啃不动,你懂日语吗?”
      日本学者的原著不好找,又不懂日语,写了文章,谁给你发表?……等等,这确实是些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成问题,最大的困难,是能否下决心放飞梦想,去评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实实在在地浪漫一下。从我的经历看,只要下定决心去追求梦想,就能实现,甚至超越,有实例可证:
(待续)

TOP

记忆清晰,说理透彻。曾闻楼主研究楚辞,成果丰硕矣!
箐山公园空气清新,亦如此文之清新。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感谢龙兄的鼓励,箐山昆明两相连。写此回忆甚苦,因写不好,对不起当年大力帮助的大批朋友。

TOP

本帖最后由 金谷 于 2014-9-22 21:11 编辑

(续上)
       ⑴在年青时期,能考上四川大学中文系,是超越梦想的一次实践。我从小就对世界充满幻想,有爱梦想的浪漫倾向。回想在解放前几年,因家里经济困难,在江津白沙聚奎中学读了一年半初中后,便失学了。后被父母送到贵州习水县城名儒、伯父黄席宾办的私塾中,读了两年古书。成天背诵《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与《四书》、《五经》。其好处是伯父教得仔细、认真,不仅详训估,而且重视知识过手和实践锻炼。例如讲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便要我摹仿此文写春日记游;讲了《豫让论》,就要我实践,写一篇评梁启超的驳论,从而记论双修。  
      在习水县两年的专心学习,打下深耕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虽然收获很大,但随着年龄增长,对这种与外界隔绝,在丛山中读古书的生活,很不满足,幻想到外面新学堂里,看科学的奇妙世界。
     于是在1948年又回到江津,进了白沙修平中学高中部,读完一年级,便解放了。解放后不久,因当时社会需要年轻人服务,于1950年1月,就被选拔去重庆学习参加工作,后又回到江津征粮剿匪,当过双河人民政府乡长、区公所文书等。在成年累月农村工作的日子里,因感到文化程度太底,每当路过学校,就羡慕邻近江津二中的学生,因而产生强烈的读书梦想,常常做梦考进了中学与大学。
     解放后从未读过高中新课本的人,能考上大学吗?在犹疑中,有一本谈人生《梦想》的书,着实鼓励了我。
     那是1954年底,我被调到江津地委农村工作部工作,在书店买到一本谈人生《梦想》的书。大意是人应当有自己的梦想,要为实现梦想而奋力拼搏。其中列举了许多中外名家和伟大人物,因树立宏伟梦想而终于实现的例子,说明人只要有远大的梦想鼓励自己,实干苦干,美梦是可以实现的。
      受这本书的鼓励,乃下定决心考大学,并想尽一切办法去作好应考准备,下班后要学到深夜,星期天不休息,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去学准备高考。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机会来了,1956年,因高校生源不足,各地动员机关干部报考。
     我去报名,填志愿时,既填报综合大学本科,也填了专科。因我只要能读书,那怕是考上专科学校,也就算实现梦想了。那知考后,接到录取通知书,是四川大学中文系五年制本科,真是喜出望外,朋友都说我超越了梦想。经过在川大中文系五年的学习,将少年时期读的能背诵的古书,全部融会贯通,特别是与理论融合,为我后来从事古典文学与古文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发动与日本学者进行论争进程中,再一次证明梦想是可以超越的。因最初我只是打算写几篇文章来与日本学者论争,充实一本书的内容而已。岂知后来的实践证明,论争的内容、规模和成绩,都大大超越了我最初的梦想,这是后话,只能放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详细介绍。
       ⑵实现超越梦想,就要学会放弃。上述《梦想》书告诉人们,在追求实现梦想时,不能什么都要想得到,必须学会放弃从事其它选项。两个拳头同时出击,是没有力量的。要像金钢钻,指向一点,才能实现梦想。否则会分㪚精力,梦想再美妙,也很难实现。这也是我能够发动一场与日本学者进行论争,并取得上述成绩的另一体会。
        在接受上述《简报》信息前的1980年秋,我参加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古代文论研讨会。会上,与北京师院、兰州大学、杭州师院、吉林大学、贵阳师大、南充师院等十三所教古文论的老师,相约达成共识,共同编写古文论教材,而且得到教育部师范厅的批文的支持。他们要我带头主持、在重师召开会议,共同讨论编写并出版《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原想后续还要编写一套多部的丛书。岂知在开会期间,有人节外生枝,怕我因此出名,想让别人来办此事;又恰逢我已在会中,看到上述日本学者否定屈原的信息,相比之下,我觉得二者不能兼得,应当放弃后续古文论教材的主持编写工作,另走一条与日本学者进行论争、深入研究楚辞的道路。于是在会上承诺,只主持正在编注的这本教材,同时坚决顺水推舟,将上述这本教材的印刷出版,推给南充师院的同志负责;将下一本《近代文论名篇详注》的主持工作,推给贵阳师大的老师办理。难怪贵阳师大的关老师、在会后说我把后续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了。他当然不理解当时我为什么要如此!现在回想起来,还得感谢那位从中横出枝节,暗里生事的老师的鼓动,不然我陷入其中,忙于杂务,那有时间去作下面叙述的那些要事啊!这就是我在实现梦想过程中,注重专心致意,特别要学会放弃的体会。(待续)

TOP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4-8-5 23:02 编辑

看得人热血澎湃,期后续!

TOP

当年沸腾了老中青学者与全国人民,今天思兄看得热血澎湃,说明当年的精力没有白费!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