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海棠妹子 这次累坏了吧?不过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再累也就值得了!

TOP

海棠姐记叙生动翔实,如同跟着走了一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4-8-27 15:26 编辑

.                                                             三
      8月11日,雨,贺兰山岩画、镇北堡影视城、红柳山庄联谊。

     这雨大概昨天夜里就开始下了,清晨好冷。我早有准备,穿上风衣正合适,微斋先生加上毛背心和外套,应该没事吧。路程比昨天远,我们7:30就出发了。

      原计划上午第一站是影视城,由于网评也不错,一路上我就幻想着各种情景,进入了白日梦,听说好多电影都是在那儿拍摄的,大漠城堡和各种道具一定很好玩。正偷着乐呢,车停了,45公里这么快就到了?我懵懵懂懂下车一看,咦,怎么不见大漠古堡?一座怪石嶙峋、危崖裸露、奇峰叠障的大山赫然矗立眼前,一块直立的岩石顶着一块横卧的岩石,上书繁体字“贺兰山岩画”,旁边还有一块石头上刻着“岁月无语,惟石能言”。突然而至的惊喜颠倒过来,我有点不适应,难道这就是岳飞要“踏破贺兰山缺”的那个贺兰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贺兰山岩画?直到景区的帅哥导游带领大家向岩画走去,我还弄不清这帅哥是干嘛的,我今天的第一站就这样稀里糊涂开始了。

      这位帅哥真好,老提醒我们注意脚下,其实,山路很好走,不用爬山,绝对的安全。还没走近岩画,先看到了贺兰山的精灵——一群岩羊在山石间跳跃着奔跑,先看到一只,站在崖顶,像个剪影。由于岩羊身体颜色与岩石相近,它不动时很难发现,当一群身影轻盈矫健地跳跃时,你会觉得整个山坡都在动。诗酒老师眼神不好,和温州雁荡山看高空表演一样,这次又成了重要的指点对象,可无论我们怎样指,他就是找不着,直到山坡动起来,他才恍然叫道“哦,看到了看到了!”我们挥手激动得大喊,又赶紧压低声音,生怕惊吓了这些可爱的精灵。亲眼所见,一群啊,我们真幸运!

      贺兰山岩画确切地说应该称“岩刻”,是国务院1996年11月20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产生的年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至西夏时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贺兰口,据说镇山之宝“太阳神”就在此地,网评特好。

      果然名不虚传,我们沿着潺潺的溪水向山谷里走去,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尤其以人首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我发现这些岩画的高度多以平视为主,稍高一点的地方,都用红色做上记号,一眼便能看到,很人性化。相比之下,“太阳神”的位置最高,磨刻在约四十多米高的石壁上,石阶陡峭。帅哥导游鼓励我们和太阳神来个近距离接触,我也觉得不该浪费这个难得的机会,便带头爬上去,结果,挂着相机的山鹰动作比我还快。诗酒政委难得不嫌高,也亲自登上石崖一睹太阳神尊容。

      银川晚报曾对太阳神有过详细报道,说它是贺兰山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炯炯有神的重环双眼,光芒四射的线条,庄严肃穆的神情,无论在艺术造型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堪称是绝世经典之作。它那重环的双眼及短线刻划的睫毛使得整个面部神采奕奕;半圆形的轮廓和鼻子及嘴部匪夷所思的描绘,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冷峻的神情中透露出的威严、和蔼更使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之情。”“关于这幅太阳神的文化含义,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自然崇拜,是对太阳赋予万物生命的感恩并对其加以神化的一种反映;也有人认为是一些部落将太阳视为保护神;还有人认为这幅太阳神实际是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殖的渴求……。尽管我们无法确定哪一层含义更接近于先民的原创思想,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太阳神作为神祗世界至高无上的神灵,无论作何解释都不为过,重要的是它带给了我们很多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启示。”

      这里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人首像,据导游介绍,分辨男女是看脸型,圆脸的为女性,方脸的为男性,这很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啊,不是说女人是水做的吗?属流线型;男人是山,有棱角,这一点居然古今高度合拍,太神奇了!那些手印也很纤细,是女人的手吗?看得出是巧手,我暗自揣度。

      我们顺着山谷的U字型跨过小溪往回走,在另一侧,又看到很多动物岩画,有鹿、牛、羊,那时就有岩羊了?哎,居然还有老虎,但是没看出史前的老虎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帅哥还是不停地叫我们注意脚下,我忽然发现微斋先生和绿杨丝雨在不远处揣着手绕着圈跑步,他们干嘛?我赶紧走过去,原来微斋老师冷得不行,丝雨陪着他跑步取暖呢。我急忙掏出蓝花披肩不由分说给老师裹上,尽管样子有点滑稽,但毕竟护住脖子和肩膀,暖和多了。老师说丝雨的诗已经出来了,是吗?这个“快枪手”昨天在水洞沟卡了壳,今天有风雨助兴,诗果然来得快:“濛濛细雨合清流,雾里苍山景色幽。岩画依稀浮上古,客来似作史前游。”写得真好!还没游完诗就有了,我叫起来,丝雨有些不好意思,但目光暴露了她内心的兴奋与得意。看来,今天的雨下得正是时候,雨添诗意嘛。

     “银川世界岩画馆”,世界岩画馆居然坐落在银川?别奇怪,这可是中国岩画界和世界岩画界经过17年的努力,才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专题博物馆落户银川的。之所以说它规模最大,首先,从展品上来说,是从来自70多个国家、150个地区的3000多件岩画图录、拓片、实物,以及与岩画同时代的原始艺术展品中精选而出的。其次,从独特性上来说,尚未听说世界上有类似主题性的岩画博物馆,单从国内而言,内蒙古专题岩画馆只展示了内蒙古阴山岩画,却没有涉及到世界各地。在此,我们大开眼界。演播厅里,我们一边观看科普电影,一边休息,缓过了寒冷的劲儿,脑子好使多了。

      大家来到二楼办公室,重现了昨天水洞沟的场景,不过这次可没那么严肃了,如今是诗如泉涌,挡都挡不住,就连昨天不敢出手的秋水潋滟也挥毫上阵了。响水滩客:“贺兰雄岭隔流沙,古画苍苍映月华。东望黄河源不改,先民自此散天涯。”青木之灵:“精雕细刻断崖间,勾勒长河一万年。且看逍遥溪畔柳,倚图伴画自娇妍。”花间莺语:“寻史驱车入贺兰,云环雾绕岭中山。悠悠万古知何去?且看岩间石有言。”......撰者、书者和作品共同留影,副馆长张建国忙得不亦乐乎,魏萍在一旁灿烂地笑着,我发现魏萍笑起来真的很好看。

      金谷老师大笔一挥,由诗酒老师撰写的一幅作品展现在魏萍眼前:“萍水相逢文字丛,即邀妙手壮东风。谁知此举埋伏笔,今日银川结伴行。——贺兰山下赠魏萍”,这幅作品提取了“东风“二字为主题大字,突出了“东方诗风论坛”这个集体。“啊!送给我的?”意外的惊喜使魏萍眼睛一亮,收藏金谷老师的字是一大乐事,再加上诗酒那枚颇似闲章的拇指印,更有纪念意义了,魏萍爱不释手,连说“努力得到回报了,值!”。这一声“值”,让人称“诗兄”的诗酒老师差点热泪盈眶。其实,这幅字更大的意义,在于其中隐藏的故事,是魏萍巧遇诗酒,还是诗酒偶遇魏萍?总之是东方诗风有幸通过“重庆酉阳行”拥有了魏萍,从而埋下伏笔,有了此番的银川之行。撰者、书者和主人公的合影,把此次活动推向高潮,张副馆长和助手高兴地收拾着铺满半边地上的书法作品,他知道,还会有后续作品跟上的,这不,已经又有不少作品进了他的邮箱。

      收了个早工,吃完午饭,立即向盼望已久的镇北堡影视城飞奔而去,此时天已放晴。许是期望值太高,真的置身其中,反而失望之极。来时在车上,花间还担心拍照的景点太多,人撒出去收不回来,芳草建议如果各组(为了便于管理,分成四个组:芳草组、花间组、海棠组、沙场组)人到不齐,就扣组长的钱,20元至50元不等,扣下的钱卖水果犒劳大家。结果规定的两小时后,我们回到车上,发现我们才是最后到的,其他诗友早回到车上了。大约一来是除了当年留下的边防戌塞遗址有点原始荒凉的感觉外,其他那些古朴、粗犷、民间化的东西都是人造的,酷爱自然景色的人再看人造景会有寡淡无味的感觉;二来我们可能都过了想做影视明星的年龄,上午的激情释放殆尽,这会儿没兴趣了吧。

       祥子、花间莺语和花仙子没进影视城,说去过的。没想到,正是由于这三人闲聊,竟引出了明年乌兰察布大草原的狂欢。新朋友祥子是位沉稳敦厚的西北汉子,很有骆驼祥子的神韵,他的网名也由此而来。他不喜欢张扬浮夸,一路看到魏萍安排的精彩行程,诗友们高兴的模样,内心有一股弱弱的冲动,想承办明年的年会,又怕自己新面孔,万一承办失败,会留下坏名声。闲聊时,花间知道了祥子的想法,一番“花间莺语”打消了祥子的顾虑,再加上之后诗酒老师的解释,这才有了祥子郑重地承诺,这都是后话了。

      花间的“司令”大马、儿子小马领着我、芳草、丝雨和微斋老师,一路逛进清城。清城里煞是热闹,城门上贴着告示,街两旁商铺林立,当然都是道具。好大的西瓜呀,比我们吃的中卫硒砂瓜还大,我和丝雨做“力扛千斤”状,留了个影。岔路口有座绣楼,一个小姐做抛绣球状,我们怂恿小马去接,结果等了半天那位小姐就是抱着绣球不肯抛,跃跃欲试的小马只得放弃。继续前行,微斋老师觉得无趣,建议到明城去看看,小马做向导,去寻明城。

      相形之下,明城萧条了许多,一行人大失所望。突然看见前面残墙上屹立着一位骑马的将军,瞩目远望,是岳飞还是范仲淹?不管是谁了,都是咱宋朝的将军,站在这大明的城墙上挺孤单的,想着,便爬上去牵住缰绳。因为照相需要,芳草、丝雨和我各自都望着一个和将军相反的方向,这三张片片一定很搞怪,但是能鞍前马后,也死而无憾了。

      最后一站,参观“志辉源石酒庄”,与银川诗词书画界主管领导和诗友交流,现场书写作品。我们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银川著名诗词书画朋友早就恭候多时,等我们参观出来,他们早已完成作品了。

      平时喝葡萄酒哪里会关心酿酒和窖藏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个酒庄的环保意识与创新理念。尤其环保的手法极具特色,把葡萄藤和枯树枝都利用起来了,空酒瓶也是很美的装饰品,诗友们一路惊叹,一路拍照,大长见识。知道了大木桶里窖藏的比大铁罐里的高级,知道了干白比干红好喝,因为干白是去了葡萄皮和籽酿造的,干红则是连皮带籽一块儿发酵,味道要苦涩一点。今后,诗友们只要一端起葡萄酒,也许就会联想到“志辉源石酒庄”。

      挥毫留墨自然是大师们的事了,我们还是埋头写作业吧,一了山人在岩画景区现场交了作业,挺有成就感,乘胜再来一首,也算很有成绩了,相比之下,我选择了沉默,回家再交卷吧。幸好吃晚饭的时间到了,解了我的围。红柳山庄,一个浪漫的名字,主人洗好自家产的西红柿,殷勤的等待着我们。

      就像前年在上海松江与华亭诗社相聚时一样,主客相隔而坐,如同一滴水与另一滴水相融,我们成了同一滴水。此次也这样,来自银川14位诗人、画家、书法家、报社编辑、记者等融入我们其间。银川市国税局西夏局局长李光先生首先致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最诚挚的欢迎,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充满西北汉子的豪放之气,很能感染人。东方诗风论坛站长诗酒自娱也对银川朋友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话语间满含感激之情。宾客互赠诗集,品尝着宁夏最好的葡萄酒。坐在我身旁的丁峰主任是位回族同胞,俗话说“回回见面三分亲”,我向他敬酒道安:“安塞俩目而来库姆!”“吾尔来库塞俩目”他回答的同时很吃惊地看着我,散居的回族居然也能说出问候语?不简单啊。这顿饭,大家吃得其乐融融。

      像是事先排练好的,趁着酒兴,一场诗歌朗诵会拉开帷幕。金谷首先朗诵了银川著名诗人杨波(书法家、原银川市人大副主任)的诗歌“咏银川市歌”,以表达外地诗友对银川的热爱。这首诗发表于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集《凤城飞歌》(杨波著),并经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银川市代市歌,以这首诗开头,再合适不过了。随后,重庆女诗人花仙子深情地朗诵了一首“走进桃花源”,朗诵前,先卖个关子,不说谁是作者,等朗诵完了,金谷老师再宣布。原来这是魏萍2012年到重庆酉阳留下的诗作,难怪重庆诗友听着,倍觉亲切。

      我的老师微斋先生再也坐不住了,用他的话来说,他可是银川人民的老朋友了,十八年前,他参加第八次中华诗词研讨会曾来过银川,如今这里的高山大河、荒漠古冢无不激起他美好的回忆,听,他一往情深地朗诵:“大漠长河忆旧游,孤烟落日几经秋。多情我似衡阳雁,别后重来唱不休。”那眼神,那语气,分明在说“范老将军啊,莫道‘衡阳雁去无留意’,假如你现在泉下有知,也会‘别后重来唱不休’的”。

      接下来,诗酒老师按耐不住,即兴朗诵了新鲜出炉的讴歌银川的诗,把两地诗友的距离拉得更近了。诗人杨波还等什么呢?他走上台翻开自己的诗集高声朗诵起来,他被现场的氛围所感染,完全进入了激情之中。诗人就是这样的,激情喷发的时候不能自持。

      接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诗友们一个接一个上去朗诵,高潮迭起。银川诗人刘策的“压轴戏”成为朗诵会最大的亮点。专业播音员一样的嗓子极富磁性,苏轼的“前赤壁赋”在餐厅悠悠响起,四下里鸦雀无声,那真是一种享受啊!可惜他只朗诵了一半,便谦虚地说记不全了,此时掌声骤起,经久不息。其实,我知道,那是在为我们东方诗友留下念想呢,好事总得有一点缺憾啊,等下次有机会与银川诗人相见,一定不准刘策老师再谦虚。

      有一点我怎么也没想明白,这次联谊会的主角本该是魏萍啊,她才是串联起两地诗友的那颗珍珠啊!怎么话筒跑到金谷老师手里了?魏萍只是默默地笑,成了幕后英雄。嗨,不管怎样吧,这次联谊会都是精彩的,是两地诗友意料之中圆满的,为这一晚,魏萍和她的银川朋友们辛苦酝酿了一年。再次感谢你们,亲爱的银川朋友!临分手时,我们彼此留下联系方式,从此有了牵挂。

      返程的车上热闹起来,先讲一个花絮:话说苦瓜在影视城接到绣球,下了聘礼,入了洞房。当晚满心欢喜回到酒店,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他找不到房卡了,喝了不少葡萄酒的苦瓜实在想不起,不会真把房卡当聘礼送给绣楼上的小姐了吧?他傻眼了。就在他拿出50元准备陪钱时,大巴司机在车上帮他找到了,嘿嘿,原来是苦瓜掏手机,险些把房卡弄丢。而手机上一首诗又引出一台好戏,让大家差点笑破肚子。

      这次有9个省市的诗友来银川,于是花间有个创意,苦瓜这首诗“影城入戏太夸张,接个绣球拉拜堂。欢笑声中讨银两,谁怜我是假新郎。”花间先用普通话朗诵一遍,依次,重庆的苦瓜、广东的行客、上海的马上、邯郸的秋水、内蒙的祥子、安徽的山鹰全用方言朗诵,每一位诗友用方言朗诵时,表情都很认真,念得不好还得重来,就像小学生一样听话。他们越是认真,就越搞笑,一车人直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出来了。这个节目今后就作为东方诗风的保留节目吧。

      笑过了,歌声又响起来,魏萍唱的歌名不记得了,但是绝对的原生态;土家妹绿杨丝雨的“木叶情歌”特别好听,一首不过瘾,又用土家语唱了一首情歌,经汉语翻译后才听出其中一句“妹妹你好歹说一句,阿哥晚上才睡得着”又是纯原生态。山鹰夫妇被邀请唱一段黄梅戏,于是,山鹰和他漂亮的妻子你一句,我一句唱起“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对安徽夫妻唱的才是原汁原味的黄梅戏。

     大家还未尽兴,酒店就到了,笑声、歌声还在耳边萦绕,看来这一晚谁都不会很快入睡。(待续)

TOP

.                                                                 二
      8月10日,晴,参观水洞沟、回乡文化园、南关清真寺。

      以探索三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为起始,我们翻开银川厚重的一页。早晨8点,大巴准时向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出发。说起银川的著名景点,美女导游小吕如数家珍,车厢里出奇的安静,诗友们生怕听漏了什么,奇异的风景不时从窗外闪过吸引眼球,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笑容,眼角眉梢写满了好奇与兴奋。

     19公里的路程,仿佛眨眼就到了,刻着巨大脸谱的石柱矗立在广袤的荒原上,为我们打开穿越时空隧道的大门。自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从这里发现史前文化遗址开始,在近一个世纪漫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5万多件古人打制并使用过的石器和古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火辣辣的太阳刺得人睁不开眼,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背上生疼,诗友们顾不上这些,在遗址博物院门前,留下第一张“全家福”。这个建筑与沙漠的颜色近似,面积4308平方米,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经过大规模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展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主题博物馆。进门,一组名为《发现》的雕塑映入眼帘:一群原始人顶着凌冽的西伯利亚寒风艰难迁徙,当他们翻过沙丘绕过土林来到今天一处叫做水洞沟的地方时,看到眼前有碧绿的草原、湖泊,远处有奔跑的羚羊和野牛时,他们放下行装就地开始一段新生活,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水洞沟文化。

      橱窗里,史前人类遗留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等比比皆是,据说考古人员曾用这类石制工具,模仿先民的样子,剥皮切肉砸骨并在石板上烹煮,结果体验到了与先民同样的快乐。导游神秘的告诉我们,待会儿还要观看5D电影,5D?没听说过,只看过3D电影。我们好奇地走进大厅,“哇”大家惊呼起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水草丰美,近处山石耸立、沟壑纵横。工作人员叫起来:“演出要开始了,请60岁以上的站在上面的平台,60岁以下的站在下面的平台,尽量往前站,越靠前越刺激。”是吗?我和芳草、丝雨挤进第一排。灯光暗下来,山洞里出现了史前人类,他们打制石器,渔猎生活,远处草滩上出现了肥美的牛羊,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其乐融融。忽然,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远处的先民们拼命奔跑,往高处逃命。紧接着洪水肆掠、山崩地裂,脚下的平台也剧烈地抖动起来,身旁的山石倾斜了,沟壑冒出红光,仿佛“5.12汶川大地震”来临,人们惊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与众不同之处。它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活和生产场景以及一些令人震撼的灾难场景。我们被这唯美、逼真和新颖的艺术构思所折服,三万年很久远,但在水洞沟博物院时光不再是距离,动感体验让我们瞬间实现了三万年的穿越。这就是宁夏给东方诗人第一个惊喜,由此,惊喜接踵而至。

      “张三小店”,上世纪20年代一个土坯小旅店何以会在考古界闻名?原来,当年那两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对水洞沟进行科学考察和发掘时,不仅住在张三小店,还把小店标注在他绘制的地图上,随着考古发掘的报告首次在国外发表,“张三小店”便在国际古生物界出了名。据说当时张三夫妇第一次看到蓝眼睛的外国人,还热情的把卧室让给他们,自己睡客房。

      这家小店总共只有一间客房,大土炕的上方悬着房梁,因为西北人忌讳,说睁眼不能见粱,正对着房梁睡不吉利,便在房梁下砌一尺多高的土坯,即可把炕隔开,又可放置马灯。这盏马灯引起苦瓜居士的遐想,只见他坐在炕沿,手举马灯,唱着“红灯记”选段,让一了山人为他留了张很搞笑的影。门口一辆有点像还珠格格坐过的那种木质小车很精致,成为许多诗友照相的道具。

      告别水洞沟村,乘电瓶车到芦花谷,我们从史前走进诗里,诗意的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梦幻的感觉。从没有这样近距离看过芦苇,看着它高大挺拔的样子,我不停地问花仙子像不像沙家浜里的芦苇,会不会更像白洋淀的芦苇?眼前千军万马奔腾的绿,感觉很有宁夏人刚毅、豪爽、敦厚的性格。大风吹来,芦花摇曳,我们走进苇丛中的栈道,融化在绿海之中。远处,一只驼队从断崖上走过,绿杨丝雨牵着我的手激动得跳起来,忙不迭拿出手机,以驼队为背景,留下珍贵的镜头。

      穿过约3公里的芦花谷,登上一堆黄土,石碑告诉我们,这属于明长城遗址,城墙那边,是内蒙的鄂尔多斯境内。微斋先生站在坡顶,眺望远方,聆听金戈铁马的撞击声,他一定想起了范仲淹的《渔家傲》。诗友们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沉思,或抒发感慨,导游在前面喊破了嗓子,大家也不愿离去。

      远处是红山湖码头,乘坐游船观赏水岸长城,这是我们使用的第二种交通工具,之后还有三种是城里人意想不到的,这种令人心动的旅程,是水洞沟独一无二的创举,也足以说明水洞沟景区之大。在一片荒漠中,能出现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湖泊实属罕见,残缺的土夯明长城矗立于水岸之上,显得格外雄浑与苍凉。诗友们身穿红色救生衣,不停按着手中的相机和手机,仿佛九江之旅泛舟鄱阳湖的再现。

      骡车没坐过吧?想起那首歌“长鞭哎那个咿呀甩吔,啪啪地响啊,唉嘿咿哟,赶起那个马车哎……”对了,那是马车,不过也一样了,这个原生态的感觉是宝马不能比拟的。坐在骡车上,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内心对魏萍充满感激,若不是她勇于承担辛苦筹备,我们一行人做梦也想不到今生会有这样的体验。莫非真有心灵感应?花仙子此时也感动的想哭。下了骡车,我们近距离观赏鸵鸟,给滩羊喂草,居然还看见一种神兽:四角羊。天哪!两只角向上弯曲,两只角向下弯曲,怎么会有这样奇特的脑袋?大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该坐骆驼车进入大峡谷了,我和金谷夫妇、浮云夫妇等同行,我们侧身坐在车沿上,看着骆驼尾巴在肥大的屁股中间左右晃动,听着驼铃声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对了,大西北粗犷的歌声。金谷请车老板来一首,谁料他用手敲敲车棚,上面一排红字:“唱歌10元”,浮云老师豪爽的一挥手:“哎呀,不就10块钱吗?多大的事,唱一首,我来给”,车老板唱起“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悠悠扬扬,大家不禁跟着一起吼起来。等下了车,付了钱,一车人才想起不对呀,十五的月亮干嘛要你唱?我们也会唱啊,你该唱首花儿嘛。听见抱怨,车老板也不理我们,牵着骆驼笑呵呵走人了。又一辆驼车到站,芳草兴奋地跑过来说他们的车老板可好了,各种西北民歌唱得一车人心花怒放,把我们羡慕得呀。

      前面是深藏峡谷岩壁中的“藏兵洞“了,这又是景区一大亮点,据说是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蜿蜒无尽的地道,没有导游带领绝对找不到出口,有许多挖掘出的古物,如当年地道中的各式陷阱、滚木雷石等,刺激惊险,虽然经过整修,但感觉不出太多的人工气息,是难得令人称奇的遗迹。

      走进大峡谷才知道什么叫震撼。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形成千奇百怪的形像,这就是传说中的“地老天荒”?面对神奇的雅丹地貌,人们心生敬畏。藏兵洞果真别有洞天,我们虽然紧跟导游,但由于光线昏暗,还是相互间走散了,不过,在一些宽敞的转角处又会看见熟面孔。据称,清理出的“藏兵洞”约长1200米,仅占总长度的四分之一,地道里有兵库、粮仓、伙房、居室和会议厅,一口井至今还有水。爬上一段近乎90度的阶梯,让诗酒自娱和青木之灵一类“重量级人物”深感吃力。我们小心翼翼走过罩着玻璃的陷阱,约一丈深的陷阱里插满尖锐的鹿角,甚是恐怖。

      走着走着忽然发觉又找不到导游了,这一段好黑,还有个岔口,我和秋水潋滟犹豫片刻,毅然决定顺左手走。知道“天罗地网”这个词,今天真正见识了麻绳编织的“地网”,脚边好大一个陷阱,下面不会是鹿角吧?咋怎么粗壮锋利?上面铺着地网,踩上去软软的,下了我一跳。秋水潋滟带着眼镜,正不知怎么走,我伸手抓住他,相互扶持总算过来了。回头一看,还有个黑影摇摇晃晃走在地网上,好像是浮云老师,他胆子蛮大的。500年前的边塞守军用智慧让我们大开眼界,这又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

      钻出地道便是红山堡,是明代守军的兵营,与藏兵洞一个体系。在拱形的城堡门前,我觉得应该请魏萍唱一首陕西版的“走西口”,她却声情并茂地唱起陕北民歌“赶牲灵”,高亢的腔调原汁原味,唱出了西部大地的广袤与厚重。走在后面的诗友不知道是魏萍在唱,还在问是哪里在唱?这么好听。

     返回水洞沟遗址博物院要在多功能厅交流,这次的交通工具任你想象力再丰富也想不到,居然是拖拉机,还是“豪华”的。后面拖个带花边顶棚的车厢,能坐十来个人,哈哈,这可把大家乐坏了,争先恐后爬上去,“突突突”一发动,顿时“大风起兮旗飞扬”,两车人醉得找不着北。这年头,旅游景区还有用拖拉机载客的,宁夏人怎么想到的呀?把西部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全部囊括,这让坐贯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的游客怎么不感到这一趟来得值啊!

      多功能大厅里安静极了,诗友们埋头在座位上苦思冥想,没人监考啊,有的只是水洞沟旅游公司负责网络营销的粱利期待的目光。我环视大厅,心中调侃“不带这么玩儿的,现场交卷啊?”,魏萍哭笑不得:“诗友们别这么严肃,怎么弄得跟高考似得”。“快枪手”们果然厉害,开始交卷了,诗酒、金谷、祥子、白浪、青木纷纷挥毫,微斋、秋水、紫光……一首首诗变成书法作品,乐得小粱合不拢嘴。等到在回乡文化园吃上午饭,已是下午2点多钟了,魏萍感叹,老师们太认真了,而老师们则觉得,不这样不足以报答公司大股东高瑞芝女士和刘总特意为大家安排的全程采风活动。

      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怎能不来中华回乡文化园?这个景区始建于2002年,总占地面积1000亩,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是“回博馆里读历史、礼拜殿中听邦克、阿依莎宫品回宴、曼苏尔宫赏歌舞、纳家户旁逛回街”系列。我们这顿午餐以回乡特色小吃为主,非常丰盛,十几个小碗堆在眼前,不知道先吃谁。呈“回”字形的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所回族博物馆,在这里我感到格外亲切,因为我就是回族人啊,我要对我的回族同胞问候一声:“安塞俩目而来库姆!”(愿安拉赐福你们平安!)

      凸显伊斯兰文化风韵的金色礼仪大殿用“富丽堂皇”或“金碧辉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壁面与殿柱镶满彩色壁砖、穹顶彩绘,布满伊斯兰花卉与阿文图案装饰。因回族妇女进礼拜大殿是不允许穿裙子和头发见天,所以同来的汉族姐妹们或穿上长袍,或戴上头巾,虔诚的进入大厅,席地而坐,听阿訇讲古兰经,过了一把少数民族的瘾。有照片为证,姐妹们漂亮极了。

      一天的采风已近尾声,从回乡文化园出来,诗友们大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之感,南关清真寺就免了。一来礼拜已经做完,人都散了;二来大家也确实有点累。于是,约定自由活动之后,晚上21点在百吉酒店811房间召开2014年“银川年会”。

      不经意间,东方诗风论坛年会已是第十届了。诗酒自娱首先代表论坛,对魏萍诗友为此次年会成功举行付出的热情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历次年会,诗酒自娱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说,历次年会都具有论坛的法定效力,作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决定,对论坛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他希望集思广益,请大家畅所欲言,为论坛把脉会诊。诗友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既提出问题,又积极建言方案,响水滩客的发言最有建设性,大家很快达成一致。

      当祥子经过再三权衡,在即将离时队郑重表态:从魏萍手中接过“东方”火炬,返回内蒙后,就开始酝酿明年年会,希望明年在乌兰察布大草原为诗友们捧出一场精美的盛宴。我将它写进了年会的记录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