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东方诗人宁夏行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4-8-25 11:15 编辑

.                                                             东方诗人宁夏行
                                                                       一
      如果一定要为“宁夏行”冠以修饰词,我更愿意用“惊喜”来形容,因为,此行许多环节的精彩程度,都在大家的想象之外,惊喜一个连一个,塞外江南的魅力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宁夏——这个美丽的名字,这辈子是忘不掉了。

      与往年不同,2014年的“银川之旅”被安排在8月9日——13日。资料显示,每年5-10月是宁夏的最佳旅游时节,特别是夏季的宁夏,到处生机勃勃却没有东部和南部的暑气,是一个避暑观光的好地方。此时,没有风沙肆虐,各种水果上市,闻名天下的中卫硒砂瓜,又大又甜,真的是“吃一口,甜掉牙”。可见,承办2014年“东方诗风”年会的宁夏日报高级记者、诗人魏萍女士的精心之处,她把宁夏最美的季节奉献给了大家。

     为保证此次活动万无一失,魏萍与宁夏方的刘策(书法家、诗人,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巡视员)、杨波(著名诗人、书法家,原银川市人大副主任)先后三次议事,把各种方案拆开来,揉碎了,一遍遍筛选过滤,选择最佳和最合理的游览路线,甚至包括随队药品这样的细节,他们也想到了。临到8月7日又第四次聚会商议,这次杨少青(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宁夏文史馆原馆长、自治区政府参事)老哥也参加了,并由他出面正式邀请宁夏作协会员、著名诗人杨森君参加11号的诗友谊联会。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一届“先行官”都为东方诗风立下汗马功劳。比如湘西之行送走最后一位诗友,自己穿着湿衣服连夜赶往北京开会的刘年;又如为与池州学院联谊而奔走,几乎虚脱的卜白;再如为与华亭诗社联谊操劳至凌晨,喉咙嘶哑的一了山人;这一次,魏萍也累病了,电话里她不停地咳嗽,让人心疼不已。记得2012年7月重庆酉阳“桃源在我心中”活动时,魏萍的腿就肿得厉害,回银川后她一直服中药,据说已经痊愈了。可是,12日晚住宿“沙漠人家”蒙古包时,我发现她的腿又肿了,一层担忧猛然笼罩我的心头:连续奔波,魏萍还能吃得消吗?

      与我同样纠结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因病无法参加的山西梁志宏先生,他不仅一直关注此次行程,同时也在关注魏萍的健康:“银川进行曲已是尾声,此行将在东方诗风史上写下精彩的一笔!魏萍老师辛苦了。前年一累便浮肿的腿能承受得了吗?”看到这样的问候,我想,感动的一定远不止魏萍一人。对每一位“先行官”我们都心存感激,东方诗风的史册永远会记下他们的名字。

     在宁夏友人缜密的筹划中,“东方诗人宁夏行”拉开序幕。天佑东方,从9日在银川百吉酒店报到至14日沙湖的后续活动,总共6天时间,魏萍和32位参与者安然无恙,累并快乐着。
     
     写到这里,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那就打破惯例,绕过报到那天许多感人的细节,直奔主题吧,看看宁夏带给我们都有哪些惊喜。

.                                                                 二
      8月10日,晴,参观水洞沟、回乡文化园、南关清真寺。

      以探索三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为起始,我们翻开银川厚重的一页。早晨8点,大巴准时向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出发。说起银川的著名景点,美女导游小吕如数家珍,车厢里出奇的安静,诗友们生怕听漏了什么,奇异的风景不时从窗外闪过吸引眼球,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笑容,眼角眉梢写满了好奇与兴奋。

     19公里的路程,仿佛眨眼就到了,刻着巨大脸谱的石柱矗立在广袤的荒原上,为我们打开穿越时空隧道的大门。自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从这里发现史前文化遗址开始,在近一个世纪漫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5万多件古人打制并使用过的石器和古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火辣辣的太阳刺得人睁不开眼,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背上生疼,诗友们顾不上这些,在遗址博物院门前,留下第一张“全家福”。这个建筑与沙漠的颜色近似,面积4308平方米,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经过大规模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展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主题博物馆。进门,一组名为《发现》的雕塑映入眼帘:一群原始人顶着凌冽的西伯利亚寒风艰难迁徙,当他们翻过沙丘绕过土林来到今天一处叫做水洞沟的地方时,看到眼前有碧绿的草原、湖泊,远处有奔跑的羚羊和野牛时,他们放下行装就地开始一段新生活,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水洞沟文化。

      橱窗里,史前人类遗留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等比比皆是,据说考古人员曾用这类石制工具,模仿先民的样子,剥皮切肉砸骨并在石板上烹煮,结果体验到了与先民同样的快乐。导游神秘的告诉我们,待会儿还要观看5D电影,5D?没听说过,只看过3D电影。我们好奇地走进大厅,“哇”大家惊呼起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水草丰美,近处山石耸立、沟壑纵横。工作人员叫起来:“演出要开始了,请60岁以上的站在上面的平台,60岁以下的站在下面的平台,尽量往前站,越靠前越刺激。”是吗?我和芳草、丝雨挤进第一排。灯光暗下来,山洞里出现了史前人类,他们打制石器,渔猎生活,远处草滩上出现了肥美的牛羊,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其乐融融。忽然,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远处的先民们拼命奔跑,往高处逃命。紧接着洪水肆掠、山崩地裂,脚下的平台也剧烈地抖动起来,身旁的山石倾斜了,沟壑冒出红光,仿佛“5.12汶川大地震”来临,人们惊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与众不同之处。它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活和生产场景以及一些令人震撼的灾难场景。我们被这唯美、逼真和新颖的艺术构思所折服,三万年很久远,但在水洞沟博物院时光不再是距离,动感体验让我们瞬间实现了三万年的穿越。这就是宁夏给东方诗人第一个惊喜,由此,惊喜接踵而至。

      “张三小店”,上世纪20年代一个土坯小旅店何以会在考古界闻名?原来,当年那两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对水洞沟进行科学考察和发掘时,不仅住在张三小店,还把小店标注在他绘制的地图上,随着考古发掘的报告首次在国外发表,“张三小店”便在国际古生物界出了名。据说当时张三夫妇第一次看到蓝眼睛的外国人,还热情的把卧室让给他们,自己睡客房。

      这家小店总共只有一间客房,大土炕的上方悬着房梁,因为西北人忌讳,说睁眼不能见粱,正对着房梁睡不吉利,便在房梁下砌一尺多高的土坯,即可把炕隔开,又可放置马灯。这盏马灯引起苦瓜居士的遐想,只见他坐在炕沿,手举马灯,唱着“红灯记”选段,让一了山人为他留了张很搞笑的影。门口一辆有点像还珠格格坐过的那种木质小车很精致,成为许多诗友照相的道具。

      告别水洞沟村,乘电瓶车到芦花谷,我们从史前走进诗里,诗意的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梦幻的感觉。从没有这样近距离看过芦苇,看着它高大挺拔的样子,我不停地问花仙子像不像沙家浜里的芦苇,会不会更像白洋淀的芦苇?眼前千军万马奔腾的绿,感觉很有宁夏人刚毅、豪爽、敦厚的性格。大风吹来,芦花摇曳,我们走进苇丛中的栈道,融化在绿海之中。远处,一只驼队从断崖上走过,绿杨丝雨牵着我的手激动得跳起来,忙不迭拿出手机,以驼队为背景,留下珍贵的镜头。

      穿过约3公里的芦花谷,登上一堆黄土,石碑告诉我们,这属于明长城遗址,城墙那边,是内蒙的鄂尔多斯境内。微斋先生站在坡顶,眺望远方,聆听金戈铁马的撞击声,他一定想起了范仲淹的《渔家傲》。诗友们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沉思,或抒发感慨,导游在前面喊破了嗓子,大家也不愿离去。

      远处是红山湖码头,乘坐游船观赏水岸长城,这是我们使用的第二种交通工具,之后还有三种是城里人意想不到的,这种令人心动的旅程,是水洞沟独一无二的创举,也足以说明水洞沟景区之大。在一片荒漠中,能出现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湖泊实属罕见,残缺的土夯明长城矗立于水岸之上,显得格外雄浑与苍凉。诗友们身穿红色救生衣,不停按着手中的相机和手机,仿佛九江之旅泛舟鄱阳湖的再现。

      骡车没坐过吧?想起那首歌“长鞭哎那个咿呀甩吔,啪啪地响啊,唉嘿咿哟,赶起那个马车哎……”对了,那是马车,不过也一样了,这个原生态的感觉是宝马不能比拟的。坐在骡车上,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内心对魏萍充满感激,若不是她勇于承担辛苦筹备,我们一行人做梦也想不到今生会有这样的体验。莫非真有心灵感应?花仙子此时也感动的想哭。下了骡车,我们近距离观赏鸵鸟,给滩羊喂草,居然还看见一种神兽:四角羊。天哪!两只角向上弯曲,两只角向下弯曲,怎么会有这样奇特的脑袋?大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该坐骆驼车进入大峡谷了,我和金谷夫妇、浮云夫妇等同行,我们侧身坐在车沿上,看着骆驼尾巴在肥大的屁股中间左右晃动,听着驼铃声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对了,大西北粗犷的歌声。金谷请车老板来一首,谁料他用手敲敲车棚,上面一排红字:“唱歌10元”,浮云老师豪爽的一挥手:“哎呀,不就10块钱吗?多大的事,唱一首,我来给”,车老板唱起“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悠悠扬扬,大家不禁跟着一起吼起来。等下了车,付了钱,一车人才想起不对呀,十五的月亮干嘛要你唱?我们也会唱啊,你该唱首花儿嘛。听见抱怨,车老板也不理我们,牵着骆驼笑呵呵走人了。又一辆驼车到站,芳草兴奋地跑过来说他们的车老板可好了,各种西北民歌唱得一车人心花怒放,把我们羡慕得呀。

      前面是深藏峡谷岩壁中的“藏兵洞“了,这又是景区一大亮点,据说是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蜿蜒无尽的地道,没有导游带领绝对找不到出口,有许多挖掘出的古物,如当年地道中的各式陷阱、滚木雷石等,刺激惊险,虽然经过整修,但感觉不出太多的人工气息,是难得令人称奇的遗迹。

      走进大峡谷才知道什么叫震撼。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形成千奇百怪的形像,这就是传说中的“地老天荒”?面对神奇的雅丹地貌,人们心生敬畏。藏兵洞果真别有洞天,我们虽然紧跟导游,但由于光线昏暗,还是相互间走散了,不过,在一些宽敞的转角处又会看见熟面孔。据称,清理出的“藏兵洞”约长1200米,仅占总长度的四分之一,地道里有兵库、粮仓、伙房、居室和会议厅,一口井至今还有水。爬上一段近乎90度的阶梯,让诗酒自娱和青木之灵一类“重量级人物”深感吃力。我们小心翼翼走过罩着玻璃的陷阱,约一丈深的陷阱里插满尖锐的鹿角,甚是恐怖。

      走着走着忽然发觉又找不到导游了,这一段好黑,还有个岔口,我和秋水潋滟犹豫片刻,毅然决定顺左手走。知道“天罗地网”这个词,今天真正见识了麻绳编织的“地网”,脚边好大一个陷阱,下面不会是鹿角吧?咋怎么粗壮锋利?上面铺着地网,踩上去软软的,下了我一跳。秋水潋滟带着眼镜,正不知怎么走,我伸手抓住他,相互扶持总算过来了。回头一看,还有个黑影摇摇晃晃走在地网上,好像是浮云老师,他胆子蛮大的。500年前的边塞守军用智慧让我们大开眼界,这又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

      钻出地道便是红山堡,是明代守军的兵营,与藏兵洞一个体系。在拱形的城堡门前,我觉得应该请魏萍唱一首陕西版的“走西口”,她却声情并茂地唱起陕北民歌“赶牲灵”,高亢的腔调原汁原味,唱出了西部大地的广袤与厚重。走在后面的诗友不知道是魏萍在唱,还在问是哪里在唱?这么好听。

     返回水洞沟遗址博物院要在多功能厅交流,这次的交通工具任你想象力再丰富也想不到,居然是拖拉机,还是“豪华”的。后面拖个带花边顶棚的车厢,能坐十来个人,哈哈,这可把大家乐坏了,争先恐后爬上去,“突突突”一发动,顿时“大风起兮旗飞扬”,两车人醉得找不着北。这年头,旅游景区还有用拖拉机载客的,宁夏人怎么想到的呀?把西部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全部囊括,这让坐贯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的游客怎么不感到这一趟来得值啊!

      多功能大厅里安静极了,诗友们埋头在座位上苦思冥想,没人监考啊,有的只是水洞沟旅游公司负责网络营销的粱利期待的目光。我环视大厅,心中调侃“不带这么玩儿的,现场交卷啊?”,魏萍哭笑不得:“诗友们别这么严肃,怎么弄得跟高考似得”。“快枪手”们果然厉害,开始交卷了,诗酒、金谷、祥子、白浪、青木纷纷挥毫,微斋、秋水、紫光……一首首诗变成书法作品,乐得小粱合不拢嘴。等到在回乡文化园吃上午饭,已是下午2点多钟了,魏萍感叹,老师们太认真了,而老师们则觉得,不这样不足以报答公司大股东高瑞芝女士和刘总特意为大家安排的全程采风活动。

      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怎能不来中华回乡文化园?这个景区始建于2002年,总占地面积1000亩,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是“回博馆里读历史、礼拜殿中听邦克、阿依莎宫品回宴、曼苏尔宫赏歌舞、纳家户旁逛回街”系列。我们这顿午餐以回乡特色小吃为主,非常丰盛,十几个小碗堆在眼前,不知道先吃谁。呈“回”字形的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所回族博物馆,在这里我感到格外亲切,因为我就是回族人啊,我要对我的回族同胞问候一声:“安塞俩目而来库姆!”(愿安拉赐福你们平安!)

      凸显伊斯兰文化风韵的金色礼仪大殿用“富丽堂皇”或“金碧辉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壁面与殿柱镶满彩色壁砖、穹顶彩绘,布满伊斯兰花卉与阿文图案装饰。因回族妇女进礼拜大殿是不允许穿裙子和头发见天,所以同来的汉族姐妹们或穿上长袍,或戴上头巾,虔诚的进入大厅,席地而坐,听阿訇讲古兰经,过了一把少数民族的瘾。有照片为证,姐妹们漂亮极了。

      一天的采风已近尾声,从回乡文化园出来,诗友们大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之感,南关清真寺就免了。一来礼拜已经做完,人都散了;二来大家也确实有点累。于是,约定自由活动之后,晚上21点在百吉酒店811房间召开2014年“银川年会”。

      不经意间,东方诗风论坛年会已是第十届了。诗酒自娱首先代表论坛,对魏萍诗友为此次年会成功举行付出的热情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历次年会,诗酒自娱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说,历次年会都具有论坛的法定效力,作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决定,对论坛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他希望集思广益,请大家畅所欲言,为论坛把脉会诊。诗友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既提出问题,又积极建言方案,响水滩客的发言最有建设性,大家很快达成一致。

      当祥子经过再三权衡,在即将离时队郑重表态:从魏萍手中接过“东方”火炬,返回内蒙后,就开始酝酿明年年会,希望明年在乌兰察布大草原为诗友们捧出一场精美的盛宴。我将它写进了年会的记录里。

TOP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4-8-27 15:26 编辑

.                                                             三
      8月11日,雨,贺兰山岩画、镇北堡影视城、红柳山庄联谊。

     这雨大概昨天夜里就开始下了,清晨好冷。我早有准备,穿上风衣正合适,微斋先生加上毛背心和外套,应该没事吧。路程比昨天远,我们7:30就出发了。

      原计划上午第一站是影视城,由于网评也不错,一路上我就幻想着各种情景,进入了白日梦,听说好多电影都是在那儿拍摄的,大漠城堡和各种道具一定很好玩。正偷着乐呢,车停了,45公里这么快就到了?我懵懵懂懂下车一看,咦,怎么不见大漠古堡?一座怪石嶙峋、危崖裸露、奇峰叠障的大山赫然矗立眼前,一块直立的岩石顶着一块横卧的岩石,上书繁体字“贺兰山岩画”,旁边还有一块石头上刻着“岁月无语,惟石能言”。突然而至的惊喜颠倒过来,我有点不适应,难道这就是岳飞要“踏破贺兰山缺”的那个贺兰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贺兰山岩画?直到景区的帅哥导游带领大家向岩画走去,我还弄不清这帅哥是干嘛的,我今天的第一站就这样稀里糊涂开始了。

      这位帅哥真好,老提醒我们注意脚下,其实,山路很好走,不用爬山,绝对的安全。还没走近岩画,先看到了贺兰山的精灵——一群岩羊在山石间跳跃着奔跑,先看到一只,站在崖顶,像个剪影。由于岩羊身体颜色与岩石相近,它不动时很难发现,当一群身影轻盈矫健地跳跃时,你会觉得整个山坡都在动。诗酒老师眼神不好,和温州雁荡山看高空表演一样,这次又成了重要的指点对象,可无论我们怎样指,他就是找不着,直到山坡动起来,他才恍然叫道“哦,看到了看到了!”我们挥手激动得大喊,又赶紧压低声音,生怕惊吓了这些可爱的精灵。亲眼所见,一群啊,我们真幸运!

      贺兰山岩画确切地说应该称“岩刻”,是国务院1996年11月20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产生的年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至西夏时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贺兰口,据说镇山之宝“太阳神”就在此地,网评特好。

      果然名不虚传,我们沿着潺潺的溪水向山谷里走去,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尤其以人首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我发现这些岩画的高度多以平视为主,稍高一点的地方,都用红色做上记号,一眼便能看到,很人性化。相比之下,“太阳神”的位置最高,磨刻在约四十多米高的石壁上,石阶陡峭。帅哥导游鼓励我们和太阳神来个近距离接触,我也觉得不该浪费这个难得的机会,便带头爬上去,结果,挂着相机的山鹰动作比我还快。诗酒政委难得不嫌高,也亲自登上石崖一睹太阳神尊容。

      银川晚报曾对太阳神有过详细报道,说它是贺兰山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炯炯有神的重环双眼,光芒四射的线条,庄严肃穆的神情,无论在艺术造型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堪称是绝世经典之作。它那重环的双眼及短线刻划的睫毛使得整个面部神采奕奕;半圆形的轮廓和鼻子及嘴部匪夷所思的描绘,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冷峻的神情中透露出的威严、和蔼更使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之情。”“关于这幅太阳神的文化含义,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自然崇拜,是对太阳赋予万物生命的感恩并对其加以神化的一种反映;也有人认为是一些部落将太阳视为保护神;还有人认为这幅太阳神实际是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殖的渴求……。尽管我们无法确定哪一层含义更接近于先民的原创思想,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太阳神作为神祗世界至高无上的神灵,无论作何解释都不为过,重要的是它带给了我们很多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启示。”

      这里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人首像,据导游介绍,分辨男女是看脸型,圆脸的为女性,方脸的为男性,这很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啊,不是说女人是水做的吗?属流线型;男人是山,有棱角,这一点居然古今高度合拍,太神奇了!那些手印也很纤细,是女人的手吗?看得出是巧手,我暗自揣度。

      我们顺着山谷的U字型跨过小溪往回走,在另一侧,又看到很多动物岩画,有鹿、牛、羊,那时就有岩羊了?哎,居然还有老虎,但是没看出史前的老虎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帅哥还是不停地叫我们注意脚下,我忽然发现微斋先生和绿杨丝雨在不远处揣着手绕着圈跑步,他们干嘛?我赶紧走过去,原来微斋老师冷得不行,丝雨陪着他跑步取暖呢。我急忙掏出蓝花披肩不由分说给老师裹上,尽管样子有点滑稽,但毕竟护住脖子和肩膀,暖和多了。老师说丝雨的诗已经出来了,是吗?这个“快枪手”昨天在水洞沟卡了壳,今天有风雨助兴,诗果然来得快:“濛濛细雨合清流,雾里苍山景色幽。岩画依稀浮上古,客来似作史前游。”写得真好!还没游完诗就有了,我叫起来,丝雨有些不好意思,但目光暴露了她内心的兴奋与得意。看来,今天的雨下得正是时候,雨添诗意嘛。

     “银川世界岩画馆”,世界岩画馆居然坐落在银川?别奇怪,这可是中国岩画界和世界岩画界经过17年的努力,才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专题博物馆落户银川的。之所以说它规模最大,首先,从展品上来说,是从来自70多个国家、150个地区的3000多件岩画图录、拓片、实物,以及与岩画同时代的原始艺术展品中精选而出的。其次,从独特性上来说,尚未听说世界上有类似主题性的岩画博物馆,单从国内而言,内蒙古专题岩画馆只展示了内蒙古阴山岩画,却没有涉及到世界各地。在此,我们大开眼界。演播厅里,我们一边观看科普电影,一边休息,缓过了寒冷的劲儿,脑子好使多了。

      大家来到二楼办公室,重现了昨天水洞沟的场景,不过这次可没那么严肃了,如今是诗如泉涌,挡都挡不住,就连昨天不敢出手的秋水潋滟也挥毫上阵了。响水滩客:“贺兰雄岭隔流沙,古画苍苍映月华。东望黄河源不改,先民自此散天涯。”青木之灵:“精雕细刻断崖间,勾勒长河一万年。且看逍遥溪畔柳,倚图伴画自娇妍。”花间莺语:“寻史驱车入贺兰,云环雾绕岭中山。悠悠万古知何去?且看岩间石有言。”......撰者、书者和作品共同留影,副馆长张建国忙得不亦乐乎,魏萍在一旁灿烂地笑着,我发现魏萍笑起来真的很好看。

      金谷老师大笔一挥,由诗酒老师撰写的一幅作品展现在魏萍眼前:“萍水相逢文字丛,即邀妙手壮东风。谁知此举埋伏笔,今日银川结伴行。——贺兰山下赠魏萍”,这幅作品提取了“东风“二字为主题大字,突出了“东方诗风论坛”这个集体。“啊!送给我的?”意外的惊喜使魏萍眼睛一亮,收藏金谷老师的字是一大乐事,再加上诗酒那枚颇似闲章的拇指印,更有纪念意义了,魏萍爱不释手,连说“努力得到回报了,值!”。这一声“值”,让人称“诗兄”的诗酒老师差点热泪盈眶。其实,这幅字更大的意义,在于其中隐藏的故事,是魏萍巧遇诗酒,还是诗酒偶遇魏萍?总之是东方诗风有幸通过“重庆酉阳行”拥有了魏萍,从而埋下伏笔,有了此番的银川之行。撰者、书者和主人公的合影,把此次活动推向高潮,张副馆长和助手高兴地收拾着铺满半边地上的书法作品,他知道,还会有后续作品跟上的,这不,已经又有不少作品进了他的邮箱。

      收了个早工,吃完午饭,立即向盼望已久的镇北堡影视城飞奔而去,此时天已放晴。许是期望值太高,真的置身其中,反而失望之极。来时在车上,花间还担心拍照的景点太多,人撒出去收不回来,芳草建议如果各组(为了便于管理,分成四个组:芳草组、花间组、海棠组、沙场组)人到不齐,就扣组长的钱,20元至50元不等,扣下的钱卖水果犒劳大家。结果规定的两小时后,我们回到车上,发现我们才是最后到的,其他诗友早回到车上了。大约一来是除了当年留下的边防戌塞遗址有点原始荒凉的感觉外,其他那些古朴、粗犷、民间化的东西都是人造的,酷爱自然景色的人再看人造景会有寡淡无味的感觉;二来我们可能都过了想做影视明星的年龄,上午的激情释放殆尽,这会儿没兴趣了吧。

       祥子、花间莺语和花仙子没进影视城,说去过的。没想到,正是由于这三人闲聊,竟引出了明年乌兰察布大草原的狂欢。新朋友祥子是位沉稳敦厚的西北汉子,很有骆驼祥子的神韵,他的网名也由此而来。他不喜欢张扬浮夸,一路看到魏萍安排的精彩行程,诗友们高兴的模样,内心有一股弱弱的冲动,想承办明年的年会,又怕自己新面孔,万一承办失败,会留下坏名声。闲聊时,花间知道了祥子的想法,一番“花间莺语”打消了祥子的顾虑,再加上之后诗酒老师的解释,这才有了祥子郑重地承诺,这都是后话了。

      花间的“司令”大马、儿子小马领着我、芳草、丝雨和微斋老师,一路逛进清城。清城里煞是热闹,城门上贴着告示,街两旁商铺林立,当然都是道具。好大的西瓜呀,比我们吃的中卫硒砂瓜还大,我和丝雨做“力扛千斤”状,留了个影。岔路口有座绣楼,一个小姐做抛绣球状,我们怂恿小马去接,结果等了半天那位小姐就是抱着绣球不肯抛,跃跃欲试的小马只得放弃。继续前行,微斋老师觉得无趣,建议到明城去看看,小马做向导,去寻明城。

      相形之下,明城萧条了许多,一行人大失所望。突然看见前面残墙上屹立着一位骑马的将军,瞩目远望,是岳飞还是范仲淹?不管是谁了,都是咱宋朝的将军,站在这大明的城墙上挺孤单的,想着,便爬上去牵住缰绳。因为照相需要,芳草、丝雨和我各自都望着一个和将军相反的方向,这三张片片一定很搞怪,但是能鞍前马后,也死而无憾了。

      最后一站,参观“志辉源石酒庄”,与银川诗词书画界主管领导和诗友交流,现场书写作品。我们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银川著名诗词书画朋友早就恭候多时,等我们参观出来,他们早已完成作品了。

      平时喝葡萄酒哪里会关心酿酒和窖藏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个酒庄的环保意识与创新理念。尤其环保的手法极具特色,把葡萄藤和枯树枝都利用起来了,空酒瓶也是很美的装饰品,诗友们一路惊叹,一路拍照,大长见识。知道了大木桶里窖藏的比大铁罐里的高级,知道了干白比干红好喝,因为干白是去了葡萄皮和籽酿造的,干红则是连皮带籽一块儿发酵,味道要苦涩一点。今后,诗友们只要一端起葡萄酒,也许就会联想到“志辉源石酒庄”。

      挥毫留墨自然是大师们的事了,我们还是埋头写作业吧,一了山人在岩画景区现场交了作业,挺有成就感,乘胜再来一首,也算很有成绩了,相比之下,我选择了沉默,回家再交卷吧。幸好吃晚饭的时间到了,解了我的围。红柳山庄,一个浪漫的名字,主人洗好自家产的西红柿,殷勤的等待着我们。

      就像前年在上海松江与华亭诗社相聚时一样,主客相隔而坐,如同一滴水与另一滴水相融,我们成了同一滴水。此次也这样,来自银川14位诗人、画家、书法家、报社编辑、记者等融入我们其间。银川市国税局西夏局局长李光先生首先致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最诚挚的欢迎,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充满西北汉子的豪放之气,很能感染人。东方诗风论坛站长诗酒自娱也对银川朋友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话语间满含感激之情。宾客互赠诗集,品尝着宁夏最好的葡萄酒。坐在我身旁的丁峰主任是位回族同胞,俗话说“回回见面三分亲”,我向他敬酒道安:“安塞俩目而来库姆!”“吾尔来库塞俩目”他回答的同时很吃惊地看着我,散居的回族居然也能说出问候语?不简单啊。这顿饭,大家吃得其乐融融。

      像是事先排练好的,趁着酒兴,一场诗歌朗诵会拉开帷幕。金谷首先朗诵了银川著名诗人杨波(书法家、原银川市人大副主任)的诗歌“咏银川市歌”,以表达外地诗友对银川的热爱。这首诗发表于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集《凤城飞歌》(杨波著),并经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银川市代市歌,以这首诗开头,再合适不过了。随后,重庆女诗人花仙子深情地朗诵了一首“走进桃花源”,朗诵前,先卖个关子,不说谁是作者,等朗诵完了,金谷老师再宣布。原来这是魏萍2012年到重庆酉阳留下的诗作,难怪重庆诗友听着,倍觉亲切。

      我的老师微斋先生再也坐不住了,用他的话来说,他可是银川人民的老朋友了,十八年前,他参加第八次中华诗词研讨会曾来过银川,如今这里的高山大河、荒漠古冢无不激起他美好的回忆,听,他一往情深地朗诵:“大漠长河忆旧游,孤烟落日几经秋。多情我似衡阳雁,别后重来唱不休。”那眼神,那语气,分明在说“范老将军啊,莫道‘衡阳雁去无留意’,假如你现在泉下有知,也会‘别后重来唱不休’的”。

      接下来,诗酒老师按耐不住,即兴朗诵了新鲜出炉的讴歌银川的诗,把两地诗友的距离拉得更近了。诗人杨波还等什么呢?他走上台翻开自己的诗集高声朗诵起来,他被现场的氛围所感染,完全进入了激情之中。诗人就是这样的,激情喷发的时候不能自持。

      接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诗友们一个接一个上去朗诵,高潮迭起。银川诗人刘策的“压轴戏”成为朗诵会最大的亮点。专业播音员一样的嗓子极富磁性,苏轼的“前赤壁赋”在餐厅悠悠响起,四下里鸦雀无声,那真是一种享受啊!可惜他只朗诵了一半,便谦虚地说记不全了,此时掌声骤起,经久不息。其实,我知道,那是在为我们东方诗友留下念想呢,好事总得有一点缺憾啊,等下次有机会与银川诗人相见,一定不准刘策老师再谦虚。

      有一点我怎么也没想明白,这次联谊会的主角本该是魏萍啊,她才是串联起两地诗友的那颗珍珠啊!怎么话筒跑到金谷老师手里了?魏萍只是默默地笑,成了幕后英雄。嗨,不管怎样吧,这次联谊会都是精彩的,是两地诗友意料之中圆满的,为这一晚,魏萍和她的银川朋友们辛苦酝酿了一年。再次感谢你们,亲爱的银川朋友!临分手时,我们彼此留下联系方式,从此有了牵挂。

      返程的车上热闹起来,先讲一个花絮:话说苦瓜在影视城接到绣球,下了聘礼,入了洞房。当晚满心欢喜回到酒店,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他找不到房卡了,喝了不少葡萄酒的苦瓜实在想不起,不会真把房卡当聘礼送给绣楼上的小姐了吧?他傻眼了。就在他拿出50元准备陪钱时,大巴司机在车上帮他找到了,嘿嘿,原来是苦瓜掏手机,险些把房卡弄丢。而手机上一首诗又引出一台好戏,让大家差点笑破肚子。

      这次有9个省市的诗友来银川,于是花间有个创意,苦瓜这首诗“影城入戏太夸张,接个绣球拉拜堂。欢笑声中讨银两,谁怜我是假新郎。”花间先用普通话朗诵一遍,依次,重庆的苦瓜、广东的行客、上海的马上、邯郸的秋水、内蒙的祥子、安徽的山鹰全用方言朗诵,每一位诗友用方言朗诵时,表情都很认真,念得不好还得重来,就像小学生一样听话。他们越是认真,就越搞笑,一车人直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出来了。这个节目今后就作为东方诗风的保留节目吧。

      笑过了,歌声又响起来,魏萍唱的歌名不记得了,但是绝对的原生态;土家妹绿杨丝雨的“木叶情歌”特别好听,一首不过瘾,又用土家语唱了一首情歌,经汉语翻译后才听出其中一句“妹妹你好歹说一句,阿哥晚上才睡得着”又是纯原生态。山鹰夫妇被邀请唱一段黄梅戏,于是,山鹰和他漂亮的妻子你一句,我一句唱起“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对安徽夫妻唱的才是原汁原味的黄梅戏。

     大家还未尽兴,酒店就到了,笑声、歌声还在耳边萦绕,看来这一晚谁都不会很快入睡。(待续)

TOP

海棠姐记叙生动翔实,如同跟着走了一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海棠妹子 这次累坏了吧?不过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再累也就值得了!

TOP

雪狐大哥说得没错。明年乌兰察布大草原大哥能参加吗?来感受一下吧,累并快乐着。

TOP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4-9-14 23:38 编辑

.                                                                  四
      8月12日,晴,参观西夏王陵、108塔、中华黄河楼后赴中卫沙漠人家。

      宁夏银川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3000小时,它的厉害,第一天游水洞沟就领教了,离中午还早呢,我的脸就晒得那个疼啊,一了政委赶紧给我抹防晒霜。原先我还不信邪,觉得防晒霜不管用吧?再说我有遮阳伞啊。殊不知,塞上风大,伞刚一撑开,就吹得像朵荷叶,遮阳伞基本不太能用上。想想今晚住沙漠人家,明天要是在沙漠上这么一晒,还得了哇?

      这不,车刚在西夏王陵景区停下,女人们一窝蜂就跑到路边摊上买墨镜、口罩、纱巾和帽子去了。好家伙,花花绿绿一穿戴,简直就成了外星人,说难听点吧,就像恐怖分子,全身都裹住了,只剩双手露在外面。看看我们的片片,还能认出谁是谁吗?只有男人们不为所动,不过,这一趟下来他们还真晒得够呛,我发现,沙场点兵都被晒出油来了,响水和儿子小响水也暴露在烈日下,你看,响水取下眼镜擦汗,耳边眼镜架遮住的地方留下两道白印,多明显。

      电瓶车载着我们来到西夏王陵博物馆,它以王陵为背景,具有浓郁的西夏建筑风格,墙体呈白色,是“大白高国”皇家的专用颜色。珍贵的馆藏将我们带回西夏文明最灿烂的时代,如果不用非白即黑的眼光去看待西夏,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民族,它曾经疆域辽阔,有自己的文字和法礼,最让人钦佩的是,有文字之后十年,西夏就有了自己的日历。正是灿烂的文明,使得190年间,金代辽治,宋室南迁,而西夏则岿然不动。即使是西夏被灭,它的文字,也由僧人顽强地延续到明弘治十五年,即1502年,也就是说直到明代,党项人的后裔仍然存在。从西夏创立文字的1047年至1502年,这意味着西夏文的使用时间长达450余年。由此可以想到,一个国家的文明,在任何时候都不容轻视和践踏,一个国家的文字应当受到尊重。我们作为诗歌爱好者,有理由和责任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当今的国人,没有理由恶搞我们可爱的汉文字。这是我走出博物馆后最强烈的感受。

      眼前的荒漠仿佛一眼望不到边,那么多游人撒到空阔的大地上,就像洒下几点雨滴,变得稀稀拉拉的,更不用说我们三十来个人,一眨眼就找不到了。我和丝雨起先还和响水父子俩在一起,照了两张相后就走散了。我俩手牵手呆呆地站在被蒙古骑兵掘开的墓坑前,这里曾经是什么样子?如今坑里长满青草,我想起丝雨的诗“一指音符从时间中划过/旧弦沧桑何须猜/西夏王国随梦逝去/冰凉的荒冢王者已睡千载”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悲凉。

      天空湛蓝,白云漂浮着一动也不动,仿佛时间静止了。我们来到高大的陵台前,仰视了很久。缺乏史料的西夏王朝,千年来神秘异常。如今,王朝在中国大地留下的最大背影就是这些黄土夯造的西夏帝王陵了。可悲的是,由于常年日晒风蚀,这些“东方金字塔”到了大面积坍塌的危险期。围着陵台转了一圈往回走,迎面碰上微斋老师和花间一家人。我们汇合一处,边听老师讲历史,边向不远处的凉棚走去。

      嗬,都在这儿呢,大家一人一杯老酸奶正聊得起劲,凉风习习,很是惬意。盘点一下今天的行程,到“沙漠人家”要路经青铜峡,顺道参观108塔和黄河楼,安排得非常合理紧凑。“沙漠人家”的诱惑力太大了,为此,原本定好机票今天返回的丝雨,请人帮忙花200多元改签了机票,留了下来。但行客却没这么好运气,他因为换新工作,15号报到,今天下午晚一点必须离开银川,魏萍答应他,等参观完黄河楼,一定有专车直接送到机场,所以,今天他的行李是随车走的。

      走一个行客,又来一个魏庆,她是被魏萍拉来当帮手的妹妹。中国不是有句名言吗?“计划赶不上变化”,原先定好刘策主任和杨波主任会先行赶赴“沙漠人家”进一步落实细节,不料二人临时有事不能前往了,魏萍心里没底,就把妹妹拉来了。这姐妹俩算是为咱东方诗友把心都掏出来了,该怎么谢呀?

     “108塔”位于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是一个大型喇嘛式实心塔群,为等边三角形,共有108座塔,最顶上一座是塔王,据说建于西夏时期。过去还可以每个塔转一转摸一下,现在都围起来不让转了,只让爬到最顶层去转塔王,为了消除人间108种烦恼,我们跟随导游爬到最顶层,只有两三个上点岁数的政委没上来,全体都有,跟导游一起围着塔王转圈。我的天!二三十个人手摸塔砖,围着一个小塔挤挤挨挨地走着数数,地上因为正在修葺堆了些砂石,一点都不好走,塔砖的每一面都要摸到,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当时可没人笑。数满的人下来,不断又有人加进去,像一圈蚂蚁,认真地往前挪,还不忘自己数的圈数。大家这么虔诚,108种烦恼该消了吧?

      刚在论坛里看到魏萍写的“黄河楼”,还以为是笔误,把“黄鹤楼”写成“黄河楼”了,上网一查,还真是黄河楼,它位于青铜峡市黄河西岸, 于2010年7月开工,主楼体高108米,可乘电梯直达楼顶,宁夏黄河博物馆就设在楼内。它是宁夏黄河金岸的点睛之笔和标志性的景观工程之一,整体风格为仿明清建筑,色调是中国红和富贵黄,恢弘的气势与黄河一泻千里的大手笔相得益彰。

      楼听说上不去,在城台上俯瞰黄河也够令人惊叹的。芳草先上来,刚喊了一句:“别打伞,风太大”话音未落,飘飘的遮阳伞“哗”的一下就被吹坏了。还是浮云老师的话最经典:“登上黄河楼,才知道什么是风在吼”你想,连双耳失聪的浮云都听见风在吼了,可见这城台上的风有多大。极目远望,黄河弯弯像一条深黄色的缎带伸向远方,在它的两旁,各有一条清澈的河流,听说那是黄河的支流,大片的城市建筑镶嵌其中,绿化使城市充满活力,就像一只巨大的调色板,美极了。美则美矣,可有人记住它,是因为相机摔坏了,那个为东方诗风立下汗马功劳的相机(我第一次看见它时就已经为大家服务多年了),90年代后期买的时候一万多,钱还不是最重要,要命的是这次它还肩负着沙漠晚会、壶口瀑布(后续的个人行为)等等神圣的使命啊,这让紫光父子情何以堪?唉,紫光二世下车的时候不小心,好端端挂在脖子上的相机怎么就会掉到地上了呢?可怜紫光父子在黄河楼上面对美景,拿着个手机跑来跑去,他们心有不甘啊。

      风实在太大了,诗友们下楼向大巴走去,魏萍告诉行客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车一会儿就该来了。行客开始和大家一一告别,这种时刻最让人受不了,记得2007年重庆之旅分别时,诗友们哭得稀里哗啦,湘西王村分别,我也是泪流满面,现在好了,诗友们都适应了这样每年一次的分别,知道第二年又会见面的,都把这种难舍化为对下一次的期待,也就不再哭了。回想我2009年第一次参加湖南诗人刘年承办的“湘西行”时,这孩子才28岁,喊我“海棠姐”,因为他的广东方言闹过不少笑话,重庆之旅那年还弄丢过一次,转眼6年过去,行客一如既往对论坛不离不弃,除了2013年温州之行因故缺席,每一次年会他都参加,除了2012年上海松江他按时离开,每一年他都要早退。想起2011年九江之行在鄱阳湖边送他上摩托车,沙场煽情地唱道:“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唱得大家心里那个酸哪。

      一辆白色小轿车停在跟前,下来一位女士,是魏萍的朋友。魏萍千叮咛万嘱咐将行客托付于她,就像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别人,嘱咐得那么仔细。大家忙不迭握手拥抱,相约明年乌兰察布大草原不见不散。这群人一直看着小车开得不见了踪影,才转身上车,收拾心情,向“沙漠人家”进发。

      我发现这次来银川,我特别不爱看时间,不想关心时间,怕给自己紧迫感。其实有时候看了时间也没用,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你不能严格按预想的方案行事,还是随缘的好。比如,观看沙漠落日,预计是“赴沙漠人家之后观沙漠落日”,这是多浪漫的事啊,而此时,车飞奔在荒野上,太阳却不容分说向天边滑下去,我恨不得像“套马的汉子”甩一根套马杆过去,把夕阳拉住。

      从黄河楼到沙漠人家大约要3个多小时,一了山人的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坐太久,夫妻俩跑到最后一排,贤惠的妻让老公把头枕在自己腿上,躺在座椅上呼呼大睡,自己却困得东倒西歪,我真后悔当时没拍下这感人的一幕。其实,感人的镜头还不止这一个,一路上,只要休息,这个政委都在替一了按摩腰部,在沙漠篝火晚会上,一了还躺在沙漠上让妻子给他揉腰,这简直就是一个随队医生嘛,我说一了弟弟也太幸福了哈。

     车到沙漠人家已是天傍黑了,哇,好凉快。一看门牌才知道,说是中卫沙漠人家,其实我们已站在内蒙境内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盟分左旗和右旗),属于鄂尔多斯市,这不是回到祥子工作的地方了吗?祥子也觉得很亲切。为了今晚,魏萍跟妹妹专程来考察过。众人紧随魏萍去看蒙古包,不是想象中毡子做的,是水泥砌的,一个小门,一个小窗,里面装饰得倒完全像个正宗蒙古包,一条大炕,可以睡很多人,包顶部有个巨大的排风扇日夜不停地转。很好,很好!我们哪见过这些呀?就是不好,这辈子也只能遇上一次,难得之极,大家觉得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放下行囊四处转转,院子里很多果树,朦胧中看见两棵树上结着果子,芳草指着大的说“快看,苹果”,我也高兴的附和“嗯嗯,还有小苹果”,芳草一看那棵结着小果子的树,叫起来“啥子苹果哟,那是枣子”呵呵,眼神不好害死人。

      大家喝着奶茶,一群人坐在炕上的长条桌旁,另一部分人坐在两张圆桌旁。微斋老师专门给我倒了一杯,问我喝得惯不?我抿一口,咂咂嘴,挺好喝的嘛,祥子悄悄透露,这本来就是我们平时冲奶粉喝的那种奶茶嘛,现在有些人都偷懒了,真正的奶茶,是很复杂的。原来如此,难怪没啥喝不惯的嘛。西瓜端上来了,是路过中卫市特意买的当地有名的硒砂瓜,又甜又脆,可都不敢多吃,得留着肚子吃烤全羊,两只哟。

      放在小车上的烤全羊推进来了,头上扎着红绸子,跪在盘子里。年轻人一窝蜂围上去拍照,有的全神贯注拍羊,有的连羊带人一块儿被别人拍。我看着小羊想起外婆以前杀鸡时念的“鸡莫怪,鸡莫怪,你是人间一刀菜”,悄悄对微斋老师说我也念念哈“羊莫怪,羊莫怪,你是人间一刀菜”,微斋呵呵笑起来。接下来的场景不用说你也猜到了,在内蒙草原吃正宗烤全羊,那个痛快劲儿,就甭提了。席间,丝雨和沙场对起土家山歌“六道茶”,没想到沙场还真有土家阿哥的架势:“喝你一杯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喝茶就喝茶呀,哪来恁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他呀不在家”丝雨脆生生地答道,大家边听边吃,笑成一片。

      吃饱喝足,发觉屋里好热,我出门透气,猛一抬头,一轮明月高挂在树梢上,今天是阴历十七,月亮正是圆的时候,我惊呼“好大的月亮啊!”人们纷纷跑出来,浮云、响水、山鹰举着相机一阵猛拍,这多少弥补了没看到落日的遗憾,也算一个大大的惊喜了。“秦时明月汉时关,……”身在塞外,想起这首诗,别有一番感受。这时,有人在喊上车,到沙漠去开篝火晚会。该是夜里10点多了吧?知道沙漠晚上很冷,所有人都换上带来的长衣长裤。

      是谁说50岁以上的坐前面的车?我老老实实对号入座,等返回时我被谁特意拉住坐上后面的车,才知道自己刚才上了当,可当时并不知道。原来,前一辆车是老年人专座,司机开得比较温柔,黑夜里,九公里沙漠越野,又是十八弯,又是十八浪的,怕老人们心脏受不了,后面那辆才是真正开得野性。反正第一次沙漠之旅,不管是跟年轻人一起,还是跟老年人一起,都是终身难忘的。我跟诗酒老师坐第一排,扣好安全带,司机骄傲的号称“六驱越野”像一辆威猛的装甲车,轰轰的冲进黑夜,风在狂吼,红旗猎猎。昏暗的车灯下,沙越来越多,沙浪越来越密,沙山越来越高,车像冲浪似得颠簸起伏,好刺激啊!我大喊大叫着。野性!我脑海中猛然蹦出这个词,仿佛乘坐的是一匹天马,正腾空直奔天边而去。

      车在沙漠深处停下,“月亮泉”到了。一个帐篷亮着灯,在黑咕隆咚的沙漠里,像一只漂在海上的小船,这就是我们的营地。眼前朦朦胧胧一片沙海,是日思夜想的腾格里大沙漠吗?我们呆住了。片刻,丝雨“啊”的一声大喊,拉着我展开双臂,远离人群,一路高叫着“啊……”向沙山跑去,人们全部进入癫狂状态。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她为自己的英明果断而骄傲,改签飞机太正确了!丝雨翻过沙山向下滑去,我怕陷入流沙,拼命喊她,可她不听,还拼命喊我下去。黑暗中,不断有人往这边来,响水父子也向下滑去,没有滑沙板根本滑不动;一了夫妇手牵手窃窃私语着走下去,他俩像在度蜜月。我也壮着胆子下去,刚到一半,丝雨就上来了,我转身和她一起往上走,这才知道,从这一面上来有多难,一踩一陷,越急越走不动,眼看马上兄离我们只有一两步之遥,我们气喘吁吁用尽全力就是不能靠近,后来只能跪着慢慢爬上来。

      营地的人在架篝火,大家迫不及待围成圈跳起来。远离喧嚣,我和丝雨静静地坐在沙山上,心境无比开阔,暗淡的星光下天边一线灯火,丝雨问那是哪里,“希望”我答非所问。我们约定,今后无论遇上什么困难都不要怕,与广袤的沙漠相比,人类那点忧愁、悲伤、痛苦算什么?根本不值一提!那点困难可以忽略不计。当篝火点燃的瞬间,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

      仿佛时光倒流,眼前是一群快乐的孩子。音乐响起,你看,沙场疯狂的挥舞着火炬,他一定觉得自己是条喷火的龙;73岁的青木忘情地抖动着双肩跳起蒙族舞蹈;柔弱的飘飘居然穿着短袖,优美的舞姿不让花间;警察诗人苦瓜裹着大棉被在火堆前张牙舞爪,像个巫师……一声令下,大家跳起骑马舞,管他舞姿好不好看,反正今晚,腾格里沙漠是我们的!是东方诗风的包场,没人会嘲笑我们。

      人生一世,有几次能像今晚这样疯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与苦恼,但是今晚,一切都放下了。今晚不适合思考,不适合忧伤,不适合牵挂,只需要唱歌、跳舞、在沙漠上摆个“大”字,傻傻地望向星空……

TOP

一口气读完海棠的《东方诗人宁夏行》,写的太好了!既生动又感人!跟着大家每一个真实的感觉走,那一幅幅远离尘嚣而欢呼雀跃的画面在我脑海里不断显现……

哦,才知道海棠是回族人。 :)

(放个书签,待读下文)
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海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TOP

谢谢雁语姐姐来读,您腿脚不好,若有机会,和东方诗友相聚一次多好。

TOP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4-9-1 15:05 编辑

.                                                       五
      8月13日,晴,参观金沙岛、沙坡头后返回银川。

      今天的话题还得从昨晚说起,严格的说,应该是从今天凌晨说起。像这样的狂欢很轻易就让人抛弃时间的概念,时间之外,许多人超越了自己。比如,有着严谨作息时间的微斋先生,依旧精神矍铄;比如,被庸医误诊的苦瓜,拖着一条伤腿居然裹着棉被跳得那么开心;再比如,柔弱的飘飘,她是一贯以“柔弱”自居的,凡是参加过九江之行的诗友,都不会忘记,那次沙场是怎样把她从公交车上架下来的。来银川前,她还想依赖秋水或沙场能与她同行,当他们各自公布自己的行程,绝了她的依赖性,她竟然也能在一天内连转两次飞机,平安抵达银川。现在,寒冷的沙漠之夜,她居然穿着短袖与大家狂欢,并且今天一整天情绪高昂,一点也没有要昏倒的迹象,还能与一了、花间和沙场共同演绎沙漠情景剧“西夏王子复活记”。可见,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大的,只要她认为自己强大,就一定强大。

      大自然给了生在偏远山区的土家妹绿杨丝雨一副好嗓子,也给了远在塞上的黄河女儿魏萍和魏庆两姐妹一副好嗓子,在“月亮泉”吼一吼,堪比央视的“好声音”,当第一辆车开动的时候,歌声还在沙漠的夜空缭绕,原来,飘飘也加入了。

     一路尖叫着返回沙漠人家,推开门一看,女同胞们愣住了,满桌杯盘狼藉原封未动。原来,这是魏萍特意吩咐的,以为大家回来还要宵夜,不是剩了很多羊肉吗?谁知大家都不饿,当前第一件事就是睡觉,因为,还有几小时又该起床看日出了。不知情的女同胞们埋怨起来,魏萍两姐妹只好把服务员从睡梦中喊起来拾掇,还没走出梦乡的服务员懒懒的收拾了个大概,留下一屋子羊肉味和酒味,这一晚要是做梦,一定都跟羊有关。

      男同胞们在另一个蒙古包,这会儿早睡下吧?我们赶紧给自己找窝,虽然没亲自睡过炕,但从电影里看,好像都是头朝炕沿吧?没错,魏萍说要是人多,第一排就头朝外,第二排头冲墙,朝里睡,要不睡不下。还真是的,14个女士刚好睡下,几个讲究的去刷牙洗脸,等她们上炕,我们早进梦乡了。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见塑料袋哗啦哗啦响,我以为是老鼠钻进去了,翻身大喊,谁知竟喊出“谁翻塑料袋?”没想到还真有人回答,“我不小心把手搭上去了”是靠墙睡的丝雨。一会儿,又有人喃喃细语,好温柔,是谁说梦话,听不清,反正是从飘飘那边传来的。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把我惊醒,睁开一只眼,看见芳草和谁起床了,拿着手机晃来晃去找衣服,一看时间,啊!5:05了,赶紧一翻身爬起来,这一下,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想看沙漠日出的一个接一个都起来了。人们也不说话,心有灵犀的各自忙活,紧张而有序,把所有能御寒的都穿上,沙漠的早晨冷。魏萍两姐妹还在睡,别打扰她俩,昨晚她俩睡得最晚,看沙漠日出她俩有得是机会,而我们,生平也许就这一次。走吧,我们轻轻关上门。

      谁知还是晚了,芳草匆匆忙忙跟诗酒老师一群人早已不知去向,忙打电话联系,得到的回复是:太早了,不要惊动沙漠人家的老板,自己寻找有沙漠的空旷地带看日出。于是,我和丝雨、花间一家、秋水、紫光父子等相伴,尾随一了夫妇向空旷的高处走去。真的好冷啊!我穿着风衣手还冰凉,花间围着披肩稍好点,大马、小马冷得直哆嗦,丝雨裹着长裙坐在砂石地上一动也不敢动,大家眼巴巴望着东方,秋水和紫光他们在高处找到一间小屋,躲在背风处,一了夫妇向沙漠深处走去。天空,一轮明月还在,而黎明即将来到,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因为寒冷,这个过程就更难熬。

      暗云渐渐散开,天一点一点亮起来,月亮还倔强地留在原地。一大片云挡在地平线上,我有点着急,这片云老挡在那里,太阳岂不是要从它后面出来,虽然眼前不是沙漠,但太阳也应该从地平线升起才对啊。不过我发现,太阳从天边的云彩后面升起其实也很美。大约6点16分左右,金红金红的背景,渐渐为那片云彩镶起一圈金边,我们以为太阳马上就要探出头来。可是,太阳似乎成心要考验我们的耐性,迟迟不露面。冷啊!举着相机的手冻僵了,太阳,你快点出来暖和暖和我们吧。就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云彩的上方忽然红光四射,太阳露出一线头顶,然后很快升起,当调皮的太阳完全跳出云彩,时间直指6点23分。此时,日月同辉,遥遥相望。

      这一刻太精彩了,诗友们没谁是空手的,美图各有千秋。一了那张,起伏的沙漠配上朝阳,别有韵味;祥子把花仙子当模特,以朝阳为背景,拍成了沙山剪影,美极了;山鹰抢到各种珍贵的瞬间,让人眼馋……有人高兴,也有人难受,芳草的脚都冻僵了,回蒙古包第一件事钻进被窝,把自己严严实实裹起来;微斋先生冷感冒了,开始咳嗽。不过,这都没什么,这辈子能看到一次沙漠日出,也值了。

      有个花絮一定要说,就是男蒙古包里的笑话。早上开门就有人抱怨,说一夜没睡好,尤其三个孩子——小马、小响水、小山鹰,陷入重围,无法入睡。对此,祥子的态度最诚恳,直作自我检讨,说自己打鼾厉害;沙场态度最不好,振振有词、百般抵赖;诗酒老师向来是加害者,还记得吗?他打鼾能把同寝室的人打到卫生间的浴缸里去睡觉,这次居然变成受害者,而且,起夜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在门旁的椅子上将就打个盹,位置哪儿去了?沙场一个翻身给占了。马上兄和大马也都说没睡好,其实,最有发言权的是白浪先生,他才是真正一夜没睡。白浪先生自参加2013年温州之行后,便决定不再离开东方诗风了,他温文尔雅,不事张扬,比微斋先生和诗酒老师还年长一岁的他,从不摆老资格,是整个团队最自觉的人。面对如此强悍的鼾声阵容,他没有抱怨,而是作为一种享受,细细品味,总结出了一个交响乐谱,谁是长号,谁是短号……听着他轻言细语的描述,你会觉得这一晚的鼾声无比美妙。他说他会写一首诗来形容它的美妙,我们期待这首诗。

      魏萍两姐妹给我们一个建议,上午在月亮泉玩沙,下午去沙坡头看景,不仅节约钱,还玩得痛快。早饭后我们立马出发,这次我可不坐老年专车了,我要玩玩年轻人的刺激。相比之下,这个司机比昨晚那位有激情多了,一副基地组织成员的装扮,身着迷彩,包着头只露出眼睛,握方向盘的两只手臂晒得黢黑,他回头高喊一声“把安全带捆紧点,走了!”强烈的动感音乐一响起,全车人瞬间就被感染了。不知道是不是和昨晚的路线一样,反正昨晚什么也看不见,现在眼前浩瀚沙海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像坐过山车似的在沙海里冲浪,尖叫一阵接一阵,好像只有这样才能释放自己平时压抑的情感。司机特别会互动,居然能站着开车,带着大家又喊又唱又跳,反正沙漠没有红绿灯和交警,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远处一棵长着细长树干的树叫“窈窕淑女“,与她遥遥相望的另一棵枝干蓬松的树叫“君子好逑”,两棵奇怪的树,孤独的长在沙漠里,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呢?司机高叫着“让我们对它们说——”“我们来了!”全车人竟然异口同声。

     “月亮泉”不是“月牙泉”,那在甘肃呢。一堆灰烬躺在沙漠里,是我们昨晚留下的痕迹,不远处果然有一汪圆月,碧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傍着金色的沙山,这么美,竟然昨晚没人看见,听说紫光发现了水,但是没敢走太近。今天的项目是滑沙(自己拖滑沙板上山)、骑骆驼、开卡丁车(60岁以上不玩),刚才“六驱越野”的冲浪也算一个项目,50岁以上的是小小的冲浪,难怪那么温柔。其实大可不必,东方诗风的老师们都是常青树,都有颗顽童一样的心,结实着呢。比如微斋先生,虽然他的票里不含卡丁车,但他有花间的先生大马送的票,非得开一下不可,结果威风凛凛的开回来,得意之极,哪里看得出他是70有3的人?

      滑沙不光是力气活,还得有技巧,空手上沙山都累够呛,再拖个滑沙板,简直气都喘不上了,不少人没滑沙,就因为拉不动滑沙板,还有就是害怕。有些人害怕,就结伴一起滑下来。其实,往下滑的时候,真带劲儿,风在耳边呼呼响,像要飞起来似得。第一次我也有点怕,太高太陡,万一翻了咋办?再一想翻了也在沙里摔不坏的,心里就笃定了。司机真好,老远吼道“把脚登在板上,手放在两边的沙里”这要领果然好使,既掌握了平衡又可增加阻力,一次成功。我前后滑了3次,除了东方的三个小帅哥,我是滑沙次数最多的,厉害吧?感觉倍儿爽的还有飘飘,她从卡丁车上下来,激动得直跳“太爽了,太爽了,我还要开!”

      骑骆驼是每个人的最爱,美中不足的是这个驼队没有驼铃,走起来不声不响的,少了些许韵味,我们只有在驼背上遐想或吼上几声,想象自己是沙漠里的商队,刚从阿拉伯满载而归。不信,看那些照片,男士们头戴西部牛仔帽,一个个英俊潇洒;女士们围着红红绿绿的头巾,带着墨镜,充满西域风情,哪一张不令人砰然心动?东方的三个小帅哥真懂礼貌,让长辈们先骑,自己结伴跑去滑沙,等最后一轮。这些孩子想必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对诗歌还是热爱的吧?假如真是这样,咱东方有幸了,这就是希望啊。小马已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作品请微斋先生指点了,此行,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喜的呢?

      远远的我见到动人的一幕,凉棚下,诗酒政委趴在椅子上,诗酒老师正给她揉腰,刚才骑骆驼,政委把腰骑疼了,周围没人,就他俩,诗酒老师揉得那个仔细啊。人称“大侠”的诗酒自娱,刘年将他比作“乔峰”,可见他的人格魅力。自2005年7月,诗友们走出虚拟空间,在合肥聚会。由诗酒老师提议,打破局限,将原先的“古典新诗苑”更名为“东方诗风”,得到诗友们赞同,确定论坛方针:以创建新诗格律,建立格律体新诗为己任;决定将沿用半个世纪之久的“现代格律诗”改成“格律体新诗”,并在年内出版《新时期格律体新诗选》。自此,诗酒老师受命接过“古典新诗苑”大旗,成为“东方诗风”的“掌门人”,主持站务。至今十年,从合肥、柳州、重庆、邯郸、湘西、九江、皖南、上海松江、温州直至银川,一个纯诗歌论坛能在虚拟网络坚持十年不散,已属罕见,而从头至尾能完整参加论坛活动的人,在论坛也只此这一对夫妇。都说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了不起的女人,信矣。诗酒老师,耐心点揉啊。

      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与那位激情司机合张影吧,感谢他给我们带来快乐。车向金沙岛飞奔,我们的心还留在沙漠上,在那片漂浮于蓝天的白云上,在“月亮泉”小小的“钓鱼岛”上,在昨夜篝火的灰烬旁,在夜里摸黑下去的沙谷里……

      金沙岛位于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天然形成沙中有绿、绿中有水、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相通、路相连、树成林、鸟成群的奇异景色,再加上成片的紫色薰衣草和其他各种花卉,与月亮泉单一的黄色比起来,色彩靓丽多了。但是,我们并没在此做过多停留,因为,我们要尽早赶回银川,刘策主任特意准备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千载难得,不可错过。经过再三斟酌,大家一致决定放弃沙坡头,直奔银川市区。

      其实,我们已经到了沙坡头景区的门口了,当时已近16:00点,别说进去游玩,就是现在起程往回赶3小时路程,到银川已没有吃晚饭的时间了,只能买干粮自行解决。什么都别说了,宁夏给我们的惊喜还少吗?在月亮泉已经尽兴,沙坡头就留个念想吧。说走就走,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为了给东方诗人宁夏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刘策主任请“宁夏西夏乐舞蹈艺术团”为东方诗人做一个专场演出(票价198元)。原本定在8:20演出,当我们赶到时,已过8:30了,门口,身着西夏服装的演员直接将我们引向最佳座位,刚一落座,演出就开始了。原来,艺术团的演员们化好妆,在等我们啊!在诗歌不景气的当下,我们何德何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今晚魏萍有急事离开,全靠妹妹魏庆从中协调,她情急之下,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硬是叫豪华大巴的司机从甘肃返回银川时,直接到百吉酒店来把我们送到西夏区铁路文化宫。魏庆一路陪同,俨然成了魏萍的替身,应付给大巴200元车钱她也不收,看来这个人情,定是魏庆去还了。


      宁夏西夏乐舞蹈艺术团团长毛来红本是学美术的,但因痴迷西夏文化,如今已成了半个西夏学专家。在他眼中,历史中呈现出破碎和缺失状态的西夏对世人充满着神秘的诱惑,而今人对其文化艺术却一直开发利用得不够。他受西安大唐艺术的启发,历时十余载整理编导出了全国首部大型原创西夏遗风主题歌舞《神秘的西夏》。这场美轮美奂的歌舞,从西夏服饰、舞美造型到先进的声光电设施,都堪称一流,把我们这几天看到的无声的景物,活灵活现的搬到了舞台上,给人以直观的呈现。刘策主任在我们活动的最后一天,有意做这样的安排,无异于点睛之笔,为大家创作提供了便利。

      演出间隙,有个互动情节,请三位观众上台用毛笔临摹一个西夏文字,沙场和金谷踊跃上台,本来得个毛绒骆驼奖品就可以下台,没想到金谷老师认真的又是签名又是盖章,竟让艺术团无意中得一副收藏。演出结束,金谷老师就走不了了,与诗酒老师留下来,以“精彩”二字为主题大字,写了一副作品:“绿转红旋妙美音,贺兰山下舞雄鹰。雪泥鸿爪惊重现,精彩推陈更出新。”以此作为对刘策主任的感谢,对宁夏西夏乐舞蹈艺术团盛情款待的感谢。原本已离开的魏萍竟然也赶来了,此情此景,魏萍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欣慰地笑了。

      回到酒店,已是夜半时分。至此,“东方诗人宁夏行”圆满结束,明天就要分别了,秋水买来酒相邀畅饮,诗酒老师不顾政委反对,一了不顾腰椎忌酒,与沙场、芳草等5人一直喝到凌晨1点。可惜我不会喝酒,没去,但是场面可以想象,一定不是柳永的“都门帐饮无绪”,有“乔峰”在,一定会和东坡一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何以见得?哈哈,因为有人喝醉了。(待续尾声)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