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876|回复: 0

[佳作推荐] 林建刚:施蛰存写给胡适的六首旧体诗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0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520
发表于 2017-5-9 11: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施蛰存写给胡适的六首旧体诗
2015年第2期的《随笔》杂志刊登了台湾学者翟志成的《胡适的冯友兰情结》一文。文中引用台湾胡适纪念馆的档案,披露了一封唐锡如写给胡适的信。饶有趣味的是,信函中有施蛰存写给胡适的六首旧体诗。
唐锡如致胡适的这封信写于1950年2月11日。当时,他已从大陆到了香港。信中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这儿附上的诗,是施蛰存先生给先生的,他本来预备写信托我带来香港寄,因为危险性太大,所以改写了诗,也没有署名。这张纸是缝在棉袄里的,所以几次检查都没有查出。……朱光潜先生在北大,据说有半年多没有一个学生上他的课,结果被逼写了一封《自白书》,在华北人民日报上发表,全国各报即刻转载了。冯友兰先生听说所受的压迫更加厉害,除了一再逼他撰文登报否定他自己的哲学上的见解外,还要他参加京郊土改运动。我的家乡有位老先生,年近七十岁了,是一个中学校长,军事代表逼着他在街上“扭秧歌”表示前进,这位须眉皆白的老先生,当街表演这种丑态,当然引得许多人发出哄笑,可是看了落泪的也大有人在。
这段文字之后,附上的就是施蛰存的六首诗。
由唐锡如的信可知,施蛰存本来是想给胡适写信的,但在当时未免不合时宜,最终写了六首旧体诗,由朋友唐锡如带出来,在香港呈寄给胡适。
施蛰存如此辗转地向胡适表达的是什么呢?这涉及1949年前后施蛰存的内心世界,很有必要解读一下。故笔者不揣浅陋,试着解读了这六首诗。
第一首:
万里无烟囷鹿虚,那堪一夕几抄梳。
江南生意随年尽,缀网犹为竭泽渔。
这首诗写的是1949年前后江南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囷鹿,即粮仓。《国语吴语》中云:“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堪”即“忍受”意,“抄”有“掠夺”意。此诗写的是当地政府在大乱之后,没有充分地让民众休养生息,结果导致了江南地区民不聊生、万里无烟的悲惨境况。
第二首:
排门豪吏日追呼,征却秋粮又借租。
四野萧条少薇蕨,满城鼓吹颂唐虞。
豪吏,即石壕吏,这里似用杜甫诗中的典故。薇蕨:即薇和蕨。它们的嫩叶皆可作蔬菜。战乱时代,薇蕨是贫苦人们经常吃的野菜。此诗写的是当时的基层官吏忙于搜刮民脂民膏,“征了秋粮又借租”,以至于贫苦民众所食的薇蕨也很少见。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却还在那里“满城鼓吹颂唐虞”。
第三首:
决夺枋榆燕雀喧,欲回天地入杝藩。
可怜日暮碧云合,行处凌霄健翮翻。
枋榆:枋树与榆树。后来用来比喻狭小的天地。杝藩,即藩篱。健翮,即矫健有力的翅膀,后多指有才华的文人雅士。此诗以飞鸟、燕雀比喻知识分子,意在诉说知识分子在狭小的天地里喧闹,原本希望回到广阔的天地却不小心落入彀中,结果有才能的人最终倒了霉。
第四首诗后写有“记芝生、孟实”,全诗如下:
人生识字忧患始,镕经铸史尔何为。
天子圣明臣自昧,蒙恩许作责躬诗。
此诗明确指出写的是芝生、孟实,故最易解。芝生,即冯友兰。孟实,即朱光潜。联系这封书信,我们很容易就看出,此诗写的是在“知识分子忠诚老实运动”中,冯友兰与朱光潜在压力下被迫写检讨的事情。
第五首:
长安寇盗多狐魅,汴洛王师亦虎狼。
秦妇吟成何处献,韦郎行止费商量。
此诗应该是写1949前后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施蛰存以“长安寇盗”与“汴洛王师”来比喻国共两党。“秦妇吟”典出自韦庄的《秦妇吟》,这首诗描写了唐朝黄巢起义所造成的生灵涂炭的情形。作者以黄巢起义来形容当时的内战。韦郎即韦庄,作者以韦郎比喻知识分子。“韦郎行止费商量”这句诗,即说知识分子在国共两党之间殊难选择的尴尬境遇。
第六首:
渡河浮海想艰辛,殉道何须更殉人。
虎变久孚天下占,好将禅让辅尧仁。
这最后一首诗,应该是施蛰存给胡适的建议与劝诫。
“渡河浮海”即孔子所说的“邦无道,乘桴浮于海”。意即胡适在1949年坐船去美国的往事。“殉道何须更殉人”这一句,似是说胡适为自由主义价值理念殉道完全可以理解,但似不必再去为他人而殉道。这里的他人,即蒋介石。诗的意思似说胡适应坚持自由主义理念,但不必追随蒋。意思就是希望当胡适与蒋介石意见不合时,应该据理力争,以道抗势。
后两句中“虎变久孚天下占”用的是《易经》中“大人虎变,未占有孚”的典故,是说高人对时局的判断是不需要用占卦来证明的,这里的“高人”当然是指胡适,联想到其前面几首诗中对当时大陆知识分子的境遇的描写,这似乎是在肯定胡适当初离开大陆的选择。“好将禅让辅尧仁”一句用得是中国上古“禅让”的典故,“禅让”即是现代“民主”的代名词,此句似说胡适以后可以有机会以民主思想来帮助或者影响蒋。在施蛰存看来,蒋介石对知识分子的态度还是比较仁义的,胡适离开后有机会可以劝蒋做好事,即实现民主。
这六首诗,由四九年前后国内人民的生活,写到大陆知识分子的命运,感慨四九年前后知识分子选择的艰难,并由此论述了胡适当时的选择。最后,作为朋友,施蜇存在诗中表达了对胡适的殷切期望。这些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言简意赅,意犹未尽,不输一封长信。
这六首诗,真实表现了当时施蛰存的内心世界。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中,他让朋友将这几首诗缝在棉袄中,呈寄给了胡适。这六首诗,不仅有文学上的价值,更有历史价值。
(施蛰存,学者、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5-1-4 13:53 , Processed in 0.07479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