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死水吧 于 2017-9-4 22:41 编辑
论章法
一 古人写诗是很讲究章法的,新诗人却很少提及,甚至包括有关新格律理论的文章中也看不到关于章法的论述。但是,作为以追求现代汉语言形式美为己任的文学样式——新诗(尤其是现代格律诗),章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试析之。
二 章法,古人又称之为篇法、部法,指的就是文章结构之法——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例如,布局谋篇都要考虑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文脉贯通、疏密详略、开合接转等。徐浩然在岳麓书社2001年6月出版的《格律诗词写作》一文中,把格律诗的章法称为章律,并且列为格律诗的格律之一。他说:“一般的文章,如小说、散文,并没有一定的章法模式,哪段长哪段短,等等等等,均由作者掌握。而格律诗却有相对固定的章法模式,有常规的布局,这就是格律诗的章律。” 中国古代传统的诗歌章法理论,有起、承、转、合的说法,这是元人总结前人的创作实践而归纳出来的结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体诗歌组织结构的规律。元杨载《诗法家数》说:“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结,三致意焉,则工致矣。”所谓“起”,就是开头,往往具有总领全篇的作用;所谓“承”,就是承上,是对开头话题的发挥;所谓“转”,就是转折,是改变角度,进一步扩展内容;所谓“合”,就是收合,即结尾呼应“起"的内容。 一般地说,绝句的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转,第四句是合;而律诗则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如: 这是首直抒胸臆的小诗。诗以“红豆”起调,春结红豆荚承之。以红豆喻相思,而劝君多采几枝以存情愫。由此,诗歌将“比”转之而“兴”,托出了诗意。末句,由含蓄的意境点明了“红豆”即“相思子”的题意。 这又是一种风格。开端开门见山,以“泰山是何模样设问,而造成诗的悬念。颔联不是直接描绘泰山之壮观,而是侧面承之,由“望岳”的联想,透过山色、光线、层云等景色来一睹泰山的丰采。颈联转得巧妙,由“望岳”而“想岳”,既写景,又抒情,将望岳与人生的感慨融洽如一。尾联纵恣壮情,抒发了诗人奋发自勉,敢攀绝顶,藐视众山的壮志。 上引二诗,其艺术技巧、风格各异,但都以起承转合的章法,将诗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景物自然入诗,而使诗歌在严谨的艺术结构中显现浓郁诗味。
三 新诗讲究章法,是说新诗写作也要注重诗的结构和布局。诗,不论长短、体式,其结构、布局都要符合起伏照应、承接转换的艺术规律。也就是说,要受诗人思想感情的发展——由平静到激动、由转变到突变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因此,章法无疑也应该成为新诗格律的主要要素之一。 尽管在新诗格律理论中缺少了有关章法的论述,但在具体的新诗创作实践中,追求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们在新诗结构布局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却独具匠心。 现代格律新诗也注重诗体的布局谋篇,在章法的运用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起承转合式 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章法理论,但是在新诗创作中,诗人的构思过程和诗情的发展脉络,仍然脱离不了起、承,转、合的思维规律。如: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纪宇,八十年代创作的影响巨大的“四章体式”格律诗《风流歌》,全诗共四章,其结构符合我国古典诗歌章法理论中起承转合的做诗之道。
现代格律新诗中有一种八行体律诗,全诗八行,中间两联对仗。从结构布局来看,也符合古代诗歌起承转合的作诗之道。如: 漫步皇苑是起,眼前的碧水青山是承,寻觅旧时的繁华是转,昔日风物被历史湮没是合,思想感情的发展由平静而激动,由高潮而平稳,结构周密完整,层次错落有致。
(二)首尾呼应式 这是现代格律新诗中最常见的一种章法类型。这种类型首节和尾节在结构上大致一致,在语言上有的完全相同,有的略有变化。 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首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尾节
又如: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 ——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首节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大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叉为什么这样亲近? ——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尾节
再如:
春天送你一首诗 蕴含着我的情思和审美。
送你一片雪花诗 携春信逐退残冬之追尾; 送你一束桃花词 伴春光插上新春之门楣。 送你一支布谷曲呀 耕播心愿,浇注汗水和智慧; 送你一首风雷赋呀 风驰电掣,爆破阻障与壁垒。
春天送你一首首诗 诗意在四季轮回中放飞。 ——梁志宏《春天送你一首诗》
(三)重章复沓式 这也是现代格律新诗中最常见的一种章法类型。如朱湘《《采莲曲》,全诗五节,每节结构布局完全一致。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右撑, 篷舟上扬起歌声。 ——朱湘《采莲曲》首节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在中央? 溪头,采藕, 女郎要采又犹疑。 波沉,波生, 波上抑扬着歌声。 ——朱湘《采莲曲》三节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衣香, 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朱湘《采莲曲》尾节
(四)循环连环式 这是现代格律新诗中追求诗体结构高度艺术化的一种章法类型,如各种形式的花环体新诗。如: 我在散步中感谢 襟眼是有用的, 因为是空的, 因为可以簪一朵小花。
我在簪花中恍然 世界是空的, 因为是有用的, 因为它容了你的款步。 ——卞之琳《无题五》 这首诗上节以“散步”始以“簪花”终,下节以“簪花”始以“款步”终,其间各将“无之以为用”颠倒用之。由襟眼之微,推世界之大,巨细相异、顺逆相反而首尾相应,将最后“你的款步”扣合开头的“我在散步”,形成一个完美的圆。
这首诗从结构布局上来看,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倒映,反复的句式营造了循环连环的艺术之美,增强了抒情效果。 十四行新诗是新格律诗人移植外来诗体最成功的一个范例。十四行诗中有一种追求结构布局极致的诗体——“花环体”。全诗由十五首诗组成,前十四首诗采用顶针手法,首尾相连,即每首诗的最末一句是下一首诗的开头一句,最后的第十五首将前十四首的第一行这些重复的诗句集在一起成为第十五首“尾声”。鸿篇巨制,一气呵成。绵绵不绝,荡气回肠。如王端诚《秋菊之歌》(选六节):
(五)提纲挈领式 这是新格律诗人在诗体结构上的独特创新的一种章法类型。其特征是构建篇章结构时自立纲目,从布局谋篇来看,对全诗有提纲挈领之作用。 著名诗人纪宇是追求新诗艺术化的诗人,擅长写长诗,因此对长诗的结构很费心思。为能使长诗线索分明,布局紧凑,结构完整,他创作新诗时,立意构思先立纲目,先为长诗确立纲领,然后再下笔写作。如: 2003年春天,神州大地遭遇“非典”,为表现全国人民齐动员,团结起来和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做殊死斗争的题材,纪宇写了长诗《望春读<春望>》,全诗八节,诗人选取杜甫的名篇《春望》的八行诗,每行诗是其中一节的标题。这八行诗就是整首诗的纲领。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纪宇创作了七千五百余行的长诗《’97诗韵》。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构架来自于汉语诗韵。全诗主体部分的全部结构就是汉语诗韵。诗韵的十八个韵部,是诗的十八章。以诗韵的十八个韵部界定长诗的章目,以诗韵传统中形成的韵目排列顺序作为长诗章节的目次,每个韵写一章,外加一个序曲,一个尾声,结构上序曲与尾声首位呼应。全诗长而不乱,纲目分明,十八韵部就是这首诗的纲领。可惜篇幅太长,无法引用,这里只能将篇目附后,以窥全貌。
《’97诗韵》纲目
序曲倒计时:构思与评说 第一韵紫荆花 第二韵黑色恶魔 第三韵哀歌 第四韵壮怀激烈 第五韵铸钟警世 第六韵历史有耳 第七韵家国之祭 第八韵中国之泪 第九韵昨日的腐败 第十韵烟土与国土 第十一韵沉思林则徐 第十二韵何处是神州 第十三韵呼唤英豪 第十四韵史诗与庆典 第十五韵信:旧事与新闻 第十六韵一个老人与归航 第十七韵从黄昏起程 第十八韵今夜心潮涌动 尾声历史聚焦
当然,懂得章法不等于会创作,而不懂章法,新诗的艺术品位则难以提升。因此,新诗人需要学习最基本的布局谋篇的法则,懂得新诗结构布局的艺术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鉴赏艺术的眼光,新诗创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新诗创作艺术谈》王郊天、陶型传、沈茶英 《格律诗词写作》徐浩然 《卞之琳诗艺研究》江弱水 《章法学概论》温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