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2 22: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8-1-22 23:07 编辑
. 新诗百年“东方诗风”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诗旅
2017年9月22日,东方诗风成都之旅,在众人的期盼中拉开帷幕。至28日返程,历时7天。与往年一样的是,行程满满,张弛有度;结伴采风,费用均摊;行吟交流,满载而归。与往年不同之处,恰是此行的两个亮点,不仅将会载入东方诗风史册,在中国诗史中也将是浓重的一笔。第一个亮点是经双方商定,"东方诗风"论坛与“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加上各自纸刊合称“两网两刊”)首次联合举办。活动首日,在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召开“新诗百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研讨会”,会上签署、发布《21世纪格律体新诗宣言》。来自重庆、上海、河北、湖南、山东、湖北、安徽、四川,以及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北邯郸学院武安分院的学者、诗人、学生60余人签名。第二个亮点是一了山人以上海松江区老年大学退教站《现代诗鉴赏与写作》课程授课讲师、行吟诗社指导老师的身份,率领他的团队一行16人,集体参加东方诗风活动。年长者已逾八旬,最小的也近70岁,他们自始至终兴致勃勃,情绪高涨。
承办者晓曲,即是格律体新诗网站长,也是东方诗风成员,身份特殊,感情也格外浓烈。他动用所有的人脉资源,倾尽全力穿针引线,前期准备细致周祥,令活动参与者无不为之感动。与东方诗风年会每一届承办者一样,晓曲沙哑着声音,忙前忙后,与新都团队衔接每一个细节。他到底付出了多少辛劳,才换来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请跟随我的笔触走进“香城”新都,去细细体会吧。
一
为诗歌而生的人不独诗酒自娱,晓曲也是其中一位。承办之初,一个宏大的规划就在他胸中酝酿:在活动首日,召开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他坚信此举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对于宣传推广格律体新诗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扩大东方诗风论坛和格律体新诗网也将产生积极意义。西华大学文学院成为他心中首选,院长谢应光曾著有《梦中的道路——何其芳的艺术世界》;副院长王学东亦对新诗的押韵作过专题研究;人文学院教师王国巍主张新诗创作应基本遵循闻一多的“三美”观,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学中吸收营养。于是,便有了由诗酒自娱和微斋先生共同起草的《21世纪•中国格律体新诗宣言》,便有了集18人撰写的厚厚一本论文资料,便有了鲜红的印着“二十一世纪中国格律体新诗宣言”和个人资料的精美纪念册,便有了……
早晨8点,大巴从新都锦门酒店准时出发。一路上沙场充当导游,幽默的话题引来大家阵阵欢笑。不多久,车停西华大学行政楼前。未进会场,就感到暖意融融。大门上方打出欢迎横幅,许多同学放弃周末休息,来为大家服务。会场背景横幅“新诗百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研讨会”格外醒目,与会者纷纷以此为背景摄影留念,让这难忘的记忆,定格在2017年9月23日。松江行吟诗社的诗友们,觉得自己是诗坛新兵,能来参加盛会已属幸运,还怎敢上台造次?在大家鼓励下,这群退休的高级教师与诗歌指导老师一了山人齐聚台上,拍下自己平生最值得骄傲的一张照片。我想,面对这张照片,为此骄傲的还会有他们的孩子和学生。王吉梅老师,怯怯地站上印有“西华大学”字样的讲台,笑吟吟作发言状,哪里看得出她是80岁的老人?可爱的她走下台,直调侃自己是“假洋鬼子”。
9点30分,主持人王学东宣布大会开始。首先由西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谢应光致辞,对专家、学者、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会长、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站站长晓曲作主题发言,他的关键词是“探索 规范 发展与展望”。他引用黄中模教授的话说“诗坛三分有其一”。中国格律体新诗,是10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代表人物有郭沫若、胡适、刘半农、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等等,强调句式的整齐和韵律。目前,中国诗坛已形成传统诗词、格律体新诗、自由体诗歌“三分天下”的格局。他说:“面对未来,格律体新诗必将以其自身的生命力顽强成长,形成力量,挑战自由诗的主流地位。考虑到诗史中一种诗体的确立所必须克服的困难、必须经历的曲折,期以时日,我相信在本世纪之末,格律体新诗会终成大器,成为中国诗坛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存在”。
庄严的时刻来到了,报告厅里,响起微斋先生洪亮的声音:“公历1917年2月,胡适先生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两只蝴蝶》,宣告以现代汉语为载体的白话新诗的诞生,在中国诗歌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一百年后的2017年9月23日, 我们,西华大学文学院、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及同名诗刊、东方诗风论坛及同名诗刊、重庆师范大学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四川千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集有志于格律体新诗事业的一批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聚会于成都西华大学,纪念新诗百年华诞,回顾新诗百年历程,研讨其成败得失,审视当今诗坛现状,展望二十一世纪新诗前景,各抒己见,宏论纷陈。凝聚与会者之共识,总括诸同仁之观点,謹布腹心,条陈于后,以昭告诗界,尚望垂察是幸。”台下,来自重庆、上海、湖北、安徽、四川,以及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北邯郸学院武安分院的学者、诗人、学生60余人,被宣言朗读者的激情所感染,大家仿佛站在格律体新诗发展的历史转折点,肩负着格律体新诗发展的历史重任,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1世纪中国格律体新诗宣言》包括八个方面内容:一是提出格律体新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贡献;二是主张诗歌要有音韵节奏的谐和与句法律式的规范;三是简要地回顾了闻一多先生提出“诗的格律”到格律体新诗这一全新概念的过程;四是指出近年诗歌界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五是坚信民族诗歌应该在继承中华传统古典诗歌的格律规范基础上发展;六是展现全国格律体新诗蓬勃发展的现实;七是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多个格律体新诗创作阵地;八是格律体新诗的理论与实践已经不断完善。正如《宣言》最后所言:“我们,本宣言的签署者呼吁:所有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联袂而起,携手合作,共襄盛举,为全面振兴当代中国诗歌而努力奋斗,开创无愧于前人,无愧于伟大中华民族的二十一世纪诗歌的盛唐!”与会学者、诗人依次在重庆师范大学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所长黄中模教授精心设计的《签名图》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谢应光、王学东、万龙生、王端诚、黄中模、王世忠、王国巍、余小曲、龙光复、严希、张先锋、李征、苏勤、王民胜、尹才干、刘善良、段永、汪德国、丛守武、周琪、贺志利、张南、陈建军、刘志刚、蔡友元、付志立、孙尚举、周树安、何适、何启华、向东、黄莞心、魏紫、刘现斌、阵辉、刘天宇、李维翰、王吉梅、李辉德、吴陈英、顾益珍、范林珍、孙钏芳、宋志华、俞芬华、郝昭棣、耿杏全、王炳林……
合影留念后,会议进入第二阶段,由谢应光主持。首先发言的是万龙生,他从“格律体新诗”的命名、分类切入,简要回顾格律体新诗的历史,介绍目前状况,以及“两站两刊”多年来创作与研究同步进行、互相促进、持续发展的特点。黄中模针对格律体新诗目前好诗不多,以及回避当前人民关心的问题等,提出8点希望。他说,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树立好诗梦,要勇于实践,克服困难,写人民关心的问题,做人民的代言人。他呼吁创新,趋向成熟;诗人要多交流,诗歌与书法结合,大力培养后进。王端诚、王世忠、王国巍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就格律体新诗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常务副会长谭宁君与东方诗风的老朋友、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前者安排为点评人,后者本来有重要发言,皆因事务缠身未能到会。均以手机发来贺电,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点评人青木之灵简明精当的评点,为发言锦上添花。
中午在学院食堂就餐,无人饮酒,大家相约待下午大会圆满结束再开怀畅饮。餐后,学生领着众人参观校园,漫步林荫道,终于知道新都为什么叫“香城”了。偌大的校园满是桂花树,香气扑鼻,沁人肺腑。香型浓郁的金桂,花色金黄;香气颇浓的银桂,花色黄白;淡香优雅的丹桂,花色橙红;香味淡至几乎闻不到的四季桂,造型漂亮。花仙子和在水一方几乎为之癫狂,诗人们争相拍照,仿佛一张张照片能把香气定格,带回去让家人也闻一闻。
下午的会由晓曲主持,就5个议题展开讨论:①推崇新诗自由化的思想依然占据主导,认同格律体新诗规范并参与创作人数还不广泛;②格律体新诗理论尚有一些具体观点存在分歧,新诗格律化程度尚在探索定性中;③缺少有力度和全国性影响的作品,一些优秀作品向外推介力度不够;④缺少推向全国性影响的典型人物,创作突出的新人需要在实践中成长;⑤欠缺以统一规范为前提的推动者,在国家级社团、刊物尚未引起足够的专题关注。与会诗人、学者涌跃登台,畅谈自己创作格律体新诗的体会和收获,每人用时5分钟。万龙生、黄中模、王端诚、王世忠等学者分别给予点评。王吉梅、李维翰代表松江行吟诗社登台发言,他们表示,虽然自己是诗坛新兵,但认准了格律体新诗这条道路,就会认真走下去。诗人们呼吁在重视形式的同时,注重内容,要有精品意识,要有意识创作。在发言者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晓曲的名字。许多人跨进格律体新诗的大门,皆因晓曲的宣传与推介。他身体力行,以优秀作品感染周边的诗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他身边凝聚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李征、叶子、魏紫、向东、周树安、付志立……甚至包括我们下榻的锦门酒店老总何适。尽管晓曲笑着连连摆手说有夸张的成分,我还是被感动了。因为,发言者真诚的话语和眼神告诉我,假如我们都能像晓曲那样“见缝插针,不厌其烦”,格律体新诗队伍何愁不会壮大呢?
时间飞逝,原本每人5分钟的发言,不得不压缩到3分钟,就这样,还有一些诗友失去登台的机会,没能尽兴表述自己的观点,该有多么遗憾。不过,好在东方诗风还有后续的采风活动,大家可以边走边聊边吟,何等惬意。当晓曲致以答谢词,宣布研讨会圆满结束,会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卜白高歌一曲《我的兄弟姐妹》,为大会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张MTV是沙场2009年在九江之旅中录制的,画面中那些熟悉的面孔,又唤起东方诗友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晚餐有酒助兴,畅饮“骚客”。重庆的军旅诗人贺志利认识了成都的军旅诗人付志立,这两个名字发音相近,军旅生涯相近的人一见如故。诗人聚会岂能无诗助兴?花仙子声情并茂朗诵付志立的诗《父亲的尊严》,感动了所有人,并引起连锁反应,吟诵之声不断。万龙生老师激情飞扬地朗诵《写在闻一多先生遇难处》,我真的做好准备,当他的假牙又飞将出来,我会立刻冲上去帮他接住,绝不能像早前在成都那样满地找牙。
晚餐结束之际,也是东方诗友与成都诗友分别之时。因为成都诗友大多不再参加之后的采风活动了。大家在网上神交已久,尽管今日初次见面,也都难舍难分。好在建立了“格律体新诗进四川”微信群,有了这个“家”,空间的距离就不是问题了。哈哈,明天我们要在晓曲、向东和菀心陪同下,开始精彩的旅程,值得期待哦!
二
9月24日,阴。行程:状元故里马家镇
作为“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锦门”巍然屹立,焕发出新的生机。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还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它从成都起步,经四川通过云南、贵州,而后到缅甸、泰国、印度,阿富汗并由此可达欧洲、非洲等国,是古代一条重要的陆上通道。有史料证实,“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就位于成都北大门出川要道的新都区三河场锦门。这条路曾经演变成一条重要的国防交通线。其中,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都为中国抗战立下汗马功劳。
在三河场承顺路89号锦门酒店下榻,可见晓曲的良苦用心。恰巧酒店老板何适先生是晓曲的朋友,也是一位践行格律体新诗的诗人,他视我们为亲人回家。这里整洁安静,确有宾至如归之感。今天的行程是探访状元故里。很可惜,除重庆诗人金谷夫妇昨天会后有事返渝,早餐后,桃园郎也要返回四川遂宁,不能与大家同游。病后的桃园郎正在康复中,原本就不胖的他,瘦得令人心疼。他拖着病体,只为昨天盛会而来。其情其志,苍天可鉴。
新都马家镇升庵村杨氏宗祠是明朝状元杨升庵的故里,因一直默默藏在乡村,过去少有人问津。沿着树木葱茏的锦水河绿道,大巴在古朴大气的深灰色牌坊“一代文宗升庵故里坊”前停下。穿过牌坊,沿着竹林掩映的清幽小径前行,一路两侧墙上嵌有介绍杨升庵及家训的宣传栏。转过竹林,只见杨氏宗祠门前院坝已布置成会场,左右分别立着两块大型展板,右侧“四川•马家镇•东方诗风中国格律体新诗诗家行吟状元故里”分外醒目,下面印着杨升庵著名的《临江仙》。左侧是“四川•马家镇•东方诗风中国格律体新诗诗家行吟状元故里”签到处。原来,又一场重要活动将在此隆重举行。
趁时间尚早,先自由参观。祠堂三间正堂,两间侧房。木质单檐歇山式房顶,古式雕花窗棂结构。堂前右侧一块汉白玉铭牌:“成都市历史建筑编号0159 杨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 年),明代首辅杨廷和、状元杨慎的家族祠堂,川西民居风格。成都市人民政府2016 年1 月立”。正堂门眉上书“杨氏宗祠”四个鎏金大字。进屋一抬头,细心的松江诗友发现正中匾额“景清堂”,落款竟然是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哇!这块匾是我们松江的董其昌亲笔题写的?赶紧出来小声对同伴们宣布这一重大发现。松江诗友纷纷跑进去看,果然是吔!惊奇中,亲切感油然而生。看来,松江与新都渊源颇深啊!
就要开会了,大家纷纷挥笔签到,巨大的展板写满了名字。今天,东方诗风和格律体新诗网、红旗飘飘书画院、四川文化网等诗人与本地作家、诗人代表60余人汇集状元故里“杨家祠堂”,受到马家镇政府和杨升庵第十四代后人杨德力先生的热情接待。成都传媒刘晓明,新都区委文联主席罗朝荣、秘书长赵美发,区作协主席庄增述、副主席易杉,马家镇党委副书记王斌,区文史研究专家、范仲淹第二十七代孙范华银先生等也亲临会场祝贺。纪念活动由晓曲主持,新都区作协主席庄增述致辞,赞赏诗人们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做出的努力。诗人代表诗酒自娱、秋水潋滟等在会上表达了感谢之情。杨升庵后代杨德力详细介绍了先辈“四重四足”的家风家训和杨升庵作为明代四川唯一状元的全过程与鲜为人知的家史,在他带领下,诗人、作家们还举行了祭拜“文曲星”杨升庵、饮用“状元井”井水的仪式。范仲淹和杨升庵两位先贤的后人相聚,范华银作诗一首《范杨先贤礼赞》,由其学生,格律体新诗创研会成员黄莞心书写,共同赠与杨德力。海棠依旧与一了山人向新都区作协庄主席赠送诗歌合集《新月吟草》。
谭宁君从出差地北京发来特为杨升庵创作的诗歌,晓曲点名要帅哥朗诵,沙场满怀深情的吟咏,拉开诗歌联谊会的大幕。松江行吟诗社集体朗诵杨升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亦歌亦诵,领诵合诵,效果特别好。为此,他们练了很久。在水一方和沙场一曲《临江仙》,花仙子翩翩起舞,堪称珠联璧合。长发及腰的梦遥一袭白裙,即兴表演的舞蹈《牧羊曲》好养眼!她与菀心一样也是格律体新诗创研会成员,是不可多得的才女。对于杨慎和黄峨忠贞的爱情,诗酒和微斋的唱和诗各有不同的见解,一个是“有感于杨黄悲剧”,一个是“有感于杨黄幸遇”,光听名字就能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懂他们的人,自然懂的。青木、海棠等也都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李维翰即兴作诗请花仙子替他朗诵。宋志华朗诵的绝句由李辉德书写赠与杨德力先生。最有趣的是,有两位来看热闹的当地人按耐不住,也毛遂自荐上来吟诗。不愧是状元故里,世代耳濡目染,人人皆可吟诗。
会后,杨德力先生特意准备了独具本土特色的“相府家宴”和用“状元井”井水酿制的“状元酒”,在竹林中宴请大家。这真是意外的惊喜,这场景让人想起竹林七贤,想起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顿午餐也让蔡友元(沙场)和同桌的范仲淹第二十七代孙范华银成了好朋友,他俩笑称这顿“范蔡”吃得有意义。饮罢状元酒,我们直奔马家镇的花海观光农业示范片区而去。9月下旬的花海,气势不减,蜜蜂在花蕊中忙着采蜜,丝毫不理会客人的到来。“这是什么花?”有人笑答“叫不出名的都叫格桑花”,于是,大家管这片花海叫“格桑花海”。人还在花丛中,微斋先生的诗已经有了:“人在花间行,诗从心底生。开机重击键,发送美善真!”“偶入花间行,红紫满画屏。谁在花间秀?人花分不清。”秋水的和诗也来了,真是快枪手啊!在花海中合个影吧,晓曲展开鲜红的旗帜——行吟新都•状元故里。我这才发现,他真是有心人,每到一地合影,都有标志性提示。明天的旗帜会不会是——行吟都江堰?答案是肯定的。
原计划在马家镇只待半天,晓曲到镇上报告时,谈到这次活动对升庵故里能起推介作用,得到镇政府的认同。他们不仅表示热烈欢迎,还邀请大家继续在马家镇逗留,参观他们精心打造的成果,希望人们以诗的形式广为宣传。花海果然没有令诗人失望。木兰寺待从三星堆返回时再去吧。车行不远,来到一片田野,不明就里的人们从大巴车上下来,都以为到了哪个普通的“农家乐”,殊不知,这个农庄大有讲究。几年前,农庄的主人在新都马家镇锦城村流转了500亩土地,要建一个生态农庄,造一个世外桃源。“绿湾”取自唐代诗人储光羲的《钓鱼湾》“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这里野花烂漫,绿树成荫,围坐麻柳树下,凉风习习,一扫疲劳。身旁的小溪是绿湾的界河,水源来自都江堰。但主人绝不用这自流水,因为那水已流淌了100多公里,沿途多少有些污染,绿湾的水全人工提灌来自地下,主人要保证绿湾的生态没有污染。绿湾的地面除道路是水泥,其他的覆盖物全是草坪和卵石。林间小道是石板,草坪上有木屋,在这里可读书、喝茶、晒太阳,可种花、养鸡、放风筝。老板娘杨奕热情健谈,干练而知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阿庆嫂”。她非常利落地泡好茶,与我们攀谈起来,念念不忘推广她夫妻二人的生态理念和对未来的畅想。我发现她虽然皮肤黢黑,但五官非常漂亮,蕴含内在的气质,很有亲和力。事后听说绿湾老板夫妇是一对大学老师,因病退养搞生态农业,几年下来,病真的好了。
晓曲、向东、沙场他们玩得很开心,全然不顾牛妈妈不高兴,硬要和小牛牛合影,就连菀心这样的淑女,也俯身与小牛相拥。主人把黄羊赶出来让他们亲近,可羊们不领情,即使用树叶引诱,稍有动静,它们还是飞快地跑到桥对面,与我们隔岸相望。耿杏全夫妇忍不住向他们走去,在松江,有地方可以和小牛亲近吗?雪狐大哥夫妇坐在一边看着,是想起他们安徽霍山的好地方了吗?卜白趴在桌上睡着了,他会梦到这一湾野趣吗?大家正聊得兴起,茶也刚好喝出味儿来,晓曲却招呼大家移步“天桂福居”农家乐用餐,实在不忍离去啊!老板娘杨奕依依不舍送我们到湾口,隔着车窗,我看见她很有礼貌地微笑着向人们挥手,目送我们远去。我的心不禁一动,默默地说,绿湾,我会再来的!“天桂福居”环境清幽,具有地方特色的晚餐,是马家镇政府的心意,诗人们的感动,岂能用一句谢谢来表达。
按惯例,每年东方诗风年会都是重头戏,今晚返回锦门尚早,诗酒当即决定晚8时召开论坛第十三届年会。锦门酒店461室是一了夫妇的寝室,房间比任何人的都大,他俩忙着把隔壁的桌椅搬过来,摆上水果、小吃,泡好茶,早早恭候东方诗友。诗酒自娱、微斋先生、秋水潋滟、卜白、青木之灵、林海雪狐、老农夫、海棠依旧、沙场点兵、花仙子、从中笑、李辉德、在水一方陆续到来。会议由站长秋水主持,海棠记录。
秋水对东方诗风今年与格律体新诗网联合举办“新诗百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研讨会”,并通过《21世纪•中国格律体新诗宣言》,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赏。他认为此举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对于宣传推广格律体新诗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扩大东方诗风论坛也将产生积极的意义。他在总结论坛辉煌成绩时说:“东方诗风高举格律体新诗大旗12年,实属不易。我们的目标是正确的,我们所作所为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王民胜(一了山人)近年来,在上海松江老年大学宣传推广格律体新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展了会员,扩大了影响。特地对王民胜提出表扬。”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对一了山人,重庆的花间莺语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一了在松江,不仅围棋事业蒸蒸日上,在创作与推广格律体新诗方面也成绩斐然,令人敬佩!”作为姐姐的海棠,内心除了敬佩,更多一层自豪。
针对论坛近年来出现的问题,秋水表示担忧。四个具体表现,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不容忽视。围绕论坛今后如何发展,包括形式及杂志等议题,与会者踊跃发言。青木和老农夫都认为,论坛虽然人气下降,比过去冷清不少,但也不能自暴自弃,只要加强管理,积极回帖,总体定调还是乐观的。大家都提出公众号的问题,沙场提出不少建议,卜白自告奋勇承担有关公众号的工作,他表示会与齐云、沙场一起,把公众号搞好。丛中笑介绍了松江行吟诗社,汇报此行感受时她说,大家学诗不久,缺乏自信,参加这次活动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们有自己的阵地,回去后还要在图书馆开办格律体新诗讲座,欢迎年轻人加入诗社。
老农夫和在水一方不约而同提出要重视发展热爱格律体新诗的企业家或有经济实力的诗人,平心而论,此项工作东方诗人过去并未刻意去做,这个建议事关论坛可持续发展,应予重视。大家畅所欲言,提出的建议无论成熟与否,都坦率而真诚,这正是东方诗风年会最可贵之处。可喜的是,卜白退休了,由诗酒和秋水提名,担任东方诗风副站长,为东方诗风管理层注入活力。微斋等提出东方诗风在全国率先提倡格律体新诗,并坚持十多年,意义非常重大。论坛12年成绩不能丢失,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定的位置,第一手资料必须保存起来,流传下去。地方志专家卜白提出编修东方诗风论坛史志,续写大事记。经商议决定,由卜白负责这一工作,沙场为档案资料员。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之时,响起敲门声,从山东赶来的思无邪风尘仆仆出现在门口。大家惊喜不已,诗酒孩子般窃笑道:“嘿嘿,我早就知道思无邪到了,就是不告诉你们,要给你们一个惊喜”哈哈,好一个可爱的老小孩!在众人的欢笑声中,会议重归主题,此时已快到10点半了。经过讨论,大家取得一致意见,做出“关于格律体新诗公众号”“关于编修东方诗风论坛史志”“关于东方诗风论坛”“关于纸刊和捐款”“关于2018年会”等5项决定。
晚11时散会,丛中笑先一步离开461房间,留下的14名与会者集体合影,作为史料留存。
三
9月25日,阴。行程:都江堰、青城湾
原以为退休的卜白携妻而来,能潇洒走一回,谁知还是行程匆匆。临近国庆、中秋,安徽省举办重要的庆典活动,一定要邀请这位诗歌朗诵重量级人物到场,实在盛情难却。因今晚住宿都江堰市柳街镇,不回新都,无奈的卜白,只得早餐后与大家握别,携妻就近游览,于当晚乘机返回合肥。这是第三位提前离队的东方诗友。
大巴8点半准时出发,谁料一路堵车,到都江堰景区已上午10点半过了。晓曲和沙场招呼大家不要走远,原地拍照待命。东方诗友向来守纪律,听说上海诗友们还互相叮嘱过“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不要给他们添麻烦哦”。所以,大家除了守纪律,心态还极好,即便久等,也无人埋怨,无人乱跑。不远处的南桥,画廊一般漂亮,就以它为背景拍拍照吧。原来,都江堰市文联主席王国平听说客人远道而来,委托作协主席黎明泰一定要热情接待。黎主席当即忙前忙后办理进景区的手续,安排午餐,请大家吃饱了再慢慢游览。那就客随主便,正好和著名的“天府源头第一桥”来个零距离接触,不是说“不上南桥,等于没到都江堰”吗?
这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源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修建的木桥,原名“普济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跌内江咽喉,曾遭战乱、洪水多次损毁。它最后一次改修,将各种彩绘、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在桥上回望宝瓶口,气势壮观,具有专业摄影技术的菀心忙坏了,不停的为大家拍照。2008年汶川大地震,南桥受损,市政在第一时间对桥身进行排危,长达半年,南桥是都江堰震后重建完成的第一个旅游景点。现在它是历史上最漂亮、也是最安全的南桥。巧的是,上海市是都江堰市地震援建对口单位,上海诗友对此既亲切又自豪。在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丛中笑老师多次打听这里受损没有,当她听说都江堰水利工程整体未受损时,长舒一口气。
景区门旁的餐厅,紧邻南桥头,湍急的岷江水自宝瓶口奔涌而出,从窗下流过。秀色可餐,美食丰盛,在此与都江堰市文联主席王国平和作协主席黎明泰共进午餐,大家很是感动,自己何德何能,接受这样高规格的款待?尤其上海诗友觉得很不过意。都江堰,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来,比如松江的俞芬华老师,她家先生说你都去两次了,还要去?她自豪地说,那不一样啊,这次是和诗友一同去,感受不一样的。再比如郝昭棣老师,1996年和女儿同来,这次发现很多地方不一样了。诗人们在宝瓶口逗留很久,沿楼梯来到浪花飞卷的栈道,发现一块铭牌:花洲栈道 花洲,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建,后毁。清彭洵《灌记初稿》:“宝瓶口外,浪花如雪,银山倒卷者为花洲。”1992年,恢复重建“花州榭”。旋更名“花洲栈道”。好美的名字!先拍下再回去酝酿,这里应该有首诗。第一次来的吴陈英老师,刚一踏上吊桥,吓得立刻掉头,连连摆手“哎呀,不能走,桥是动的!”任凭大家怎么劝,她就是恐高,宁可独自在桥头等,也坚决不过桥。八十高龄的李维翰和丛中笑老师,倒是很享受吊桥的摇晃,不仅徒步走到飞沙堰,还乘游览车至鱼嘴,到闸门大坝上走了一遭,对古老的水利工程赞不绝口。此次蜀中行,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的。第一次来的耿杏全夫妇,站在飞沙堰问“水电站在哪里?”他俩对这样大型的水利工程,居然没有水电站很是奇怪。
诗友们根据自己的体力,安排景区里的行程,海棠自告奋勇照看上海诗友一行,让一了夫妇去登二王庙。景区里有卖野生猕猴桃的,10元一袋,小小的看着不起眼,但口味甚佳,绝对的野生。别说上海难见,就是后来过了飞沙堰,也再没见到了。宋志华和王炳林老师一人买两袋请大家品尝,真甜啊!这是都江堰留给大家最美好的味道。众人乘观光车返回飞沙堰,在吊桥头与吴陈英老师汇合,慢慢向大门集合处走去......
下午4点,守时的诗人们聚齐,向位于都江堰市柳街镇的“青城湾湿地庄园”进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庄园,值得大家在此住一夜?能得到晓曲的青睐,应该有品位吧。先不说柳街镇有“水乡、诗乡、花乡”之称,光是“柳街”二字,就意味无穷,这本就是一首诗。诗一样的柳街,生长出关于田园、老家、荷影、童谣、木屋、水车、蛙声、炊烟和乡愁的梦,编织这个梦的是一位巴中汉子,他与绿湾的庄主一样,也是大学生。他就是厦门大学易中天的弟子白平。庄主说“本园以唯美为经,以尚文为纬,努力编织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立体画卷”,信矣。这里凡是有门柱的地方,都有对联,第一幅“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便道出此间的意境。我们恍若走进时空隧道,来到王维的“辋川山庄”。靠墙一排竹匾,嵌有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诗人们兴奋地移步换景“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菊径留人稍稍饮,梦乡召我缓缓归”“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楹联一副比一幅精彩。
在到处都是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占地拆迁的今天,还有人守住近300亩的田园,守住其中近一半的水域和湿地,守住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太珍贵了。很可惜,我们到的太晚,来不及细细品味,已快6点了。主人催我们先去吃饭,再去寝室放东西。转过临水的亭榭曲廊,来到“云水谣餐厅”,竹屋门上这幅对联很养眼:“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溦”。主人捧出桂花酒给大家解乏,思无邪专心地用手机从上向下对准杯底,将金黄色的桂花酒拍成一朵花。菜品味道不错,我们这桌实行“光盘”行动,最好吃的“蚂蚁上树”最先吃光。一看上海那桌,“蚂蚁上树”几乎未动,重庆诗友好生奇怪,急忙推荐“这个最好吃了!”可是,上海诗友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回应。呵呵,这就是地域口味的差异。低调的庄主白平据说就与我们共进晚餐,因等都江堰市文联主席王国平,晓曲见用餐已近尾声,有的已离席,未作介绍,就随大家匆匆结束用餐了。
走出“云水谣”,天色已暗。若无服务员带领,还真找不到“立春”“夏至”“小满”.“大雪”.....哈哈,我们住的是24节气——一排小竹屋。大家打开手机电筒,跟随服务员穿田埂、上小桥、跨溪流,寻找自己住的“节气”。人们大呼小叫,想知道自己的旁边住着谁。当海棠登上小竹梯,跨进“夏至”的一刹那,夜幕彻底降临。这多像8年前,东方诗风在九江庐山东林大峡谷,夜上“听涛山庄”的场景啊!不同的那是在山谷中,这是在田园里。不熟悉的环境,人们联络,基本都靠喊和手电摇晃。太有趣了,“夏至”门前有条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如天籁般沁人心脾,很久没有听到如此美妙的水声了。两三个小石墩放在水里,供人垫脚,海棠借着夜色在上面跳过来,跳过去,仿佛回到童年。在“立春”门前,一了妻菊花建议,明早6点起床,好好领略一下这里的田园风光。
事先晓曲曾说饭后大家聚一下,搞个小型诗歌吟诵会。现在,天这么黑,路又不熟悉,晓曲还会来约吗?正想着,他来了。他建议上海的老年朋友为安全起见,不要出门,其他有兴趣的尽可能都去。于是,大家打开手电,小心翼翼跟随晓曲,一路摸索着,走迷宫似的向传出歌声的地方走去。这其中就有作息时间很“格律”的微斋先生。发现诗酒老师没来,思无邪和海棠返回去接。没想到灯影昏暗,树影摇曳,每条小路都相似,这两个笨笨迷路了,转了一圈才找到“大雪。扶着诗酒又想到青木,一打电话,青木老师说他住“梅兰”。黑灯瞎火的,“梅兰”在哪儿啊?电话里也说不清,喊吧。“哎——”随着手电的晃动,青木老师的声音从左侧传来。知道方位,却不知从哪里过去,青木叫我们先走,他夫妇二人随后自己来。回去又迷路了,走了半天听不到歌声,诗酒老师大大咧咧边走边说“对的,对的”。许是久等不来,晓曲不放心,出门来接,正好迎头碰上。一进门,好温馨!唱歌的,品茶的,写诗的,东方诗友都来了。据说到此能否见到庄主,全凭运气,因为他很忙。但是,今晚他要来,诗酒老师特意带了一本新出版的《我的诗人梦》要送给他。
晚8点半,吟诵会开始,由沙场主持,规定1小时。按湖南、山东、河北、安徽、上海、四川、重庆等省市轮流出节目。虽然大家事先没有准备,但平时诗在心中,此刻都能从容应对。白庄主来了,只见他一袭蓝衫,脚穿布鞋,全然看不出老板的架势。进门抓过话筒,往台上高脚椅一坐,开始讲话。他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接着大发感慨说他是“麦田的守望者”是孤独的,在诗人们看来,他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但在有些人眼里,他却是没球的名堂。他讲了许久,看得出他遇到不开心的事。他羡慕我们“活出我们自己所认可的生活方式太难能可贵了”,说我们“是干净的人”,若非知音,断不会有如此真挚的评价。这个厦大政治系学哲学的农民,爱诗爱到骨子里,当诗酒老师奉上《我的诗人梦》,白庄主双手接过,竟然贴在脸上亲了又亲。这分明是在亲着自己的诗人梦啊!我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诗酒也眼眶潮湿,他一把将白庄主搂在怀里,两位诗人在清城湾——这个可以安放诗人梦的地方紧紧相拥。白庄主说他回家会连夜读完的,明天一早向诗酒汇报感想。
松开诗酒老师,白庄主故意脸一沉:“我商人的嘴脸开始显露了”,见诗酒疑惑地看着自己,便狡猾地一笑:“你欠我一首诗!”“哦,哈哈哈.....”诗酒大笑道“我一定还!”面对庄主“贪婪的”要求,雪狐即兴创作了《清城湾》,青木即兴创作了《致清城湾湿地公园》。性急的诗酒老师立马“还债”,一首《清城湾之夜》不知白庄主喜欢不?其他诗友也争相朗诵,李辉德《喝茶》,黄菀心《微笑》,花仙子《团圆》,无不获得热烈的掌声。向东吟诵李白的《将敬酒》,铿锵激昂,醉意朦胧,不仅形似,更神似,丝毫不输曾扮演过李白的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晓曲在屋外,听到花仙子声情并茂朗诵他的《过饮马河》,激动地跑进来大喊“谁在朗诵我的诗?”忙不迭掏出手机拍来拍去,直到最后和朗诵者合完影,激动才平复。微斋、海棠、一了还有诗没朗诵,一个小时哪里够啊?大家纷纷要求延时。白庄主用话筒对着手机播放由他作词的青城湾湾歌《青青青城湾》“星天外,雨山前,薄雾依依笼田园......”他忘情地敲起古韵律动的手鼓,完全沉浸在柔美的歌声中,此情此景打动了在场所有人。打动人的还有都江堰市文联主席王国平,他除了中午在都江堰与大家共进午餐,晚餐和朗诵会他还驱车专程赶到柳街镇看望大家。刚才,他还在会场,低调的王主席硬是不让晓曲介绍。这一份真诚,让诗人们何以为报?夜深了,晚会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今晚,东方诗人将铭记一辈子。
清晨6点,天还未亮,为准时赴约,海棠起床出门。哇,外面好黑,她打开手电走了一圈,好多房间都亮着灯,就是没人出来。6点半,她又出来转一圈,还是没人出门,看来得等到7点了,四川的天亮得这么晚。天终于亮了,大家纷纷走出竹屋呼吸新鲜湿润的空气,见一见在诗里、在画里、在歌里、在梦里见到过的场景。把昨晚摸黑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在草亭里,听微斋先生朗诵《夜宿青城湾山庄命名“小满”之木屋悟道》秋逢小满欲何之?耿耿星河欲曙时。何故今宵无一梦?原来梦境早成诗!他嗔怪道“这么美的地方,昨天为什么不早点来?”他问可不可以不走?其实大家都不想走,可是,必须8点钟出发,还要去广汉三星堆参观啊!晓曲催促大家快去吃早餐。
在“含波亭”,诗人们把鸡蛋面吃成了一首诗,梦飘飘在群里赞美诗人的早餐。身旁的湖面上飘起一层薄雾,尽管是人造的,远远望去也似仙境一般。睡莲伸了一下懒腰,开始绽放。大白鸭缩着脖子站在木桩上,顾盼水中自己的影子。守着这些自然美景,你想不把面条吃成诗都难。沙场撑起竹排,一会儿载着花仙子,一会儿载着菀心,一会儿载着浮云在湖中缓缓而行。薄雾笼罩在他们身边,宛如画中。就要登车了,白庄主还没来,诗酒不甘心,再等等吧,诗酒想告诉他,吾道不孤!但是,最终没有等到白庄主,带着一丝遗憾,大家依依不舍离开青城湾。或许我们还会再来,因为,诚如《半湾田园梦 一片欢洗心》所言,我们已经把梦安放在这片田园牧歌的深处了。
四
9月26日,阴。行程:三星堆、木兰寺
来到蜀中怎么能不去了解蜀国的历史文化呢?原本,首日开会的西华大学就在郫县,晓曲有心安排下午参观郫县望丛祠,只因当天盛会太重要,与会者尚未尽兴,才无奈取消。昨天的都江堰,今天的三星堆、木兰寺,明天的杜甫草堂,无一不是蜀中明珠,如何巧妙的将这些明珠串联起来,奉献给来自祖国各地的诗友,晓曲和他的团队可谓煞费苦心。努力终于得到回报,诗囊满满的微斋先生在活动结束时对晓曲赞不绝口:“此次格律体新诗盛会取得圆满成功,川中采风顺利,全仗晓曲精心策划,妥善安排,周到实施,功不可没。”
当车至“三星堆遗址”停车场时,广汉市作协主席、原博物馆馆长、《三星堆文学》主编陈修元先生早已在博物馆门前恭候多时了。大家并不知道又惊动了一位当地领导,秩序井然地领耳机,站成70岁以上和70岁以下两队进入博物馆。参观时紧随讲解员,格外安静认真,陈修元先生全程陪同,称赞这是参观人群中秩序最好的一个队伍。上海来的退休教师们更是不放过学习的好机会,听得格外仔细,有照片为证。
“三星堆遗址” 位于四川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5000~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在众多前所未见的出土文物中,有一株高达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的青铜神树格外引人注目,共分三层,有九枝,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伫立神树前,一了思接千里,神驰八荒,在诗友们参观“三星堆遗址”作品中,他这首《青铜神树》最先交卷,情感真挚:
你若安在
我心就安然
你若不在
我心就慌乱
当抬头注目
眼泪啊
随我的灵魂久违
天国的通路
待飞的金乌
快飞吧
否则尘世的昏黑
将引我痛哭
蚕丛,又称蚕丛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他是“蜀”的化身,是古蜀国第一个蜀王。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在博物馆里,大家见到了作为“纵目”的蜀人先祖蚕丛偶像的青铜纵目面具,那眼睛,真跟高倍望远镜似的。蜀人的祖先,从“教民养蚕”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到“教民务农”的杜宇,都和农业生产有关。李白《蜀道难》中感慨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也是传说中的古蜀国。众多的出土陶器同样令人惊叹,三星堆人在陶土里混加入沙子,在烧制后可大大提高它的凝结度,就如现代混凝土一般,这样的工艺是相当超前的、罕见的,甚至超过了以后的时代, 而远在几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得到这种工艺的?
走在灯火微亮的文化长廊里,仿佛穿越时空,重新走进辉煌的古蜀时代。我们不禁感叹,神秘的三星堆——来自幽远神秘的远古国度,一座神奇梦幻的艺术殿堂!有别于任何一个博物馆,从一层进去,从顶楼出来,沿着太极似的半圆缓坡步行再来到地面。当陈修元先生看到上海的李维翰、丛中笑等众多老年诗友,精神抖擞,全程走完,安全回到地面时,他不由得张大嘴巴,惊呼:“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大岁数,能从上海来到四川,走这么多地方,太钦佩你们了!”午餐就在青铜器博物馆旁的餐厅进行,陈修元先生作陪。餐后,老农夫去看望战友,要与大家话别了。他去年参加东方诗风湖南衡阳的年会,认识了秋水、花仙子等人,收获颇丰。今年更是扩大眼界,广交诗友,信心满满。看来格律体新诗的脚步,此生他是停不下来了。这是第四位提前离队的东方诗友。
谢谢陈修元先生的引领与陪同,谢谢你对东方诗友的夸赞!午餐后,返回新都,直奔木兰寺。都说“肚子吃饱了,眼皮就重了”,此话一点不假。一车人渐入小寐,只有司机师傅还在小心谨慎地驾驶,不能休息。真是辛苦了!木兰镇与三河场紧邻,距新都市区12公里,是“湖广填四川”过程中,客家人居住最为集中的乡镇,客家人占98%。久负盛名的木兰山与新都的升庵桂湖、宝光寺胜迹交相辉映。因土质呈红色,木兰山原本叫赤岸山,本地一个叫马复宗的汉子娶了韩娥作媳妇,而韩娥曾经女扮男装、从军抗元12年,被川人尊为“蜀中花木兰”。韩娥死后,当地百姓出于对她的敬仰,不但专门修建了木兰寺以示纪念,还将此山改名为木兰山,沿用至今。木兰殿侧有口奇妙的水井很不一般。首先是这口井设计就称得上匠心独具,再看施工更可谓巧夺天工:古井为围塘建井,不但井中有井,而且上下两口井重叠,中间以石板相隔。风调雨顺之年便在上井取水,如遇大旱之年,就可揭开下井汲水。井水四季清澈,不溢不涸,传说它的泉眼直通东海。
参观完木兰寺,大家随后移步“卧牛山庄”,晓曲邀请本土历史文化专家、“蜀中花木兰”研究专家、范仲淹二十七代后人范华银先生,对韩娥传奇的一生作专题讲座。范先生准备了课件,详尽独到的讲解中,诗人们深深为其忠孝善良、崇文尚武、精忠报国的精神情怀所感染,高度认同其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因史料丰富,讲解意犹未尽,时间关系不得不打断。丛中笑和范林珍拿出书留下来请范先生签名,范林珍老师笑称,她与范先生是本家,能在一起合个影真是很荣幸。诗酒向范先生赠送了自己的新作《我的诗人梦》,与范先生合影的还有晓曲、浮云、沙场、花仙子、在水一方、海棠、丛中笑、范林珍等。晓曲代表东方诗风网和格律体新诗网,向大力弘扬“蜀中花木兰”文化的“卧牛山庄”庄主李国蜀女士转发了由著名诗家、重庆师范大学“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所长黄中模教授特地为“蜀中花木兰”撰写的长联:
阆郡韩关保,金叉贞武扮男装,跨马横刀为义军,转战宜南十二载,英名彰禹甸;
新都花木兰,家国忠孝传子嗣,尊娥崇旅辉祠庙,高歌文剧几多篇,青史灿尧疆。
晚餐后,黄菀心要离队了,这位温柔善良的才女,自23日就与晓曲、向东一起全程陪伴照顾大家,用精湛的摄影技术为大家服务,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都喜欢她典雅、聪慧、大方、美丽的外貌和气质。若换做以往,分别时会落泪的,现在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有便捷发达的交通工具,空间的距离已不是问题,可以在线上神交,也可以一声召唤,放下手边的琐事,再来一次相聚。我们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再见菀心妹妹!感谢你的陪伴和付出!
返回锦门酒店已是晚8点多钟了,海棠收拾完自己正想早点休息。她先生觉得好奇怪,23日晚和一了在秋水、沙场的房间,约上卜白聊到近深夜12点;24日召开年会又是半夜11点过;25日青城湾晚会也是夜半而归,“今天你不喝茶了?”话音刚落,电话来了。思无邪说在酒店二楼喝茶。
二楼茶室有几位客人在喝茶聊天,小包厢里坐着诗酒、一了和思无邪。很多诗友熬夜写诗,此时来不起了,比如沙场,比如花仙子......这四位精神特好,一了说,一直想抽空向诗酒老师汇报一下他在上海松江推广格律体新诗的情况,以及老年大学和行吟诗社的近况,明天下午老师们就要返渝了,再不聚就没时间了。一说起诗,话题就打不住,一了自带瓜子提神,茶喝了一壶又一壶,一聊又是半夜。他们从上海聊到重庆,从东方诗风论坛的兴盛聊到现在所遇到的困境,从诗的形式聊到诗的内容,越聊兴致越高,若不是诗酒老师提出“差不多了吧?”,聊到下半夜也未可知。谁也不曾料到,这一晚的小范围茶话会信息,被当班服务员透露给老板何适先生了,这才引出下一场精心准备的茶话会。此处先卖个关子,待明天慢慢道来。
五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此行的最后一天了,重庆诗友随车带上行李,准备下午打道回府。大家脸上笑吟吟,一点也看不出内心的波动,习惯了每年这样的聚散,2007年重庆和2009年湘西分别时大家哭得稀里哗啦的场景,现在不复存在了。通讯的发达和交通的便捷,使东方的友情变得更豁达潇洒,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但是,上海诗友是多么不舍啊!那种首次参加东方年会的心情,终于见到王老师念叨两年的“真人版”诗酒老师、微斋老师和海棠姐时那份激动,局外人怎能体会?他们把通往杜甫草堂的旅途,开成了感恩会。
第一个拿起话筒的是俞芬华老师,她要感谢海棠和她的两位室友。几天来她和花仙子拼房,在青城湾又和在水一方3人同住,她喜欢两位室友的美丽热情和多才多艺,一个上海人,两个重庆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这首诗像是为她们写的。俞老师难表激动之情,邀请大家高歌一曲《团结就是力量》,唱得满车人热血沸腾。范林珍老师一声“海棠姐姐”叫得大家笑起来,都想起了“鞠萍姐姐”。海棠心里热乎乎的,这些教师们自打见了海棠,都是“师姐师姐”的叫,海棠怎么受得起?身为幼儿园退休教师的范林珍,用给小朋友讲故事的语气朗诵自己的诗作,表达心声。话筒一个传一个,郝昭棣、宋志华、吴文英......她们或以诗作,或以感言诉说此行的感受。老教师们尤其感谢沙场,这一路他又是讲笑话,又是教大家使用微信,在飞沙堰还充当义务解说员。深受喜爱的沙场荣获“开心果”称号。
李维翰老先生在松江老年大学师从王民胜(一了山人),学习格律体新诗鉴赏和创作。他拜托沙场替他朗诵诗作,一念题目,惊到大家:《致师爷》
——谢万龙生、王端诚先生
千里西行为格律,见到先生心落地。
聆听教诲定心丸,畅饮蜀水长志气。
80岁的李老先生称诗酒、微斋为“师爷”,皆因他在西华大学上的发言“这次来四川,我见到了我老师的师姐,见到了我老师的老师...... ”,他谦虚地说自己年龄上是老人,在格律体新诗方面却是新兵,能如愿见到崇拜的老师的老师,不枉此行!老先生眼神不好,海棠经常会搀扶他一下,他总是握着海棠的手,叫一声“师姐大”。一片赤诚之心岂是对人的崇拜,分明是对格律体新诗的崇敬!微斋先生深感愧不敢当,迅速答谢,一首《蜀中送别松江诗友》,说出了重庆诗友的心里话:
松江诗客锦江行,送我玉壶一片心。
愧少华章酬知己,聊还蜀水巴山情!
车停杜甫草堂南门,微斋先生拿出行李与众人告别。一则草堂他拜访过多次,二是成都的侄儿郑泓来接,半缘亲人聚会,半缘格律体新诗讨教。此为第五位离队的东方诗友。送走微斋先生,晓曲建议,成都的宽窄巷子和锦里很相似,且紧邻武侯祠,相同的行程可多游一个景点。大家一致赞同。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这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的一块圣地。大家怀着一颗朝圣的心,结伴走进草堂,追逐诗圣的足迹。公元759年冬,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公元760年春,在友人严武帮助下,于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处”,使之得以保存。宋代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明末张献忠入川,草堂毁于兵火。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朝均有重建和修缮。1952年杜甫草堂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至今65年过去,多次扩建与重建又使草堂发生很大变化,尤其近年增设一些展馆,难怪让李辉德这个目前居住在上海松江的成都人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大雅堂里,人们争相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12位唐代著名诗人合影。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身材消瘦,陷入沉思,眉宇间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悲愤,这尊雕塑,特别有震撼力。与他合影,表情会情不自禁凝重。而在长袖挥舞,昂首向天的李白面前,合影者会随之神采飞扬,挥手含笑,大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在茅屋故居前的石桌旁,一了将买来的“杜甫酒”赠与他的老师诗酒自娱,两人握着小小的酒瓶,仿佛在和诗圣举杯对饮。诗人们自由组合,有的从杜甫笔下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的“花径”走来;有的在清雍正的弟弟果亲王书写的“少陵碑亭”前留影;有的漫步 “杜诗书法木刻廊”细细品读;还有的来到梅园,仰望“一览亭”,琢磨是不是取自杜甫《望岳》里“一览众山小”之意......
虔诚的朝圣,在时间老人的催促中匆匆结束。午餐时,晓曲提前嘱何适专程从入住的锦门酒店送来在水一方心心念念的“骚客酒”,自从接风宴上品过之后,她就不止一次念叨“骚客酒”好喝,还要买几瓶带回重庆。大家举杯,相互祝贺此行的收获,祝福离开蓉城的朋友一路平安,期盼来年再见。风趣幽默的雪狐大哥携妻到重庆再续一日游。花仙子告别后返回成都的家中。晓曲与何适一起陪向东开车,亲自将听力不好的浮云送上开往自贡的大巴车。剩下的人,在秋水和沙场率领下直奔武侯祠。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按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形成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由于事先没做功课,对于武侯祠里怎么会有刘备这个问题,一了深感费解,海棠也答不上来,不由想到“唉,要是微斋先生在就好了”。从三义庙出来,约好上海诗友在此集合,统一行动,一了夫妇和海棠就坐下再也不想走了。而其他年岁大的老师,却坚持到惠陵拜谒刘备,其精力令年轻人自愧弗如。精力好的还有青木夫妇,他俩参观完昭烈庙和惠陵已经出景区了,听说还有挂着“武侯祠”的诸葛亮殿,又返回景区重新去看。
锦里即锦官城,是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这条街,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展现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上海诗友想购物,迫不及待地走进锦里,虽然觉得有点像上海城隍庙,但还是有新奇之感,除了买些微辣型的辣椒酱、豆腐乳之类有当地特色的物品外,还学着他们的老师,一人买了一把戒尺,这是要鞭策自己吗?当她们在土特产专卖店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时,诗酒老师夫妇和在水一方已到火车站了。青木夫妇要去成都姐姐家,秋水明天从成都乘火车返回河北,不与上海诗友一起回新都锦门酒店了。就此别过,现在大巴车上还剩16位行松江吟诗社成员和重庆的海棠夫妇。沙场仍在车上,但他是回新都与同学聚会的,不回酒店。
晓曲说,不吃一回正宗的四川火锅,怎么能算到四川呢?他请大家品尝三河场老院子火锅,众人高兴坏了。两桌鸳鸯锅,一桌全清汤锅,各取所需,吃得很尽兴。这感觉,与在上海吃四川火锅是有天壤之别的。用一了的话说,这是告别的晚餐,也是留住美好的晚餐。晓曲风趣地说,美好不光在这里,酒店里还有更美好的水果茶话会在等着大家呢。为了不让何总久等,大家放下碗筷赶紧返回酒店。其实,何总早就想请东方诗友们喝茶了,又怕每天行程匆匆,大家累到了,一直不好开口。今天一早,听服务员说起昨晚的四人小型茶话会,他才决定今晚一定要请尚未离去的诗友喝茶谈诗,不能再错过机会了。
茶几拼成条形桌,摆放着瓜子、花生、葡萄、李子、青枣和橘子,茶早就冲开了,何适先生坐在旁边等着大家。面对松江诗友和重庆的海棠,何适吐露心声,他说,重庆是他走上社会的第一站,那里有他曾经的初恋,有他人生美好的开始。之后,到上海松江打拼20年,松江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看到重庆和松江的诗友,觉得特别亲切。哦——难怪报到那晚,何总冒雨带车前来接重庆一行9人。今晚茶叙,让四川、重庆、上海的友谊更加紧密了。何适受晓曲影响,从自由诗写作,转而学写格律体新诗,迫切希望得到高人指点。自从收到一了赠送的《新月吟草》,就对一了的作品喜爱有加,很希望当面向他请教。何总虚心地说他学写了首柔巴依,想请一了点评。一了趁机将茶话会变成了课堂教学,以何适的《秋叶正红》为例,启发大家如何拒绝写空泛的大词,拒绝总结性结尾。这首诗结尾很漂亮。只是前面意象有些重复,可考虑修改。一了的直率,令何适喜不自禁,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呀!而起点高,悟性好且虚心的何适,恰是一了很投缘的人,他俩赶紧加微信,成了好朋友。现将何适修改过的《秋叶正红》展示出来,一睹为快:
那年你来的时候秋叶正红
不曾想风儿忧伤雨也朦胧
寻你问遍所有的晨雾霜露
你却把红色衣袂揽入怀中
海棠有幸听了弟弟一堂课,颇有启发。作为新任学会会长的她,回去后也要面对会员作品的点评,她想多讨教些方法。后来,她和一了再次谈到何适这首诗,一了说:“诗歌的点评是见仁见智的,点评本身的目的是启发对方的思路,告诉对方原来有这样的一种思考。具体细节什么字改什么字了是不重要的。其实原作不改也无所谓的。当时只是为了启发大家一下而已”。一番话,海棠受益匪浅。
时间不早了,诗友们都回去休息了,一了夫妇、海棠和何总又聊到深夜。这一晚,每个人都有收获。何适找到了亲人的感觉,一了欢迎他有时间回“家”看看,何适说他一定会再回“故乡”松江去的。
这次采风,大家怀揣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尾 声
新诗百年“东方诗风”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诗旅已经结束,但是,他们的声音,依然还在耳边回响。
青城湾湾主白平如是说——
他们内心干净,他们行止蹈矩,他们神形若婴,他们声言如罄,他们处近似亲,他们怀远即友,他们吟吟体道,他们朗朗仰天,他们染尘心净,他们拂逆意高......
——致敬并奢羡来湾此行的中国格律诗者群体。
重庆新诗学会会长傅天琳如是说——
此次活动有组织有目标有宣言,棒棒棒!
上海松江王吉梅如是说——
晓曲老师,这次四川活动,内容丰实、主题鲜明、收获颇丰、记忆深刻、不虚此行!感谢您的良苦用心!您辛苦了!上海松江"行吟诗社”这次成都之行得到了四川格律体新诗大家、老师、诗友热情款待和优厚待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更是為我们增强了创作和发扬格律体新诗的文化自信,坚定高举格律体新诗旗帜的责任担当!在这条道上并肩作为!谢谢小曲老师的良苦用心、万龙生老师、王端成老师的热情指导以及海棠、花仙子、沙场点兵、在水一方等老师诗友们的热情洋溢的情感付出!让我们期待后会有期!
重庆沙坪坝王端诚如是说——
此次格律体新诗盛会取得圆满成功,川中采风顺利,全仗晓曲精心策划,妥善安排,周到实施,功不可没。值此离蓉返渝之际,謹向你表示深切的谢意!祝身健康,万事如意!有机会来渝,希望能再次聚会!
河北邯郸王世忠如是说——
谢谢晓曲的辛苦付出,热情招待,祝各位诗友一路平安!后会有期。
安徽霍山汪德国如是说——
老师辛苦了!谢谢您和新都诗友精心的策划、热情的接待和辛勤的付出!大别山和德国诗友感谢你们!
湖南长沙蔡友元如是说——
此次格律体新诗盛会取得圆满成功,川中采风顺利,全仗晓曲精心策划,妥善安排,周到实施,功不可没。值此离别之际,謹向你表示深切的谢意!欢迎来长沙,希望能早日再次聚会!
河北石家庄陶芗如是说——
没有红尘垃圾的净土青城弯,
何尝不是香格里拉和桃花源。
竹里馆可曾跪听弹琴复长啸?
明月最识得吟人驿动的心弦!
此行所有东方诗人如是说——
最辛苦的是余小曲和向东两位,谢谢你们!最感谢的是新都区文联的指导与支持,谢谢你们!
2017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