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783|回复: 0

诗歌声律通论〔一〕〔连载〕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57
发表于 2018-3-3 13: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诗歌声律通论〔一〕〔连载〕

  绪 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新诗的崛起,纠正了古典诗歌口语与书面语严重脱节的痼疾,摆脱了文言诗歌一统天下的桎梏,适应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要求,无疑是中国诗史的一大创举。然而,一如泼出脏水的同时把婴儿也泼了出去,我国古典诗歌音乐美的合理传统也被彻底摒弃了,新诗形式严重散文化而导致诗意丧失,不能不说是一严重缺陷。
  1926年,闻一多先生发表《诗的格律》,明确提出新诗应当建立格律形式,喊出了有名的“带着镣铐跳舞”的口号,拉开了一百多年新诗格律研究和探索的序幕,是对这种偏废现象的反动。闻一多的“三美论”和“音尺说”成了当代新格律诗主流理论的奠基石;其后一百多年里,相继发展为孙大雨的“音组说”、罗念生的“拍子说”、卞之琳的“音顿说”、何其芳的“顿数整齐说”、“程文的“完全限步说”以及本人的“字数音步对称说”,形成了新诗格律理论里影响最深最广的主流节奏理论流派。这一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闻一多提倡的“双音节”和“三音节”为基本节奏单元,利用整齐匀称的停顿次数来形成节奏美,可统称“顿数整齐论”学派。除此之外,林庚还创立了迥然有别于“顿数整齐论”的“半逗律”诗体。
新诗格律化的研究探索虽然已近百年,却在诗歌界倍遭冷落,始终不能与自由体新诗并驾齐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格律体新诗自身缺乏与自由体新诗抗衡的形式优势,应当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南京大学文学院李章斌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新诗格律化的尝试自闻一多、饶孟侃等人开始,经由三十年代朱光潜、罗念生、孙大雨、林庚等人的几次论战,再到五十年代的大范围的讨论,一直到今天仍然被研究者探讨着;但是不得不说,新诗的格律理论在整体上是失败了,其标志是到目前为止新诗并没有建立具有明显的节奏效果而又被诗人和读者广泛接受的格律诗体,甚至连其节奏具体如何产生现在也没有达成基本的共识。对于这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学界并没有做出充分的反思,也未认真地思考新诗的格律形式为何难以建立并被诗歌的创作者和读者所接受。”“虽然新诗格律的倡导者们提出过各式各样的格律理念,但是它们都在这个问题上遇到困难:不管是闻一多的‘音尺’,还是朱光潜的‘顿’,或是孙大雨的‘音节’、抑或是何其芳重新定义的‘顿’,都无法在客观上给新诗造成明显的节奏(而它们在旧诗或者西方格律诗中如何造成节奏则是另一个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些节奏单位虽然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出发点,但它们都在这些问题上遇到了瓶颈:即如何在以白话文为载体的新诗诗句里划分节奏单位,读者能否明确地辨认出这些单位,以及它们如何形成节奏。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些所谓的新诗节奏单位虽然名目不同,但是它们的划分方式都大同小异:都是以句法结构作为基本原则来划分,而且节奏单位内部并无语音的有规律排列,或者说,这些‘格律诗’在语音上和散文并无区别,仅仅是用某些方法‘划分’了一下而已。因此,格律体新诗所谓的‘音步’(‘顿’、‘音节’)往往是有名无实的,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格律理论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家族相似’特性!”[①]
  诗人、诗歌评论家西渡也客观评价了闻一多体系和林庚体系的得失:“新诗史上有过数次关于格律问题的讨论。这些讨论大致反映出两个基本倾向,一个是本土化的倾向,另一个是现代化的倾向;前者认为诗歌具有特殊的民族形式,因而强调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延续性,后者则强调现代汉语之于古汉语的特殊性,尤其是翻译对现代汉语基因形成的特殊影响。撇开较早的讨论不说,1949年以后,林庚先生可以视为前一种倾向的代表,何其芳和卞之琳可以视为后一种倾向的代表〔由于时代的特殊氛围,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非常隐晦而曲折〕。林庚先生在新诗领域里耕耘了半个多世纪,又是卓越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他结合自己的新诗创作经验和他对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内在发展规律的发现,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诗格律理论。但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影响。何其芳、卞之琳关于新诗格律的看法散见于他们谈新诗格律的一些文章。与林庚先生的格律理论相比,他们的论述缺乏系统,而且常常受到‘西化’的批评。但在实践中,他们的主张却被悄悄实行着。这形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对照。”[②]
  两位学者对于新诗格律理论的严重缺陷的的批评是比较中肯的,特别是顿数整齐论的不能自圆其说和缺乏节奏美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常熟理工学院许霆教授与苏州师范专科学校鲁德俊教授组织人马聆听了很多中央电台著名主持人的诗歌朗诵牒片,结果发现没有谁是按着形式节拍〔即常说的音步或音顿〕读的,而是根据包含多个节拍的意群处理停顿。他们把这种朗读中“完全符合自然语流停顿的意群”称之为“意顿”,并进而认为:“朱光潜在《诗论》中认为欧诗节奏有两大体系,即音步节奏和音顿节奏,‘英诗可代表日耳曼语系诗,法诗可代表拉丁语系诗’。中国新诗的发生,在诗体形式方面更多接受的是英诗的影响,因此也自然地接受了音步说,但用英诗音步节律去比附汉诗节奏,却始终无法自圆其说。同时我们看到,在具体的对比分析中,很多人却又认为汉语更加接近法语。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能否换个思路,从音步说跳出来,明确汉诗整体上属于音顿节奏体系呢?这样一来,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顿歇,可能许多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的结论是:汉语节奏属于音顿而非音步节奏体系。”[③]
  许霆和鲁德俊符合自然朗诵的“意顿”的发现,对于新诗格律理论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指导意义,第一、既然“没有谁是按着形式节拍〔即常说的音步或音顿〕读诗歌的”,顿数整齐论也就失去了立论的基础;换言之,“意顿论”彻底宣告了顿数整齐论的破产;第二、意顿论为林庚的半逗律理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这对新诗格律理论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本人曾经是“顿数整齐论”的鼓吹和创建之一,我也同样在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两种节奏模式之间徘徊了三十多年,经历了多次自我否定的曲折历程。
  1978年至1984年,我发觉诗歌格律理论与音乐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且发现了汉语的平仄理论与节奏美无关,其作用是形成旋律美,有意把平仄理论引进新诗,开始了新诗格律理论的研究,我受闻一多音尺说和林庚半逗律的启发,发现我国古典诗歌是半逗律与形式化音步模式套叠的形式,我试图把这一套叠模式引进新诗,音步用来调理平仄实现旋律美,而半逗律则形成节奏美;只是我舍弃了林庚的“典型诗行”法则,原因是嫌此法则建立的体式〔如54体九言诗、55体十言诗之类〕过于僵死单一,无法适应思潮汹涌的现代诗歌写作的需要;至于这种不受“典型诗行”约束的半逗律节奏,我是用诗逗内部因“句法重音”而造成的“重读音步”与“轻读音步”的对比来解释的。根据这一思路,我写了一本二十多万字的专著《新诗音乐性新探——节奏旋律、声韵格律之研究》,后压缩成一本小册子《新诗音乐性新探——节奏旋律、声韵格律之研究〔纲要〕》,2002年又将此小册子改写为《青涩的新诗时代》[④],在网上广为发布,引起部分同仁的重视。在此期间,我也意识到用“句法重音”来解释汉诗节奏过于牵强,但一时又找不到解决矛盾的途径。
  2005年,我通过网络先后认识了万龙生先生和程文先生,通过交流之后,我放弃了“句法重音”解释节奏的半逗律,采纳何其芳“我所说的顿是指古代的一句诗和现代的一行诗中的那种读时可以略为停顿一下的音节上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用“天然尺”后面的“顿歇”来解释汉诗节奏美的成因;我进而用“对称原理”改进程文的“完全限步说”,创建了“字数音步对称论”,自认为这种理论既可利用顿歇律来实现汉诗节奏美,还可以引入平仄律,可谓一举两得。我依此观点把《青涩的新诗时代》再次改写为《汉语新诗格律概论》[⑤]。“字数音步对称论”中的节奏理论部分,被《东方诗风》论坛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众多诗人采纳,成为写作的主要依据;特别是我的《再论“对称原理”在新诗节奏格律体中的统摄作用》》[⑥]一文得到了众多诗论家的认可。
  2007年10月,我参加了常熟理工学院举办的“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理论研讨会”,接触到了许霆教授和鲁德俊教授的“意顿”理论后,震动很大,因而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格律研究。“意顿”的发现,意味着建立在音步基础上的“顿歇律”理论根本不能经受诗歌朗读的检验,只能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我进而发现,我国古典诗歌和林庚半逗律诗歌的节奏单元与法国音节诗体很相似,它们都是“意顿”,这三种诗体都是以半逗律为基础的“大顿对称诗体”,意识到唯有此论才是彻底解决汉诗节奏美的正确途径;故我重新拾起了我早期的音步和半逗律套叠的格律模式,进而用我新发现的“对称五范式”改进林庚“典型诗行”所造成的体式呆板单一的不足,先后写作了《论音顿体系的汉语诗歌节奏》[⑦]和《汉语音节诗节奏研究》[⑧]。我还改进了早年的新诗平仄法则,写了《律式音节诗的平仄法度简说》[⑨],发在《东方诗风论坛》上。目前已经有部分诗人按此法度写作律式音节诗,《东方诗风》诗刊还从2017年总第十七期起,开辟了《律式音节诗》创作专栏,专门刊载律式音节新诗。
  近年来,随着我的进一步研究,又发现音步理论和音顿理论绝不是相互排斥、势同水火的敌人,实际上它们早就在音乐节奏理论和中外成熟的诗歌体系中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了,只是这种统一的具体形式比较隐蔽,未曾被大家察觉而已。
  本书将全面地论述我对于汉语诗歌音律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①] 李章斌:《有名无实的“音步”与并非格律的韵律——新诗韵律理论的重审与再出发》,原载台湾《清华学报》2012年第42卷第2期。
[②] 西渡:《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批评》,载《文学前沿》, 2000(2)18-28
[③] 许霆:《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④] 孙则鸣:《新诗音乐性新探——节奏旋律、声韵格律之研究〔纲要〕》、《青涩的新诗时代》,见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92475311_3_1.html 
[⑤] 孙则鸣:《汉语新诗格律概论》,原载《新世纪格律体新诗选》,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
[⑥] 孙则鸣:《再论“对称原理”在新诗节奏格律体中的统摄作用》,原载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诗学》年刊2012年第四辑。
[⑦] 孙则鸣:《论音顿体系的汉语诗歌节奏》,原载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一期。
[⑧] 孙则鸣 《汉语音节诗节奏研究》,原载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一期
[⑨] 孙则鸣:《律式音节诗的平仄法度简说》,见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92475311_3_1.html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23 08:48 , Processed in 0.1260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