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同举 树标立体
赵青山
一
许霆教授研究十四行体新诗已近四十余年。20世纪80年代初,许霆教授与同事鲁德俊教授在高校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接触到大量的现代格律诗,发现其历来被人们所忽视,于是共同撰写了《新格律诗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这是国内首次系统地梳理我国新格律诗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接触到不少精美的中国十四行诗,深为这种诗体所痴迷,于是就把中国十四行诗的发展作为现代格律诗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写成了“十四行体的移植”和“十四行体的新成果”两节,编入《新格律诗研究》。然后,又在这两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更多的资料写成长篇论文《十四行体在中国》公开发表。研究愈深入,视野愈广阔。正是有感于这一课题的诱惑,当作者写完《新格律诗研究》后,就把相当的精力集中在“十四行体在中国”这一课题上,几十年间,陆续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专著有:《中国百家十四行诗赏析》(1995年)、《十四行体在中国》(1995年)、《中国十四行体诗选》(1996年)。另有诗人论、诗体论数十篇,内容涵盖了十四行诗体建设的方方面面,发表在全国各地理论刊物上。 正是因为有了如此深厚的积累,许霆教授于2012年退出高校领导岗位后,在鲁德俊教授和一班诗友、学者的支持下,集中精力潜心研究十四行诗体。经过数年努力,不仅完成了《中国十四行诗史稿》的研究写作,而且也完成了《十四行体中国化论稿》的研究写作,成就了新诗诗体建设的一大创举。
二
《中国十四行诗史稿》(以下简称《史稿》)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全书60余万字,分设绪论和主体部分12章,以十四行体中国化为基本线索,将百年来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为早期输入、创格规范、探索变体和多元繁荣四个时期,通过50余位代表诗人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探讨了中西诗式转换过程中的历史经验与理论话题,肯定了中国诗人在推动世界十四行诗发展方面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通览全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是需要提及的。
(一)史料宏富,古今兼纳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许霆教授专注于十四行诗体课题研究。几十年间,他和国内外十四行诗友与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搜罗了新诗以来的几乎所有的十四行诗作与理论文稿,仅《史稿》目录中提到的代表诗人就有50余人。从新诗初期的胡适,到新月时期的闻一多、徐志摩、孙大雨、饶孟侃、朱湘,现代派时期的梁宗岱、曹葆华、卞之琳、罗念生,建国初期的郭沫若、雁翼、王力、陈明远,新时期的邹建军、马安信、金波、王端诚,再到港台诗人余光中、彭邦祯、席慕蓉、杨牧、王添源,均有专章论述。视野所及,古书堆里的报刊杂志,当今网络的网站、论坛、博客都是其十四行诗体研究的资料库。例如,《史稿》第十一章《多元期的创作(中)》中,对网络“东方诗风论坛”诗人万龙生、王端诚,“中国格律体新诗网”诗人张先锋的十四行诗创作进行了专章介绍,评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尤其高度评价了王端诚的十四行花环体组诗《秋菊之歌》、《世纪之约》,认为前者“美轮美奂”,体现了“外来格律和传统诗律融合的审美追求,它同诗的内容即咏菊结合,显示出民族风情”;后者“在每首起承转合和整体起承转合中,就把世纪之约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而又委婉动人”。本章还关注到网络上相当数量的儿童十四行诗,认为描写汶川地震以后的儿童诗《天上的精灵:献给失去孩子的十四行诗》“采用多个层次的对称诗行,在整齐中寻求变化,形成反复咏唱格调,情意绵绵不绝,达到情调和声调的完美结合”。还对发布在博客上的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隋红娟老师引导学生集体创作十四行花环体组诗《献给学校母亲的花环》的写作方法也加以特别推介。认为此“诗不但真实地表达了师生对于母校的热爱,而且用律较为严格,结构也是完整的”。 言必有据,行必有果,翔实的史料是本书成为信史的史实基础。
(二)视野开阔,中西合璧 《史稿》关注十四行诗,不仅仅把它当做一种诗体来研究,而是把中国诗人写作十四行诗,看成世界性格律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诗人的十四行诗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看成外来格律诗体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史稿》认为十四行与中国新诗的关系充分体现着中国新诗的世界性,体现着中国新诗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发展的历程,也体现着世界性诗歌格律的中国化进程。因此,在他的历史眼光中,十四行诗体虽然是一种西方的格律诗体,但是,它在中国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语言规律,语法规范,以及审美需求,中国的也就是世界的。这样,十四行诗体中国化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借鉴、扬弃、传承的过程。全书体现了作者一种超凡的理念:经过中国诗人百年的锤炼,十四行诗已经由一种世界的格律诗体,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中国的格律诗体。这种诗体既具备西方的格律特征,也符合现代新诗的格律规范,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需求,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格律诗体,对于新诗的诗体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中外交融,创格立体 《史稿》认为,十四行诗研究要立足于创新诗体。“我们发现,新诗人写作中国十四行诗,从滥觞期就确立了一个观念,那就是:建设新诗体需要从异域吸取营养,汉语十四行诗创作是中西诗歌交流的产物。”(《中国十四行诗史稿》后记)史实也确实如此。陆志韦是新诗韵律运动的首揭大旗者,他尝试多种新诗体,被朱自清誉为“第一个有意实验种种体制,想创新格律”的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在《诗刊弁言》中庄严宣告:“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闻一多将十四行诗译名为“商籁体”;现代派诗人梁宗岱《新诗底十字路口》一文中提出“发见新音节,创造新格律”的口号,这种种历史现象都昭示着,十四行诗体的成功为中国新诗增添了一种新的格律诗体。另外,十四行诗中国化的成功还有一层非凡的意义:自新诗“诗体解放”以来,新诗主流理念都是排斥固定诗体的。十四行诗是格律诗体,也是固定诗体,十四行诗在中国的成功移植,也昭示着固定化的格律诗体,冲破了多年来新诗界废弃格律的藩篱,在新诗界争得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竖起了新诗追求格律美的大旗。
(四)科学分期,多元兼容 《史稿》将百年来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为早期输入、创格规范、探索变体和多元繁荣四个时期。科学的分期体现了作者兼容并蓄的格律观。十四行诗体的格律既有严格的格律体,也有规范的变体,还有灵活的自由体。这种认识对于正确认识新诗现状,科学界定新诗分类,倡导追求新诗格律,引导创立新诗美学都有着极其明确的启示。
三
《十四行体中国化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全书40余万字,包括绪论和主体部分13章,绪论部分交代了著作的基本内容、论题界定、课题价值和理论观点,主体部分系统阐述了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进程研究、转借研究、成果研究和经验研究。《论稿》的重点在“化”,在于系统阐述印欧语系的十四行体由欧洲转入中国后,向汉藏语系的十四行体转化的过程。通过详细考察百年来的十四行诗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逐步借鉴、扬弃、传承,并创新、规范,勾勒出了十四行诗中国化的演进线索,描摹出了中国十四行诗体的基本面貌。
(一)正名正体,涵义明晰 《论稿》认为,在十四行体中国化进程中,中国诗人已经有了普遍公认的sonnet这种外来诗体的中文译名,一种是“商籁体”为音译名,另一种是“十四行体”为意译名,它表示中国诗人已经把sonnet作为一种新诗体接纳了,并确立起了基本的普遍认同的审美规范。这种诗体,虽然名称为“十四行”,但是也有约定俗成的约束规范,就是“不仅在行数上有限定,在韵式、节律、思想结构上也有其特点,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屠岸《关于十四行诗的对话》) (二)扬长避短,规范审美 《论稿》认为,十四行诗中国化的过程就是西方格律审美规范与中国格律审美规范的相互攻防、交融的过程,十四行体中国化的重要课题就是中西方诗体的规范与反规范的问题。作为一种成熟的格律诗体,西方十四行体是一种固定诗体,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规范。中国诗人引进十四行体,目的是为新诗创格,是借鉴这种格律诗体,为新诗创造一种新诗体。西方十四行体既然是西方的格律诗体,它的审美规范必然具有西方人的审美特征;而西方人的审美特征必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诗人引进十四行诗,就必须有扬有弃,使之真正成为适应中国人审美需求,符合现代汉语言特征的中国格律诗。 情思的单纯性,构思的完整性和音律的均齐性,是十四行体的基本特质,这些基本特质建构了中国十四行诗体的审美规范,焕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从而为这种诗体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三)化古化洋,创格立体 1、中国诗人经过百年的探索实践,完成了西方十四行诗节奏到现代汉语十四行诗节奏的转换,建构起了中国十四行诗的三种节奏方式:音顿节奏、意顿节奏和行顿节奏。 2、中国诗人写十四行诗除了大多采用10音、11音、12音诗行外,还有多种探索:(1)长诗行,如14音、15音等。(2)短诗行,如六音、五音等。(3)长短行,如对称排列、变格排列等。 3、中国诗人在百年间的创作实践中,衍化出各式各样的段式法则:(1)六八式。(2)五五四式。(3)三三四四式。(4)四四二四式。(5)二二三三二二式。(6)三四三四式。(7)二二二四四式。(8)三四四三式。(9)六六二式。(10)十四式。(11)六四四式。(12)七七式。等等。 4、中国诗人写十四行诗,押韵大致在交韵、抱韵、随韵之间变来变去,但相当多的诗人则采取隔行押韵的传统方式,或句句押韵,或偶句押韵,或隔(几)行押韵,以此来适应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5、在诗体结构上,大多数十四行诗人采取四段式,借鉴传统律绝的结构特征,呈现出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6、十四行诗律有正体,有变体,有自由体,灵活多样性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情感体验;既可单篇抒写,也可联体组诗。由于十四行体是一种容情单纯的诗体,在遇到重大题材时,难免具有局限性。中国诗人因此也转化了西方十四行组诗的结构。像邹建军的十四行组诗系列、张先锋的组诗系列,尤其是金波、王端诚的十四行花环体组诗系列,在韵律上采用传统偶句押韵模式,使西方十四行组诗衍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十四行组诗。 7、《东方诗风论坛》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的十四行诗体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冲破“意体”和“英体”的诗体束缚,把中国十四行诗分为整齐体、参差体、复合体三种体例,而明确地把自由的十四行诗排除在外,是新时期十四行诗体理论建设的创新成果。 8、利用诗体规范来整理字句、音律和节奏,是中国诗人规范诗语,提升现代汉语诗性语言的过程。
(四)由此及彼,规范新律 外形均齐,构思圆满、音韵协和、内容单纯、创作精严,是任何一种格律诗体都追求的美学目标。西方十四行诗体引入中国,在体式变化、用韵规律、语言契合等方面更加适应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为解决新诗传统格律的传承提供了具体参照:新诗不应以音数(字数)而应以格(词语)建行;新诗不应以平仄确定节奏;新诗的用韵应该更多变化;对仗是中国诗律的优良传统,应该借鉴与传承、改造与创新。
四
《史稿》选取了数十成百位诗人的创作实践,勾勒出百年十四行体新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论稿》以语言、节奏、诗行、段落、结构、诗体的转换建构中国十四行新诗体,史论结合,沙里淘金,一种崭新的新格律诗体脱颖而出。 新诗是在“诗体解放”的大背景中诞生的,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新诗的主流理论是排斥固定诗体的,就连“格律体新诗之父”(万龙生语)闻一多先生的堪称倡导新格律诗的纲领性文件《诗的格律》,都以“律诗”(固定诗体)作为对立的参照来阐述新诗格律规范。然而,新诗以来,却有成百上千的新诗人,飞蛾扑火一般,为改造一种固定诗体,创新一种固定诗体,前赴后继,生生不息,确实是新诗史上的一个奇迹。这种现象说明,固定诗体既有语言、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美学特征,又有成千上万的诗人精雕细琢,能够体现诗歌格律的最高美学追求,中国新诗也应该有体现最高美学追求的固定格律诗体。 既然外来的西方格律诗体都能够成功转化为中国新诗的一种格律诗体,那么具有几千年优良传统,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格律诗体为什么不能够传承、改造、创新出新诗的固定格律诗体呢?这才是许霆教授这两部史论专著真正的意义所在。
若说这两部史论专著的不足,我觉得对于十四行花环体诗的论述略显薄弱。 十四行花环体诗是一种定型的、格律森严的十四行组诗。这是历史上欧洲诗人在长期监禁中反复琢磨才定型的一种诗体。全诗共十五首十四行诗,前14首的首行和末行顶针相联,即后一首的第一行用前一首的最后一行,上下衔接,第14首的末行用第1首的首行,从而勾连成环状,而每首诗的第一行合起来,又串成第15首,首尾相连由此得名“花环”。十四行花环体诗在艺术上代表了十四行诗体最高的美学追求,它伴随着十四行诗同时传入中国。这种诗形优美的格律诗体,艺术性最高,但限制甚多,格律甚严,诗体也难做,所以诗作少,介绍也少,读者对其知之甚少。但无论诗人还是读者,一旦接触到它,就难以释手。新诗以来,新诗人纷纷为之,形成了日益红火的创作高潮。代表诗人有肖开、陈明远、贾羽、金波、王端诚等。 作为十四行诗体的研究专著,对于汇聚十四行诗体最高美学追求的花环体,无论《史稿》,还是《论稿》,虽有分论,但都没有辟出专章进行论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许霆教授这两部十四行诗体研究专著,有代表诗人,有演化历史,还有理论梳理,虽然仅仅是一种诗体的发展成果,但它也是新诗发展的一面镜子。希望新诗人能够多读读这两部史论专著,照一照镜子,对新诗的繁荣发展一定会获益良多的。
2018年5月13日于平遥
(一)诗体论
1、《十四行体的借鉴与改造》,许霆,《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 2、《再谈十四行体在中国》,鲁德俊,许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2期 3、《论三、四十年代中国十四行诗的进化》,许霆,《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4、《十四行体移植中国的途径研究》,许霆,鲁德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卷第2期 5、《二十年代十四行体在中国的输入》 许霆,《吴中学刊》1993年第1期 6、《论十四行体音步移植八式》,许霆,《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12卷第2 期 7、《十四行体移植中国的启示》,许霆,鲁德俊,《洛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3卷第3期 8、《十四行体与中国传统诗体》,许霆,鲁德俊,《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8卷第2期 9、《论中国诗人对十四行体音乐段落的移植》,许霆,鲁德俊,《中外诗歌研究》1994年第4期 10、《说说十四行体的中文译名》,许霆,写作,1995年第5期 11、《十四行体在中国大事记(1914年—1994年)》,鲁德俊,许霆,《文教资料》 1995年第C1期 12、《中国十四行诗的题材拓展》许霆,《社科信息》1995年第1 期 13、《“十四行诗在中国”钩沉》,许霆,鲁德俊,《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2期 14、《十四行体移植中国的文化分析》,许霆,《诗探索》,1998年第4期 15、《中国诗人移植十四行格律论》,许霆,《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 16、《中国诗人移植十四行体论》,许霆,《江苏社会科学》,2010第3期 17、《论徐志摩对十四行体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许霆,《台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18、《百年十四行体中国化进程论》,许霆,《东吴学术》2016年第2期 19、《十四行诗中国化的百年进程》,许霆,《东吴学术》2016年第1期 20、《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十四行体汉语移植》,许霆《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30卷第1期
(二)诗人论
1、《唐湜十四行诗抒情艺术》,许霆,《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2卷第4期 2、《挖掘独特的心灵的秘密——试论林子的十四行诗集<给他>》,许霆,鲁德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8卷第4期 3、《浦薛凤与中国第二首十四行诗》,许霆,《文教资料 》,1993年第3期 4、《严谨、规范、精美、纯熟——屠岸十四行诗概论》,鲁德俊,许霆,《理论与创作》,1993年第6期 5、《新型的中国式的十四行体——论陈明远十四行诗的形式追求》,许霆,《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3卷第4期 6、《寻思 寻形 寻言——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追求》,许霆,《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第15卷第4期 7、《播种五谷者的功绩——论朱湘十四行诗创作》,许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22卷第3期 8、《郭沫若与十四行体》,许霆,《洛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13卷第1期 9、《诗与美的遐思——读唐湜的<蓝色的十四行>》,许霆,,《当代文坛》,1996年第3期 10、《闻一多与十四行体》,许霆,《洛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17卷第6期 11、《马安信:真诚的爱的独白──读马安信十四行情诗》,许霆,《当代文坛》 2001年第5期 12、《马安信十四行情诗独白特征论》,许霆,《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1 期 13、《论徐志摩对十四行体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许霆,《台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笔者曾将搜集到的新诗以来的大致有30多首十四行花环体诗编辑成册,名为《十四行花环体诗选》,于2016年交由雅园出版公司出版。现将其目录附后,作为补缀之举,以享读者。
赵青山 关于花环体诗的絮语(序言) 陈明远 1、《花环》 2、《圆光》 贾羽 3、《生活与苦难》 4、《墓志铭》 高昌: 5、《花环》 韩晶宇 6、《玉花环》 韩冬红 7、《岁月》 杨钟雄 8、《姑娘》 春风化凌 9、《夜 莺》 我爱张曼 10、《城市与建筑》 黄孝纪 11、《孤蓬春旅》 草荆子 12、《星空十四行》 或跃在渊 13、《我用心采折园里的花朵》(十言) 岑琦 14、《没有飘带的花环》(十一言) 金波 15、《乌丢丢的奇遇》(十二言) 16、《献给母亲的花环》(十二言) 残仴颩等 17、《我不知道我到底从何方而来》(十二言) yqwhgj 18、《毕业离别》(十二言) 许天琦 19、《童年》(十二言) SIRIUS 20、《没有人》(十二言) 绝伦独舞 21、《你的阳光雀跃在我身上》(十二言) 艄夫 22、《滂沱》(十五言) LBDGS 23、《柳堡的故事》(十二言) 高红武 24、《剑侠与刀客》(十二言) 王端诚 25、《秋菊之歌》(十三言) 26、《世纪之约》(十言) 隋红娟等 27、《献给学校母亲的花环》(十二言) 行治惠 28、《诗文花环》 29、《文字花环》 30、《玫瑰花环》 赵青山 31、《古城女杰梁奔前》(八行花环体) 32、《平遥风物八绝》(八行花环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