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有座“中国山” 虽说这山不高,坡势连绵起伏,但占地据说有两千多亩。是中国境外最大的华人坟山。据说山坡上有一万多座华人的坟墓,是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墓葬之地。一直作为华裔的义山之用,尽管后来曾多次险遭各有关当局征用。但都因华人社团的强烈反对,而化险为夷。度过厄运、闯过难关,终于保存了中国山的完整。 中国山这名、是马来人对它的称呼,当地华人却叫它三宝山。不仅是因明代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时。有五次将马六甲作为中转站,在这里驻扎。为纪念他而得名。更缘于马来西亚的史书“马来纪年”,记载了一个明朝公主远嫁马六甲的事。但有关将汉丽宝公主许配给马六甲苏丹一事,明史中并无纪录。所以正统史家,仅视为一个美丽传说。其实明眼人一眼可以看出,这绝对是真实的史实。因为早在明太祖时期,暹罗已为明藩属之国。而当时马六甲,尚是臣属暹罗的酋长部落。也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册封其苏拉为“满剌加国王”,方才得以和暹罗同列。开始赢得了从落后渔村,向该地区最重要港口的华丽转身。吸引来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商人,作为贸易往来的停泊点。这些也是明史纪录中可考的。 在中国的民间野史中,一直流传有燕王朱棣抢了侄儿江山后,因建文帝下落不明。终永乐一朝及后代子孙一直为之不安。派亲信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实则是追查其下落,以绝后患。其时东南亚一带已属大明藩国,惠帝从云南外逃实属可行。他及其追随者为了布局, 同样可以封一个公主下嫁。明成祖鞭长莫及也无可奈何,当然也不会承认此事。明史无记载很下常,但马来纪年绝不会,无中生有强认一个祖宗。并以各种形式作为纪念,致使汉丽宝的故事,在马来西亚家喻户晓。现代更被多次改编,成为话剧和大型歌舞剧。也能更准确的解释,现在槟城和新加坡有很多娘惹的来因。按当地对中国山的传说,苏丹将此山赐给公主的几百随从定居。其后这些随从和宫女,与当地人通婚。他们的后裔,男称峇峇、女称娘惹。也大多住在这里,后山更成了他们的墓地。因此马来人,都称其为“中国山”。 另一个佐证是这里缺水,公主将中华的打井方法传授。苏丹特意派人在她的指导下,为汉丽宝公主在山脚下挖了一口井。这口井、至今仍未干涸,且始终清澈纯净。现保护在青云亭侧面的一个园子里,称为王井。我们曾停车在青云亭门口,即俗称的三保庙。特别去参观了这王井和三宝井,礼拜了庙中供奉的郑和神像。该庙虽小,系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主殿右侧小园内,便是三宝井。相传曾凿了七口井,供兵士饮用。民间称为“七星坠地”,被土著视为神迹。此井较王井小一半,两者相距仅几十米,其余的早已被填埋于历史的尘埃。仅剩满坡汉字镌刻的墓碑,和附近华裔的生活方式、殡葬仪式等,还体现着华人文化坚韧的生命力。更有山脚耸立的,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日殉难的华裔志士纪念碑。上面为蒋氏手书的碑文“忠贞足式”四字等文物,蕴含着先贤们在中国山落地生根的历史意义。 特别是郑和,前不久我在银川国内唯一的回族博物馆里,才重温了他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事迹。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有其民族、信仰关系。明成祖派其出使西洋,无疑是歪打正着。不但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访问了几十个国家,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更是扬我华夏国威,让世界更早的认识中国。 有趣的是在三宝庙的桌上放了一杯水,地导津津乐道的说这就是“有情水”并说了很多相关传说。令人莞尔,不禁动念得了几句: 三宝庙前古井深,先贤遗德后人钦。 一杯清冽多情水,洗涤世间冷漠心。
86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