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537|回复: 3

[杂文] 西山 西山文化及其他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577

回帖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54
发表于 2015-9-12 18: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西山 西山文化及其他


汪德国


O九年到海南旅游时,曾来到一座寺庙,叫做“潮音寺”,还写了一首诗,诗曰:

小小庙宇似平凡,

座落海南第一山。

曾经沧海能为水,

东山再起在明天。

而这座庙就座落在素有“海南第一山”的山上,唤作“东山”。之所以能称作“海南第一。不是这座山在海南最高,海南最高的山,是著名的五指山,而这座并不太高的山被第一了,是因为“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此。早就知道“东山再起”这个故事,源自东晋谢安曾经隐居的那个东山,地点在古会稽,在的福建省境内,大概不会跑到海南去的。但不管怎样,名字叫做“东山“的地方还真不多的,没听说过几个。可这“西山”就大不一样了,问了下“度娘”,说是不下几十个云云:苏州有苏州的西山,山西有山西的西山,云南还有云南的西山,北京还有北京的西山;大地方有大地方的西山,小地方有小地方的西山,不一而足。而且这些西山们,有些还有些来头,甚至贴上了许多的符号标签,很有些讲究的。因而似乎就有必要说一下我们所在的这“西山文化研究会”所在的“西山”了。它是哪里的西山?有多大范围?“西山文化研究会”这名字起得到底咋样?这就是我这篇文字所要向大家讨教的东西了。


说到这西山是不是在我们现在西山所处的位置,叫做西山是不是确切,这应该是没什么探讨话题的。霍山县西部山区旧时俗称西山。根据《霍山县大辞典》第四面的记载:《太平寰宇记》和《魏书·世宗纪》记载:“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梁书武帝纪》作天监六年置霍州,时霍州治岳安(今衡山镇老街区),领17郡36县”。“陈天监二年(561年)霍州西山蛮率部落内属”。这说明西山蛮部落早就生活在霍山西部山区,应与三苗部落同时形成或为其继承人存在的。历史学家姚治中教授在《畎夷非犬戎论》中考实:“早在夏商之前,三苗即生息于大别山区”。西山作为西山蛮的生活之地,由此观之,可以说西山历史与国史同长(《张佑丞霍山西山之考》)。这说法有根有据,言之凿凿,应该没问题了。可是,有人似乎对此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我看到有篇文章这样写道:“听说西山之名源于漫水河的旧称"西镇"。我想,这些大约都不准确。位于安徽省的西部的六安市号称"皖西"乃众所公认自不必说,霍山在六安的正南边,称不上西,因此,西山与霍山无关。”这段话里虽然忽略了一个问题,但也貌似有一定的道理的,也即是说,六安都在安徽的西部不假,但霍山是在六安的正南边呀,何西之有?我觉得,这个观点虽有逻辑错误,也还是有能引起我们思考的地方。

有这种现象,诸如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乃至古往今来这些表示方位时空的词儿,看似正儿八经,周吴郑王,其实,它们是很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相对的成分很重的。在这里是东,在那里就可能变成西的,甚至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了。比如我们所特指的这个“西山”吧,我们称之为西山,约定俗成了,我们霍山人都理解,那么靠近这地方的湖北英山人、安庆岳西人呢?他们会不知道这西山是哪里的,他们或许知道漫水河、上土市、太平畈、甚至古福堂、黄栗杪,他们肯定不知道西山是哪座山,哪个区域的,这无疑不利于我们的传播和发展的,不利于我们把我们要做的事情做大做强做出好的成效来的。实际上,我们的西山,就是指在霍山西部山区,以漫水河、上土市为中心、辐射四周的那一片大别山腹地的一个区域,索性就叫做“霍山西山”和“霍山西山文化研究会”,要多明晰有多明晰,要多响亮就有多响亮啊!也不用去担心有个沾其他“西山”名头名气的光的嫌疑了。

这样一确定,说不定更有利于“霍山西山文化”的研究和拓展呢,“霍山西山”只是圈定了这个名称的范围,它绝没有圈定“霍山西山文化”的范畴。因为,由于历史的沉淀积累,“霍山西山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历史现象,早就不限于现属霍山县的几个乡镇的范围了。无论是民风民俗、风土人情,还是方言俚语、宗教信仰,甚至是特色饮食、脾气性格,这一区域的居民,都能找到一些同根同源的箱底子里的东西来,有些传承和遗传,是恁谁想割也割不断的了。比如这红豆腐,只有太平畈周围的包括岳西县的老乡才能做出那种赭红璞玉般的模样来,吃着辣香爽口;比如这小吊酒,只有霍山漫水河、金寨燕子河的相邻们才能酿出那种的醇厚绵柔来,喝得醉意婆娑;最叫人感到神奇的是,哪怕就是相隔不到百里、十里、甚至只是一岗之隔,也让人听不利索的哝哝嘟嘟,也称作英山蛮子话的漫水河土话。而“西山中心区”的人听到之后,就会感到分外的亲切。不管你是太平太阳、还是漫水河上土市的,甚至不管你是霍山的,还是英山的,亦或是岳西、金寨的,嘟哝起来没完没了,到叫我们这些“中心区”以外的人简直要产生那种羡慕嫉妒恨的成分来了。由此看来,“霍山西山文化”圈,绝不能与“大别山文化”的研究相混淆了,它只是整个“大别山文化”的一个极具特色个性的区域性文化,并且是与现行的行政区划并不完全一致的跨省份县份的跨界性文化现象。正像张佑氶老先生说的“西山凡划出归新立县份管辖的地盘,只是行政管理上的划分,但西山还是整体的,人际交往还是一如继往,风俗习惯还是西山属性未改,西山文化更是凝聚在一起的。如上土市中学在解放前叫狮山中学,学生都是来自西山各地,从未有划出之分,解放后还同样有学生前来就读,”这个有百年历史的狮山中学最初还招收来自金寨燕子河、长岭、张畈和天堂寨以及湖北省英山县的学子,因此民国时期一度更名为"霍立联中"(霍,霍山县;立,立煌县,金寨县的前称)。所以人们说上土市中学是西山文化的摇篮,是丝毫也不为过的啊,那种把“西山文化”仅仅定义为老漫水河区几个乡镇的观点,具有明显的不足,因为它不符合历史的真实,遮盖了自己的眼量,更少了一种阔大的胸怀气度和融容精神,画地为牢般地裹住了了自己的脚步和前程,不利于我们研究的开展和发展。

上土市中学,原名"国立狮山中学",始建于1908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中学,属于清末新政的"成果"之一,跨越一个多世纪,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创始人是孙中山先生好友,同盟会会员李晴峰。这里是是英山、金寨、霍山三县人才的发祥地。沧桑百年,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内涵,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栋梁之材,原外交部部长余瓒、水利部部长陈礼民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走进校园,绿树成荫,布局有序。左边,"玉玺楼"中西合璧、风格典雅,背后的狮山巍峨傲立、苍松挺拔。 "狮山藏秀色,玉玺印春秋",它们恰如两位睿智老人,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学校的壮大与繁盛。但我认为,虽然上土市中学为“西山文化”在近代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西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更长更远更厚实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有位在外的学子在文章中很抒情地写道:“车过了土地岭,清幽黛绿的群山在身后渐渐隐去。任那酒香扑鼻一路,睡美人沉睡依旧,黑石渡清水长流。渐行渐远,思想却愈来愈浓。土地岭仿佛就是那桃花源的入口。千百年来,一蓑烟雨、竹杖芒,吟啸徐行。只愿千百年后,这里依然是四季如画、鸡犬相闻、怡然自乐。不管走到多远,西山,她的四季一直在我的梦中循环播放,久久难以淡去……”我猜想,这是西山许多人学有所成、事业有了成就之后,回来探亲才会产生的一种感情吧?而他和许多与他一样的人,要么为学业,要么为闯荡,要么就算是瞎闯,他们第一次走出大山,离开那个大盆地套小盆地的西山,出了土地岭这个瓶颈一样的山口时的感觉,我觉得应该是震撼:外面的世界原来是如此之大呀,外面的风景原来是如此之好呀!西山固然是好,而在那个小世界外面的大世界,应该是我们西山人应该去闯荡的广阔天地。别小看了这个一堵墙似的土地岭,历朝历代,世世代代,它或许为浓厚西山文化氛围、为西山文化的沉淀,为西山人走向大世界、进而反哺西山文化,发挥出你难以想象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呢!

当然,即使是西山本身这一小块天地,这个四周高、中间凹而平坦、最适宜耕读的地方,几千年来的人文环境,也是西山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不可少的人文环境。据说狮山中学是西山何肖杜万四大家族股份制建立起来的,可见这四大家族对文化、对教育其重视到了何等的程度。而许多人的一大本能或性格之一就是不甘落后。完全可以说,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历朝历代,除了这四大家之外,还有许多蛮夷或客家人,大家伙在这样一个既有融合、又有竞争的环境中,你追我赶,你赶我超。这样一种局面,或许就是西山文化良好氛围的形成、发展和浓厚的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这方面,上土市中学的汪振愚老师在《心路》一文中,作了较为精彩的描述,姚治中教授和许多专家也都论较为深刻的述说,在此我就无需赘述了。

写到此,还有一点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谈一下的,这就是我们大家在一起研究西山的文化现象,这是件非常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研究,对于促进地方的文化的发展,建构和谐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大家在一起轻松愉快地把自己的知道的东西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能说的说,会写的写,各展其能,庄谐结合,各抒己见,这是咱文化人多么喜欢做的事儿,多么值得提倡的事儿,也是多么值得咱们骄傲的事儿呀。千万不要自己吓自己,把自己弄得与林黛玉似的,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更不要紧张兮兮的,怕背上“山头”的包袱,喘不过气来。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先有圈子,后有时代”。研究西山文化,是一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时代文明进步的高雅行为,也是一种爱我们的家乡,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入这样的文化圈子,做这样快乐的事情,应该是一种人生享受。


写于 2015年9月12日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901

回帖

4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2
发表于 2015-9-14 14: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论文,雪狐大哥讴歌家乡的传统文化,赞一个!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主题

577

回帖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5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15: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海雪狐 于 2015-9-14 15:46 编辑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5-9-14 14:37
好论文,雪狐大哥讴歌家乡的传统文化,赞一个!

这是 一份作业性的  叙议结合的文章,我试图把议论性的东西写得美一点,可读性好一点。按说,还是属于散文一类的。谢谢海棠的 赞了。家庭作业完成了,爽吧?贺了。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主题

577

回帖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5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10: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在《皖西日报》文化周刊 头版整版刊发!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4-25 12:52 , Processed in 0.2458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