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重庆建设诗社举行中秋诗会已成惯例,今年是8月20日举行的。我以顾问身份应邀出席。诗会在建设公司工会会议室举行。墙上贴了许多社员的诗作,一进入便感受到浓浓的气氛。 诗人们轮番登台献诗,掌声不断。我就记下几个花絮吧。 一、无心插柳的“岸柳倒影”诗 我的座位对面墙上,贴着女诗人黄玉兰的作品: 中秋 化作桂花飘香 思念已经脱缰 越过山山水水 去寻找、寻找 心灵的故乡 - 心灵的故乡 去寻找、寻找 越过山山水水 思念已经脱缰 化作桂花飘香 |
我一读就发现后节恰是前节的颠倒,这是一首“岸柳倒影”体的作品啊!说起这“岸柳倒影”还有一番来历,不妨略述如下:多年前我很喜欢戴望舒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假若有人问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我的烦忧, 假若有人问你的名字;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我非常喜欢这首回环体微妙地倾诉初恋情怀的小诗,后来仿作了好几首,曾经一并寄给石天河先生。他读后也喜欢这种体式,并且很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岸柳倒影式”。后来我在“东方诗风”论坛介绍,一些诗友也很喜欢,颇有一些较为成功的仿作。 话说回来,那天在会场上黄玉兰就坐在我身边,我便对她说,这也是一首很好的“岸柳倒影式”啊!不料她对此茫然无知,说是觉得需要这样再颠倒一次,才能尽意。哦,原来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二、人同此心,异曲同声 会上,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版块里,龙光复(青木之灵}朗诵了《瞻仰腾冲国殇墓园》。听到其中这一节,觉得好生熟悉: 望着这满山墓碑 激情化为了呼喊—— 假如我辈赶上那年头 也一定会远征抗战 仔细回忆,却原来与王端诚(微斋先生)在评论我编选的《抗战诗词选粹》的《黄钟大吕赋同仇》一文末尾抑制不住激情,写下了一首七绝: 后辈前贤敌忾同, 开胸验血一般红。 天公若许吾生早, 定要亲操射日弓! 两位诗人,在两首体裁不同的诗里,竟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如此一致的感情,使我叹为观止。进一步思考,我想到了两点:一是人同此心,其结果是异曲同声;二是绝句也好,格律体新诗也好(青木的诗是各节完全对称的参差体格律体新诗),都有其对于题材的极大适应性,这使我感到欣慰。 三、“不合时宜”的“杂音” 因为得到通知较晚。来不及准备新作,我便找出去年写的两首中秋诗,打算拿去朗诵。后来又有些犹豫了,原因是这两首诗的角度与一般的咏月、思亲主题相去甚远。后来又想,这也算另一个角度吧,便不惮于发出“杂音”。我是从中秋之夜车河滚滚,人们还在外奔波,而不是在家与亲人共度佳节,而发出慨叹: 不能不慨叹世道的巨变 宝贵的东西也不再宝贵 辉煌的灯海也似乎黯淡 传统的节味失去了真髓 此诗似乎并没有“煞风景”,事后还有人表示认同呢。从诗歌创作的层面考虑,恐怕由此还可以想到“深度”、“独特”这些概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