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万壑松 于 2015-10-29 09:05 编辑
猫儿峡① 石斓文章出②,横空半壁蹲。 山容留禹凿③,峡意仿夔门。 洞杂精灵守④,林荒虎豹尊。 人烟可断续, 一犬吠云根⑤。 张问陶(1764—1814),号船山,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清中叶乾嘉诗坛“性灵三大家之一”,今存诗3500余首,据《船山诗草》卷八《扁舟集》记载:此诗作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岁(1792年)顺江而下,过巴县时所作。对中进士、任职官不久的诗人,自无伤感失落。 在诗人眼中,万物都是有情的,即便是冰冷的山石。“石斓文章出,横空半壁蹲。”这富有生气,顾盼有情的诗句,就是写猫儿峡两岸奇特的山石。峡的南岸是怪石横江、布满系列条纹、层层堆积石质书本,因而“文章出”世了。这由老天爷书写的文章自然不同凡响,立即引来北岸横空出世,大峡石壁——硕大无朋的“猫儿”就“横空半壁蹲”着观赏状了。这一“蹲”定格为永恒。对文章,“猫”犹如此,何况人呢。这也从一个侧面透露出旧时华夏大地对文化、对文人的尊崇和礼遇。 雪涛翻卷,涛声震天的猫儿峡,壁立千仞,雄峙大江的大峡石壁,高耸入云,犹如半个夔门,是什么样的伟力才能开凿出如此奇观呢?“山容留禹凿,峡意仿夔门。”只有当年疏通九江,治理天下水患的英雄大禹方能开创如此奇迹。那至今犹在、深深的刀劈斧削痕迹,该是大禹留下的。一个“留”字,用得极为贴切。既状当年开凿的艰辛,所留痕迹虽历经风雨沧桑,却依然清晰可见;又暗写“山”——大峡石壁懂得感恩而主动的保“留”。 至于,大禹仿自夔门而开凿“猫儿峡”,却风貌别具,另有看点。长江上并不需要两座同样的夔门,就像我们不需要两个风格、技法完全一致的艺术家。这里,一半雄奇险峻,纵向取势,充满阳刚之美;一半平缓内敛,横向取法,具备母性的厚德。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的“猫儿峡”!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避开了直接写峡的高大险的熟套,别开生面地用迂回的笔法点出“禹凿”、“夔门”,为欣赏着留下想象的空间。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诗人对大禹的崇敬之情,以及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的心曲。诗论曰:诗要避俗,亦要避熟。所谓“画到生时是熟时”。 古人曰:“律诗重在对偶,妙在虚实”。虚实指律诗中间两联一联主抒情(虚),一联写景叙事(实),力求变化。那么,诗人是如何在《猫儿峡》一诗中“操作”呢。其实诗的第二联与其说是写景,不如说是实中有虚,化实为虚的抒情:第三联写景,其中有化虚为实的笔法。“洞杂精灵守,林荒虎豹尊。”相传,此洞乃大茅君修道成仙的“栖真洞”,那么有“精灵守”,则成为可能。在诗歌创作中,纯粹的写景、抒情很少见,常常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至于虎豹在大森林中称王称霸,对两百多年前的猫儿峡来说,应该不是虚构的。相传,之所以叫“猫儿峡”,时因为乡人怕虎,而改称猫的。 随着船出峡口,江面的开阔,诗人的目光由洞口、森林转向广阔的田野,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展现眼前:“人烟可断续,一犬吠云根。” 诗人在前六句,用聊聊三十言,溶现实与史事,实境与神话,实境虚写,虚境实描,纵横驰骋,运笔空灵,显示出精湛的语言驾驭功夫。最后由“人”,以及与人类有长期共存的“犬吠”,来收束全诗,为《猫儿峡》抹上了浓厚的生机与活力,极富生活情趣,那汪汪的犬吠之声,至今犹在耳畔回响。以声结情,与“夜半钟声”有相似之妙。 【注释】 ①猫儿峡:《巴县志》曰“至铜罐驿下游,两山壁立,约束江流曰猫儿峡,古大茅峡也。”“东山面西,自南始,曰大茅峡,俗名猫儿峡,石壁峭立,皴皱入画”。《蜀道驿程记》云:“过猫儿峡,连峄叠崿,亏蔽云日,一山突起,石棱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 ②石斓:斓,形声字,“文”表意,文是文的本字,有纹饰、花纹等意;“阑”表声,本指门前栅栏,平行的系列木条,斓即为平行的系列条纹。猫儿峡段,江南岸怪石横江,形如层层堆积的书本,即石斓,人称“万卷书”。 ③禹凿:古时大禹治水时开凿。 ④猫儿峡内有栖真洞,元《一统志》云:“相传大茅君棲真于此(修道)”。《蜀中名胜记》有巴谣曰:“神仙得此茅初成,驾鹤上天入太清”,入棲真洞要经过一道石拱,形如弯月,人称“月亮洞”,是一巨大天然溶洞。 ⑤云根:有三层意思,即深山云起之处,道院僧寺,山石 。此处,应为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