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968|回复: 1

诗歌的分节与分行(闲人)

[复制链接]

159

主题

298

回帖

3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17
发表于 2019-2-9 19: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分行的开始

新诗在草创阶段受西方诗歌的影响进行了分行,这是一种说法,不一定正确。旧体诗其实也是分行的,无论是《诗经》体、楚辞体、汉魏的诗歌还是近体诗,本来都有大家共知的断句的地方,只是在书写和印刷时没有标点也没有分行。标点是因为在古汉语里本没有,书写不分行是出于习惯和书法审美上的一气呵成,印刷上是因为节约版面,在使用竹简和雕版印刷的时代版面的利用率是很受重视的。在没有引进标点符号的时代,汉语散文的断句(在什么地方应该停顿)有时引起误会,发生不同断句之间的争论,而诗歌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诗歌的格律深入人心,行的概念很明确地存在。新诗的草创时期正好是印刷技术改革的时期和西方标点符号引进的时期,所以新诗很自然地采用了分行排列,不应该完全算作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是汉诗原有的分行基础和新的时机结合的产物。

我们可以说,从诗歌的格律上看,诗歌一向是分行的;从印刷的排列上看,诗歌是从新诗诞生开始才分行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诗词的版本有标点和分行,原版不是这样。)

二、诗歌分行的“建筑美”作用

诗歌分行的主要作用是显示节奏,诗歌分行的次要作用仍然是显示节奏,这点是很重要的。旧体诗的格律很明确地说明了行的结尾是最重要的节奏点,新诗分行的意图也是如此。

闻一多先生提出诗歌的“三美”原则影响很大。前两个美是很重要的,而“建筑美”是很次要的,次要到不能和前两个美相提并论。如果非要提及说成是“整齐美”和“对称美”更准确一些。

三、关于分行的不正确的观点

⑴因为分行是诗歌最显著的特点,它总是最先被读者感受到,所以有人误以为它是诗歌惟一的特征,于是写了一堆分行的散文当作是诗歌。

⑵有人说诗歌的分行体现了诗歌的形式美,也有人称之为诗歌的“建筑美”。这样理解诗歌的美是很浅薄的,诗歌的美体现在境界的美和朗读的音乐美上,至于排列的或整齐、或参差是诗歌节奏的需要。

诗行的排列是营造诗歌印刷外形的主要手段,诗歌在印刷排列上所形成的外形特点是诗歌诸多特点里最不重要的特点,但是,有时被人为地推到了不合适的高度。闻一多先生最先提出了诗歌的“建筑美”这一概念,并与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并列为诗歌的“三美”。虽然他也说建筑美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但是这个认识还不够,因为建筑美次要到根本不应该和音乐美同日而语,否则会引起误会。事实就是如此,这个提法被后人无数此引用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基本是负面的。使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诗歌分行的原则,把体现节奏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而把形体美放到了主要的地位,形体上不可能有太多的变化可能,于是产生了一些怪异的游戏产品。

这种不正确观点的传播不仅误人子弟,而且引发一些无限开发诗歌形式美的走火入魔的怪诗, 这种歪门邪道的东西发展到近年更是登峰造极,衍生出了一个“不规则主义”,例如有一首叫《一匹空想家的马》,它是这样分行的:

                     ~~把它颠倒_,_,
                  ~~把它缩小 -"/./
                ~~让它变为圆-'   /  `.
             ~~使它强飞行 '  .     ,__;
           ~~把它缠起来'  :       \O\
         ~~把它弄成空的   :          `.
      ~~增加新成份'       . _,        '
   ~~用新艺术形式 '     .'`-._         `.
~~运用象征主义'        :     `-.     (,;
~~使它变成乱码'         :         `._\_.'
~~使它缓慢下来'         ;

一首叫《36B新月》的诗是这样分行的:

红半圆
胸中充满甜蜜
三角好像认错方向
逃离被遗弃的葡萄园
椭圆的翅膀在夜晚冻结
打不开那扇带有甜味的门
新月形顺着空气的急流上升
直到窒息直到和游离的梦散步
面对玄武岩里被尘封的菱形发晕
却试图迷失更多的圆锥形不再回头
绕过黑暗的不规则挣扎着往下看
看不到朝下的路即使失去重心
涌动的圆环已在冬天转弯         
她飞累了飘在天鹅绒上
抚摸着胸中的甜蜜
那个圆沉甸甸的
像鸟儿喘息
含糖量
36B
温暖的
在手心跳动的
被透明的风吹破的
在烛光里面红耳赤的
被细水抚摸成鹅卵石的
像熟透的苹果摇摇欲坠的
与桃红色的扇形一起旋转的
左边的呼吸到右边开始窒息的
散发着椰子味道在触觉中冬眠的
却试图迷失更多的圆锥形不再回头
红半圆在秋后的葡萄园里消失了
摇来摇去像水上的船儿飘远了
和抛物线的余辉一起熄灭了
如过季的红牡丹凋谢了
不规则的钟静止了
成吐出的烟圈了
随风飘散了
飞走了

这样的诗完全背离了诗歌的本性。

⑶有人认为诗歌的分行是以空间揭示诗歌的跳跃性,不是所有的诗歌有强烈的跳跃性,可是所有的诗歌都是分行的。

⑷有人说诗歌的分行是显示诗人感情的变化,此说法为诗歌“内在节奏说”提出了佐证,我们很难找到一首诗,它每一行都和诗人的感情挂钩而形成了一种节奏。

四、分行的原则

虽然现代新诗几乎抛弃了诗歌的一切清规戒律,但是分行这一条大部分还是保留的。

新诗分行的依据首先是节奏,其次还是节奏,一行的行尾应该是一个中型的停顿,西洋诗每行以十音节者居多,汉诗每行以四或五个音步者居多(汉诗以双音节音步为主,以音节计算也是十个左右),基本上每行诗的音节数汉诗和西洋诗是相同的,因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发出十个音节后需要换一口气。分行(中型停顿)与人的生理节奏相配合,是诗歌节奏和谐的基础。

有的分行没有什么理由,例如沈尹默《三弦》: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没法去遮拦,让它直晒着长街。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树。(白杨)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

其实这是三段有韵的诗,只是没有分行,我们如果把韵字用红色显示,就看得清楚了,第一段尾的“杨树”如果换成“白杨”就押韵了,也许原来就是“白杨”很明显作者在押“ang”韵,没有理由这么写。此诗的分行是散文的分行,不是诗歌的分行。

有人大谈诗歌“视觉艺术”和诗歌的“建筑美”,过分地将一些很次要的因素渲染夸大,喧宾夺主,掩盖了诗歌分行的真正原则。他们把要诗歌的分行附会了太多的功能,说惠特曼的长诗句是因为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句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说马雅可夫斯基为了表现十月革命的剧变,所以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一段分行的新闻变成了一首据说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诗:

昨天在七号公路上
   一辆汽车
      时速为一百公里时  猛撞
 在一棵法国梧桐上
     车上四人    全部
     死亡

除了产生视觉冲击的游戏之外,还有一些据说有音律上有特色的诗,这个“特色”是值得怀疑的。例如:

仿佛……光明已被据为
己有。像古玩和字画  被藏进
密室。棋子一样的星星
拼杀  较量  终于只剩下一盘
残局。地球  像在无边的隧洞
停顿。楼房  树影  使人隐约产生
过敏性颤栗  仿佛盗船偷偷
潜行……
——小敏、业君《黎明印象》选第一节

本诗没有韵脚,肯定分行不是以韵为标准的。从语法上看,一行的结尾不是句子的结尾,目的似乎是为了突出句尾的两个字“己有、“密室”、“残局”和“停顿”。此外断开的空白肯定是有意的停顿,而用分行、标点、和空白形成的断断续续的节奏,没有规律,没有美感,那么这样的分行虽然新颖但是没有意义。

分行应该照顾到韵脚的布局,也相当于照顾到大节奏点均衡。例如:

现在是五月,
已是暮春时节。
在这庐山上,
鲜花依然开遍。
如果春天只是更迭的季节,
就会像日历翻过无所留恋。
如果春天是鲜花,
一年四季里都有春天。
现在是五月,
已是暮春时节。
在这庐山上,
鲜花依然开遍。
你来走后都有花开,
它们不是为你争奇斗艳。
只在你心中有花开时,
鲜花才是 为你展开笑颜。
                            ——余德予《心中的花》

此诗押“an”韵,基本上隔行用韵,前四行是四行才出现一个韵脚,不同于全诗的押韵风格,而且这四行在后面又重复了一次。我们读到第四行才找到了韵脚,这还需要是第二次读,如果是第一次读至少要到第六行时才能感觉到韵脚的存在。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四行压缩为二行,后面的重复也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这样整首的押韵风格就统一了。

诗歌的分行排列是诗歌的作者希望你这样安排读这首诗的节奏,例如:

生命
在夹缝中求生存
虽然渺小
却活得真
       ——汪国真《活得真》

当然此诗也可以这样写:

生命在夹缝中求生存
虽然渺小却活得真

第一种排列方法是说明作者认为,在“生命”这两个字后应该有一个停顿,“却活得真”应该单独一行,以便突出它,对应标题。

五、分节的原则

“节”相当于散文的段,诗歌“节”用空一行来划分,不过这个“节”主要是音乐节奏是的一节,有时也兼顾叙事意义上的分段。
有的诗歌分节没有什么理由。例如:

活的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
去高山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平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的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头和尾两节是重复,独立出来作为一节是可以理解的,中间两节本来是一回事,硬把一连九句的排比句断成前五后四,看起来是均衡了一些但是没有必要。

诗歌分节的原则是完成一个“起承转合”即可以分成一节。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219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448
发表于 2019-2-13 19: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现代新诗几乎抛弃了诗歌的一切清规戒律,但是分行这一条大部分还是保留的。
——分行是新诗外形的“新貌”。因为中国古典诗词是连排,不分行的。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3-29 22:17 , Processed in 0.0957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