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790|回复: 0

2019年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古镇采风纪实

[复制链接]

71

主题

901

回帖

4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2
发表于 2019-5-8 15: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2019年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古镇采风纪实
                                                                             作者/周琪

                                                                                        序
        请允许我以万龙生先生写于4月22日凌晨的这首小诗《柔巴依.赠晓曲》作开场白,因为,短短四行诗囊括了此次采风活动的全部要素:
                                                                  二月在重庆我们把此举议定
                                                                  众多的精兵今天就纷纷出动
                                                                  格律体新诗大旗在川西挥舞
                                                                  丰硕的战果该记你头等大功
他慨叹:“何其巧也!晓曲来渝参加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成立大会距今恰好两周月”,正是这次会面,四川省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会长余晓曲与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院长万龙生商议,决定由“一会一院”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古镇采风行”,旨在通过参观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以诗歌的形式歌颂新农村发展的新变化、新风貌,助推乡村振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晓曲义不容辞承担总策划,热情捧出成都周边五凤、洛带、黄龙溪、平乐、安仁、新繁这串“历史文化明珠”,在各区市县文朋诗友、成都文旅集团和新都区统战、文联、民盟、作协、新繁镇党委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于422-28日,成渝两地30余位缪斯的信徒一路行吟,取得丰硕成果。成都诗人郑泓赞曰:此次釆风,釆出了历史,釆出了现代,采出了硝烟,釆出了田园,釆出了爱恨,釆出了佳篇!这一切,是不是如万龙生先生所言,该给晓曲记头等大功呢(此处应有掌声)?


       报到地点有个萌萌的名字——熊猫仔酒店,看着满墙憨态可掬的熊猫和床上卖萌的熊猫仔玩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也可爱起来。酒店门口赫然挂着一块牌子:“四川省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好亲切呀!我们顿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来到6楼,四川省散文学会新都分会和晓曲的四川千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蜀格讲堂”、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办公室都在这里,晓曲正忙着,新都区文联副主席、新都区作协主席谭宁君已等候大家多时了。重庆方面,院长万龙生、副院长王端诚、重师海峡两岸研究所所长黄中模、特意从湖南赶来的蔡友元以及龙光复等部分诗人在茶香四溢的会议室,与成都晓曲、谭宁君、苏勤、苏弘、刘现斌等欢聚一堂,把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的场景,开成了一个茶话会。会上,谭宁君一再表达歉意,他有重要的红色之旅任务,不能与大家在川西行吟,但同时又欣慰地说,他正在办理退休手续,今后他会有更多机会与大家同行。晓曲通报筹备经过,万院长代表重庆诗人表示万分感谢,这种感谢由心而发,自2017年,晓曲策划组织“东方诗风”论坛与“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加上各自纸刊合称“两网两刊”)首次联合举办新诗百年“东方诗风”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诗旅,重庆诗人的感激之情延续至今。赠书仪式上,黄中模教授分别向余晓曲和谭宁君赠送由他主编的《连横诗词选注》,裴玉玲也分别赠送了《蓝色畅想一一裴玉玲诗文集》第二版。


       晚餐定在新都饮马河畔“南充石锅牛肉馆”,酒是贵州茅台集团的“贵州王金樽典藏”,而诗,大家早已准备好啦!早在4月10日,诗人苏勤就按捺不住期待和向往,激情喷发写出《柔巴依·追赶春天的尾巴》发在微信群,引来25位诗人接龙、唱和。现在,有酒助兴,随着一场小型诗歌朗诵会的预热,“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古镇采风行”提前拉开序幕。


                                                                       一,五凤溪古镇、洛带古镇
       23日早上8点准时出发,巧得很,随行的司机还是2017年“两网两刊”成都诗旅为我们开车的师傅,小伙子心细,车开得特别稳,这一路又要辛苦他了。还有两位低调的老熟人,大家没有认出来,就是2017年一同在西华大学参加“新诗百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研讨会”,并陪同重庆、上海松江诗人到都江堰采风的龚志祥夫妇,作为四川千格文化公司副总、创研会成员,龚志祥一直默默地为晓曲分担重任,为成渝两地格律体新诗的交流发展奔忙。


       大巴开出不久,车上就开始了快闪活动,没有任何通知,每个人都得到两张歌单,一张是“我爱我的祖国”,不知谁起头,车内顿时歌声缭绕,每一个人都唱得十分认真,充满激情。另一张歌单是由万龙生作词,齐云谱曲,东方诗风已故诗人蒋泽民试唱的《歌唱缪斯》,由于像圣歌一样不易学,成都诗人刘现斌特意请朋友唱了录在手机里,在车上放给大家听。真是神奇,听到这支曲子,圣洁之心便油然而生。当远在安徽的齐云听到车上放的歌声后,激动得给万老师留言:“我听到了,亲切熟悉的旋律!因为诗歌我们相识相聚,结下这份难得的缘份。祝诗友诗情长在!愿诗神庇护诗友!”途中这一花絮,至今想来,还令人动容。


       苏勤是晓曲的得力帮手,她以成都创研会理事,重庆研究院研究员、成渝两地联络站主任的双重身份,在整个活动中不仅穿针引线,衔接各个细节,还与蔡友元一起被冠以副团长头衔,手握“财政大权”为采风团处理各项开支。我看着她在车内奔忙的身影,实在佩服这位年近70的姐姐,精力如此旺盛。不大的功夫车就到了五凤镇,粉红色的蔷薇扑进眼帘,大家在挂满红灯笼的“五凤溪”牌坊前拍下第一张合影。晓曲特意制作了横幅“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古镇——采风行”,同时制作了六个古镇地名,每到一处换一个地名,即指向明确,又节省开支,这项任务就交给在浦江海事局工作的刘现斌,6天来,他抱着卷起的横幅,就像抱着心爱的孩子,从没出过差错,更换地名时,随团摄影师苏弘还不时搭把手。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恐怕只有在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中才会有吧。


       五凤镇并不大,“因境内山极屈曲,自北而南而东,一路尖峰拔列,遥望之若冲霄之凤,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条古街也冠名金凤、青凤、玉凤、白凤、小凤。曾来过此地的晓曲诗曰:
                                                                        在沱江五凤的码头静静矗立
                                                                        轻抚着神鸟展开七彩的羽翼
                                                                        一任江水倒映出涅槃的历史
                                                                        重生的依然还是金青小白玉
汉唐鼎盛时,小镇有4个码头“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五凤溪一摇桨,要装成都半城糖”流传几百年,就是商业兴盛时的真实写照。此地不仅水上交通发达,现代陆路交通也发达,不会想到吧,很多年前从成都坐火车走成渝线,第4个站就是五凤溪。


       行走在白凤街上,有一个人最走心,他就是楚辞研究专家黄中模教授,由眼前景,而想到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曾记载“〔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的典故,曾慥《类说》卷四引《西京杂记》作“梦白凤凰”,后人亦或以“吞凤”用典之说。由此又想到,一定要建议五凤镇打造“凤凰”文化要和挖掘“杨雄吞凤”的典故相勾连,并送给他们8字方针,即“挖掘、还原、移植、创新”。86岁的黄教授,是此行年龄最长的一位,而假如他的建议得以实施,那么,他在助推特色古镇建设中的功劳,也将是最大的。黄教授在后来的黄龙溪和平乐古镇的座谈会上,两次提到他的建议,耄耋老人的拳拳之心,苍天可鉴。


        走过依傍五凤溪的半边街,浓浓的商业气息不减当年,诗人们觉得不过瘾,一定要到沱江边坐一坐,背靠沱江,远望郁郁葱葱五座尖峰,那才有心安的感觉。说起古镇,其实有很多历史文物都是毁后重建的,比如王爷庙,一座紧贴山崖盘桓而上的吊脚楼,极具川西元素的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啊,幸好被历史想起,幸好都在恢复中,这是值得庆幸的。美丽的五凤镇上了央视4台的“记住乡愁”节目,有心人蔡友元通过同学找来视频发在“五凤群”里,为诗人们还原一个完整的五凤。由它的移民文化,兼容并蓄的胸怀,我想到格律体新诗,不是同样需要这种胸怀吗?正如闻一多先生所期待的:“它不要做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它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尽量地吸收外洋诗的长处,它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如果我们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何愁没有质的飞跃?


       午餐后,离开五凤,顺道拜访“贺麟故居”。据介绍,贺麟,字自昭,1902年9月出生于四川金堂县五凤镇杨柳沟村,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偏居一隅的古镇出了这样一位大学者,甚是骄傲,其故居得以修缮亦属幸事,贺志利在此遇到如此优秀的本家,连家谱也一模一样,自然欣喜不已,在祖宗牌位前虔诚地叩头拜祭。黄教授还应邀留下墨宝“奇异”,为此行之佳话。


       下午3点20分,我们抵达位于龙泉驿的客家古镇洛带。在“英雄苑”宾馆刚办理完入住手续,不料,才从加拿大回国不久的王志敏接到家里电话,说有要事请她回渝,不得已赶紧退房,待她退完房卡出来一个诗友也不见了,原来,大家不知道她要离开,都进古街游览去了,就这样,第一次参加采风活动的王志敏,未及跟一众诗友打声招呼,就独自于当晚9点,返回重庆,在五凤群里留下一段表示遗憾的抱歉和衷心的祝福。无独有偶,罗涛在五凤镇尚义桥就开始魂不守舍了,因为,他接到家里来电,说91岁的老母摔伤了,两姐妹在家六神无主。罗涛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情况,早已无心赏景,傍晚在洛带牌坊前合影都不来了,在一旁发呆。重庆资深媒体人,作家周其伦仿佛配合罗涛同学的心境,受凉发起低烧来,本就瘦弱的身子,经忽冷忽热一折腾,竟然林黛玉似地病倒了。为不给采风团拖后腿,他俩决定24日一早返回重庆,临别之际,曾做过护士,幼儿园校医退休的邵小玲前去探望,一番安慰和护理指导让二位男士大为感动,直感叹这个团队超温暖。


       洛带被誉为西蜀客家第一镇,于三国时期建镇,相传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落带”,后因“落”“洛”同音,后人取镇名为洛带。此次有些作品即围绕这个传说,其实,洛带最大的特点还是客家文化,明末清初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客家人,几百年来在洛带繁衍生息,形成独特的客家风俗和文化。洛带镇以“客家古镇、艺术洛带”为定位,与五凤一样,也有着兼容并蓄的胸怀,我们的作品,应从这个方面深入挖掘,拓展延伸。在“一街七巷子”的格局中,尚保存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其中广东会馆的建筑最具代表性,驻足其间,依然能感受到当年“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和豪迈。万寿宫拐角那棵红豆树虽不粗壮,与那段历史在一起,却也有些年代感,不知怎的相思树仅此一棵,实在有些孤单。中国艺库当代艺术中心大楼外面,有一队巨型蚂蚁正奋力向楼顶搬运食物,那整齐的队形、齐心协力的神态和永不放弃的劲头,像极了成渝两地正在格律体新诗道路上探索的诗人们,我们需要蚂蚁的精神。


       仅仅一天时间,采风团已产生大量作品,许多人边走边写,甚至夜不能寐,这是以前采风从未有过的现象,从五凤到洛带,大家感受着古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一直处在兴奋中,明天就要去黄龙溪古镇了,据说那是个很有趣的地方,凡是到那里的人,都会买来花环戴在头上,我想起杜牧齐山登高里那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想象明天男男女女头戴花环逛街的情景,不禁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好期待哟!


                                                                                 二,黄龙溪古镇
       24日早上8点20离开洛带时,感觉古镇还在梦乡,整条街好幽静啊。当我们人人头戴花环,一脚踏进黄龙溪古牌坊,好像忽然掉进沸腾的锅里,慌乱得眼也不知往哪儿看,脚也不知往哪儿踩,整个人都蒙了。再看团队里几位头戴花环的男士,像呆萌宝宝,真是忍不住想笑。古镇名字的由来可以百度,但要想感受它网红的热度,必须亲临!这是我见过的古镇里最奇特的一个,从真龙广场巨大的龙嘴里喷涌而出的溪水,将真龙街一分为二,街两边的商铺,隔溪相望,溪水中还有水车、石磨、垂柳、跳蹬石和各种形状的小桥,游客边逛商铺,边戏水,边拍照,难怪一个个都这么疯狂。巧得是,这几天成都暴热,戏水的人更多,小孩子浑身湿透,拿着水枪站在溪里直接喷射,苏勤忍不住买了双凉拖鞋,就为了能戏水,惹得陈建军也去买一双。


      大家渐渐走散了,没关系,只要沿溪水走就不会丢,女士们放心逛街,看见漂亮衣服就走不动了。男士们聚在锦官桥头等啊等,电话都打爆了,买好的羊肉串也凉了,就是不见几个爱美女士的影子,原来,苏勤、裴玉玲和一帮“参谋”在试裙子呢。正待赶往集结地,忽然被“一根面”馆里的“妖娆哥”吸引了,其实,对这位曾经炒老板鱿鱼的网红,大家都不陌生,只是今天终于见到真人妖娆的姿态了,还是很好奇,于是围观。据说当初有记者采访一位现场观众,这位居然说“真是太有踹他一脚的冲动了!”而现在,包括晚上看到的“妖娆姐”,则演变为“一根面”的民俗表演,他们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更多的是以平淡而猎奇的传统网红形象。

        好不容易聚齐走过锦官桥,大家来到“黄龙摆尾”,巨大的龙尾前有许多人站在跳蹬石上拍照,溪水流入龙潭湖,我们走完了整条龙。经过“枕江楼”,步入真正的老街,才发现,热闹的黄龙溪古镇,是以锦官桥为界的,桥那边人造景观红尘滚滚,而桥这边,隐藏在喧嚣背后的小巷如世外桃源,清幽雅致。要想知道古镇的前世今生,还要在这里寻找。比如,一条正街就有三个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这是其他古镇不多见的。所幸,今晚我们住在这里,不用着急。天太热,大家也累了,晓曲建议下午3点半,在岷江边赏景茶叙,晚饭后,再跟着熟悉此地的苏弘慢慢赏夜景。


       江边凉风习习,凉棚里聚集了21位诗人,晓曲主持茶话会。还未开场,为人格律严谨的王端诚先生首先提出质疑,纠正晓曲的说法,这条江是锦江,不是岷江。怎么会?自认对这一带非常熟悉的晓曲马上掏出手机查证,端诚老师比他更快,已经在念手机显示的资料了,没错,就是锦江,晓曲心服口服。原来,锦江是岷江的支流,虽然总称岷江水系,但在老先生眼里,那也是必须分清的哟。茶话会正式开始了,晓曲首先介绍,关于杜甫曾在此住宿一晚,真不是传说,当年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当即决定“青春作伴好还乡”,在“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途中,的确曾于此留宿一晚。这个爆料,一下拉近了古今诗人的距离,能在诗圣停留的地方住宿一晚,大家的幸福指数陡增。接着,晓曲请大家听黄教授的“新凤凰传奇”,老教授侃侃而谈,从凤凰文化的发展历史,再到“杨雄吐凤”典故,以及对五凤打造“凤凰文化”的建议,让从未进过高等学府的我,大长见识。


       万老师发言,仍是句句感谢,他称赞晓曲安排的古镇很美,很有特色,让大家此行不虚,收获满满。接着他话锋一转,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让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就是他在双桥讲课时提出的:希望双桥诗联学会成为一手写诗词,一手写格律体新诗的“两栖学会”,他希望其他诗社朝这个目标努力。我作为一会之长,目前还不敢接招,汗颜。万老师送给大家三句话:“诗歌是快乐的源泉;爱诗的人是有福的;诗友是最好的朋友”有趣的是,采风未结束,就有诗友留言证实了“诗友是最好的朋友”。采风作品早已出炉,此时不展示更待何时?《就这样一直爱着,赠杨平》万老师朗诵完,端诚老师《鹧鸪天》三首豪华亮相,关于世人对格律体新诗的误解与格律体新诗创作中的注意事项,老诗人有话要说。龙光复先生朗诵完《浪淘沙》《踏莎行》《青玉案》之后,提出了创作应多种形式,不能只局限于十四行或柔巴依。石家远先生也朗诵三首采风作品,晓曲对其中一首“五凤是哲学小镇”的说法提出个见,认为有些牵强,同时提出诗化语言的问题,希望大家引起重视。诗人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开启了学术研讨模式。


      刘现斌和苏弘在默默地挂横幅,布置摄影场地,我发觉,苏弘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拍合影,不会忽视任何一个人,他希望照片里的人都能有合适的站位,都能露一小脸儿,为此,他不惜让众人久等。现在,这种认真负责的人,不多了。住在双流区的苏弘,对黄龙溪太熟悉了,晚饭后散步,他当向导,带大家把古镇走了个遍。黄昏中,古寺的钟声传来,让人想起寒山寺的钟声,想起夜半江边那只客船。寻声而去,来到古龙寺外,只见寺门已关,据说“三县一衙门”就在古龙寺里,衙门大门两旁有副对联:“黄龙穿山伸出龙爪抱鸡翅,白马临江勒转马头望虎岩”,联上六个地名——黄龙、龙爪、鸡翅、白马、马头、虎岩,巧妙地包含了三县衙门的管辖范围,此次无缘欣赏了。由于我和玲姐姐、海棠哥过了锦官桥,和苏弘走散了,待返回酒店,凡跟随苏弘的人,都晒出了夜景照,羡慕得我们呀,苏弘冲着我们直喊:“叫你们不要过桥,你们不听”。看!一步之差,误入红尘,错失仙境了吧?我暗自决定,明天起个大早,看看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窗外是竹林,但没有鸟叫,一夜寂静。6点刚过我就起来了,出酒店往左手一拐,走进一条不长的小巷,小巷的尽头是龙潭湖,湖边有个鸾翔亭,已有人在小亭边晨练了。我顺着沿湖小径走去,眼前一座五孔桥,啊!这就是昨晚师母们照片里那座仙境似的拱桥,两座四方形的三层楼阁飞檐翘角,矗立在湖对岸,这是什么建筑?我快步上桥。走近一看,一座门楣挂着“诚贯金石”为诚楼,另一座门楣挂着“义薄云天”为义楼,据介绍,它们称“双楼”,是黄龙溪标志性建筑。“诚楼”是古镇民风淳朴的表现,“义楼”则是古镇汉子快意人生,结义金兰之处。这两座木楼没用一颗钉子,采用的是榫卯,不知是不是新修的文物。沿湖边栈道继续前行,一座江南水乡才会有的单孔小拱桥映入眼帘,它有个好听的名字“丹凤桥”,过桥右拐,眼前豁然开朗,是凤岛,我居然找到凤岛了!昨天那个黄龙摆尾之处应为“龙岛”它们遥遥相望,互为呼应,寓意“龙凤呈祥”。岛上一座传统两进院落,小青瓦,木门窗,灰砖白壁,已成为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写生创作基地。


       我乐滋滋返回酒店,没有声张,悄悄把黄龙溪的美景雪藏在心里,让它发酵,希望它能酿成一首古韵香浓的诗。25日早上8点20,我们告别黄龙溪,向下一站平乐古镇进发。平乐采风得到邛崃市新闻中心李主任的支持,并由成都文旅集团邛州公司王总承办,平乐项目陈经理专门接待。平乐古镇是这次采风活动的重点,历史上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动人的爱情故事,诸葛武侯南征大将运筹帷幄的悲壮故事都曾在此留下印迹并流传至今。晓曲率先写出《柔巴依.平乐抒怀》,引来21位诗人接龙回应,而我,此刻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一下思绪,昨天黄龙溪的喧嚣让脑子现在还没清醒过来,望着车窗外的景色,我对自己说。


                                                                               三,平乐古镇
       看得出晓曲对平乐很熟悉,当看见前方公路两边茂密的修竹弯成一座“翡翠长廊”时,他立刻兴奋地大喊“平乐到了!这就是进入平乐的标志”,果然,车驶出“翡翠长廊”不一会儿,就拐进了停车场。按惯例拉起横幅,大家在“其乐坊”前留一张全家福,然后三五成群向镇里走去,此时,文旅公司总经理王杰在群里拱手“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

       平乐早在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有二千多年历史,比黄龙溪古镇早三百余年。与黄龙溪“十古”: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古衙门相比,似乎平乐的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不仅少一古,还显得些许平淡。殊不知,据《尚书.禹贡》记载:4000年前,大禹曾到西蜀蒙山(邛崃山余脉)一带治水。相传在平乐筑堰时,因水势过大,筑堰失败,大禹“撒黄金垒土”终于堰成。汹涌的白沫江被分成内、外两江,从此滋润平乐千顷良田,做到“水旱从人”,故名“黄金堰”。这个“一江分三水”的古堰,堪称缩小版都江堰,至今还在造福一方,可谓奇迹;平乐自古为“茶马古道第一镇、南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其意义也是其他古道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水文化、火文化、纸文化、铁文化、路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亟待人们去探索、挖掘与展示。

      在乐善桥前,晓曲宣布,大家自由活动,12点半在桥头“大榕树”饭庄集体用餐,众人自由组合,兵分三路:一路过桥,顺竹编街沿白沫江往下游走,经幽静的江边茶舍,从跳蹬石过江返回;另一路经桥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的“琴音码头”,往上游来到古堰,由兴乐桥进入顺河街,从古镇最繁华的地方返回;第三路最辛苦,苏勤和陈建军两位年近七旬的姐姐担负着特殊任务,为裴玉玲买生日蛋糕,今天是她61岁生日,为庆祝她生日快乐,也同时祝《裴玉玲诗文集》再版,二位姐姐差点跑断腿,特意挑选一款质量上乘的心形蛋糕,以裴玉玲(网名蓝色畅想)最爱的蓝色盒子包装,马不停蹄打车在中午12点半前赶回“大榕树”,裴玉玲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午餐很热闹,诗友们不仅奉上贺诗,还分享了含有水果和布丁的奶油蛋糕,俨然一个生日patient。

       出发前,万龙生先生曾要求大家百度平乐,把功课做扎实,为写好平乐做足准备。走进平乐后,爱好绘画的陈建军以画家的慧眼,看到了“九古”之外别人看不到的“三古”,创作出格律体新诗《平乐九古》及《给平乐古镇再添三古》,王端诚先生深受感染,用旧体诗将这两组新诗翻译成七言绝句,两位诗人同题合作,让人眼前一亮,记得黄中模教授《洛带古镇行》也是一诗二体(词“鹧鸪天”和“格律体新诗”)。下午3点,陈经理在“平沙落雁”度假区一号院迎接大家。“平沙落雁文化商业街区,位于平乐古镇核心区以东,占地30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紧连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的乐善桥,它以古镇为载体,把各种时尚休闲元素融入传统:主题酒吧、风情客栈、特色茶室、咖啡西餐屋、中餐酒楼、手工艺品、传统小吃……不仅完整再现当年南丝绸之路第一镇的鼎盛,更复制了古典音乐里最典型的中国符号,使得这个闻名遐迩的古镇更增添一份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在这里,所有建筑都是地道川西古镇风韵,乐善桥旁的音乐广场以音乐为背景,在古榕树、石阶、花草、水景的点缀下,将音乐融入自然……”当你看完景区简介,当你梦幻般住进翠竹掩映的一号院,想不激动都难。酒店挂出的欢迎横幅“天府平乐·唱诵文旅新风——中国格律体新诗诗人献礼天府古镇”,又让人感觉责任在肩。


      这个晚上,有人独自把古镇逛个遍;有人天黑了还打着手机电筒,结伴在乐善桥上看金龟石,围着1200年的大榕树找铭牌;有人在一号院后面的灯光秀欣赏凤求凰,乐不可支;还有人因错失灯光秀而懊恼不已,又闷起不好意思吱声;更有人远在重庆、成都的家里,眼馋地看着手机晒出的图片“羡慕嫉妒恨”。总之,这一晚,平乐的古韵、古风、古情调让很多人心中不平静。

       26日一早,酒店大门外竖起一面“签到墙”,同时,晓曲麾下的段永、孙焱和付志力从成都赶来与大家汇合。上午9点,每个人庄严地在签到墙上签上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此向古镇承诺:我们来过,我们将用手中的笔书写平乐,吟诵天府。9点半,陈经理陪同,大巴向邛州园驶去,不大的功夫,一个古色古香的庭院出现在眼前。邛州园以“复原古镇历史记忆,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和农耕文化遗产”为主题,是一个集中典藏、陈列极具川西民间技艺、人文景观建筑的“百年古村落”,展示酿酒坊、榨油坊、造纸坊、农家小院、官宦庄园、平民草舍、耕夫土房、小桥流水,是川西文化生活场景的缩影,也是“邛州园经典国学汉服文化实景研学基地”,今年3月23日开班,即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还有个重要细节是我们当时不知道的,今年清明节当天,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直播平乐古镇“青青子衿-古镇踏青”清明传统研学活动,将传统天府文化的魅力展现在了全国乃至全球观众面前。4月5日上午11点,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传奇中国节清明》特别直播,平乐古镇作为成都的代表,用8分半钟的直播时间,向全球观众展示了自己在文旅打造方面的特色,以及成都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对于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惜我们晚来一步,只看到地上便于孩子们席地而坐铺设的红地毯还未撤,在静静地讲述当时难得一见的场景。

       从陈经理口中,我们还知道了“2003年洪雅旧城改造,王家大院名忝拆迁之列,其后人忍痛自行拆下以求异地修建复原。古镇平乐得天独厚,更兼邛崃政府、市民呵护文物之挚诚,遂成上善首选之宝地。2006年10月,王家大院正式落户平乐,百年古屋幸有所依,终使一座险遭毁弃的民间宅第蝶变成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建筑精品”的故事,不禁为邛崃政府和平乐人呵护文物的真诚点赞,尽管“异地安家”的过程殊为不易。诗人漫步邛州园,登上“一箭楼”,远望葱郁的竹海,心中百味杂陈,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此交汇,诗意已了然于胸。

       下午2点,邛州公司“微党校”教室的墙上,挂着主题会标“天府平乐·唱诵文旅新风——中国格律体新诗诗人献礼天府古镇”,座谈会正在召开。王总纯正的普通话和富有磁性的嗓音特别好听,一句:“我也是一个爱诗的人”感动了大家。他说,平乐的“三国文化”最重要,成都文旅集团在川西沿线打造一城区、一街区、一景区,三国文化更集中在平乐,建议诗人们深入挖掘。面对王总,当得知五凤也是他们负责打造时,黄教授再提“凤凰文化”和“杨雄吐凤”之典,王总听得非常认真。主持人晓曲有些激动,他感叹,各小镇围绕文化作大文章,国家开始重视诗词的传承,使诗词走上政治经济的前台,走到生活的前台。他回顾自己在诗歌道路上的成长,重申诗人很幸福,正在受到尊重,并为能与同仁一起前行感到骄傲。万龙生三点体会归纳起来即:此行出乎意料的好,环成都游前所未有,大长见识,因竹海未去深感遗憾,想留下不走了;从五凤开始,每处都有作品,有收获,可谓硕果累累;希望再来重游并相信这个机会会有的。最后,或考虑出一本合集,暂定名《成都古镇六日游》。诗人代表蔡友元发言,首先转达东方诗风论坛站长王世忠的问候,并邀请大家于今年10月金秋参加“襄阳诗旅”上武当山开年会。当他声情并茂一口气背完卓文君怨郎的“数字诗”时,眼眶满含泪水,我被惊到了,一个大男人竟也有这般柔肠。

       自从重庆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成立以来,兴起一种“汉语柔巴依接龙”四行诗,下一个人首句,是上一个人的末句,以此类推,最多时可几十人接龙联诵,内容丰富,激情四射,蔚为壮观的场面,在座谈会上得到印证,让晓曲拍案叫绝。它不仅证实了“柔巴依”这种外来诗体移植的成功,还证实格律体新诗可以像诗词一样,依韵唱和、接龙,即有现代语言的时代特征,又能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音乐美,而不押韵的自由诗,断然做不到。通过接龙和唱和的现场联诵对比,证明接龙比唱和更有声势,更能营造气氛,当即决定,到新繁古镇,我们再以这种联唱的形式展示。告别平乐,诗人们于4点20转场安仁古镇。上午才到的段永、孙焱和付志力没来过平乐,晓曲建议他们留下继续采风,因为平乐古镇值得一看。

                                                                               四,安仁古镇
       离开平乐,直奔大邑县城,入住“平云商务酒店”时已近晚6点。经过一夜修整,27日早8点,准时向8公里外的安仁古镇进发。过去几十年,一提起大邑,没人不知道大地主刘文彩、收租院、水牢,大邑县还因大型泥塑《收租院》中外闻名。而隶属于它的安仁古镇却是个不为人熟知的地方,近几年名声大噪,是因为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在此建了一个博物馆,全称“成都市建川博物馆聚落”,占地500亩,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希望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蜂拥而至,这才知道,哦,原来刘氏庄园(27座古公馆)在这里。与其他古镇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具有民国风情的古镇,资料显示,安仁古镇始建于唐朝,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尤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以刘文彩,刘文成,刘文昭为代表的公馆,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要想在一天内参观完古镇,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有意向的参观几个馆,也是怎一个“累”字了得。

       都说参观刘氏庄园,看得就是它的建筑,说实话,当时真没在意,在大家心中,想到的还是那个大地主刘文彩和他的收租院,所以,正对着广场的刘文彩公馆几乎是大家的首选。没有解说员,自己顺着指示箭头随意看,从小一遍遍听到过的故事,今天突然变成实物站在眼前,我有点恍惚,不知其他人怎么想,总之,跟着人群走出公馆,我竟然脑子空空。

       原本说好10点半在下车的广场集合去建川博物馆,现在改为自由活动,下午3点半全体在建川博物馆停车场上车,返回新都。分散的诗友逐渐在参观中汇合成两部分,以王端诚、石家远先生为主的8人,从刘湘公馆出来坐电瓶车直奔建川博物馆,由我当向导,一口气参观了老兵手印广场、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川军抗战馆和援华义士广场,中午在景区内的“阿庆嫂”用餐;其余人和万龙生先生一起继续在古镇逗留,用完午餐后才到建川博物馆,碰巧在“阿庆嫂”与我们汇合。

       我们之所以迫不及待赶往建川博物馆,不仅是知道心中锁定的这几个目标,不抓紧时间看不完,还因为那份快要蹦出胸口的民族大义和英雄情结,使我们一刻也不能等。天异常的热,4位76岁的老人一点也没有放慢脚步,这几个场馆我曾来过,这次重温依然震撼,在川军馆,老人们看得格外仔细,从他们凝重的眼神,能读出心头的沉重,且不说铁道兵出身的龙光复先生,就是王端诚、石家远两位文弱书生,假如再年长几岁,他们一定也会是300万出川抗战将士中的一员。有20余年军旅生涯的贺志利,军人情结更是浓得化不开,他为抗战主题几个馆全景式的展现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而感动和震撼,并在留言簿上写下感言。

       下午,老人们的体力明显不支,他们留在“阿庆嫂”喝茶论诗,我背起包继续向不屈抗俘馆走去,我觉得,历史不该遗忘这个群体,他们也是保家卫国的壮士,我的《汉语柔巴依·行走在建川博物馆》必须有他们的位置。从抗俘馆出来,在寻找中国壮士群雕广场的途中,我遇见了万老师、陈建军和李海庆,他们不知川军抗战馆在国防兵器馆楼上,遗憾的与之擦肩而过,只有下次弥补了。第一次来,没有不留下遗憾的,我此番就是来弥补上次未能见到这些“中国壮士”遗憾的。只有亲临,才能感受到这里强大的气场,才知道他们站立的地方,就是他们各自战斗或牺牲的地方,他们钢铁的身躯,由此站成一幅抽象的中国地图。陈建军情不自禁向他们举手致敬,我也蹲下身,一遍遍抚摸他们脚下的地名,鼻子一阵阵发酸。

       时间过得真快,本想再去参观“5.12地震馆”,去看一眼猪坚强(据说它已经很老,也许下次就看不到它了),可集合的时间到了。不过,即使不催促,我们也快筋疲力尽了,那些累得不行的诗友们,早就上车歇息了。总结安仁古镇采风,关键词两个:震撼!累!

       3点40分车轮启动,5点20分采风团平安抵达新都熊猫仔酒店,这一路,大家脑子里装的全是新繁古镇,万老师的柔巴依接龙联诵“明天,到新繁”已经开始,大家在车上就争先恐后排队接龙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谁先成诗,谁就接上,慢一步就被挤到后面去,这也考验诗人的思维是否敏捷,很具有挑战性。所幸,大家并没有不顾质量一团和气,而是对不恰当的用词或思路都会提出意见或建议,作者即使接上龙了,也会虚心接受并加以修改,因为,大家知道,接龙联诵是一个整体,它代表研究院的整体实力,要想使这棵独特的新苗结出果实,大家就有义务和责任呵护好它。

       新繁采风行程只有半天,时间虽短,但得到了新都区统战、文联、民盟、作协、新繁镇党委政府等的大力支持,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平乐。已经28日凌晨2点半了,还有人在接龙,有人在等待这条龙的“豹尾”出现,看来,今晚注定会有人彻夜无眠。

                                                                                    五,新繁古镇
      早上7点49分,万老师高兴地在群里宣称“接龙可以到此为止,豹尾出矣!”端诚老师的祝福与厚望令人振奋:
                                                                           城乡一体展开新时代的画卷
                                                                           新时代就应该有崭新的诗篇
                                                                           请听吧新的旋律也已经奏响
                                                                           新繁啊新的繁盛再现于今天
    8点,民盟新都总支秘书长、民盟新都总支文化专委会主任、香城俱乐部负责人、新都作家余昌会来酒店接大家了。大巴驶上香城大道,向古镇而去。今天的主题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格律体新诗天府古镇新繁采风行”,成都诗人郑泓和新繁诗人黄莞心将与大家汇合,整个古镇采风于午餐后结束。为了让采风团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了解新繁,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民盟新都总支文化专委会、新都区文联、新都区作协、新都香城俱乐部全力协办,推荐极具特色的曾家大院、电商果蔬、新繁高院特色社区、东湖公园4个调研地点,并于4月精心制作了《接待手册》,将新繁镇概况和4个调研地点的简介纳入其中,并附上《新繁镇特色小城镇建设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及《西部生态家居小镇》等汇报材料。我们拿到资料来不及细看,就已经站在“玲珑锦院”社区入口了。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些二层小洋楼、竹篱笆围成的小花园、干净的小径,屋后的果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农村吗?这和我在重庆乡村见到的“新农村”咋不一样呢?难道我走进了现代版“桃花源”?我发现,所有人都惊讶得合不拢嘴。高院村“玲珑锦院”是以“小、组、微、生”为设计理念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这种理念第一次听说,目前在新繁试点非常成功,看得出,这种小规模,小组团,在生态上充分合理结合原有的田、林、渠、塘、路进行规划,大量保留原生态痕迹,深受农民喜欢。难怪住在重庆远郊的我,看到身边的“新农村”依旧脏、乱、差,一直不明白,明明为农民办好事,为什么农民却并不领情,原来都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大规模、大集中”的聚居模式闹的。我第二个惊呆的原因是,玲珑锦院在配套方面已做到水、电、气、光纤、宽带全通,地下管网发达,并配套垃圾收处系统,做到雨、污分流,我听到讲解的小伙子两次向我们强调这里地下做到了雨污分流。要知道,这项工作,在许多城市都没做好的呀。边走边看边听,真感觉眼睛不够用,刚踏进柚子园,就被浓郁的花香醉倒了,我从没见过柚子树,原来它白色黄蕊的小花这么香,据说柚子花期只有22天就谢了,真幸运,让我们在短暂的花期里相遇,是缘分吧?小洋楼旁还有一片果园,这些新农民真幸福!

       我们沿途还看到“花海里”鲜花湿地公园,又与果蔬电商小镇“菜易通”合了影,在棕编传人朱木兰家欣赏了精美的棕编艺术品,还在曾家院子喝了从未喝过的“古树白茶”,再来到天府林盘聚落参观正在恢复中的百年老屋。这一路下来,向我们介绍情况的彪哥真是口干舌燥,但是,我们还没听够啊!大家都想来这里当新农民,在合适的季节,几家诗友合住一幢小洋楼,在花园里种种菜,浇浇花,彪哥高兴地说“来当新农民,联系我!”知道吗?建设新农村的彪哥为欢迎采风团,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呢《初夏宴风,接川渝笔梁》:
                                                                      初夏宴风,
                                                                      携前夜小雨清凉,生风摇曳!

                                                                      了了薄茶,
                                                                       一口品尽了山上树,树下农,手中框!

                                                                       然悠游于绿道,
                                                                       恰鸟儿鸣,树儿绿,人儿笑,草儿长!

                                                                       川渝笔梁,心抒文墨,
                                                                       携国之春风,书古繁新章!
“书古繁新章”的岂止成渝采风团,还有新繁诗书画界的艺术家们啊!比如作家余昌会、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善春、新繁书画院姚院长、本土诗书画家黄莞心、鸿雁诗社、鸿雁文社的蔚蓝和熟米……当然,还包括彪哥,新繁有幸!

       东湖小巧而精致,是我国有遗迹可考的两处唐代古典园林之一。这里除了具有中国古典园林中几乎所有的建筑形式和表现手法外,还有一株珍贵的绿梅,深受诗友们喜爱。“三贤堂”为纪念李德裕、王益(王安石之父)、梅挚而建,围绕这两处题材,诗友们多有作品表现。在具有唐代风范的东湖与新繁的文朋诗友相会时,我们还见到了匆匆赶来的郑泓和黄莞心。与重庆的周思维、周其伦、叶华渝一样,由于各种原无法参加采风活动,但他们一直默默关注着,并不时跟帖、点赞或发送写古镇的诗作,就连采风群里发送图片少了,也被细心的周其伦老师关切地问“采风团今天肯定累着了,图片明显少了”“今天群里比较冷清,是不是在转场?”让大家心里着实感动。

       座谈会在新繁书画院活动室召开,会议由民盟新都总支秘书长、文化专委会主任余昌会主持。中共新都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杨军,新繁镇镇长张平、副镇长贺显志,新都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谭宁君,新都香城俱乐部主任刘昌力等参加了座谈并分别致辞。进入吟诵环节,《明天,到新繁》由22首诗组成联诵,其中包括人未到场的陈汉贞和周思维。诗人们满怀激情,20位诗人依次站起来吟诵自己的诗,赞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赞美新繁古镇最美的乡村建设,寄语新繁美好的明天。最后,活动在所有参与者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落下帷幕。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午餐后,成渝诗友就要分别了,在此,我们不仅要对新繁和新繁的各位领导及文朋诗友说声再见,也要和晓曲、谭宁君、龚志祥夫妇、苏勤、苏弘、刘现斌和郑泓依依惜别,更要向辛苦万分的晓曲和苏勤深深一鞠躬。7天来朝夕相处结下深厚友谊的重庆诗友,在成都东站也要分批登车返渝,真舍不得!刘咏梅早已把室友邵小玲当成了女儿,端诚老师这时才想起“小玲玲”怎么没看见,原来,小玲因有事于今晨提前离开新都,没有参加新繁采风,非常遗憾。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刘锡锋认为此行他的收获可能是最大的,也许吧,我们每个人都是收获满满呀。年逾七旬的温容光老师,特别珍惜这次活动,因为,她不能确定下次还能否参加,所以,她创作格外努力,虚心请教,认真修改,她要为自己难得一遇的采风活动,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9年,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成立以来,有个良好开端,后面精彩的活动会接踵而至,听,格律体新诗的唱和声又起此起彼伏了……

                                                                                                                              2019.5.8.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4-26 08:42 , Processed in 0.0733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