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基层对新一轮诗词大跃进动员令并不买账 上一节主题为“中诗学会对律诗与词的阐释居然只涉皮毛”,并重点谈及中诗学会在新版官网“诗教在线”栏目上正式发布的《何为律诗》与《何为词》。毫无疑问,《何为律诗》也好,《何为词》也罢,均属高度概括的且已固化了的中诗学会诗词学术研究成果,否则安有高调而轻易地用于全国性诗教之理?如果说此等诗词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有关领导此前此后讲话中的相关内容,算是新一轮诗词大革命宣言书的话,那么,《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便堪称新一轮诗词大跃进的总动员令了。 2021年5月下旬,中诗学会新任主要领导在河北涉县座谈会上发表了《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重要讲话。印象中,好像还曾赫然发表在学会旧版官网“新闻要讯”栏目,后来不知缘何不见了。当然,是我记错了也未可知。不过,这篇讲话肯定是存在的,讲话内容绝非吟者杜撰。该讲话一经发表,立时便被转至各级诗词学会、有关大专院校以及各大网络诗词园地。体制内的诗词组织,有的尊为灯塔,有的奉为航标,有的引为经典,而作为现阶段诗词创作主力军的体制外网络诗词园地,则几乎一面倒地对这个重要讲话进行了毫不留情的痛批,同样一篇讲话,体制内外所受到的待遇可谓冰火两重天。 由于讲话实在太长,限于篇幅,此处只能在保留全部小节标题的基础上,摘要节选部分内容,有兴致的朋友尽可按讲话标题自行到网上去搜读全文。 “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 ——在中华诗词学会河北涉县座谈会上的讲话 ……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更进一步推动中华诗词事业不断向前迈进,取得更好成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此,我讲两点意见。 一 诗词工作的现状 …… (一) 诗词创作的现状 全国的诗词队伍到底有多大?没有准确的数字,估计是数百万之众。有的同志通过网络平台诗词工具的使用,估计有300万以上。我国各级诗词学会的会员人数也是非常多的。河北就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900人,省协会会员2200多人,估计作者有11万人。全国每天创作的诗词数字,只能说是数以万计,诗词报刊、微刊数以千计,河北涉县就有20多个微刊。总的来说,诗词创作的喜人形势。如果细致分析,我觉得诗词创作上还存在以下“四多四少”: 一是老同志多,青年人少。这是就总体而言的,当然,近些年,中小学生、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邯郸的创作队伍居然实现了年轻化,骨干是30岁到40岁之间的青年群体,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青春诗会连续办了18届,今年有300多人踊跃投稿,经过层层筛选,选出了10位今天到涉县总决赛。可见中青年创作队伍正在日益扩大。但是总体上看,现在还是老同志居多。 二是一般作品多,诗词精品少。首先包括我本人创作的作品在内,我也有近千首诗词,但作得好的,也没有几首。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这句话,用来描述我们的诗词创作,我觉得也是适用的。 三是有感而发多,系统创作少。我们的诗人创作,大多数都是有感而发,看山写山,看庙写庙,看到红色资源写红色资源,想起亲人写亲人,有计划成体系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创作还不太多。最近我看到任海泉中将在为建党百年进行系统创作,逐个事件、逐个人物、逐个场景去写,微刊《红叶诗词》连续发表了他几十首作品。此前,他已经出了两部书《中华五千年》《世界五千年》,都是用格律诗系统写成的,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系统创作。有感而发也能产生流传千古的好诗词,比如李白、杜甫大部分诗词都是有感而发的,如果去系统地创作某一部诗,像《荷马史诗》这样的诗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更主要地是我想提出,中华诗词传到我们这一代,要在进一步发挥其时代价值和社会作用方面作出新探索。所以我特别希望有更多的诗人进行系统地创作,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系统创作。从摄影界我们可以得到这方面的启示,有些摄影大家就是有系统地创作。比如,有人系统拍摄世界冠军的照片,有的系统拍摄全国劳模的照片,有地系统拍摄国家级文化遗产的照片,有条件的摄影家系统拍摄各国政要的照片……像这样有计划的拍摄,我把它叫做系统创作。它会吸引眼球,也会产生震撼力量,让人难忘,也更加能够流传百世。 四是抒发个人感情多,反映社会生活少。习总书记在讲文艺创作情况时谈道“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的现象,在诗词创作中也是存在的。当然,对诗人自己的经历或遭遇进行情感表达,这是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也是诗词所大量表现的内容。我自己也写了不少这样的诗。但是如果只写这些,就容易使我们的作品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关键是不能“只写”。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求正容变”的问题。求正,就是遵循诗词历史形成的固有格律和写作规范,不能以“不要以词害意”为由随意而为。容变,在我们诗词界还要进一步提倡。比如在我写诗词的过程中,有的老师明确地告诉我,写近体诗就得写平水韵,不写平水韵还叫什么近体诗呢?受这句话的影响,我一直写平水韵。到了学会之后,我才感到中华通韵需要提倡。因为时代在变,语言也在变,古代一些字的读音,在平水韵中是押韵的,但用今天的普通话来读,就非常别扭,不随时代变化就出现新问题。因此在中华诗词学会内部我倡导带头写通韵。当然,用平水韵、中华新韵、中华通韵都是可以的,只是强调提倡使用中华通韵,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韵书。一些诗人对通韵归类所发表的意见我也看到了,韵书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讲到文艺作品要随时代时引用清代赵翼的诗句说“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还借《文心雕龙》的观点指出:创新是文艺的一种生命,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我们应当遵循。 (二)诗词组织活动的现状 …… (三)诗词和诗词工作在社会上的位置 当前,诗词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得益于各级诗词组织有力度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宏观环境的巨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再加上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活动特别给力,这样的文化盛会,而且是诗词的盛会,吸引了很多人,也助推了全国的诗词热。另外“诗词中国”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很多地方的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诗词工作,把创建省级诗词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中华诗词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是非常喜人的。但在总体上,诗词地位、学会位置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具体存在这几种情况: 一是有的地方诗词学会(协会)的知名度不高,甚至还不知道本地有诗词学会的存在。而作协、书协、美协几乎人人都知。如果诗词学会都不被人所知,诗词作为文学中的文学,又怎么来体现呢? 二是诗词作品在主流媒体上没有应有的位置。许多媒体有不成文的规定:不刊登诗词。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一家省报为了刊登我写该省境内运河的诗词,要用专访的形式来发表,算是尽力了。现在很多报纸都有不登诗词这个规定。 三是诗人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其他的艺术家高。其他艺术门类地位较高的可能是音乐,然后是绘画、书法、相声等,这些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诗人的社会地位我感到比他们要低一些。 四是诗词的社会作用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很多地方搞大庆,比较重视书法展、绘画展,请作家写电影电视剧剧本等,而请我们诗词人来写诗词,现在还没有形成惯例。有的地方虽然有,但不占多数,总体没有蔚然成风。 我今天之所以探讨这些问题,目的是在寻找我们诗词创作、诗词组织活动以及诗词社会地位这些方面的不足,为的是让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多做工作。 二 近期要着力去做的几个突破 (一)走出清高,广泛组织发动,扩大诗词队伍 …… (二) 走出自我,保持正确的创作导向 …… (三) 走出自我圈子,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 …… (四) 走出沉寂,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 (五)走出被动,主动争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 (六)走出纷争,书写诗意人生 …… 同志们,我们正置身于诗词的春天,我们正处在诗词工作的最佳时期。我们要不辱使命,努力工作,让诗词的鲜花开放得更加灿烂,让诗词的果实挂满神州大地,为我国在2035年建设文化强国做出我们诗词应有的贡献!” 【诗友点评】 在此,吟者暂且不予置评。我们不妨先来简单看看这篇被到处转载的新一轮诗词大跃进动员令在有关网络诗词园地的反响。 5月下旬,该动员令在某著名诗词网站一经转载,便遭到一众有识之士的强烈质疑甚或连珠炮似的反诘,摘要如下。 白衣某某先生: “所谓“诗词工作”,貌似将诗词写作纳入一定的轨道,有计划,有指标。” 沉某先生跟评: “就是让我们这些自由创作者加入他们,不能只写自己喜欢写的。有点无语……” 赵某某先生跟评: “民脂民膏,总要干点事,于是事便来了。” 救某某先生干脆来了一顿连珠炮似的反诘,可谓痛快淋漓。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先来看看在另一著名诗词论坛的诗词理论栏目,众多诗友都是怎么说的吧,也是摘其要者而录之。 半某先生率先点评: “诗词和诗词工作在社会上的位置”———这个议题反映了作者没有看清诗词应该有的位置,却妄自以诗词代言人自居。诗词,到底应该有什么“位置”?它的属性仅仅是一种“基础素质”,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中华传统的底蕴,你要什么“位置”?索求等同于各种“技艺”之知名度?所谓“诗词工作”也是一种“伪说法”,基础文化教育搞好了,全民诗词水平自然上来了,何须各种画蛇添足的诗词学会?” 植某某先生跟评半步先生: “摄影、书法都有协会、学会,诗词也可以有。不过是民间社团,没有丝毫管理权限,爱好者凑到一起,搞点活动而已 。” 中华某某某先生 “争位子,行权限,挥舞大棒,与诗词毫无相干。再则,创新,也得实事求是,如果象某某那样创新,则华夏危矣。古典诗词要解放思想,摆脱古人原有的思维方式,这个创新才要的。我一直坚持提倡用辩证唯物的思维方式创作诗歌,虽然创新了,却被冠以不合时宜,可笑。” 笑品某某先生 “官样文章,毫无用处。” 木工某某先生 “诗词最大的悲哀,不在争论,就是在倌獠化。” 林某某先生其一: “作家、书法家、画家都是专业的,而诗人都是业余的;小说、书法作品、画作的价值直接体现在经济价位上,而诗的价值则处于虚无里,这就注定当代诗歌只能走向式微,创作人数、作品数量再多也没用。” 林某某先生其二: “诗词组织要开展活动,起码得有个场所吧,而场所在哪里呢?活动就得有经费,经费又从何而来呢?这些具体问题不解决,光说大话有啥用呢?” 林某某先生其三: “主管部门重视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至于重视不重视作为诗词组织只能被动接受,而很难主动作为。” 林某某先生点评木工某某先生前帖: “诗词界最大的悲哀是缺少说话有分量的人,某会长自己就是个屁都放不响的人,能为诗词界争来什么东东呢?如果某某先生肯出任会长,那就不一样了。” 林某某先生点评笑品某某先生“官样文章,毫无用处”之跟帖: “理解万岁。” 天河某某先生点评林某某先生跟帖: “老某也是个庸碌之辈,这样的诗太差了。” 寂寞某某某先生: “才不配位,是个悲哀。” 无某某先生跟评寂寞某某某先生: “德不配位呢?又是个什么呀?德才均不配位呢?更是个什么呢?” 别处也有诸如此类点评,恕不一一。哦,还是提及一件事吧,在另外一个国字号网络诗词园地,有关高管做得更绝,居然把《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转帖直接投到了垃圾站。 【吟者点评】 1)无须赘述,某论坛《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转帖下的数十个跟帖中,除疑似广义老干山头某某先生跟了一句无关痛痒的表态性的“领导说话挺好,暖心”之外,其余全是清一色的毫不留情的反诘甚或不屑之词。他处转帖下的点评与此类同,并无二致。这说明广大网上诗友对前述讲话并不认同。 2)吟者注意到,各处众多跟帖点评者中,大部分属于平水韵诗友,其中部分诗友采用中古平水韵并非他人误导所致。这一现象暗藏玄机,值得注意。这又说明了什么呢?窃以为,这一基本事实无疑可以说明,中诗学会试图发动新一轮诗词大跃进的高调动员令未免太过外行,尤其是以“诗词工作”之类提法取代“学术性”未免太过离谱,连不谙韵之真谛的非误导型平水韵诗友也不认同,遑论他人呢? 3)吟者相信,搜读过《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的明眼人,大抵不待读完全篇,便应早已看出:整个讲话除政治站位绝对正确必须肯定外,其余官话套话大话几乎乏善可陈。毋庸讳言,除却政治站位部分,通篇讲话堪称官腔十足、魄力极大、外行指数颇高、画饼技艺超群。客观地说,笑品某某先生“官样文章,毫无用处”之评应该不算过分。 4)不过,若是换个角度来看,这篇讲话却又用处极大,影响极大,俨然新一轮诗词大跃进的总动员令。这就太可怕了,诚如未名先生所指出的:“问题的关键则在于,中诗学会根本不理这一套,居然连篇累牍地在其官网上晒出诸如此类官样文章,继续坚持强行误导,我等同仁这边驱虎,中诗学会则在那边引狼,并把外行触手直接伸向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然则现代乃至未来民族诗词文化不被彼等进一步带向深渊,又能是什么结果呢?” 5)资深诗友半某先生这段点评颇耐玩味:“诗词和诗词工作在社会上的位置”———这个议题反映了作者没有看清诗词应该有的位置,却妄自以诗词代言人自居。诗词,到底应该有什么“位置”?它的属性仅仅是一种“基础素质”,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中华传统的底蕴,你要什么“位置”?索求等同于各种“技艺”之知名度?所谓“诗词工作”也是一种“伪说法”,基础文化教育搞好了,全民诗词水平自然上来了,何须各种画蛇添足的诗词学会? 6)寂寞某某某先生的“才不配位,是个悲哀”之论,无疑也颇耐玩味。无某某先生跟评寂寞某某某先生的这段引申性思考同样颇耐玩味:“德不配位呢?又是个什么呀?德才均不配位呢?更是个什么呢?”是啊,中诗学会以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诗词学会的离退休高级诗官中,究竟有多少德不配位或者才不配位的养尊者呢?又有多少德才俱不配位的处优者呢?诗极另类,真正悟得诗之真谛、韵之真谛、评之真谛的高级诗官又有几何呢? 7)讲话中对当下诗人数量的估计是明显偏于保守的:“全国的诗词队伍到底有多大?没有准确的数字,估计是数百万之众。有的同志通过网络平台诗词工具的使用,估计有300万以上。我国各级诗词学会的会员人数也是非常多的。河北就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900人,省协会会员2200多人,估计作者有11万人。”须知,还有不少中基层老年诗友并不上网。不过,如此明显偏于保守的估量,也已远远超过历代诗人总和了。 8)只要稍加力气继续忽悠,说当下有数千万众诗人,不也是小菜一碟吗?由是观之,讲话中对诗词日产量的估计也是明显偏于保守的:“全国每天创作的诗词数字,只能说是数以万计,诗词报刊、微刊数以千计,河北涉县就有20多个微刊。”是啊,仅河北就有中诗学会会员900人,省级会员2200多人,估计作者有11万人,那么全国可不就得超过300万了。然则无论怎么打折扣,当下诗词日产量便可超过整整一部全唐诗,也应是有保障的。多么了不起的政绩啊! 9)或许有人会问,那都是诗吗?那真是诗吗 ?那是真诗吗?在众多业已被忽悠得云里雾里的朋友心目中,那当然都是诗,而且都是如假包换的真诗。中诗学会的诗词学术研究成果就在那儿摆着,有关领导讲话就在那儿摆着,《何为律诗》、《何为词》所界定的诗词标准就在那儿摆着,谁又能说那不是诗词呢?反正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彼此彼此,谁笑话谁呀?谁又敢于说出半个不字呢?加之圈内互捧、自费出书、赛事获奖等等一再忽悠,则那些不仅是诗,还是精品佳作哩! 10)考察中诗学会有关领导的一系列讲话及文论,明眼人不难看出,其系统性极强,甚或可谓一环套一环,只是严重偏离诗词学术罢了。经综合考量,《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实际上就相当于第五届中诗学会所发动的新一轮诗词大跃进的总动员令。所幸除约半数省级、副省级诗词学会积极跟风外,另外半数疑似并未买账,尤其是作为诗词队伍主体的广大网上诗友,根本就不买账。这应算是在整个古典诗词界浮躁程度已然登峰造极的当下,唯一聊可宽慰的了吧? 围绕《诗词工作现状和近期要着力的几个“突破”》,值得深入研讨乃至深刻剖析的话题实在太多,然而罗马终究不是一日建成的,就此止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