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271|回复: 0

《评联律通则“语意节奏”论》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66
发表于 2023-11-24 10: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评联律通则“语意节奏”论》
  湖南益阳 孙则鸣


  《联律通则》2008年修订稿的平仄节奏规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沿袭一千多年的“古典平仄规则”,其原文为:“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二是现代人创立的“语意平仄规则”,其原文为:“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后者是前者的补充条款。
  
  联律通则新添的 “语意节奏”规则,与2005年康斯馨先生专著《对联格律意节说》 的基本主张大致相当。为了方便言说,我们把语意节奏论的节奏单元称之为“意节”。
  个人认为,“语意节奏”〔含意节说,下同〕是一种不能成立错误的理论。
  
  首先,语意节奏说的学理存在严重的错误,限于篇幅,本文姑且不论,有心人请详见拙作《诗词赋联形式通论》第二篇第二章“诗乐行内节奏通论”。其次,一种合理的节奏理论,至少要能自圆其说。本文仅就语意节奏说规则中不能自圆其说的漏洞,就可以轻松的证明语意节奏理论根本不能成立,是个毫无应用价值的假说。试简要论述如下。


  平仄理论的目的是加强诗歌的声律美。众所周知,古典句法平仄理论把诗句分成律句和拗句两大类。王力先生认为,在“两两为节”的音步里,节奏点〔两字步的第二字〕平仄交替者是律句,不能严格交替者是拗句。律句和拗句是两种声律美风格不同的句式;用龙榆生先生的话说,律句的声律美特征是“音调和婉”,拗句的声律美特征是“音调拗折”。
  
  “语意节奏说”同样根据王力“节奏点理论”,舍弃了“两两为节”的音步分割法则,根据句子内部的语意停顿分割灵活的“意节”,认为多音“意节”的末字是节奏点,只要节奏点平仄交替,就是律句;平仄不能严格交替者为拗句。因此,这两类新的语意平仄句型,也应当是“和婉的律句”和“拗折的拗句”。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按古典格律分析者称之为“古典律句”和“古典拗句”,而按语意节奏论分析者称之为“语意律句”和“语意拗句”。 
  
  根据常理,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下,任何句子的律拗声律美特征是自身平仄声调的组合状态决定的,是一种内秉性质。换言之,平仄组合相同的句子的声律美特征是唯一性的,只能是律句和拗句中的一种,不可能两种都是;而且这种内秉律拗性质,决不会因分析方法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可在这个问题上,古典节奏论和语意节奏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据我们的研究,“语意律句”的内部,“古典律句”和“古典拗句”各占百分之五十;“语意拗句”的内部,同样也是古典律句和古典拗句各占百分之五十。我们不妨以五言诗律句和拗句平仄规则为例说明之。
  根据“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口诀,古典五言律句有四种平仄格式:
  
  A、△仄/△平/仄〔按:△表可平可仄,下同〕
  B、△仄/△平/平
  C、△平/△仄/仄
  D、△平/△仄/平
  古典五言拗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
  a.△仄/△仄/仄
  b.△仄/△仄/平
  c.△平/△平/仄
  d.△平/△平/平、


  在语意节奏论里,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导读》指出:“一字节在句尾时一般与最后一个标准音步合成超音步〔即三字步〕” 。按此理论,“221”式五字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句首两字步再加一个句尾三字步,其节奏点是第二五字。可在实际朗读中,五七言的三字尾无论是什么结构,全部都会读成一个三字步,这在古籍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声律典籍《文镜秘府论》“诗章中用声法式”指出:“凡……上二字为一句,下三字为一句〔五言〕。”“上四字为一句,下三字为一句〔七言〕。”“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这些话里的“句”泛指“句逗”,是停顿之意;所谓五言分为“两句”,是指分为“上二下三”的“两逗”;沈约所说的“并须要杀”就是此两逗都要停顿。余可类推。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诗概》的论述与《文镜秘府论》完全相同:“若论句中自然之节奏,则七言可以上四字作一顿,五言可以上二字作一顿耳。”从网上的音频资料可知,现代朗诵家朗读古诗,也大都如此停顿,大家可以去自行查验。
  
  具体说,五字句的语意律句只有两式:
  1、平起仄收式——△平/△△仄/
  2、仄起平收式——△仄/△△平/
  
  其语意拗句也只有两式:
  ①、平起平收式”——△平/△△平/
  ②、仄起仄收式”——△仄/△△仄/
    
  不难看出,古典节奏理论里有八种句式,包括古典律句四式〔ABCD〕和古典拗句四式〔abcd〕;而当代语意节奏理论里,却只有四种句式,包括语意律句两式〔1、2〕和语意拗句两式〔①、②〕。语意节奏的平仄格式实际上只有古典节奏的一半。
  
  这样一来,语意律句的内部有百分之五十是古典律句,百分之五十是古典拗句;语意拗句的内部也是古典律句占百分之五十,古典拗句占百分之五十。
  
  以语意节奏论的平起仄收式“△平/△△仄/”为例,它对应古典律句中的“△平/△仄/仄”和古典拗句中的“△平/△平/仄”,二者各为百分之五十。余可类推。
  
  上述规律,在七言诗里也是一样。
  
  这样一来,按照语意节奏论写作律式对联时,出现古典律句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还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出现了古典拗句;被排斥的语意拗句里,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古典律句被排斥在外了。  
  
  这种差异带来的恶果太严重了。要知道,胡乱写作的对联里,律句和拗句出现的几率也各占百分之五十。因此,对于古典格律来说,语意节奏论与胡乱写作毫无区别。反过来,如果意节理论是正确的,古典平仄理论就必定是错误的。  
  上述矛盾,在康斯馨先生的“意节说”里同样存在。根据上述思路,我在2008年写作了《评康斯馨“意节说”》一文,且发布在中国楹联论坛的联话清谈里了。康斯馨先生还在网上与我进行了多次辩论。我在辩论贴的最后一楼里说:


  上述现象说明,这两种理论只可能有一种是正确的,唯有它才与现代对联的语音现状相适应,而另一种并不正确。现代的对联声律,要么只能采用古典声律,要么只能采用语意节奏,决不能采用两种理论并行的双轨制。      
  古典声律理论是被一千多年创作实践证实了的理论,现在仍然被普遍采用。《联律通则》的作者和康斯馨先生要想自己的理论被大家接受,就必需用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古典格律已经不符合现代语音现状的需求,唯有语意节奏和意节说才符合现代语音现状的需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种新创的理论是不可能得到广大作者认可的。
  我的论证过程是否有误,请大家指正。


  自我发布此帖以后,康先生和其他诗友,再也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了。也就是康斯馨先生与其它诗友都认可了我的批评意见。
  
  本人以上看法是否正确,敬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来源: 《评联律通则“语意节奏”论》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2-25 02:08 , Processed in 0.0957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