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81|回复: 2

[诗人评介] 齐云的诗歌成就

[复制链接]

66

主题

68

回帖

4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7
发表于 2024-6-27 06: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卜白 于 2024-6-27 06:55 编辑


齐云(左一)在《古典新诗选集》作品研讨会上


卜白按今天(6月27日)是我的好朋友、好诗友齐云病逝5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他,在此上传一篇介绍他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曾经在网上下载的,今天找出来后,发现既没有标题和写作时间,也没有作者的名字;这是我当时草率之过。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位作者对齐云及其作品非常关注,对齐云十分了解、十分赞赏;应该是齐云生前堪称知音的网上好友。不知齐云生前在线下见过他没有?根据文中所述,此文应该写于2006年。标题系我所加。


齐云的诗歌成就

      几年前,网络诗歌还很幼稚,趋风而无实论,叫嚣而无根底。各种纸媒流派都在网络之上繁衍,门徒颇多,表层的沸沸扬扬之上集结着虚浮的泡沫。诗歌丧失标准的弊端,在网络上以加倍放大的效果前所未有的凸显出来。
评论者无绳,就注定了混乱。“精华不以诗作论,单凭亲疏定优劣。”是当时所有诗歌论坛都不能避免的。并且,就是现在,也可以随处看到。不服气者报以诟骂,被骂者也并不示弱,这又是当时的一大特色。以诗成名者未见,骂名远播者多闻。
      如此的混乱之中,希图进益的人,自然无据可凭,疑惑难免。网络的诗歌终于忠厚者默默,滑头者谄媚。影响之坏,恐不止三代。
      就是在这个时候,齐云在“古风网”创办了“古典派新诗”栏目,提出“回归古典,回归大众,回归现实”三回归的口号。在理论上,承自毛翰教授的“中锋理论”。对于现代派,明确表示拒绝,面目似乎有点狰狞。
不过可惜,中国历来都有名不副实的传统,古典派新诗也未能免。从当时被他们所推荐的诗上看,他们也并不拒绝现代派的成熟表现手法。而且人人运用。举个例子,蓝星是高叫“现代”的,但蓝星诗人中优秀的表现手法就被他们所传承和发扬。
      由此可以分析而得知,古典派所反对的,只是现代派的末流。也就是谁也读不懂的糊涂诗。
      胆大的都一定艺高,因为有扎实的理论根底,所以这个栏目成功避免了“精华不以诗作论,单凭亲疏定优劣。”同时在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发扬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身正则无邪”,成员之间的坦诚直言的交流与促进,又给这个栏目注入了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
      在这种健康的氛围之下,内,他们成果斐然;外,他们传播甚快。吸引了一大批坚定热爱着诗的人。
鸿鹏在总结这一时期的特点的时候,说出了三个特点:1 继承发扬传统;.2 爱国;3 追求“真善美”。
      有此深根,何愁无花。在发展壮大创作以及理论的同时,他们于2004年2月以香港书号出版了《古典新诗选集》。
      可惜“古典派新诗”栏目命运多舛,因为一些原因,他们不得不搬迁网址,而且一波三折,最后才安定下来。去年(2005年)正式更名为“东方诗风”。一个虚拟网络上的诗歌论坛,在论坛多如牛毛的网络上,能够在多次磨难迁徙下团结它的成员,它的凝聚力不得不让人惊叹。且每到一处,蔚然成风,队伍也不断壮大,理论水平随着高明的理论及创作大家的不断加入和努力,日益提高。尤其是在格律体新诗上,对前人实现了突破。齐云不仅是“东方诗风”论坛创建人之一,而且一直是它的核心灵魂。
      诗歌是个复杂的文体,能把握住作品实质的人并不多。但齐云的评论却能让作者心服口服。这就是这个论坛的魅力之所在。

      齐云的诗,不雕琢,不藻饰。自然流露,有情而为,语浅言深,或者该说“语浅情深”。有人将诗歌分为“自然流露”和“刻意而为”两种。“嚷”出来的诗,指的是唐朝,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而唐以后的“想”和“仿”,已经是逐渐的衰落了。如果我们深些思考一下,这实在很形象地说明了好诗应该怎么去写,齐云的诗,就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他诗的成就,大致说起来有一下几点:
      1.道别人所不能道
      诗的生命在于创新,这话基本是是对的。陈词滥调很让人生厌。有一种说法,认为创新的只是言说的方式,而诗内在的情感是不能创新的。因为人的感情是相通而且稳定遗传的。这话对了一半。从大节上说确实如此。但,同一种感情也有深浅之别,纯杂之分。所以,人品才能决定诗品。古人爱国者(或者说忠君者)很多,爱国的诗也很不少。但文天祥和陆游,就截然不同。
      古人虽然没有说清楚这是为什么,但现代已经可以解答了,那是因为认知。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记录下的信息都会不同。用语言表述出来也随之不同。所以,诗歌的感情虽然大同小异,但历来除剽窃外的作品,却没有一模一样的。
      优秀的诗人必须又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之处,而这独特之处也必须真挚和深厚,才有流传的价值。诗歌就是因此而存在和发展的。
      比如《致》就是齐云此类诗的代表作:

      我可以买一枚戒指
      在你生日那天请你收起
      我却无法买一只手绢
      擦干你所有的泪滴

      我可以将你搬到心底
      在那里永藏着你的美丽
      我却无法阻止风雨的流年
      将你的青春漫漫蚀去

      我可以化作一叶小舟
      载着你渡过这人生的河流
      我却无法找到一片土地
      那儿只有欢欣没有忧愁

      2 .思考的深广
      多思则多忧,所谓思考,并不一定是指写哲理诗。我们常说有些诗是自己的,或许只有自己或者很少人能读懂,这是由有没有共同思考体会过相同问题所决定。所以经验在解读诗的时候是最关键的条件之一。
但并不能因为此类诗歌缺少同感者而否定它的价值,“察见渊鱼者不详”,是确然的。但,后世却能理解它,所以才有我们实在是前人的前辈的说法。
      此类的代表也很不少,比如《我死之后》:

      死亡霸占了四方,
      何处可将我安葬?
      借你心之一隅,
      让我在那里长眠。

      任心坟长满青草,
      任它荒芜于流年。
      若你也途穷路尽,
      就让我魂魄飞扬。

      3.创新的表现手法
      传统是古典派新诗的旗帜之一,继承传统并不代表墨守成规。传统的手法加以变化,也能创造出全新的表现手法出来。比如齐云的《环城公园的秋天》:

      秋风 如约而至,吹拂着
      白发的夫妇,蹒跚的孩子
      ——有人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是季节轮转年华又逝
      没说是梦中的你的名字

      晴空明净得如同水洗
      空无一物却藏着永恒的秘密
      ——有人问我在看什么
      我说是云卷云舒北雁南飞
      没说是看见你在云端里

      傍晚的云霞在天空燃烧
      金黄的野菊花盛开在草地
      ——有人问我在笑什么
      我说是秋山如媚秋树如醉
      没说是回忆你的甜蜜

      夜幕无声无息地降临
      灯光摇荡在雨花潭里
      我转过身,一滴泪落下
      融进那轻漾的涟漪——
      没有人看见一丝痕迹

      这诗就是综合运用传统手法,但最关键的,还是暗藏了推移的时间。从白昼到傍晚到夜幕的降临,一条时间的主线贯穿,对于事,反而蒙胧,并不点明。是在等待还是一天里发生的追思?宋词的结构是旧诗中最复杂的,一般都是事为主线,而这首颠倒之。至于情景交融,那显然继承了优秀的传统。
      4.象征手法的恰当运用。
      象征手法在现代派手里也是颇古的了,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早有象征,就算抛去这个因素,因为它被提出的很早,也大约可以称为“古”。但,就是这样,现代派的象征也依然没有被诗人成熟运用,很多诗人们的象 征,空泛到什么都“象”,最终就只好落得个什么都不象。
      也就说,象征手法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齐云的诗,在这方面就很杰出。因其给后来者立了个榜样,象征虽不是他的发现,但能成功掌握一个“度”,也是他很了不起的成就。

      齐云还特别擅长诗歌评论。
      齐云的诗歌理论,他自己没有作完整、全面、系统的整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成系统。它是有着自己的体系的。不过可惜,“窥一斑而知全豹”这话,有时候并不适用。因此,从齐云平日的评论中揣测全貌是不可能的。不过幸好齐云整理过一篇诗话,名曰《北窗诗话》。
      由此我们可以挑出他理论上独到的地方说说,这就好象盲人的摸象,虽然只能摸到尾巴或腿,但只要心中明白这不是象的全部,是不至于闹太大笑话的。
      1.诗贵真情
      这是在中国古代就被一再强调的。可惜,很多人都健忘。我想,这也不能避免,因为艺术总是要从自然流露到刻意为之的。既是刻意,那么无情的时候写写当练习也无可厚非。不过作者自己需要明白,这无情而为的东西,不是好诗。所以,无情而动笔不能算错,错就错在不能把这样的诗当成好诗。
      很多人分不清这界限,长久了,就忘记情感在诗中的重要性。最近中国流行的那句“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就是此弊的沉积。
      齐云在理论之中很着重的强调的这点,正是诗最重要的地方。
      2.对古典派新诗全面的理论阐述与辩证
      比如什么是古典。貌似古典与古典的实质追求。
      3.凝练的度的剖析
      4.语言的组成因素:轻重,长短,急缓等等与诗歌所传达情感的关系
      这是值得多说说的地方。注意到这个的人,新诗诗人中最先的是徐志摩,他写过一首模拟纤夫号子的诗,不过可惜他只是注意了一下,却没有更深入的思考。齐云相比徐志摩,更进了一步,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但还有更多的有待发掘,恐要寄希望于后人了。
      5.提出歌词式的语言是未来很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
      例举一下,林夕的语言,其实是很高的语言运用艺术,最关键的是,它还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其实,创造艺术是人的本能,是心理情绪的发泄最好的方式的说法早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有一点,是值得说说的,那就是艺术的价值问题。人只会保存对他有价值的东西,这也包括艺术。心理学证明,让人不能理解的东西是“丑”的,因为它会引起别人的不快,比如孩子们总喜欢打杀癞蛤蟆,实在是因为他们讨厌它的缘故,青蛙的待遇就比它好得多。成年人很少追着癞蛤蟆打砸,但并不是说成年人就喜欢癞蛤蟆,实在是没那闲工夫。(注:这里的丑是美学的概念,不完全等同日常所说的丑。)
      觉得丑的就消灭,是人的本能,不能被理解的就是丑的,丑对人来说没有价值。所以,有些东西注定要被人们抛弃。从这点上思考,也就会明白齐云此说体现的价值。
      6.找到古体(旧诗)翻译难度的根源
      那就是因为旧诗的形式,美学有个重要论点,就是形式同内容是不可分的。
      7.有意象诗与无意象的提出
      直抒与含蓄,是一直被前人和现代人争辩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倾向一边而讨伐另一边,能兼而欣赏两种作品的,是很少的。虽是如此,但想到去找原因的人恐怕有,但我不认识。找到原因的人肯定没有,齐云此说就完美解答了这个问题。
      其它的,恐怕也难归纳完整。最突出的,就是赏析诗作时的包容性,每一种写作倾向都不排斥,能做到这点的人是很少的。他解读诗作时候能够抓住诗的本质——情绪。
      深厚博大的学识,加上深入的理解能力和睿智的思辨,就是齐云和他的魅力。

齐云简介齐云,男,别名菜花,本名王强。1972年3月出生,2019年6月27日病逝。安徽和县人。大学毕业后居合肥。曾任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发展处副处长,安徽省盐业总公司规划发展处副处长、处长,安徽盐业汽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徽盐业弘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夏天,他邀请部分网上诗友到合肥开展联谊活动,活动中酝酿成立了“东方诗风”诗社。(该诗社以创作、推广格律体新诗和研究新诗格律理论为宗旨,办有同名诗歌论坛和同名纸质诗刊,并建有“东方诗风”微信公众平台。)


东方诗风诗社部分核心成员在松江(右三是齐云)

附录:
新诗创作要回归大众 回归传统 回归现实
安徽文学院举行《古典新诗选集》
作 品 研 讨 会

      2004年4月10日,安徽文学院在合肥举行《古典新诗选集》作品研讨会,倡导新诗创作要走出“自恋化、西方化、超现实化”的误区,步入“回归大众、回归传统、回归现实”的健康发展轨道。安徽省文联主席陈发仁,省文联名誉副主席、作协副主席贾梦雷,安徽文学院院长徐子芳、副院长许春樵,以及时红军、乔延凤等10多位安徽著名诗人和作家到会座谈研讨。诗集的皖籍作者齐云、卜白、陶沙和在肥6所高校的7个文学社(安徽大学校园文学社、合肥工业大学斛兵文学社、安徽医科大学守望者文学社和激流文学社、安徽农业大学白玉兰文学社、安徽建工学院莘源文学社、合肥三联学院紫藤文学社)的26名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
      与会人员认为,《古典新诗选集》上承“国风”之民间立场,下接“五四”新诗的形式意韵,以批判的姿势对当今极端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进行颠覆,以平民化的立场对中国新诗创作再度寻根,张扬了新诗创作的“中锋”理念,体现了对新诗创作进行重新判断的价值尺度。诗作没有艰涩的意象、泛滥的直觉,没有挥霍无度的才气表演、扭曲变形的心理黑暗;取象比喻朴实明确,抒情表意健康明朗,对读者不存在那种非经验性的阅读障碍和极端化的思想伤害。其中庸之道,中和之美,极具古典主义时代的崇高、庄重、理性、和谐之审美趣味。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诗集的9 位中青年作者为中国当代新诗发展所作的探索十分可喜、十分可贵;其勇气和决心值得赞扬,抱负和追求值得肯定,理念和实践值得尊重。
     《古典新诗选集》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于2004年2月出版发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220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514
发表于 2024-6-30 16: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了解,此文系沧海曾经所写。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220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514
发表于 2024-6-30 16: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江合影:2012年,松江年会期间。自左至右:沈用大。王端诚,万龙生,齐云,卜白,龙光复。
惜乎沈用大、齐云已经亡故。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9-8 12:29 , Processed in 0.0716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