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129|回复: 0

[随笔] 编外导游话三桥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644

回帖

1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0
发表于 2024-10-2 0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外导游话三桥

   现在的古桃叶渡现在依然存在、为了增强文化氛围,在对岸还立了一座格式相同的牌坊和一座铜人塑像、大概寓示王献之还在殷殷等待。风波了无常的景况早无踪影,到处装饰性的是鸟语花香、算夫子庙周围较安静平和的社区。桃叶桥也还在、现是座园林式拱桥,在现代交通下、它的利涉性早已被观赏和休闲性取代。这一带可谓名桥荟萃、刚踏进贡院街东不久,就遇黄包车拉客、这一带已属步行街,本也想歇一下脚、便顺势上了这有观光讲解功能的人力车。

   看来南京旅游业管理还是相当有水平,把这近代最早启用的东洋车重新启用。披红挂彩、吊起小铃铛,一改旧时黄包车的形象、而成了报喜鸟。不但添了欢乐吉祥的喜气、也的确方便了老弱幼小的出游者,加上从业者大多是当地通、他们的讲解很接地气平添乐趣。比如平江桥、因明代时是平江伯陈暄的私宅范围,故以此命名。先前仅对每三年在贡院开考时的考生们开放,以示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实际上可能主要是防考生作弊,非常严格的搜查就在这桥上进行、犯禁者打下水去,这桥也就是奈何桥了。

   而下一座文源桥、最早是为纪念一位为建文帝自杀殉难的侍讲学士黄观,因其家人被迫害的程度、仅次于方孝孺。更敬其是一代学霸、因为他从秀才到状元经过的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当年被天下赞誉: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故兴建这“黄公桥”。以表彰其忠义。民国时因此桥可到白鹭洲公园、改称“白鹭桥”,上世纪末旅游热起、方改现名。  而最奇妙、传闻最多又最灵验的,是经过精心选址、方按“文章道德天下第一”命名的“文德桥”。

   据说这桥是明万历年间、因钦天监有大臣上奏:自嘉靖以来、科举中南京人很少中试的原因:乃因流经孔庙前泮池的秦淮河水西流不息,蓄不住“文气”。为改变这状况,在改造夫子庙和应天府学的同时,在泮池西侧建了这座锁住南京文气外泄的风水桥。巧的是文德桥建成的次年、南京人焦竑便中了状元,世人为此深信不疑、桥名因此相袭至今!

   同时此桥因占尽天机、天降异象,民间有李白醉月传奇。当然不少人一听便知道、这是把李太白在采石矶,醉酒捞月仙去的故事移至此地。后来借此又在桥旁修建得月台、据说被月亮引得,醉入河中的也不少。同时这桥还有为儒家正统、驱邪卫道的守护功能,想想也是、先前南京夫子庙一带,为科举重地。对岸秦淮河畔、则是六朝金粉,烟花佳丽留春的酒肆妓馆。文以载道、厚德载物的学风正气,与及时行乐、纸醉金迷的俗尘。隔河相守、相安无事,能分隔开它们的,就只这文德桥呵。当然这与“文德分月”的天象奇观、有很大联系,古时一般人无法理解“月当头”、“身无影”“一桥分明月,东西各半边”这些异常现象。下意识的往神仙鬼怪上靠有关,加之陷入社会底层的小混混和多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大多都没文化。所以一般不会来这种场合生事。民间常说、鬼才没得影子,生怕来此一照被收了魂。有些当地人也不愿过此桥,谁愿平白闯鬼呢!

   还有种更为奇葩的说法:这桥有预兆功能。据说历史上曾多次造成桥栏折断,桥身倾塌的重大伤亡事故。差不多其后多有兵、灾或重大事件发生。以至于南京还传承下一个歇后语;“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最严重的是一九零七年清末光绪时、端午节龙舟赛,文德桥被挤垮。几百人掉进秦淮河里、淹死百多人……。结果大家都知道:不久清帝逊位、民国在此建都,取代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

   当然现在小学生都知道的“子午线”、我就不多谈了,因中国的重点建筑都有诸多讲究。文德桥正好设计在地球的子午线上、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只要皓月当空、月亮正临子午线时。水中明月正好被这座桥影、将其分为东两半。此时在文德桥东西两侧的秦淮河中,都可以看到半个明晃晃月亮的奇景。且立身桥中自顾无影、这就是“文德桥半边月”之因,而“月当头”亦称“龙抬头”。

   余听后默然良久,得“人生当遇文德桥”小诗一首:

太极洞先前播放科普月垂照
不曾想今朝无意幸逢文德桥
启蒙期如来承受一下月当头
将月魄精华一丝不漏吸收饱
*
从此后借助天地灵气开外挂
福禄寿聪明才气富贵都不少
圆满时再来体验一次龙头抬
       子午线一轮人生清零仙去了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2-25 14:20 , Processed in 0.0583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