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日的秦淮画舫游
先前偶然曾读到“秦淮风月真无价,灯火笙箫常彻夜。古来桑海有迁移,此地繁华无代谢……”真的坐到了泮池码头的画舫上,才感到诗人眼光独到、抓得准确。虽然秦淮河是经过人类、对当地自然水资源的整合引导,仅一百多公里的地区性河流。尤其是短短十里的内秦淮河,更主要是靠人工开凿形成的,但她却和城市的生命息息相关、是城市真正的母亲河。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历史上成了十朝都会,秦淮也名符其实的获得“中华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美誉。尽管遭遇了数次战乱和外敌屠城、灭城的惨剧,她终能以顽强的生命力很快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这样繁华无代谢的地方,有如聚宝盆、委实也不多呢!
其实我们来坐游船、也是无奈之举,夫子庙内熙熙攘攘、根本难觅一歇足之处、虽然也见里面还有“东南第一学”可逛,但见那重门深院、层层阶梯、也就不想移步了。仅在“大明国子学”院前留了一张影、至于相连的江南贡院仍保留或复建的主体建筑明远楼、飞虹桥和贡院街东、西的木牌坊,即东、西辕门。这些地面所能见部分、均已在坐红包车时,听其详细讲解过。特别是在过江南贡院正门时、停下车来,指着那对高大威猛的一对石狮及两座石牌坊,说够气派吧!又指着前遥遥可见的明远楼说:原轴线上有三道门、分别称“贡院”“开天文运”及“龙门”。关卡重重有魁星天佑、先前文庙、学宫俱遭兵火,贡院却独能幸存。清末废科举后、民国七年才拆除贡院,开辟市场。保留下的这些已纳入中国科举博物馆。中国唯一以地下式建筑为主体的博物馆。 是科举文化、制度研究、文物收藏中心。现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三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共十多个展厅。 我们当然只有放弃、年青人来跑,一、二天也难尽兴吧。好在白天乘船的不多、但也没等一会儿就满座了,现在的画舫没任何服务、算水上公交车吧。事实上从现代交通的实际看、各地城区的小河除了开展旅游,已经没有商业价值。当然这是从另一个特殊角度,认识一个城市的好机会。可以看出两岸的这些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致,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与夫子庙古建筑群已融为一体。有的还有梯步下到河沿,但明显只是一种格式化的假码头。因为至始至终、除了这种特定格式的游船,没见到任何一种其它船只的存在。想想也是、连红包车夫都纳入了体制管理,穿戴上制式衣帽。这掌握一、二十人生命安危的大舫长、自然属体制之人,端的是铁饭碗、眼高心傲得很呢。 我有幸坐上了前排相当于副驾座位,在两岸红木黛瓦和彩灯在各个节点、装饰点缀的十里秦淮河上。观赏旖旎迷人的城市和自然风光。手机内装满了照片和一节节的录像、沿河的楼台亭阁民居、桥梁、桥头两侧的街巷、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彩灯景观。堪称一幕幕风光大片。只是事后清理、在平江桥与东园桥的夹角处拍到的一张照片上,彩灯中杂有李太白的青铜雕像。三弟说:语音解说、前面就是白鹭洲,这就是李白当年吟诗之地。我当时就说与其以其善意误导、还不如真的在原址恢复一下凤凰台,将这铜像移去台上、也不负诗仙留诗之意。
画舫虽形式古典、动力却属新潮,在卟卟卟的马达轻吟中、不疾不徐的前行。先逆行到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和白鹭洲公园、七彩水街等两条水道,转了一圈。然后复顺流而下、沿路折返,因是走过的路、精神松懈便闭目养神。不期太困倦打了、居然打了个盹,而船过泮池也没停。竟一路西行穿过文德、来燕、武定、朱雀等诸桥,停到中华门码头。原来儿子买的是包括了、顺便游览中华门城堡的通票,这场古都的流风余韵游尚未结束。正是:
桨声金粉早难寻,盛世花灯耀眼明。两岸繁华依旧在,千家百姓共同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