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804|回复: 6

应当如何评价汉语诗歌的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

[复制链接]

236

主题

1169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75
发表于 2016-6-23 05: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应当如何评价汉语诗歌的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


  鉴古可知今。古典诗词就是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叠加的体系,二者各司其责,相辅相成。
  大顿对称的音顿体系的作用是形成节奏美,而形式化的虚拟音步体系的作用是通过调理平仄而形成平仄美。
  以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我国声律理论的创始人沈约说得清清楚楚:“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
  也就是说:五言诗的真实停顿方式是“二五必煞”,其节奏模式是“25”逗的大顿对称模式: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而两两为节的虚拟音步模式是为调理平仄服务的,目的是实现旋律美。

  城阙┆辅三┆秦,仄仄平平仄
  风烟┆望五┆津。平平仄仄平
  与君┆离别┆意,平平平仄仄
  同是┆宦游┆人。仄仄仄平平
  海内┆存知┆己,仄仄平平仄
  天涯┆若比┆邻。平平仄仄平
  无为┆在岐┆路,平平平仄仄
  儿女┆共沾┆巾。仄仄仄平平

请注意,近体诗里的两字步并不一定与词语边界吻合,如此诗的“三秦”、“五津”、“知己”、“歧路”等双音词全部被分割到两个音步里了,它与以停顿为节奏支点的节奏美没有关系,纯粹是为安排平仄服务的程式化虚拟单元。这种模式与西方轻重律长短律的音步模式如出一辙。张学增在《俄语诗律浅说》里指出:“诗步只是一种抽象的,用来作诗的特定格式。实际上诗行是由词组成的,而不是由诗步组成的,当我们说‘这一个诗行中有几个诗步’时,仅仅提供一个方便作诗的格式。”“在俄文诗里,诗步〔即音步〕和词不必完全吻合,也不可能完全吻合”[3]。可见音步不过是方便观察轻重音排列的虚拟格式;又由于每一首诗音步长度固定,故音步分割必定是程式化的。  
  音步的这种虚拟性,在七言诗里更为突出,以释普宁《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之一》为例:

  二十┆一年|曾苦┆辛‖,
  寻经┆讨论|枉精┆神‖。
  惊然┆摸著|娘生┆鼻‖,
  翻笑┆胡僧|弄吻┆唇‖。

  此诗的“二十一年”、“苦辛”、“精神”全都是虚拟的音步格式。

  我一直是主张新诗是可以引进平仄律的,可参见《汉语诗歌格律概论》一文;《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也一直在尝试平仄律的新诗。我在《论音顿体系的汉语诗歌节奏》里制定节奏法则,采用了兼顾音步和音顿的方法,就是为以后引进平仄律服务的。
  如果新诗真的可以引进平仄律,那么音步理论大有作为,它可以为平仄的安排提供方便的模式。至于新诗的节奏当然还是要依赖音顿模式。
  平仄引进新诗还只是一种个别人的尝试。诗人普遍只追求节奏美,音步模式就只能暂时搁在一边了。今后如果平仄真的能引进新诗,音步模式又要大放异彩了。
  上述情况是不是事实,请大家争鸣。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主题

1169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05: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上述理由,《汉语音节诗概论》将增加这段论述。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主题

2429

回帖

21

精华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127
发表于 2016-6-23 06: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就是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叠加的体系,二者各司其责,相辅相成。”

既然如此,那么格律体新诗也可以看作是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叠加的体系。何必非要否定其一肯定其一呢?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主题

1169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08: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涟滟 发表于 2016-6-23 06:29
“古典诗词就是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叠加的体系,二者各司其责,相辅相成。”

既然如此,那么格律体新诗也 ...

  我从来没有否定音步理论在新诗创作中的作用啊,我只是希望厘清音步理论和音顿理论在新诗音乐美里的真实面貌。音步理论是为调理平仄服务的,目的是形成旋律美。我在《新世纪格律体新诗选》里就专门把旋律格律体分为一类,利用程式化的音步来调理平仄。

  而新诗的节奏美得依赖音顿理论。

   恢复音步模式和音顿模式的真实作用,对于我们的创作不是更有利吗?

  我在《汉语音节诗概论》里说得清清楚楚:
    
  我们的新诗只追求节奏美,至少目前是不考虑平仄的。音顿体新诗法则自然可以不理睬音步的分割。这是简化音顿诗体节奏法则的关键。我在《论音顿体系的汉语诗歌节奏》里制定音顿体法则时,采用音顿兼顾音步的方式,主要照顾大家的理解程度,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如果今后新诗格律真有引进平仄的需要时,在音顿体法则的基础上增添音步法则是轻而易举的。因为为安排平仄服务的音步模式本来就是程式化的虚拟格式,只要按“两两为节”的原则〔考虑衬字〕对大小音顿进行程式化的切分就是,这是后话了。


  这难道是推翻音步对称论吗?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主题

1169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08: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突出我的上述观点,《汉语音节诗概论》一文里的“五、怎样看待古典诗歌的音步体系”一节,可改名为“应当如何评价汉语诗歌的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之类的标题,行文也可作适当的修改,以突出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各自的重要性。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主题

1169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0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熟的格律理论,原理很复杂,法则却极其简单。

古代五七言诗的法则简单得很:
1、〔不讲究平仄的话〕,五言二五必煞,七言四七必煞。
2、讲究平仄的话,在满足条件1的前提下;两两为节,平仄相间。哪管什么停顿不停顿,哪管什么语义边界不边界,哪管什么两字步四字步。哪管什么“之”字靠前还是靠后。

哪像咱们现在的音步节奏理论,争执了一百年了,还争不出统一的结论,大小补丁一大摞。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主题

1169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9: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音节诗概论》第五节修改于下

  五、怎样看待汉语诗歌的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

  在一百多年汉语新诗格律的探索过程中,除了林庚之外,其余人不约而同地错误地采用了音步体系模式,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古典诗词“两两为节,平仄相间”的声律模式,是典型的程式化的音步模式,与西方英俄诗音步节奏模式如出一辙。闻一多、卞之琳等人熟悉英诗格律,误以为两字步的平仄模式是古诗词的节奏模式,自然是最顺理成章的解释了。于是诗人们纷纷用西方音步理论来附会平仄律。王力、周煦良认为平仄律是长短律,王力用“节奏点”来解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周煦良用音组的长短解释长短律;王光祈用长短律和轻重律相结合来解释平仄律……大家热闹过一段时间,终归无法自圆其说而作罢了。
  由于新诗句式复杂,很难沿用平仄律来构建新诗格律,大家取消了平仄声调的运用,只把程式化的音步模式保留下来,只是在本来应当程式化的两字步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字步和四字步,而这些所谓四字步在古典格律里是被程式化地处理为两字步的,这也是不得已之举。而把音步后面的“停顿”被当成“节奏点”,这自然是受王力节奏点理论的影响。
  当代语音学家用现代化的仪器测试,平仄声调根本不存在明显的长短、轻重、高低的对比,已经证明平仄声调与节奏无关。至于平仄律的真实作用,有的认为是“和谐”,有的认为是“旋律”,究竟哪一种正确,本文姑且不论,平仄律与节奏无关却是事实。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参看孙则鸣《汉语诗歌格律概论》[14]、黄玉顺《论汉语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李西安《汉语诗律与汉族旋律》和何伟裳《音律结构论和永明诗音律 》〔按:上述三篇文章请在网上搜索〕。
  我国古典诗歌里,不讲究平仄的古风体,是典型的半逗律诗体,而讲究平仄的近体诗是一种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叠加的复合体系。以王维的五绝《相思》为例: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五言诗的生理停顿模式,沈约说得很清楚,是“二五必煞”,故五言诗是半逗律的“23逗”节奏,如上所示。如果需要安排平仄,就需要形式化的虚拟两字步的音步模式与之套叠:
  红豆|生南┆国‖,仄仄┆平平┆仄
  春来|发几┆枝‖?平平┆仄仄┆平
  愿君|多采┆撷‖,平平┆平仄┆仄
  此物|最相┆思‖。仄仄┆仄平┆平
  请注意,这种两字步的边界并不一定与语义边界吻合,也与停顿无关,如“南┆国”“几┆枝”“相┆思”,完全是一种方便安排平仄的程式化虚拟模式,这种性质与西方的音步模式完全相同。张学增在《俄语诗律浅说》里指出:“诗步只是一种抽象的,用来作诗的特定格式。实际上诗行是由词组成的,而不是由诗步组成的,当我们说‘这一个诗行中有几个诗步’时,仅仅提供一个方便作诗的格式。”“在俄文诗里,诗步〔即音步〕和词不必完全吻合,也不可能完全吻合”[3]
  由此可见,音步模式和音顿模式是汉语诗歌的两种主要模式,构筑节奏需要音顿模式,若要安排平仄形成旋律美,就得将音步模式和音顿模式套叠在一起。
  我们的新诗只追求节奏美,至少目前是不考虑平仄的。音顿体新诗法则自然可以不理睬音步的分割。这是简化音顿诗体节奏法则的关键。我在《论音顿体系的汉语诗歌节奏》里制定音顿体法则时,采用音顿兼顾音步的方式,主要照顾大家的当时的理解程度,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如果今后新诗格律真有引进平仄的需要时,在音顿体法则的基础上增添音步法则是轻而易举的。因为为安排平仄服务的音步模式本来就是程式化的虚拟格式,只要按“两两为节”的原则〔考虑衬字〕对大小音顿进行程式化的切分就是,这是后话了。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4-20 16:02 , Processed in 0.10118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