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尘逸 于 2016-7-29 17:39 编辑
青岛,青岛
从一片海滩望过去,浅蓝、蔚蓝、湛蓝、深蓝……一艘艘或大或小的船只在天与海的界限静立,一座座曲线模糊的山峦和小岛在其后若隐若现,一只只海鸥在海浪与苍穹间上下翻飞,逐渐渺远成一个个小白点,消失在海天之间。 在青岛的短短几日,每天都可以从一个名叫“栈桥”的海滩浴场路过,每天都可以望见这样的景致。有了兴致,还可以从一幢钟表楼沿阶而下,用脚触摸沙滩、用手亲近海水,在周遭鼎沸人声里与广袤的大海亲密接触,敞开狭仄憋闷的心胸,体验凭海临风的快意。 大海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安抚人、平息人,更像一个宽容的智者,包容人、接纳人。伫立海滩,眺望大海,晨光暮色,感触纷飞:“海阔天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青岛这个临海而建的城市,真是得天独厚。 一下火车,就可以看见海滩,绝对的海滨城市。黄海就在眼前,城市就在身后。咸湿的海风在海边时时涌起,然后悄悄钻进旁边的街道通衢、丘陵民居、林间巷道……将城市里的热气全都席卷而去。尽管天上的太阳明晃晃的,走在海滩边、树荫下、楼影中,你根本感觉不到半点热力。地上也没有半点地气蒸腾,似乎都被海风掠去,将青岛吹拂得清爽宜人。尤其令我们惊讶的是,清洗后晾晒在烈日下的衣服,整整一天都是湿漉漉的。青岛还真是“表里不一”。 青岛的德式建筑星罗棋布,集中在火车站附近的市南区一带。在沂水路、江苏路、龙江路、中山路的街道上走,一不小心,你就会遇上一座百年老建筑。百多年前,青岛曾经是德国的殖民地,德式建筑群多是在那时兴建的,现在仍有很多保存完好。那些楼宇多为独栋,精致巧妙,一般两三层,边缘造型颇多:六棱、八棱、圆柱,阳台有栏杆,顶部多红色尖顶,多有黑漆铁栅院门。一个下午,我们从专门从宾馆出门去搜寻那些百年老建筑。走不多久,就看到一个年代感十足的宗鑫博物馆,没走几步,又陆续看到了水师饭店旧址、路德公寓旧址、黑氏饭店旧址……在那些街巷里穿行,又绕回了海边。转了一个圈,回到宾馆,却发现不远处的十字路口处竟然就是德国警察署旧址,现在的青岛市公安局。 这些散布沿海一带的老建筑,给青岛这个城市增添了一股清新之美、文艺之气。位于中山路的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是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设计的。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处设有平台,两侧有两座对称而又高耸的钟塔,尖顶上各耸立着一个十字架。从里面传来的钟声悠扬,和谐,悠悠地传到青岛的大街小巷,海边海上。我们去时正是黄昏,很多对新人正在教堂前的广场上拍婚纱照,雪白轻柔的婚纱在风中飘展,新娘娇媚动人,新郎英俊喜气,摄影师或坐或卧或躺,极其敬业。无数孩童在广场上吹泡泡,七彩的泡泡一串串迎风飘飞,掠过人们的头顶、掠过树梢、掠过教堂,砰地一声爆开了,引起孩童一阵阵欢声笑语。广场边,矮树下,一个女孩拿着一支话筒,脚边立着一个音响,开始唱歌:“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低婉磁性的嗓音在广场上空飘扬,却丝毫没有惊扰悠闲的人们。来往的人走在教堂前,走在海风里,高高低低的谈笑声转眼没在歌声里。怎么看,这座城市都有一种骨子里的文艺。 这座城市的临海一线多是各种宾馆、民宿、客栈,各种海鲜餐馆、海鲜大排档,挤挤密密,一步一个。大大小小的餐馆门前,多立着一种上下两层的不锈钢圆桶。最初经过这些餐馆的时候,我们都不甚在意。后来在下榻的宾馆隔壁,也看到了这种圆桶,店主正拿着一个高高的玻璃杯,拧开上层圆桶的一个小龙头,然后接了满满一杯啤酒递到食客围坐的小餐桌上。“原来是青岛啤酒啊!”我们顿时感叹起来,怎么忘了青岛还有“世界啤酒之城”的美誉呢!来之前,还做了功课,青岛还有啤酒街和啤酒博物馆呢。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啤酒竟然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几乎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必备,成了静悄悄站在街头的寻常村妇,一点儿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 海鲜大排挡和海鲜小吃更是琳琅满目。有正规门面的餐馆,会把桌子、椅子、海鲜专用箱、海鲜专用格摆放在店前稍宽的平坝上,人行道前。其余的,多隐匿在地下通道、地下广场等地方,挤挤密密地将丰盛的食物叠放在面前的大桌子上:橙红的海星,绯红的大虾,成串的鱿鱼,章鱼小丸子,煎饼果子,驴肉火烧,五色面点,肉夹馍,烤鸟蛋,菠萝蜜,椰子汁……海鲜的腥味在空气中混杂,好吃的人群在拥挤中去去来来,各种食物转眼就消去大半。可惜我对海鲜不甚敏感,尤其害怕腥味,所以竟然一点儿都没有品尝。女儿买了一种海鲜凉糕,吃不惯,递给我。我闻了一下,转手就丢弃在垃圾桶里了。真是没口福。 青岛的景点几乎是沿着海岸一溜儿排开的。从火车站旁的栈桥公园开始,朝东走,依次是小青岛公园、鲁迅公园、海底世界、小鱼山公园、汇泉广场、中山公园、八大关景区、太平角公园、音乐广场、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燕儿岛山公园、极地海洋世界、海滨雕塑园,稍远还有石老人观光园、崂山风景区……第一、第二、第三海水浴场就在栈桥之前依次朝东摆开。我们沿着海滩游玩,因为行程较紧,因为贪恋海滩,竟然只到了五四广场这个标志性建筑,就打道回府,不再往前行了。 不过,最好玩的还真就是海滩。因为同行皆是旱鸭子,无人敢下水嬉戏,只得在海滩上游走了。青岛的海滩是敞开的,是裸露的,是“野”的,任由游人赏玩。无数游客在海滩上散布,远远望去,真有点“下饺子”的意味。走近了细看,大人小孩、老的少的,皆在海滩上各有所乐。年轻人伸着长长的自拍杆,摆着各种美美的姿势。小孩子捡贝壳,挖沙坑,堆沙雕,玩得不亦乐乎。老年人有的驻足远眺,有的捡拾刚刚一个浪潮冲上来的海带,欣喜不已。更多的人在一浪又一浪的海潮中濯足、浇水、跳跃、嬉笑,欢乐的叫喊声被海浪裹挟而去,飘向渺远的海天之间。还有一些叫着“坐船、坐快艇”“拍照、立可取”的小商贩在人群中穿梭推销,热闹非常。海滩与公路交接处,是长长的滨海步道,步道下,贩卖各种海产品、水玩具的小店一溜儿摆开,偌大的遮阳伞五颜六色,给海滩镶上了斑斓的花边。 我们也在海滩上赤足行走,湿润的沙滩、咸湿的海风、报时的钟声、渺远的海天,令一切都飘逸旷远起来。不远处的栈桥伸着长长的舌头,舔向海中央;舌尖上的回澜阁翘角飞檐,精致动人。我和女儿在海滩上挖沙坑、堆沙雕、引海水、做“家宴”、捡贝壳、拾海带……在海滩上找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返程那天,应女儿央求,专门安排在青岛湾玩了半天,她还碰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更加恋恋不舍了。回宾馆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站在街边卖贝壳项链等装饰品的老人。女儿立马挂了一个海螺口哨在脖子上,边吹边走,爱不释手。 收拾好行囊,我们坐上了公交车。街对岸,“海风”雕塑旁的海鲜大排档前,一个年轻男子,弹着吉他,深情歌唱: “斑马斑马 你不要睡着啦 再给我看看你受伤的尾巴 我不想去触碰你伤口的疤 ……” 啊,青岛,文艺清新的青岛,再见了。你的声音,还常常在女儿的海螺口哨里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