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死水吧 于 2016-9-9 22:51 编辑
二、雅园诗派论争
1、雅园诗派的由来 雅园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二个倡导新诗格律化的文学社团。它主要指以世纪之交的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成立和雅园诗会的召开为标志,以其会刊《现代格律诗坛》及雅园出版公司为主要阵地,高举何其芳提出的现代格律诗旗帜,进行现代汉语格律诗的理论探索及创作实践的学者、诗人群体。 雅园诗派作为一个诗派得名,源自于“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首届年会”的会址——雅园宾馆,源自于首届年会的名称——雅园诗会,更主要的是周仲器、周渡父子对于这段历史的客观认识和理论阐述。 1994年10月出版发行的《现代格律诗坛·创刊号》(总1期),曾以《百家论坛》栏目形式发表会员的入会申请提议,周仲器建议:“(1)、团结一批现代格律诗作者和研究者,创建一个新的现代格律诗派。”(第147页)。 2001年,周仲器、周渡在《现代格律诗坛》总6——7卷发表文章《我们的新格律诗观》中提道:新时期“一批新格律诗选本相继问世,一批研究著作也陆续出现,(现代——引者注)格律诗学会的成立,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二个格律诗派的出现?”“对新格律诗发展前景的预测:如果说新月诗派的出现,是真正揭开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创造新格律诗的序幕,那末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摸索,第二个新格律诗派的走上历史舞台,应是创造新格律诗的全新的开端。” 事隔4年,周渡、周仲器又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二期发表了论文《新格律诗探索的历史轨迹与时代流向——从新月诗派到雅园诗派》。 2008年、2009年,《现代格律诗坛》总第9卷、总第10卷发表了周渡、周仲器的 《多元、包容:雅园诗派的新格律观——雅园诗派论(上)》、《自律与共律:雅园诗派新格律诗的创作实绩——雅园诗派论(下)》,对雅园诗派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于雅园诗派的历史命题,从1994年提出建议,到2001年前后提出推测,再到2008年前后论述,期间经历了大约十多年时间。对于雅园诗派的认知,周家父子经历了一个由假想,到验证,最后到确认的过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至今20余年间,其相关论述更进一步加深。在2012年出版的《中国新格律诗探索史略》中,周仲器、周渡又以“中国新格律诗探索的第三次浪潮”为题对雅园诗派予以专章论述。 潘颂德(著名新诗理论批评史家)高度评价周家父子的历史观:“周仲器、周渡的学术新著中关于百年新格律诗探索史三次浪潮说,七个阶段论,科学地划分了百年新格律诗探索史的历史分期,脉络清晰,论证清楚,充分体现了两位诗论家、新格律诗史家的史识,是两位作者对中国新格律诗史研究的主要贡献。”(潘颂德《读<中国新格律诗探索史略>》) 骆寒超、陈玉兰:“像万龙生、黄淮等在新格律体诗创作中苦苦探求取得的成绩是值得大力肯定的,可以说今天一批聚集在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周围的新格律诗派诗人已比当年新月诗派同仁的‘创格’要成熟多了。”(骆寒超、陈玉兰《中国诗学第一部:形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页) 刘涛(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在90年代现代格律诗的发展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就是雅园诗派的产生。1994年10月,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在北京雅园宾馆召开诗会,推出会刊《现代格律诗坛》。周仲器、周渡把雅园诗会的召开作为雅园诗派诞生的标志,认为雅园诗派是继新格律诗派之后新诗史上第二个重要的格律诗派。笔者认为雅园诗派与新格律诗派性质上有一定差异,新格律诗派的范围要小得多,而雅园诗派属于学会性质,范围要大得多,成员的组成也比较庞杂,但它有自己明确的发展现代格律诗体的主张,有自己的刊物《现代格律诗坛》,而且,以雅园诗会为中心,组织了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因此,称其为诗歌流派是可以的。对于雅园诗派的宗旨、创作、理论和活动,周仲器、周渡撰有长文《中国新格律诗史上第三次浪潮——雅园诗派论》(上、下)、《雅园诗歌纪事》,对之作了非常详尽的介绍。雅园诗派作为新诗历史上又一个现代格律诗派出现,标志着20世纪的新诗格律探索,进入另一较为活跃的发展时期。[刘涛《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20世纪现代格律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第368页
2、关于雅园诗派的争论 2007年10月召开的“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理论研讨会”,是常熟理工学院主办、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协办的、继雅园诗会之后最重要的新诗格律化专题研讨会。会上黄淮、周仲器提议肯定“雅园诗派”,以便于号召全国追求新诗格律化的诗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丁鲁(1934—— )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雅园无派”。 万龙生、孙则明、王端诚遂认为作为一个学术概念,“雅园诗派”还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从严肃的态度出发,还是不提为好。 2013年3月,丁国成、周仲器、赵青山主编的《雅园诗论选》由雅园出版公司出版,序言是赵青山撰写的《论世纪之交的雅园诗派》。该文简述了雅园诗会召开的背景,雅园诗派的由来,雅园诗会确定的创作现代格律诗的最低最高纲领,并依据会刊《现代格律诗坛》(共11期),以及雅园出版公司出版的30多部现代格律诗诗集与论著,认为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在新时期高举振兴现代格律诗的大旗,凝聚了人心,焕发了活力。理论方面骆寒超提出新诗二次革命论,吕进提出诗体重建的三个美学使命,许霆、鲁德俊提出新格律诗的两种节奏体系,程文、程雪峰提出现代的完全限步说,黄淮、周仲器提出自律体共律体理论,骆寒超、陈玉兰阐述了格律体诗及其规范特征,夯实了新时期现代格律诗诗体建设的理论基石;诗体建设方面通过几种具有民族性特色的格律诗体试验,如汉俳体、小汉俳、九言诗、白话律诗、新词体、新曲体、新辞赋体、新绝句体,为新诗形成共律体(格律体)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该文认为:整体审视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有振兴现代格律诗这面旗帜,有追求新诗格律化的最低最高纲领,有《现代格律诗坛》和雅园出版公司作为发表阵地。有诗人、有理论,有诗作,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作为一个大力倡导并致力于新诗格律化的诗歌流派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肯定雅园诗派,是对于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这个诗人和学者群体二十年来对于新格律探索与追求的肯定。
《雅园诗论选》出版后,丁鲁撰文 《我看“雅园诗会”和“雅园诗派” 》 认为:一、一般来说,一个学派,总得有几个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有它的纲领和组织,还有其他一些我说不清的东西。雅园诗会邀请了一百多人来开会,其中许多是已经成名的诗人和理论家,把他们都归到“雅园诗派”的大旗下,人家同意么?承认么?好像也很难预料。我是搞诗歌翻译的,1994年“雅园诗会”的时候,我已经出版了两本译诗集,一百多万字;探索白话诗律的那本书,1979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经完成初稿。似乎也不好说是“雅园诗会”以后成长起来的。二、邹绛提出的“鲜明和谐的节奏,自然有序的韵式”,当时不过是一种最低纲领,等于说要注意节奏和韵。拿它作为一个学派的旗帜,是非常不够的。三、“雅园诗会”得风气之先,在推动诗潮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值得加以肯定。应该承认确实有许多朋友团结在深圳市现代格律诗学会的旗帜下,做了许多工作。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属于“雅园诗派”,别人也不好否认。其他与会者,如果觉得自己不大像“雅园诗派”的成员,也应该允许他们有自我定位的权利。
赵青山认为,这是质疑雅园诗派存在的一篇较为系统的文章,其诗派导师观似乎值得商榷。首先该文认为一个诗派,其中的诗人一定全都是被诗派引导成长起来的,那些与会的有成就的老诗人,没有被诗派引导成长,所以不应该把他们归为雅园诗派。其实,一个诗派不是导师,只是志同道合者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理论与创作水平自然高低有别。那些老一代诗人和学者,他们成熟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对新时期新诗格律化运动的推动与发展,起到很大的引领作用。正是有了一代代新老格律诗人的传承,才有了今天生机蓬勃的发展态势。何以说因为那些成名的诗人和理论家,不是在“雅园诗会以后成长”,就不能够归到雅园诗派之中呢?他们有相同的创作趋向,曾经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召开过研讨会,以后大家以会刊《现代格律诗坛》,以及雅园出版公司为阵地,持之以恒地传播新诗格律化理念,成为一个诗派是应该无疑的。其次,作为新诗格律化的倡导者,雅园诗派也不仅仅只有最低纲领,在周仲器等关于雅园诗派的多篇论述中,都有对最高纲领的阐述。再次若有个别诗人希望“自我定位”,自然不可勉强(现阶段与会者明确提出希望“自我定位”的诗人好像仅有丁鲁、万龙生两人),但并不能够以此否定这个诗派的存在。从周仲器的多篇论述中可以看出,雅园诗派定位在要团结一批现代格律诗作者和研究者,创建一个新的现代格律诗派,以“创造新格律诗的全新的开端”(周仲器、周渡《我们的新格律诗观》)。从会刊《现代格律诗坛》11期,以及雅园出版公司出版的30余部诗集和论著来看,学会为众多诗人和学者提供了研讨阵地,他们的新诗格律化思想也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本著已经专章论述。至于雅园诗人是否可以成为推动新诗格律化的诗歌流派,读者可以自行研判。
3、关于新诗史上第二个格律诗派表述的分歧 (1)诗坛现状 盘点百年新诗,追求新诗形式美,致力于新诗格律化的诗人、学者不可计数;盘点百年新诗,倡导新诗格律化,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的文学社团却寥寥无几。新月派是新诗史上第一个格律诗派。现代派诗人虽然对新诗格律化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缺少鲜明的旗帜。建国初期,何其芳提出“现代格律诗”名称之后,由于种种政治原因,遭到了一些无端的攻击,现代格律诗运动严重受挫,最终的结局是响应者寥寥。改革开放以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思潮蜂涌而至。有关新格律诗理论探索的论著和新格律诗集也如雨后春笋,呈现出勃勃生机。 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于1993年9月经深圳市政府登记注册为法人社团,1994年10月23日,在首都雅园宾馆组织召开了“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首届年会——雅园诗会”。雅园诗会高举振兴现代格律诗的大纛,是新文学史上首次规模巨大的专门研讨现代格律诗的盛会,直接继承传承了何其芳的未竟事业,20多年来陆续出版会刊《现代格律诗坛》 11期,学会注册的雅园出版公司出版了诗人著作30余部,给当代新诗的发展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 “东方诗风”论坛自2005年由“古典新诗苑”更名以来,以“格律体新诗”为旗帜,以创建新诗格律,建立格律体新诗为己任。诗友们每年举行一次聚会,游览采风。2012年发起并与酉阳县政府等多家文化单位共同主办“中国格律体新诗酉阳论坛”,“2016年海峡两岸文化论坛”在台北召开,东方诗风论坛部分诗人和学者黄中模、王端诚、唐元龙、龙光复、周琪、王民胜、陈汉贞等应邀与会,向台湾诗界广泛介绍了格律体新诗在大陆兴起和发展的现状和成就。10年间出版了格律体新诗论集3部,出版纸质《东方诗风》诗刊16期,个人诗论(选)集10余部。 “中国格律体新诗网”自2006年在成都成立运营,10年间出版纸质刊物《格律体新诗》14期,个人诗论集10余部。 这是新诗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新诗格律化运动,然而在如何表述继新月派之后出现的第二个格律诗派问题上,以黄淮、周仲器为代表的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和以万龙生、孙则鸣、王端诚为代表的东方诗风论坛却出现了“一个诗派,各自表述”的境况。
(2)周仲器、周渡的表述与孙则鸣的质疑 2001年,周仲器、周渡在《现代格律诗坛》总6——7卷发表文章《我们的新格律诗观》中提道:新时期“一批新格律诗选本相继问世,一批研究著作也陆续出现,(现代——引者注)格律诗学会的成立,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二个格律诗派的出现?”“对新格律诗发展前景的预测:如果说新月诗派的出现,是真正揭开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创造新格律诗的序幕,那末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摸索,第二个新格律诗派的走上历史舞台,应是创造新格律诗的全新的开端。” 2008年,周仲器、周渡在《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总第10卷)发表文章《多元与包容:雅园诗派的新格律诗观》论述:“新时期以来,经过不少新格律诗人的努力,在中国诗坛上逐步形成了又一个新格律诗派——雅园诗派。这个诗派成员以公木先生的诗学理论与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雅园诗会”达成的共识为基础,分别提出了泛格律诗观、严格律诗观、格律准格律相结合的诗观,显示了多元、包容的特点。它们相辅相成,和而不同,都为新格律诗理论的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总之,多元,包容,和而不同,就是雅园诗派继承新月诗派的传统,从而希望达到的新格律诗生态和谐的境界。”文中简述了雅园诗派代表诗人的格律主张,这些诗人有公木、胡乔木、林庚、邹绛、丁芒、屠岸、黄淮、周仲器、钱仓水、许霆、鲁德俊、许可、程文、程雪峰、万龙生、孙则明、陶保玺、浪波、晓帆、王珂、李忠利等。 2012年3月11日,在读了《多元与包容:雅园诗派的新格律诗观》一文后,孙则鸣在中国格律体新诗网“文艺与争鸣”栏目发表郑重声明:“本人并非所谓‘雅园诗派’的成员,本人的格律观虽然微不足道,但把本人的格律观也纳入所谓‘雅园派’的格律观是不符合事实的。”[http://www.gltxs.com/thread-9810-1-8.html]
(3)赵青山关于学会的论述与万龙生的质疑 2012年7月30日,赵青山依据《现代格律诗坛》11期及雅园出版公司出版的论著,以《伟人小圈兴特区 ,诗人巨笔擎律旗》为题,撰文梳理了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近20年的历史,详述了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第七部分论述了学会的代表:“一个组织,自有其代表人物。是他们,撑起一个组织的骨架,为组织输入灵魂,为组织树立一种精神。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的代表人物是黄淮、丁元、思宇、丁芒、刘章、高昌、王一桃、雁翼、纪鹏、李忠利、吕进、许霆、程文、陶保玺、周仲器、万龙生等。”文章结尾,作者着眼于周仲器对于现代格律诗历史的忠实记录,着眼于万龙生在新世纪对于格律体新诗的开拓,以“万龙生向前看,周仲器向后看,黄淮、丁元、思宇、吕进、许霆、程文、陶保玺等则在潮头奋力搏击。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有了这些人,显得更加异彩纷呈!”作结。 2012年8月20日,万龙生在论坛和网站发表专文《我与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关系的几点说明》,对其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代表之说提出质疑: “《现代格律诗坛》总共11卷,死水吧(赵青山)不厌其烦列举了我在其中6卷发表的全部诗文。又说:‘虽然万龙生老师现在对现代格律诗学会提出很多异见,但那是他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进步,思考也在深化。他是学会的重要人物,故我仍把他视作学会主流,他以及其他理事对于格律体新诗运动的影响自然也可以视为学会的影响。’。 格律体新诗的研究与创作是我自己毕生努力的事业,在此过程中,学会对我没有提供什么条件、帮助,我的格律观与学会的主流观念,尤其与黄淮、周仲器的‘双律’说格格不入(众所周知,我和他们曾经就此发生过公开的争论),因此我绝对不应被视为这个学会的‘同仁’、‘主流’、‘重要人物’,更不是什么‘代表’;以我的成果与活动,的确产生了对‘格律体新诗运动的影响’,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可以视为学会的影响’”[http://www.gltxs.com/thread-12867-1-7.html]
(4)刘涛的表述 刘涛(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在90年代现代格律诗发展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主要事件就是雅园诗派的产生。雅园诗派是新诗历史上第二个大的现代格律诗流派,它的出现,说明20世纪的新诗格律探索,进入有一个比较活跃的发展阶段。”[刘涛《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20世纪现代格律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第15
(5)《东方诗风》的表述 2009年出版的《<东方诗风>第2期新春寄语》(总第4期):“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作为新诗散文化日益盛行这一现象的反动,格律体新诗的兴起成为中国诗歌文化中,一个与诗词复兴相关的不可忽略的事实。新诗格律理论的研究达到了更深的层次,创作实践也出现了花团锦簇的景观。2008年10月,金秋时节,破天荒第一次全国性的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研讨会在常熟理工学院召开,把新诗格律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网络载体的普及,又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路径。近年来,以建立格律体新诗为己任的诗歌论坛‘东方诗风’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都团结了一批诗人和理论家,并且各自创办了同名纸刊,不断向认定的目标前进。与此同时,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主办的《现代格律诗坛》也复刊了。有这支兴盛的队伍,有这些丰饶的园地,有趋于成熟的理论,有丰富多采的作品,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宣称:格律体新诗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一个崭新的诗歌流派已经在中国诗坛以清晰的面貌诞生了!这就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二个格律诗派!那么,我们就正大光明地举起‘新诗格律派’的旗帜吧!”
(6)共识与分歧 一、共识: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和东方诗风论坛都认为这次新诗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新诗格律化运动属于第二个格律诗派,都认为第二个格律诗派包括既包括自己一方,也包括对方一方。 二、分歧: 从各自的表述来看,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认为:第二个格律诗派始自改革开放新时期,包括雅园诗会、常熟诗会前后,甚至包括新世纪东方诗风、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等同仁的新诗格律化运动。第二个格律诗派就是改革开放以后风起云涌的以雅园诗会为标志的所有新诗格律化运动,就是雅园诗派。东方诗风论坛认为:第二个格律诗派始自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更尤其是常熟诗会以来,以东方诗风论坛、中国格律体新诗网、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为标志的新诗格律化运动。 仔细分析以上表述,两者侧重点不同,标志不同,各自的地位自然也各有不同。这实际上体现了新诗格律化运动两个主力社团不同的历史观。至于哪种表述比较客观,读者可以自行分辨。
(7)结语 本著在论述相关事件时,以雅园诗派时期、东方诗潮时期分章论述。另本著建议以“雅园诗派”、“东方诗潮”来概述这前后两个时期的新诗格律化运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