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705|回复: 1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56
发表于 2016-11-8 15: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诗词格律概要》
  王力


  第一章   關於詩詞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節   韻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
  一首詩有沒有韻,是一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至於要說明甚麽是韻,那卻不太簡單。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拚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
  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拚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拚音字母拚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聲母,ōng是韻母。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後面的。我們再看“東”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聰”cō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ong,所以它們是同韻字。
  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試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掃凈無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護田將綠遶, 
  兩山排闥送青來(lái)。
  這裏“苔”、“栽”和“來”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ai。“遶”(繞)字不押韻,因為“遶”字拚起來是rào,它的韻母是ao,跟“苔”、“栽”、“來”不是同韻字。依照詩律,像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是不押韻的。
  在拚音中,a、e、o的前面可能還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這種i,u,ü叫做韻頭,不同韻頭的字也算是同韻字,也可以押韻。例如: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má),
  村莊兒女各當家(jiā)。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guā)。
  “麻”、“家”、“瓜”的韻母是,韻母雖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是同韻字,押起韻來是同樣諧和的。
  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韻的諧和。同類的樂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復,這就構成了聲音回環的美。
  但是,為甚麽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常常覺得它們的韻並不十分諧和,甚至很不諧和呢?這是因為時代不同的緣故。語言發展了,語音起了變化,我們拿現代的語音去讀它們,自然不能完全適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
  白雲深處有人家(jiā)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韻字,但是,唐代“斜”字讀siá(s讀濁音),和現代上海“斜”字的讀音一樣。因此,在當時是諧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
  朝朝誤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與弄潮兒(ér)。
  在這首詩裏,“期”和“兒”是押韻的;按今天普通話去讀,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韻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話音念“兒”字,念像ní音(這個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諧和了。今天我們當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讀古人的詩;不過我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纔不至於懷疑古人所押的韻是不諧和的。
  古人押韻是依照韻書的。古人所謂“官韻”,就是朝廷頒布的韻書。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還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韻書押韻,也是比較合理的。宋代以後,語音變化較大,詩人們仍舊依照韻書來押韻,那就變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們如果寫舊詩,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韻書來押韻。不過,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卻又應該知道古人的詩韻。在第二章裏。我們還要回到這個問題上來講。
  
  第二節   四聲
  
  四聲,這裏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積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裏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他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的聲調來說,共月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1)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3)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4)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保存著入聲。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著入聲這一個調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裏,入聲已經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為陰平,有的變為陽平,有的變為上聲,有的變為去聲。就普通話來說,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西南方言(從湖北到雲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現在不能詳細知道了。依照傳統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個中平調,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種敘述是不夠科學的,但是它也這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
  四聲和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甚麽字歸甚麽聲調,在韻書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還保存著入聲的漢語方言裏。某字屬某聲也還相當清楚。我們特別應該注意的是一字兩讀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動詞的時候解作“做”,就讀平聲(陽平);用作介詞的時候解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在古代漢語裏。這種情況比現代漢語多得多。現在試舉一些例子:
  騎,平聲,動詞,騎馬;去聲,名詞,騎兵。
  思,平聲,動詞,思念;去聲,名詞,思想,情懷。
  譽,平聲,動詞,稱贊;去聲,名詞,名譽。
  汚,平聲,形容詞,汚穢;去聲,動詞,弄臟。
  數,上聲,動詞,計算;去聲,名詞,數目,命運;入聲(讀如朔),形容詞,頻繁。
  教,去聲。名詞,教化,教育;平聲,動詞,使,讓。
  令,去聲,名詞,命令;平聲,動詞,使,讓。
  禁,去聲,名詞,禁令,宮禁;平聲,動詞,堪,經得起。
  殺,入聲,及物動詞,殺戮;去聲(讀如曬),不及物動詞,衰落。
  有些字,本來是讀平聲的,後來變為去聲,但是意義詞性都不變。“望”、“嘆”,“看”都屬於這一類。“望”和“嘆”在唐詩中已經有讀去聲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詩中,往往也還讀平聲(讀如刊)。在現代漢語裏,除“看守”的看讀平聲以外,“看”字總是讀去聲了。也有比較復雜的情況:如“過”字用作動詞時有平去兩讀,至於用作名詞,解作過失時,就衹有去聲一讀了。
  辨別四聲,是辨別平仄的基礎。下一節我們就討論平仄問題。
  
  第三節   平仄
  
  知道了甚麽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仄,按字義解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憑甚麽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類型。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1],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
  這種平仄規則在律詩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例如毛主席《長征》詩的第五、六兩句: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一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關於詩詞的平仄規則,下文還要詳細討論。現在先談一談我們怎樣辨別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裏是有入聲的(譬如說,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華南人),那麽,問題就很容易解決。在那些有入聲的方言裏,聲調不止四個,不但平聲分陰陽,連上聲、去聲、入聲,往往也都分陰陽。像廣州入聲還分為三類。這都好辦:衹消把它們合併起來就是了,例如把陰平、陽平合併為平聲,把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合併為仄聲,就是了。問題在於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裏有幾個聲調。這就要找一位懂得聲調的朋友幫助一下。如果你在語文課上已經學過本地聲調和普通話聲調的對應規律,已經弄清楚了自己方言裏的聲調,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北部的人,那麽,入聲字在你的方言裏都歸了陽平。這樣,遇到陽平字就應該特別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屬于入聲字的。至於哪些字屬入聲,哪些字屬陽平,就衹好查字典或韻書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麽,辨別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處稍有不同。古代入聲字既然在普通話裏多數變了去聲,去聲也是仄聲;又有一部分變了上聲,上聲也是仄聲。因此,由入變去和由入變上的字都不妨礙我們辨別平仄;衹有由入變平(陰平、陽平)纔造成了辨別平仄的困難。我們遇著詩律上規定用仄聲的地方,而詩人用了一個在今天讀來是平聲的字,引起了我們的懷疑,可以查字典或韻書來解決。
  注意,凡韻尾是-n或-ng的字,不會是入聲字。如果說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北部來說,ai,ei,ao,ou等韻基本上也沒有入聲字。
  總之,入聲問題是辨別平仄的唯一障礙。這人障礙是查字典或韻書纔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國大約還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著入聲的,在那些地方的人們,辨別平仄更是沒有問題了。
  
  第四節   對仗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是“對仗”這個術語的來歷。
  對偶又是甚麽呢?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竝列起來,例如“抗美援朝”,“抗美”與“援朝”形成對偶。對偶可以句中自對,又可以兩句相對。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兩句相對。一般講對偶,指的是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仍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為例:“抗”、“援”、“保”、“衛”都是動詞相對,“美”、“朝”、“家”、“國”都是名詞相對。實際上,名詞對可以細分為若干類,同類名詞相對被認為是工整的對偶,簡稱“工對”。這裏“美”與“朝”都是專名,而且都是簡稱,所以是工對;“家”與“國”都是人的集體,所以也是工對。“保家衛國”對“抗美援朝”也算工對,因為句中自對工整了,兩句相對就不要求同樣工整了。
  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齊的美。漢語的特點特別適宜於對偶,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復音詞,其中詞素也有相當的獨立性,容易造成對偶,對偶既然是修辭手段,那麽,散文與詩都用得著它。例如《易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乾文言》)《詩經》說:“昔我往矣,揚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這些對仗都是適應修辭的需要的。但是,律詩中的對仗還有它的規則,而不是像《詩經》那樣隨便的。這個規則是:
  (1)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立的;
  (2)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2]。
  因此,像上面所舉《易經》和《詩經》是例子還不合於律詩對仗的標準。上面所舉毛主席《長征》詩中的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纔是合於律詩對仗的標準的。
  對聯(對子)是從律詩演化出來的,所以也要適合上述的兩個標準。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所舉的一副對子: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裏上聯(出句)的字和下聯(對句)的字不相重復,而它們的平仄則是相對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就修辭方面說,這副對子也是對得很工整的。“牆上”是名詞帶方位詞,所對的“山間”也是名詞帶方位詞。“根底”是名詞帶方位詞,[4]所對的“腹中”也是名詞帶方位詞。“頭”對“嘴”,“腳”對“皮”,都是名詞對名詞。“重”對“尖”,“輕”對“厚”,都是形容詞對形容詞。“頭重”對“腳輕”,“嘴尖”對“皮厚”,都是句中自對。這樣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更顯得特別工整了。
  關於詩詞的對仗,下文還要詳細討論,現在先談到這裏。
  --------------------------------------------------------------------------------
  [1]   “鏗鏘”,樂器聲。指宮商協調。
  [2]   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復。例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對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復。
  [3]   字外有圓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   “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結構。寫作“根底”仍是平行結構。我們說是名詞帶方位詞,是因為這裏確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詞這一事實來構成對仗的。
  
  第二章詩律
  
  第一節   詩的種類
  
  關於詩是種類,問題是相當重復的。《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衹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現在我們試就上述三種分類法再參照別的分類法加以討論。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1]。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衹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一)古體和近體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不再配音樂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後來又產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生於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後,詞產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採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都是近體詩的形式。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或除了首尾兩聯)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3]。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五言絕句衹有二十字,七言絕句衹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聲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4]
  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古風分為五古、七古,這衹是大致的分法。其實除了五言、七言之外,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的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別立一類,而衹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衹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甚麽理論根據的。
  第二節   律詩的韻
  我們先講近體詩,後講古體詩,這是因為徹底了瞭解了近體詩之後,纔能更好地瞭解古體詩。第一,古體詩既然是以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為其特徵的,我們就必須先知道近體詩的格律是甚麽,然後能知道甚麽是古體詩。第二,自從有了律詩以後,古體詩也不能不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要先瞭解律詩,然後能知道古體詩所受律詩的影響是甚麽。
  在這一節裏,我們先談律詩的韻。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地依照韻書來押韻的。韻書的歷史,這裏用不著詳細敘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閱的《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韻書,不但可以說明清代律詩的押韻,而且可以說明唐宋律的用韻。一般人所謂“詩韻”,也就是指這個來說的[5]。
  詩韻共有106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律詩一般衹用平聲韻[6],所以我們在這一節裏衹談平聲韻;至於仄聲韻,留待下文講古體詩時再行討論。
  在韻書裏,平聲分為上平聲、下平聲。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等於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沒有別的意思。
  上平聲15韻:
  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15韻:
  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三鹽十五咸
  東冬等字都衹是韻的代表字,它們衹表示韻母的種類。至於東冬這兩個韻(以及其他相近似的韻)在讀音上有甚麽分別,現在我們不需要追究它。我們衹須知道:它們在最初的時候可能是有區別的。後來混而為一了,但是古代詩人們依照韻書,在寫律詩時還不能把它們混用。起初是限於功令,在科舉應試的時候不能不遵守它;後來成為風氣,平常寫律詩的時候也遵守它了。在《紅樓夢》裏,有這樣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寫一首詠月的律詩,指定用寒韻。香菱正在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的時候,探春隔窗笑說道:“菱姑娘,你閒閒吧。”香菱怔怔答道:“閒字是十五刪的,錯了韻了。”這一段故事可以說明近體詩用韻的嚴格。
  韻有寬有窄:字數多的叫寬韻,字數少的叫窄韻。寬韻如支韻、真韻、先韻、陽韻、庚韻、尤韻等,窄韻如江韻、佳韻、肴韻、覃韻、鹽韻、咸韻等。窄韻的律詩是比較少見的。有些韻,如微韻、刪韻、侵韻,字數雖不多,但是比較合用,詩人們也很喜歡它們。
  現在我們舉出幾首律詩為例[7]:
  
  送魏大將軍(一東)
  [唐]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
  欠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喜見外弟又言別(二冬)
  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籌筆驛(六魚)
  [唐]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元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終南山(七虞)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外宿,隔水問樵夫。
  
  錢塘湖春行(八齊)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月夜憶舍弟(八庾)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送趙都督赴代州(九青)
  王維
  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
  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8]。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詠煤炭(十二侵)
  [明]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數是不押韻的;七律第一句,多數是押韻的。由於第一句押韻與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韻腳也可以不太嚴格,用鄰近的韻也行。這種首句用韻的風氣到晚唐纔相當普遍,宋代更成為有意識的時尚。現在試舉兩個例子: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山園小梅
  [宋]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兩首詩用的都是十三元韻,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韻腳卻用了十二文韻的“紛”字,林逋《山園小梅》第一句韻腳卻用了一先韻的“妍”字。這種首句用鄰韻的情況,在王維、李白、杜甫等盛唐詩人的律詩裏是少見的[9]。
  以上所述律詩用韻的嚴格性,衹是為了說明古代的律詩。今天我們如果也寫律詩,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詩韻。不但首句用鄰韻,就是其他的韻腳用鄰韻,衹要朗誦起來諧和,都是可以的。
  
  第三節   律詩的平仄
  
  平仄,這是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詩的平仄規則,一直應用到後代的詞曲。我們講詩詞的格律,主要就是講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衹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這相聯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其實衹有兩種基本格式,其餘兩種不過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掻更短,渾欲不勝簪[10]。
  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11]。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蓬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12]。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擴展,擴展的辦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個兩字的頭。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試看下面的對照表:
  (1)平仄腳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腳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腳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腳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衹有四個類型,這四個類型也可以構成兩聯,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平仄錯綜變化,可以換成七律的四種格式。其實衹有兩種基本格式,其餘兩種不過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書憤
  [宋]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13]。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到韶山
  毛澤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首。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14]。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冬雲
  毛澤東
  雪厭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15]。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16]。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還征難,萬水千山衹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登廬山
  毛澤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葱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澤東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衹緣妖霧又重來。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17]。
  (三)粘對[18]
  律詩的平仄有“粘對”的規則。
  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在對句中,平仄是對立的。五律的“對”,衹有兩副對聯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對”,也衹有兩副對聯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韻,則首聯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對立的。由於韻腳的限制,也衹能這樣辦。這樣,五律的首聯成為:
  (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聯成為: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後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聯對句第二字相一致。具體說來,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這個規則的。試看毛主席的《長征》,第二句“水”字仄聲,第三句“嶺”字跟著也是仄聲;第四句“蒙”字平聲,第五句“沙”字跟著也是平聲;第六句“渡”字仄聲,第七句“喜”字跟著也是仄聲。可見粘的規則是很嚴格的。
  粘對的作用,是使聲調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後兩聯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背誦平仄的歌訣(即格式)。衹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誦出來了。
  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又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長律的平仄。不管長律有多長,也不過是依照粘對的規則來安排平仄。
  違反了粘的規則,叫做失粘[19];違反了對的規則,叫做失對。在王維等人的律詩中,由於律詩尚未定型化,還有一些不粘的律詩。例如: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20]。
  
  這裏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後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見。至於失對,就更是詩人們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所以詩人們在寫律詩的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詞曲中用到同類句子的時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21]。在唐人的律詩中,絕對沒有孤平的句子[22]。毛主席的詩詞也從來沒有孤平的句子。試看《長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橋”字都是平聲字,可為例證。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仄聲,另有一種補救辦法,詳見下文。
  (五)特定的一種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這種格式的特點是:五言第三四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七言第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注意:在這種情況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它和常規的詩句一樣常見[23]。例如[24]: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衹獨看[25]。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一首詩衹有兩個句子是應該用“平平平仄仄”的,這裏都換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習慣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26]: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山中寡婦[27]
  [唐]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帶葉燒[28]。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29]!
  
  現在兩舉毛主席的詩來證明:
  
  送瘟神(其二)
  毛澤東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答友人
  毛澤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去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詩中如果多用拗句,就變成了古風式的律詩(見下文)。上文所敘述的那種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拗句之一種,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樣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現在再談幾種拗句:它在律詩中也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後面還必須用“救”。所謂“救”,就是補償。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成經常)在適當的位置上補償一個平聲。下面的三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a)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自救。
  (b)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這是對句相救。
  (c)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沒有用仄聲,衹是第三字用了仄聲。七言則是第五字用了仄聲。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嚴格性稍有不同。
  詩人們在運用(a)的同時,常常在出句用(b)或(c)。這樣既構成本句自救,又構成對句相救。現在試舉出幾個例子。並加以說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該平而用仄,“無”字平聲,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類型,但它衹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無拗救關係。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31]。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參看上文)。第三句“幾”字仄聲拗,第四句“秋”字平聲救。這是(c)類。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三句“不”字仄聲拗,第四句“吹”字平聲救。這是(b)類。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風”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這是(a)(c)兩類相結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這是(a)(c)兩類的結合。
  
  夜泊水村
  陸游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萬”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無”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對句相救。這是(a)(b)兩類的結合。
  由此看來,律詩一般總是合律的。有些律詩看來好像不合律,其實是用了拗救,仍舊合律。這種拗救的作法,以唐詩為較常見。宋代以後,講究音律的詩人如蘇軾、陸游等仍舊精於此道。我們今天當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對於唐宋律詩的瞭解,是有幫助的。
  (七)所謂“一三五不論”
  關於律詩的平仄,相傳有這樣一個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指七律(包括七絕)來說的。意思是說,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詩來說,那就應該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這個口訣對於初學律詩的人是有用的,因為它是簡單明瞭的。但是,它分析問題是頁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誤解。這個影響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適當的批評。
  先說“一三五不論”這句話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論,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論,否則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論;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論。以上講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況下不能不論。至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況下,更是以“論”為原則了。
  總之,七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三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衹能有兩個字不論。五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兩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衹能有一個字不論。“一三五不論”的話是不對的。
  再說“二四六分明”這句話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對的,七言第二四兩字“分明”是對的,至於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來看,第六字並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這個格式也可以換成“仄仄平仄仄”,衹須在對句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就是了。七言由此類推。“二四六分明”的話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八)古風式的律詩
  在律詩尚未定型代的時候,有些律詩還沒有完全依照律詩的平仄格式,而且對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詩前半首是古風的格調,後半首纔是律詩。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來看,第一句第四字應該是仄聲而用了平聲(“乘”chéng),第六字應該是平聲而用了仄聲(“鶴”,古讀入聲),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應該是平聲而用了仄聲(“去不”),第四句第五字應該是仄聲而用了平聲(“空”)。當然,這所謂“應該”是從後代的眼光來看的,當時律詩既然還沒有定型化,根本不產生應該不應該的問題。
  後來也有一些詩人有意識地寫一些古風式的律詩。例如:
  
  崔氏東山草堂
  杜甫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有時自發鐘磬響,落日更見漁樵人。
  盤剝白鴉谷口粟,飯煮青泥坊底芹。
  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32]
  
  作者在詩中故意違反律詩的平仄規則。第一句第六字應仄而用平(“堂”)[33],第二句第五字應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應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兩字應平而用仄(“更見”),第五六兩字應仄而用平(“漁樵”)。第五六兩句是“失對”,因為兩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規則(雖然可以為拗救)。除了字數、韻腳、對仗像律詩以外[34],若論平仄,這簡直就是一篇古風。又如:
  
  壽星院寒碧軒
  蘇軾
  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
  紛紛蒼雪落夏簟,冉冉綠霧霑人衣。
  日高山蟬抱葉響,人靜翠羽穿林飛。
  道人絕粒對寒碧,為問鶴骨何緣肥[35]?
  
  這首詩第一句第五字應仄而用平(“搖”),這種三平調已經給人一種古風的感覺。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來衡量,第六字應平而用仄(“尺”字古屬入聲)[36]。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來衡量,第六字應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來衡量,第三第四兩字應平而用仄(“綠霧”),第六字應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來衡量,第四字應仄而用平(“蟬”),第六字應平而用仄(“葉”)。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來衡量,第三四兩字應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應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來衡量,第三四兩字應平而用仄(“鶴骨”),第六字應仄而用平(“緣”)。第七句第五字(“對”)也不合於一般平仄規則。跟“搖窗扉”一樣,“霑人衣”、“穿林飛”、“何緣肥”都是三平調,更顯得是古風的格調(參看下文第六節第四小節《古體詩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識地造成失對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對,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這種詩稱為“拗體”。拗體自然不是律詩的正軌,後代模仿這種詩體的人是很少的。
  
  第四節   律詩的對仗
  
  (一)對仗的種類
  詞的分類是對仗的基礎[37]。古代詩人們在應用對仗時所分的詞類,和今天語法上所分的詞類大同小異,不過當時詩人們並沒有給它們起一些語法術語罷了[38]。依照律詩的對仗概括起來,詞大約可以分為下列的九類:
  1、名詞   2、形容詞   3、數詞(數目字)   4、顏色詞   5、方位詞   6、動詞   7、副詞   8、虛詞   9、代詞[39]
  同類的詞相為對仗。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四點:(a)數目自成一類,“孤”“半”等字也算是數目。(b)顏色自成一類。(c)方位自成一類,主要是“東”“西”“南”“北”等字。這三類詞很少跟別的詞相對。(d)不及物動詞常常跟形容詞相對。
  連綿字衹能跟連綿字相對。連綿字當中又再分為名詞連綿字(鴛鴦、鸚鵡等)。不同詞性的連綿字一般還是不能相對。
  專名衹能與專名相對,最好是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
  名詞還可以細分為以下的一些小類:
  1、天文   2、時令   3、地理   4、宮室   5、服飾   6、器用   7、植物   8、動物   9、人倫   10、人事11、形體[40]
  (二)對仗的常規——中兩聯
  為了說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詩的第一二兩句叫做首聯,第三四兩句叫做頷聯,第五六兩句叫做頸聯,第七八兩句叫做尾聯。
  對仗一般用在頷聯和頸聯,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現在試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41]?
  (“開府”對“參軍”,是官名對官名;“渭”對“江”[長江],是水名對水名。)
  
  觀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迴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42]
  
  (“新豐”對“細柳”,是地名對地名。)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羣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43]。
  盤飧市遠無兼味,尊酒家貧衹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鸚鵡
  白居易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觜漸紅。
  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喂食暫開籠。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
  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44]。
  
  (三)首聯對仗
  首聯的對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聯用了對仗,並不因此減少中兩聯的對仗。凡是首聯用對仗的律詩,實際上常常是用了總共三聯的對仗。
  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用對仗還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詩中,已有一些首聯對仗的例子[45]。現在再舉兩個例子: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46]?
  
  (首聯對仗,首句入韻。)
  
  恨別
  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47]。
  
  (首聯對仗,首句不入韻。)
  
  (四)尾聯對仗
  尾聯一般是不用對仗的。到了尾聯,一首詩要結束了;對仗是不大適宜於作結束語的。
  但是,也有少數的例外。例如: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詩最後兩句是一氣呵成的,是一種流水對(關於流水對,詳見下文)。還是和一般對仗不大相同的[49]。
  (五)少於兩聯的對仗
  律詩固然以中兩聯對仗為原則,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對仗可以少於兩聯。這樣,就衹剩下一聯對仗了。
  這種單聯對仗,比較常見的是用於頸聯[50]。例如:
  
  塞下曲(第一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衹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51]。
  
  與諸子登峴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六)長律的對仗
  長律的對仗和律詩同,衹有尾聯不用對仗,首聯可用可不用,其餘各聯一律用對仗。例如:
  
  守睢陽詩
  [唐]張巡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麾。
  裹創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天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52]!
  
  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  
  [唐]韓愈
  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難見,區區命已輕。
  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
  豈計休無日,惟應盡此生[53]。
  何慚刺客傳,不著報讎名!
  
  (七)對仗的講究
  律詩的對仗,有許多講究,現在揀重要的談一談。
  (1)工對   凡同類的詞相對,叫做工對。名詞既然分為若干小類,同一小類的詞相對,更是工對。有些名詞雖不同小類,但是在語言中經常平列,如天地、詩酒、花鳥等,也算工對。反義詞也算工對。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對。
  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算是工對。像杜甫詩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與河是地理,草與木是植物,對得已經工整了,於是地理對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個對聯中,衹要多數字對得工整,就是工對。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紅”對“青”,“著意”對“隨心”,“翻作”對“化為”,“天連”對“地動”,“五嶺”對“三河”,“銀”對“鐵”,“落”對“搖”,都非常工整;而“雨”對“山”,“浪”對“橋”,“鋤”對“臂”,名詞對名詞,也還是工整的。
  超過了這個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纖巧。一般地說,宋詩的對仗比唐詩纖巧;但是,宋詩的藝術水平反而比較低。
  同義詞相對,似工而實拙。《文心雕龍》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54]。”同義詞比一般正對自然更“劣”。像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緣”與“為”就是同義詞。因為它們是虛詞(介詞),不是實詞,所以不算缺點。再說,在一首詩中,偶然用一對同義詞也不要緊,多用就不妥當了。出句與對句完全同義(或基本上同義),叫做“合掌”,更是詩家的大忌。
  (2)寬對   形式服從於內容,詩人不應該為了追求工對而損害了思想內容。同一詩人,在這一首詩中用工對,在另一首詩用寬對,那完全是看具體情況來決定的。
  寬對和工對之間有鄰對,即鄰近的事類相對。例如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顏色對方位,同義詞對連綿字,等等。王維《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以“天”對“塞”是天文對地理;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以“路”對“堂”是地理對宮室。這類情況是很多的。
  稍為更寬一點,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這是最普通的情況。
  又更寬一點,那就是半對半不對了。首聯的對仗本來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聯半對半不對自然是可以的。陳子昂的“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李白的“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就是這種情況。如果首句入韻,半對半不對的情況就更多一些。頷聯的對仗本來就不像頸聯那樣嚴格,所以半對半不對也是比較常見的。杜甫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就是這種情況。現在再舉毛主席的詩為證:
  
  贈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
  飲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55]。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3)借對   一個詞有兩個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它的乙義來與另一詞相為對仗,這叫借對。例如杜甫《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行李”的“李”並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詩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義來與“茅”字作對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所以借來對數目字“七十”。
  有時候,不是借意義,而是借聲音。借音多見於顏色對,如借“籃”為“藍”,借“皇”為“黃”,借“滄”為“蒼”,借“珠”為“朱”,借“清”為“青”等。杜甫《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以“清”對“白”,又《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東郭滄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滄”對“白”,就是這種情況。
  (4)流水對   對仗,一般是平行的兩句話,它們各有獨立性。但是,也有一種對仗是一句話分成兩句話,其實十個字或十四個字衹是一個整體,出句獨立起來沒有意義,至少是意義不全。這叫流水對。現在從上文所引過的詩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
  總之,律詩的對仗不像平仄那樣嚴格,詩人在運用對仗是有更大的自由。藝術修養高的詩人常常能夠成功地運用工整的對仗,來做到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而不是損害思想內容。遇必要時,也能夠擺脫對仗的束縛來充分表現自己的意境。無原則地追求對仗的纖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風了。
  
  第五節   絕句
  
  上文說過,絕句應該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纔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裏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
  (一)律絕
  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
  (甲)五言絕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聽箏
  [唐]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乙)七言絕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為女民兵題照
  毛澤東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跟律詩一樣,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56]。
  跟律詩一樣,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跟律詩一樣,律絕可以用特定的格式[57]。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58]。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59]。
  跟律詩一樣,律絕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個用了仄聲,則第五字必須是平聲。例如: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60]。
  迴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61]。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參看上文33頁。)
  絕句,原則上可以不用對仗。上面所引八首絕句當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對仗的。現在再舉兩個例子: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如果用對仗,往往用在首聯。上面所引的絕句已有一首(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是在首聯用對仗的,現在再舉兩首為例: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郿塢
  蘇軾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裏金多退足憑。
  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但是,尾聯用對仗,也不少見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聯用對仗的。
  首尾兩聯都用對仗,也就是全篇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上面所引王之渙《登鸛雀樓》是全篇用對仗的。下面再引兩個例子,一個是首聯半對半不對,一個是全篇完全用對仗: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唯願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隻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絕句四首(第三首)
  杜甫
  兩固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有人說,“絕句”就是截取律詩的四句,這話如果用來解釋“絕句”的名稱的來源,那是不對的,但是以平仄對仗而論,絕句確是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後二聯,不用對仗,或截取中二聯,全用對仗;或截取前二聯,首聯不用對仗;或截取後二聯,尾聯不用對仗。
  (二)古絕
  古絕既然是和律詩對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詩格律束縛的。它是古體詩的一種。凡合於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的,應該認為古絕:
  (1)用仄韻;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當然,有些古絕是兩種情況都具備的。
  上文說過,律詩一般是用平聲韻的,因此,律詩也是用平聲韻的。如果用了仄聲韻,那就是可以認為古絕。例如:
  憫農(二首)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籽。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62]!
  從上面所引的三首絕句中,已經可以看出,古絕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紳《憫農》的“春種”句一連用了三個仄聲,“誰知”句一連用了五個平聲。范仲淹的《江上漁者》用了四個律句,但是首聯平仄不對,尾聯出句不粘,也還是不合律詩的規則的。
  即使用了平聲韻,如果不用律句,也衹能算是古絕。例如:
  夜思
  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舉頭”句不粘,“低頭”句不對,所以是古絕。
  五言古絕比較常見,七言古絕比較少見。現在試舉杜甫的兩首七言古絕為例:
  三絕句(選二)
  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自說二女嚙臂時,迴頭卻向秦雲哭。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
  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第一首“惟殘”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說”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聯與首聯不粘,而且用了仄聲韻。第二首“縱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婦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盡合。
  當然,古絕和律絕的界限並不是十分清楚的,因為在律詩興起了以後,即使寫古絕,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響。這裏把它們分為兩類,衹是要說明絕句既不可以完全歸入古體詩,也不可以完全歸入近體詩罷了。
  
  第六節   古體詩
  
  古體詩除了押韻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縛,這是一種半自由體的詩。現在把古體詩的韻、平仄、對仗等,並在一節裏敘述。
  (一)古體詩的韻
  古體詩既可以押平聲韻,又可以押仄聲韻。在仄聲韻當中,還要區別上聲韻、去聲韻、入聲韻;一般地說,不同聲調是不可以押韻的。我們在本章第二節講律詩的韻是時候,已經把平聲30韻交代過了;現在再把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開列在下面:
  上聲29韻:
  一董、二腫、三講、四紙、五尾、六語、七麌、八薺、九蟹、十賄、十一軫、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銑、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馬、二十二養、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寢、二十七感、二十八儉、二十九豏[63]
  去聲30韻:
  一送、二宋、三絳、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霽、九泰、十卦、十一隊、十二震、十三問、十四願、十五翰、十六諫、十七霰、十八嘯、十九效、二十號、二十一箇、二十二禡、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徑、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豔、三十陷[64]
  入聲17韻:
  一屋、二沃、三覺、四質、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藥、十一陌、十二錫、十三職、十四緝、十五合、十六葉、十七洽
  古體詩用韻,比律詩稍寬;一韻獨用固然可以,兩個以上的韻通用也行。但是,所謂通用也不是隨便亂來的;必須是鄰韻纔能通用。依一般情況看來,平上去三聲各可分為十五類,如下表:
  第一類:平聲東冬;上聲董腫;去聲送宋。
  第二類:平聲江陽;上聲講養;去聲絳漾。
  第三類:平聲支微齊,上聲紙尾薺,去聲寘未霽。
  第四類:平聲魚虞,上聲語麌;去聲御遇。
  第五類:平聲佳灰,上聲蟹賄,去聲泰卦隊。
  第六類:平聲真文及元半,上聲軫吻及阮半,去聲震問及願半[65]。
  第七類[66]:平聲寒刪先及元半,上聲旱潸銑及阮半,去聲翰諫霰及願半。
  第八類:平聲蕭肴豪,上聲篠巧皓,去聲嘯效號。
  第九類:平聲歌,上聲哿,去聲箇。
  第十類:平聲麻,上聲馬,去聲禡。
  第十一類:平聲庚青,上聲梗迥,去聲敬徑。
  第十二類:平聲蒸[67]。
  第十三類:平聲尤,上聲有,去聲宥。
  第十四類:平聲侵,上聲寢,去聲沁。
  第十五類:平聲覃鹽咸,上聲咸儉豏,去聲勘豔陷。
  入聲可分為八類:
  第一類:屋沃。
  第二類:覺藥。
  第三類:質物及月半。
  第四類[68]:曷黠屑及月半。
  第五類:陌錫。
  第六類:職。
  第七類:緝。
  第八類:合叶洽。
  注意:在歸並為若干大類以後,仍舊有七個韻是獨用的。這七個韻是:
  歌   麻蒸   尤侵   職緝[69]
  現在試舉一些例子為證:
  古風五十九首(錄二)
  李白
  其十四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荒城空大漠,邊邑無遺堵。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70]。借問誰凌虐?天驕毒威武。赫怒我聖皇,勞師事鼙鼓。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
  (全篇麌韻獨用)
  其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清”、“行”、“卿”、“兵”、“纓”,庚韻;“星”、“冥”,青韻。)
  傷宅
  白居易
  誰家起甲第,朱門大道邊?豐屋中櫛比,高牆外迴環。纍纍六七堂,棟宇相連延。一堂費百萬,鬱鬱起青煙。洞房溫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虛且迥,坐臥見南山。繞廊紫藤架,夾砌紅藥欄。攀枝摘櫻桃,帶花移牡丹。主人此中坐,十載為大官。廚有腐敗肉,庫有朽貫錢。誰能將我語,問爾骨肉間:豈無窮賤者?忍不救飢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見馬家宅,今作奉誠園?
  (“邊”、“延”、“煙”、“錢”、“年”,先韻;“園”元韻;“干”、“欄”、“丹”、“官”、“寒”,寒韻;“環”、“山”、“間”,刪韻。)
  醉歌
  陸游
  讀書三萬卷,仕宦皆束閣;學劍四十年,虜血未染鍔。不得為長虹,萬丈掃寥廓;又不為疾風,六月送飛雹。戰馬死槽櫪,公卿守和約。窮邊指淮淝,異域視京雒。於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平生為衣食,斂版靴兩腳。心雖瞭是非,口不給唯諾。如今老且病,鬢禿牙齒落。仰天少吐氣,餓死實差樂!壯心埋不朽,千載猶可作!
  (“雹”,覺韻;其餘的韻腳都是藥韻。)
  從上面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古體詩雖然可以通韻,但是詩人們不一定每次都用通韻。例如李白古風第十四首就以麌韻獨用,不雜語韻字。特別注意的是:上聲和去聲有時可以通韻,但是平仄不能通韻,入聲字更不能與其他各聲通韻。試看陸游《醉歌》除了一個“雹”字,一律都用藥韻字。就拿“雹”字來說,它也是入聲,並且是覺韻字。覺藥是鄰韻,本來可以跟藥韻相通的。
  古體詩的用韻,是因時代而不同的。實際語音起了變化,押韻也就不那麽嚴格。中晚唐用韻已經稍寬,到了宋代以後,古風的用韻就更寬了。
  (二)柏梁體
  有一種七言古詩是每句押韻的,稱為柏梁體。據說漢武帝建筑柏梁臺,與羣臣聯句賦詩,句句用韻,所以這種詩稱為柏梁體。其實鮑照以前的七言詩(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韻的,古代並且另有一種隔句用韻的七言詩。等到南北朝以後,七言詩變為隔句用韻了,句句用韻的七言詩纔變了特殊的詩體。
  下面的柏梁體的一個例子:
  飲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也有一些七言古詩,基本上是柏梁體,但是稍有變通。例如:
  麗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眞,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盍{外加勹}葉垂鬢脣。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峯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鑾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路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換韻
  律詩是一韻到底的。古體詩固然可以一韻到底[71],但也可以換韻,而且可以換幾次韻。換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每兩句一換韻,四句一換韻,六句一換韻,也可以多到十幾句纔換韻,;可以連用兩個平聲韻,連用兩個仄聲韻,也可以平仄韻交替。現在舉幾個例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牆走,老婦出門看[72]。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致,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村”,元韻;“人”,真韻;“看”,寒韻。真元寒通韻。“怒”、“戍”,遇韻;“苦”,麌韻。麌遇上去通韻。“至”,寘韻;“死”、“矣”,紙韻。紙寘上去通韻。“人”,真韻;“孫”,元韻;“裙”,文韻;真文元通韻。“衰”、“炊”,支韻;“歸”,微韻。支微通韻。“絕”、“咽”、“別”,屑韻。)
  白雪歌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折”、“雪”,屑韻。“來”、“開”,灰韻。“幕”、“薄”、“著”,藥韻。“冰”、“凝”,蒸韻。“客”,陌韻;“笛”,錫韻。陌錫通韻。“門”、“翻”,元韻。“去”、“處”,御韻。“路”,遇韻。御遇通韻。)
  注意:換韻的第一句,一般總是押韻的。近體詩首句往往押韻,古體詩在這一點可能是受了近體詩的影響。
  (四)古體詩的平仄
  古體詩的平仄並沒有任何規定。既然唐代以前的詩在平仄上沒有明確的規則,那麽,唐宋以後所謂古風在平仄上也應該完全是自由的。但是,有些詩人在寫古體詩的時候,著意避免律句,於是無形中造成一種風氣,要讓古體詩盡可能和律詩的形式區別開來,區別得越明顯越好,以為這樣纔顯得風格高古。具體的做法是盡可能多用拗句,不但用律詩所容許的那一兩種拗句,而且用一切可能的拗句。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看拗句:
  (1)從三字尾看,常見的拗句有下列的四種三字尾:
  (a)平平平。這種句式叫做三平調,是古體詩中最明顯的特點。
  (b)平仄平。
  (c)仄仄仄。
  (d)仄平仄。
  (2)從全句的平仄看,拗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如果是七字句,還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
  試拿岑參《白雪歌》開始的八句來看,合乎第一種情況的有三句,即“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狐裘不暖錦衾薄”,合乎第二種情況(同時也合乎第一種情況)的有五句,即“北風捲地白草折”,“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現在再舉一個例子:
  歲晏行
  杜甫
  歲云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罟凍,莫徭射燕鳴桑弓。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高馬達官厭肉酒,此輩杼軸茅茨空。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刻泥為之最易得,好惡不合長相蒙。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在這一首詩中,衹有兩個律句(“今年米賤大傷農”、“萬國城頭吹畫角”),其餘都是拗句,而且在九個平腳的句子歸口就有七句是三平調。可見不是偶然的。
  當然,不拘粘對也是古體詩的特點之一,這裏不詳細討論了。
  (五)古體詩的對仗
  古體詩的對仗的極端自由的。一般不講究對仗;如果有些地方用了對仗,也衹是修辭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像杜甫《歲晏行》這樣一首相當長的詩,全篇沒有用一處對仗;岑參《白雪歌》衹用了一個對仗,即“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也還衹是一種寬對。並且要主意:古體詩的對仗和近體詩的對仗有下列兩點不同:
  (1)在近體詩中,同字不相對;古體詩則同字可以相對。如杜甫《石壕吏》:“老翁踰牆走,老婦出門看。”
  (2)在近體詩中,對仗要求平仄相對;古體詩則不要求平仄相對。如白居易《傷宅》:“攀枝摘櫻桃,帶花移牡丹。”又如岑參《白雪歌》:“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73]”。
  古代詩人們在近體詩中對仗求其工,在古體詩中對仗求其拙。在他們看來,拙和高古是有關係的。其實並不必著意求拙,衹須純自然,不受任何束縛就好了。
  (六)長短句(雜言詩)
  我們在第一節裏講過,古體詩有雜言的一體。雜言,也就是長短句,從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隨意變化。不過,篇中多數句子還是七言,所以雜言算是七言古詩。
  雜言詩由於句子的長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給人一種奔放排奡的感覺。最擅長雜言詩的詩人是李白,他在詩中兼用散文的語法,更加令人感覺到,這是跟一般五七言古詩完全不同的一種詩體。現在試舉他的一首雜言詩為例:
  蜀道難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迴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迴川。黃鶴之飛尚不過,猿猱欲度愁攀援[74]。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75]。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彫朱顏。連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絕壁。飛湍瀑流相喧豗,砅崖轉石萬壑雷。其嶮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七)入律的古風
  講到這裏,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非常明顯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古體詩都和近體詩迥然不同的。上文說過,律詩產生以後,詩人們即使寫古體詩,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詩的影響。有些詩人在寫古體詩是還注意粘對(衹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另有一些詩人,不但不避律句,而且還喜歡用律句。這種情況,在七言古風中更為突出。我們試看初唐王勃所寫的著名的《滕王閣》詩:
  滕王閣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鑾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首詩平仄合律,粘對基本上合律[76],簡直是兩首律詩連在一起,不過其中一首是仄韻絕句罷了。注意:這種仄韻與平韻的交替,四句一換韻,到後來成為入律古風的典型。高適、王維等人的七言古風,基本上是依照這個格式的。現在試舉高適的一個例子:
  燕歌行
  [唐]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凌雜風雨[77]。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鬬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78]。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風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79]!
  這一首古風有很多的律詩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篇中各句基本上都是律句,或準律句(即仄仄平平仄平仄)。
  (2)基本上依照粘對的規則,特別是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完全是對立的。
  (3)基本上四句一換韻,每段都像一首平韻絕句或仄韻絕句;其中有一韻是八句的,像仄韻律詩。
  (4)仄聲韻與平聲韻完全是交替的。
  (5)韻部完全依照韻書,不用通韻。
  (6)大量地運用對仗,而且多數是工對。
  就古風入律不入律這一點看,高適、王維的一派(入律),後來白居易、陸游等人是屬於這一派的;李白、杜甫是另一派(不入律),後來韓愈、蘇軾是屬於這另一派的。白居易、元稹等人所提倡的“元和體”,實際上是把入律的古風加以靈活的運用罷了。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看見,在古體詩的名義下,有各種不同的體裁,其中有些體裁相互顯示著很大的差別。雜言古體詩與入律的古風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五言古詩與七言古詩也不相同:五古不入律的較多,七古入律的較多。當然也有例外,像柏梁體就不可能是入律的古風。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各種“古風”,纔不至於懷疑它們的格律是不可捉摸的。
  --------------------------------------------------------------------------------
  [1]   六言詩是很少見的。
  [2]   也有七言長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
  [3]   參照下文第43頁。
  [4]   郭編杜甫詩集把多數絕句都歸入近體詩。元稹所編的《白氏長慶集》索性就把這種絕句歸入律詩。
  [5]   《佩文韻府》等書,也是按這個詩韻排列的。
  [6]   劉長卿、白居易、韓偓等人寫了一些仄韻律詩,因為這種詩是罕見的,這裏不談。
  [7]   我們有意識地舉一些在今天看來不必分別,而前人在律詩中嚴格區別開來的韻,如東與冬,魚與虞,庚與青。其餘的韻可以參看下文各節所舉的例子。四支,張巡《守睢陽詩》,43頁。五微,蘇軾《壽星院寒碧軒》,36頁。十灰,杜甫《春日憶李白》,39頁。十三元,林逋《山園小梅》,20頁。十四寒,杜甫《月夜》,29頁。十五刪,陸游《書憤》,23頁。一先,王維《使至塞上》,27頁。二蕭,毛主席《送瘟神》(其二),30頁。四豪,盧綸《塞下曲》,51頁。五歌,杜甫《天末懷李白》,32頁。六麻,杜牧《泊秦淮》,50頁。七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42頁。十蒸,蘇軾《郿塢》,51頁。十一尤,李白《渡荊門送別》,29頁。窄韻不舉例。
  [8]   揚炯《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龍庭”就是“龍城”。這裏不用“龍城”,而用“龍庭”,因為“城”字是八庚韻,“庭”字是九青韻。
  [9]   李白有一首《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也是首句用鄰韻,還有李頎的《送李回》。但是這種情況不多見。
  [10]   勝,平聲,讀如升。簪字有zān、zēn兩讀,分入覃侵兩韻,這裏押侵韻,讀zēn。字下加小圓點的都是入聲字。下同。
  [11]   參看上文19頁杜甫《月夜憶舍弟》。
  [12]   這一種格式比較少見。參看上文第19頁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
  [13]   “那”,平聲。
  [14]   “教”,平聲。
  [15]   “漫”,平聲。
  [16]   參看下文第42頁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7]   參看下文第40頁杜甫《客至》。
  [18]   “粘”,讀nián。
  [19]   失粘有廣義,有狹義。廣義的失粘指一切平仄不調的現象。狹義的失粘就是這裏所講的。
  [20]   “燕”,平聲。
  [21]   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仄腳的句子即使衹有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我宿五松下”衹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至於像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種拗句,不是孤平。
  [22]   杜甫《秦州雜詩》第二十首:“曬藥能無婦,應門幸有兒。”《獨坐》第二首:“曬藥安垂老,應門試小童。”答應的應(又寫作譍)在唐宋時有平去二讀,這裏讀平聲,所以不犯孤平。參看《詩韻合璧》蒸韻譍字條。
  [23]   唐人的試帖詩也容許這種平仄格式,可見它是正規的格式。
  [24]   上文20頁所引林逋《山園小梅》第三句“疏影橫斜水清淺”,第七句“幸有微吟可相狎”兩句,下文32頁所引杜甫《天末懷李白》第一句“涼風起天末”也是這種情況。
  [25]   鄜,讀如孚,平聲。看,讀如刊,平聲。
  [26]   下文33頁所引陸游《夜泊水村》第七句“記取江湖泊船處”,39頁所引杜甫《春日憶李白》第七句“何時一尊酒”,王維《觀獵》第七句“回看射鵰處”也都是這種情況。
  [27]   一作《時世行贈田婦》。
  [28]   “旋”,去聲。
  [29]   “更”,去聲。
  [30]   “令”,平聲。“漂”,去聲。
  [31]   “過”,平聲。
  [32]   “為”,去聲。
  [33]   這還不能算是上文所述的那種特定格式,因為那種格式第三字必須用平聲,這句第三字“玉”字用的是仄聲(入聲)。
  [34]   “芹”字今入文韻,但杜甫時代還是真韻字,不算出韻。
  [35]   “為”,去聲。
  [36]   這是以第二字的平仄為標準來衡量的。當然也可以拿“仄仄平平仄仄平”來衡量,不過那樣也有不合平仄的地方。下同。
  [37]   這裏所謂“詞”不是詩詞的“詞”。詞類指名詞、動詞等。
  [38]   有時候,也有人把字分為動字、靜字。所謂靜字,當時指的是今天所謂名詞;所謂動字就是動詞。
  [39]   代詞“之”“其”歸入虛詞。
  [40]   這十一類還不是完備的。
  [41]   “思”,去聲。“論”,平聲。“清新”句和“何時”句都是拗句。這裏可以看出拗句在對仗上能起作用,否則“庾開府”不能對“鮑參軍”。
  [42]   “看”,平聲,讀如刊。“迴看”句是拗句。
  [43]   “為”,去聲。
  [44]   “重”,上聲。“應”,平聲。
  [45]   如杜甫《春望》,《秦州雜詩》等。
  [46]   “離堂”句連用四個平聲,是特殊的拗句,是律詩尚未定型化的現象。“悠悠”句是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47]   “騎”,去聲。“看”,平聲。“乘”,平聲。“為”,去聲。“聞道”句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48]   “看”,平聲。
  [49]   全篇用對仗(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都用對仗),也是比較少見的。例如杜甫《垂白》:“垂白馮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長少睡,樓迥獨移時。多難身何補?無家病不辭!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但是尾聯半對半不對的就比較多見,例如半對半不對的就比較多見,例如杜甫《登高》尾聯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0]   也可以用於頷聯,如李白《宿五松下荀媼家》(見32頁)。甚至可以全首不用對仗,如李白《夜泊牛渚懷古》,因為不是常規,所以不詳談了。
  [51]   “看”,平聲。“為”,去聲。
  [52]   “麗”,“創”,都是平聲。末聯出句“平平仄平仄”,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在這裏等於律詩的第七句。
  [53]   “應”,平聲。
  [54]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
  [55]   “三十一年”和“落花時節”,在整個意思上還是對仗。特別是“年”和“節”,本來是時令對。
  [56]   依平仄類型來看,七言平起式等於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於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當少見,七言仄起式則比較平起式稍為少些罷了。
  [57]   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還有一種比較罕見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還有一種比較罕見的拗句的平平仄仄平仄仄。這一點也與律詩相同。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就是這種情況。
  [58]   “泊”,入聲。“煙”,平聲。
  [59]   “比”,上聲;“西”,平聲。
  [60]   “恐”,上聲;“天”,平聲。
  [61]   “不”、“客”,入聲;“何”,平聲。
  [62]   “看”,平聲。
  [63]   麌,讀yǔ;薺,讀jì;潸,讀shǎn;銑,讀xiǎn;篠,讀xiǎo;哿,讀gě;豏,讀xiàn。
  [64]   寘,讀zhì;霰,讀xiàn;禡,讀mà;沁,讀qìn。
  [65]   這裏所說的元半、阮半、願半及下面所說的月半,具體的字可參看附錄《詩韻舉要》。
  [66]   第六類和第七類也可以通用。
  [67]   蒸韻上去聲字少,歸入迥徑兩韻。
  [68]   第三類和第四類也可以通用。
  [69]   不舉上去聲韻,因為在這七個韻當中,除尤韻的上聲有韻外,其餘上去聲韻是罕用的。
  [70]   莽,讀mǔ。
  [71]   柏梁體必須一韻到底。
  [72]   一本作“出看門”。
  [73]   黑體字是平聲字或仄聲字自相為對。
  [74]   “援”,一作“緣”。
  [75]   歎,平聲,讀如灘。
  [76]   “閣中”句不粘,是由於初唐律詩尚未定型化。上文討論王維的詩時已經講到。
  [77]   “騎”,去聲。
  [78]   “後”,上聲。
  [79]   “君不見”,這是七言古詩中常見的句首語。這句話應看作三字加五字。
  
  第三章   詞律
  
  第一節   詞的種類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詩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後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餘”。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詞大致可分三類:(1)小令;(2)中調;(3)長調。有人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1]。這種分法雖然未免太絕對化了,但是,大概的情況還是這樣的。
  敦煌曲子詞中,已經有了一些中調和長調。宋初柳永寫了一些長調。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就盛行起來了。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
  (一)詞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衹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2](這些格式稱為詞譜,詳見下節)。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種名稱,那衹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關於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於唐代大中初年[3],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4]。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後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於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是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欸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毬樂》詠的是拋繡毬,《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係。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衹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
  (二)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詞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的分別。
  單調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詩,衹不過的長短句罷了。例如:
  
  漁歌子[5]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雙調的詞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調或長調。雙調就是把一首詞分為前後兩闋[6]。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這樣,字數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譜配著兩首歌詞。不相等的,一般是開頭的兩三句字數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換頭”[7]。雙調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例如[8]:
  
  踏莎行(彬州旅舍)
  [宋]秦觀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鷓鴣天
  [宋]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碌{左為革},
  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
  歎今吾。
  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
  換得東家種樹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張元幹
  
  夢繞神州路。
  悵秋風連營畫角,
  故宮離黍。
  底事崑崙傾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兎。
  天意從來高難問,
  況人情易老悲難訴。  
  更南浦,
  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斷雲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
  迴首對牀夜語。
  雁不到,
  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
  聽金縷。
  
  (“雁不到書成誰與?”依詞律應作一句讀。)
  像《踏莎行》、《漁家傲》,前後兩闋字數完全相等。其他各詞,前後闋字數基本上相同。
  三疊就是三闋,四疊就是四闋。三疊、四疊的詞很少見,這裏就不舉例了。
  
  第二節   詞譜
  
  每一詞牌的格式,叫做詞譜。依照詞譜所規定的字數、平仄以及其他格式來寫詞,叫做“填詞”。“填”,就是依譜填寫的意思。
  古人所謂詞譜,乃是擺出一件樣品,讓大家照樣去填。下面是萬樹《詞律》所列《菩薩蠻》的詞譜原來的樣子[9]:
  菩薩蠻(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重疊金)
  李白
  平   可仄林漠   可平漠煙如織韻寒   可仄山一   可平帶傷心碧叶瞑   可平色入高樓   換平有   可平人樓   可仄上愁   叶平   玉   可平階空竚立   三換仄宿   可平鳥歸飛急   三叶仄何   可仄處是歸程   四換平長   可仄亭連   可仄短亭   四叶平
  《詞律》在詞牌下面注明規定的字數,詞牌的別名;在詞中注明平仄和叶韻。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於平聲字下面注明“可仄”,於仄聲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沒有注,這就表明必須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聲,就應照填一個平聲字。“織”字下面注個韻字,表示這裏該用韻;“碧”字下面注個叶字,表示這裏該叶韻(即與“織”字押韻)。當然並不規定押哪一上韻,但是要求一個仄聲韻。“樓”字下面注“換平”,是說換平聲韻。“愁”字下面注“叶平”,是說叶平聲韻。“立”字下面注“三換仄”,是說在第三個韻又換了仄聲韻;“急”字下面注“三叶仄”,是說叶仄聲韻;“程”字下面注“四換平”,是說在第四個韻又換了平聲韻;“亭”字下面注“四叶平”,是說叶平聲韻。萬樹是清初時代的人;在萬樹以前,詞人們早已填詞,那又依照誰人所定的詞譜呢?古人並不需要詞譜,衹要有了樣品,就可以照填。試看辛棄疾所填的一首《菩薩蠻》: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
  山深聞鷓鴣。
  
  辛詞共用四十四個字,共用四個韻,其中兩個仄聲韻,兩個平聲韻,並且平仄韻交替,完全和李白原詞相同。平仄也完全模仿李白原詞,甚至原詞前闋末句用“仄平平仄平”,後闋用“平平平仄平”,都完全模仿了。
  這裏有一個問題:拿誰的詞來做樣品呢?如果說寫《菩薩蠻》要拿李白原詞做樣品,李白又拿誰的詞做樣品呢?其實《菩薩蠻》的最早的作者(李白?)並不需要任何樣品,因為《菩薩蠻》是按曲譜而作出的。民間作品多數是入樂演唱的,所以衹須按曲作詞,而不需要照樣填詞。至於後世某些詞調,那又是另一種情況。詞人創造一種詞調,後人跟著填詞。詞牌是越來越多的。有些詞牌是後起的,那衹能拿較晚的作品作為樣品。
  本來,唐宋人填詞就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一個詞牌往往有幾種別體。詞中本來就是律句占優勢;有些詞的拗句又常常被後代詞人改為律句。例如《菩薩蠻》前後闋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為“平平仄仄平”。有些詞,如《念奴嬌》、《水調歌頭》等,在開始的時期就有相當大的靈活性,所以後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說來,小令的格律最嚴,中調較寬,長調更寬。我們研究詞律的時候,既要仔細考究它的規則,又要知道它的變化。不求甚解和膠柱鼓瑟都是不對的。
  這裏我們將列舉一些詞譜,作為示例。為了便於瞭解,我們改變了前人的做法,不再錄樣品,而是依照第二章講詩律時的辦法,列舉一些平仄格式,然後再舉兩三首詞為例[10]。
  
  憶江南(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11]?
  
  憶江南
  [唐]劉禹錫
  
  春去也,
  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霑巾。
  獨坐亦含嚬。
  
  夢江南  
  [唐]溫庭筠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紗,或作浣紗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12]。
  (後闋頭兩句往往用對仗。)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迴?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  
  [宋]張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
  鳴鞘聲裏繡旗紅。
  淡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
  一樽濁酒戍樓東。
  酒闌揮淚向悲風。
  
  浣溪沙(1950年國慶觀劇,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步其韻奉和。)
  毛澤東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13]。
  
  菩薩蠻(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14]。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共用四個韻。前闋後二句與後闋後二句字數平仄相同。前後闋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竚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
  長亭連短亭!
  
  菩薩蠻(大柏地)
  毛澤東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15]。
  
  采桑子(四十四字,又名醜奴兒)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采桑子
  [宋]歐陽修
  
  羣芳過後西湖好,
  狼藉殘紅,
  飛絮濛濛,
  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歇盡遊人去,
  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雨中。
  
  采桑子(醜奴兒)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詩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箇秋”!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卜算子(四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羣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衹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衹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減字木蘭花(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每兩句一換韻。)
  
  減字木蘭花
  [宋]秦觀
  
  天涯舊恨,
  獨自淒涼人不問。
  欲見迴腸,
  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
  任是春風吹不展。
  困倚危樓,
  過盡飛鴻字字愁。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毛澤東
  
  漫天皆白,
  雪裏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
  風捲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
  贛江風雪迷漫處[16]。
  命令昨頒[17],
  十萬工農下吉安。
  
  憶秦娥(四十六字)
  
  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疊三字),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疊三字),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此調多用入聲韻。前闋後三句與後闋後三句字數平仄相同。)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
  
  憶秦娥
  [宋]范成大
  
  樓陰缺,
  闌干影臥東廂月。
  東廂月,
  一天風露,
  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
  羅幃黯淡燈花結。
  燈花結,
  片時春夢,
  江南天闊。
  
  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清平樂(四十六字)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後闋換平聲韻。)
  
  清平樂(晚春)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
  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峯,
  紅旗漫捲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西江月(五十字)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18]
  
  (前後闋同。第一句無韻,第二、第三句押平聲韻,第四句押原韻的仄聲韻。這種平仄通押的調子,在詞調中是很少見的。但是,《西江月》卻是最流行的曲調。前後闋頭兩句要用對仗。)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箇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
  [宋]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
  邊頭將士干戈。
  天時地利與人和,
  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臺鼎鼐,
  明年帶礪山河。
  大家齊唱大風歌,
  不日四方來賀。
  
  浪淘沙(五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前後闋同。)
  
  浪淘沙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浪淘沙(北戴河)
  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蝶戀花(六十字,又名鵲踏枝)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前後闋同。)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
  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杳。
  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
  毛澤東
  
  六月天兵征腐惡,
  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
  贛水那邊紅一角,
  偏師借重黃公略。
  
  百萬工農齊踴躍,
  席捲江西直搗湘和鄂。
  國際悲歌歌一曲,
  狂飆為我從天落。
  
  蝶戀花(答李淑一)
  毛澤東
  
  我失驕柳君失柳,
  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漁家傲(六十二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漁家傲(秋常)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髮征夫淚。
  
  漁家傲(記夢)
  [宋]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
  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毛澤東
  
  萬木霜天紅爛漫,
  天兵怒氣衝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
  齊聲喚,
  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幹,
  不周山下紅旗亂。
  
  滿江紅(九十三字)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
  
  (此調常用入聲韻,而且往往用一些對仗。)
  
  滿江紅
  [宋]岳飛
  
  怒髮衝冠,
  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19]。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滿江紅(金陵懷古)
  [元]薩都剌
  
  六代豪華,
  春去也、更無消息。
  空悵望、山川形勢,
  已非疇昔。
  王謝堂前雙燕子,
  烏衣巷口曾相識。  
  聽夜深寂寞打孤城,
  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
  懷故國,空陳跡。
  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
  玉樹歌殘秋露冷,
  胭脂井壞寒螿泣。
  到如今、衹有蔣山青,
  秦淮碧。
  
  水調歌頭(九十五字)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
  平平仄,
  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前闋後七句與後闋後七句字數平仄相同。)
  
  水調歌頭(中秋)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20]?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宋]陳亮
  
  不見南師久,
  漫說北羣空。
  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
  得似洋洋河水,依舊衹流東。  
  且復穹廬拜,
  會向藳街逢。
  
  堯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於中應有一箇半箇恥臣戎。
  萬里腥膻如許,
  千古英靈安在,
  磅礴幾時通?
  胡運何須問?
  赫日自當中!
  
  水調歌頭(游泳)
  毛澤東
  
  纔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毛澤東
  
  久有凌雲志,
  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
  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
  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
  旌旗奮,
  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
  衹要肯登攀。
  
  念奴嬌(一百字,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21]。
  
  (這調一般用入聲韻。前闋後七句與後闋後七句字數平仄相同。)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22]。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
  我早生華髮[23]。
  人生如夢,
  一樽還酹江月!
  
  念奴嬌(登多景樓)
  陳亮
  
  危樓還望,
  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
  鬼設神施渾認作,
  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橫陳,
  連崗三面,
  做出爭雄勢。
  六朝何事,
  衹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
  登高懷遠,
  也學英雄涕。
  憑卻江山管不到,
  河洛膻腥無際。
  正好長驅,
  不須反顧,
  尋取中流誓。
  小兒破賊,
  勢成寧問強對!
  
  (依語法結構,“渾認作”應連下讀;這和蘇軾《念奴嬌》“故壘西邊人道是”一樣,“人道是”也本該連下讀的。“管”字未拘平仄。)
  
  念奴嬌(石頭城,用東坡原韻)
  薩都剌
  
  石頭城上,
  望天低吳楚,
  眼空無物。
  指點六朝形勝地,
  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
  連雲檣櫓,
  白骨紛如雪。
  大江南北,
  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宮,
  東風輦路,
  芳草年年發。
  落日無人松徑冷,
  鬼火高低明滅。
  歌舞樽前,
  繁華鏡裏,
  暗換青青髮。
  傷心千古,
  秦淮一片明月!
  
  沁園春(一百十四字)
  
  仄仄平平[24],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25],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26]。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或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
  仄仄平平。
  
  (前闋後九句與後闋後九句字數平仄相同。此調一般都用較多的對仗。)
  
  沁園春(夢方孚苕)
  [宋]劉克莊
  
  何處相逢?
  登寶釵樓,
  訪銅雀臺。
  喚廚人斵就,
  東溟鯨膾;
  圉人呈罷,
  西極龍媒。
  天下英雄,
  使君與操,
  餘子誰堪共酒杯?
  車千乘,
  載燕南代北,
  劍客奇材。
  
  飲酣鼻息如雷。
  誰信被晨雞催喚迴?  
  嘆年光過盡,
  功名未立;
  書生老去,
  機會方來。
  使李將軍,
  遇高皇帝,
  萬戶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
  但淒涼回顧,
  慷慨生哀!
  
  (“銅”字未拘平仄。)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輪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27],
  衹識彎弓射大鵰。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第三節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
  
  (一)詞韻
  關於詞韻,並沒有任何正式的規定。戈載的《詞林正韻》,把平上去三聲分為十四部,入聲分為五部,共十九部。據說是取古代著名詞人的詞,參酌而定的。從前遵用的人頗多。其實這十九部不過是把詩韻大致合併,和上章所述古體詩的寬韻差不多。現在把這十九部開列在後面,以供參考[28]。
  (甲)平上去聲十四部
  (1)平聲東冬,上聲董腫,去聲送宋。
  (2)平聲江陽,上聲講養,去聲絳漾。
  (3)平聲支微齊,又灰半[29];上聲紙尾薺,又賄半;去聲寘未霽,又泰半、隊半。
  (4)平聲魚虞;上聲語麌;去聲御遇。
  (5)平聲佳半,灰半;上聲蟹,又賄半;去聲泰半、卦半、隊半。
  (6)平聲真文,又元半,上聲軫吻,又阮半;去聲震問,又願半。
  (7)平聲寒刪先,又元半;上聲旱潸銑,又阮半;去聲翰諫霰,又願半。
  (8)平聲蕭肴豪,上聲篠巧皓,去聲嘯效號。
  (9)平聲歌,上聲哿,去聲箇。
  (10)平聲麻,又佳半;上聲馬,去聲禡,又卦半。
  (11)平聲庾青蒸,上聲梗迥,去聲敬徑。
  (12)平聲尤,上聲有,去聲宥。
  (13)平聲侵,上聲寢,去聲沁。
  (14)平聲覃鹽咸,上聲感儉豏,去聲勘豔陷。
  (乙)入聲五部
  (1)屋沃。
  (2)覺藥。
  (3)質物錫職緝。
  (4)物月曷黠屑葉
  (5)合洽。
  這十九部大約衹能適合宋詞的多數情況。其實在某些詞人的筆下,第六部早已與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與第十四部相通。其中有語音發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響。
  入聲韻的獨立性很強。某些詞在習慣上是用入聲韻的,例如《憶秦娥》、《念奴嬌》等。
  平韻與仄韻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調規定用平韻,就不能用仄韻;規定用仄韻,就不能用平韻。除非有另一體。
  衹有上去兩聲是可以通押的。這種通押的情況在唐代古體詩中已經開始了。
  (二)詞的平仄
  詞的特點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顯的律句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有些詞,一讀就知道這是從七絕或七律脫胎出來的。例如《浣溪沙》四十二字,就是六個律句組成的,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減去第三、第七兩句。這詞的後闋開頭用對仗,就像律詩頸聯用對仗一樣。《菩薩蠻》前後闋末句本來用拗句(仄平平仄平),但是後代詞人許多人都用了律句,以致萬樹《詞律》不能不在第三字注云“可仄”。如果前後闋末句都用了律句,那麽,整首《菩薩蠻》都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組成的了。不過要注意一點:詞句常常是不粘不對的。像《菩薩蠻》開頭兩句雖然都是律句,但它們的平仄不是對立的。
  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數是律句,連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數是律句。現在分別加以敘述。
  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須晴日”,平仄仄如“俱往矣”,仄平平如“照無眠”。兩個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笠,綠蓑衣”。
  四字句。——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如“天高雲淡”,仄仄平平如“怒髮衝冠”。兩個四字律句用在一起如“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如果先平腳,後仄腳,則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擴展,我們把平起變為仄起,仄起變為平起,就擴展成為六字句。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如“我欲乘風歸去”;平平仄仄平平如“紅旗漫捲西風”。兩個六字律句用在一起如“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八字句。——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如果第三字用仄聲,則第五字往往用平聲;如果第三字用平聲,則第五字往往用仄聲。下五字一般都用律句。第三字用仄聲的如“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第三字用平聲的如“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九字句。——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一般都用兩個律句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如“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十一字句[30]。——十一字句往往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往往是律句。如“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又如“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詞中還有二字句、一字句、一字豆[31]。現在再分別加以敘述。
  二字句。——二字句一般是平仄(第一字平聲,第二字仄聲),而且往往是疊句。如“山下,山下”。又如王建《調笑令》,“團扇,團扇。……弦管,弦管”。個別詞牌也用平仄,如辛棄疾《南鄉子》:“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一字句。——一字句很少見。衹有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
  一字豆。——一字豆是詞的特點之一。懂得一字豆,纔不至於誤解詞句的平仄。有些五字句,實際上是上一下四。例如“望長城內外”,望字是一字豆,“長城內外”是四字律句。這樣,“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和“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就成為整齊的對仗。
  特種律。——特種律句主要指的是比較特別的仄腳四字句和六字句。仄腳四字律句是“平平仄仄”,但是特種律句則是“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仄腳六字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但是特種律句則是“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憶秦娥》前後闋末句,依《詞律》就該是特種律句。其實,前後闋倒數第二句也常常用特種律句。如“馬蹄聲碎,喇叭聲咽”,“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如夢令》的六字句也常用特種律句。如“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直指武夷山下”,“風展紅旗如畫”。又如“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卻道海棠依舊”,“應是綠肥紅瘦”。
  拗句。——大多數的詞牌都是沒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數詞牌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嬌》前後闋末句(如“一時多少豪傑”,“一樽還酹江月”),《水調歌頭》前闋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上宮闕”),後闋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橋飛架南北”),都是“平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總之,從律句去瞭解詞的平仄,十分之九的問題都解決了[32]。
  (三)詞的對仗
  詞的對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對仗的,有自由的。
  固定的對仗,例如西江月前後闋頭兩句。此類固定的對仗的很少見的。
  一般用對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園春》前闋第二三兩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兩句;後闋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第七八兩句。又如《念奴嬌》前後闋第五六兩句。又如《浣溪沙》後闋頭兩句。
  《沁園春》前闋第四五六七兩聯,如“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後闋第三四五六兩聯,如“惜秦皇漢武,略輪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是以兩句對兩句,跟一般對仗不同。像這樣以兩句對兩句的對仗,稱為扇面對[33]。
  凡前後兩句字數相同的,都有用對仗的可能。例如《憶秦娥》前後闋末兩句,《水調歌頭》前闋第五六兩句,後闋第六七兩句,等等。但是這些地方用不用對仗完全是自由的。
  詞的對仗,有兩點和律詩不同。第一,詞的對仗不一定要以平對仄,以仄對平。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又如“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城對河,是平對平;外對下,是仄對仄)。第二,詞的對仗可以允許同字相對。如“千里冰封”對“殘陽如血”。
  除了這兩點之外,詞的對仗跟詩的對仗的一樣的。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都是從律詩的基礎上加以變化的。因此,要研究詞,最好是先研究律詩。律詩研究好了,詞就容易懂了。
  --------------------------------------------------------------------------------
  [1]   這是根據《類編草堂詩餘》所分小令、中調、長調而得出來的結論。
  [2]   萬樹《詞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個“體”。徐本立《詞律拾遺》增加四百九十五個“體”。清代的《欽定詞譜》共有二千三百零六個“體”。
  [3]   大中,是唐宣宗年號。
  [4]   這是依照一般的說法。
  [5]   原名《漁父》。
  [6]   曲終叫做闋(que)。一闋,表示曲子到此已告終了。下面再來一闋,那是表示依照原曲再唱一首歌。當然前後闋的意思還是連貫的。
  [7]   字數不同如《菩薩蠻》,平仄不同如《浣溪沙》,詳下節。
  [8]   舊法,前後闋中間空一格。現在分行寫,中間空一行。
  [9]   但是改為橫排。
  [10]   其所以不止舉一首,是要顯示詞人依譜填詞的嚴格。
  [11]   字下加小圓點的都是入聲字。不要按現代普通話的聲調去瞭解。下同。
  [12]   這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減去第三、第七兩句。
  [13]   “興”,去聲。
  [14]   這句第一字可平,第三字可仄,但是不能犯孤平。這就是說,如果第三字用仄,則第一字必須用平。後闋末句同。
  [15]   “看”,平聲。
  [16]   “漫”,平聲。
  [17]   “昨”字未拘平仄。
  [18]   雙調用‖號表示前後闋同。下同。
  [19]   依語法結構,應該標點為:“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這裏是按詞譜斷句。
  [20]   這個詞調的平仄相當靈活。前闋第三句、後闋第四句為一個十一字句,中間稍有停頓,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但是近代詞人常常把它分成兩句,並且是上六下五(參看張惠言《詞選》所錄他自己的五首《水調歌頭》)。毛主席的詞也是按上六下五填寫的。這調常用一些拗句,如毛主席詞中的“子在川上曰”,“一橋飛南北”,蘇軾詞中的“不知天上宮闕”,“起舞弄清影”等。
  [21]   跟《水調歌頭》一樣,這個詞調的平仄相當靈活,而且用拗句。
  [22]   依語法結構,應該標點為:“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裏是按詞譜斷句。
  [23]   依語法結構,應該標點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這裏是按詞譜斷句。
  [24]   第一句可以用韻。
  [25]   調中有四句“仄平平仄仄”,都應該瞭解為上一下四,即仄+平平仄仄。
  [26]   這一句,依《詞律》應分兩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但是,一般都作六字句。
  [27]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名,不拘平仄。
  [28]   戈載《詞林正韻》的韻目依照《集韻》,現在改為“平水韻”(即第二章第二、六兩節所講的詩韻),以歸一律。
  [29]   具體的字見於附錄《詩韻舉要》。下同。
  [30]   十字句罕見,不討論。
  [31]   豆,就是讀(dòu)。句稍有停頓叫豆。一字豆不須點斷,衹須把五字句看成“上一下四”就是了。
  [32]   關於詞的平仄,還有許多講究。如有些地方該用去聲,有的地方該用上聲,又有人以為入聲、上聲可以代替平聲。這衹是技巧的事或變通的辦法,不必認為格律,所以略而不講。
  [33]   詩也有扇面對,但不如詞的扇面對那樣常見。
  
  第四章   詩詞的節奏及其語法特點
  
  第一節   詩詞的節奏
  
  詩詞的節奏和語句的結構是有密切關係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和語法有密切關係的。因此,我們把節奏問題放在這裏來講。
  (一)詩詞的一般節奏
  這裏所講的詩詞的一般節奏,也就是律句的節奏。律句的節奏,是以每兩個音節(即兩個字)作為一個節奏單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則最後一個字單獨成為一個節奏單位。具體說來,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從這一個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兩句口訣是基本上正確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節奏點上,所以可以不論;第二、第四、第六字在節奏點上,所以需要分明[1]。
  意義單位常常是和聲律單位結合得很好的。所謂意義單位,一般地說就是一個詞(包括復音詞)、一個詞組一個介詞結構(介詞及其賓語)、或一個句子形式、所謂聲律單位,就是節奏。就多數情況來說,二者在詩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們試把詩句按節奏來分開,每一個雙音節奏常常是和一個雙音詞、一個詞組或一個句子形式相當的。
  例如: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毛澤東)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毛澤東)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澤東)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毛澤東)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李益)
  應當指出,三字句,特別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個音節的結合是比較密切的,同時,節奏點也是可以移動的。移動以後,就成為下面的另一種情況:
  三字句: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們試看,另一種詩句則是和上述這種節奏相適應的:
  須——晴日。(毛澤東)
  起——宏圖。(毛澤東)
  雨後——復——斜陽。(毛澤東)
  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澤東)
  海月——低——雲旆,江霞——入——錦車。(錢起)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沒——馬蹄。(白居易)
  實際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為兩個較大的節奏單位:五字句分為二三,七字句為四三,這是符合大多數情況的。但是,節奏單位和語法結構的一致性也不能絕對化,有些特殊情況是不能用這個方式來概括的。例如有所謂折腰句,按語法結構是三一三。陸游《秋晚登城北門》:“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如果分為兩半,那就衹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糞土當年萬戶侯”,這個七字句如果要採用兩分法,就衹能分成二五(“糞土——當年萬戶侯”),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七律·贈柳亞子先生》“風物長宜放眼量”,這個七字句也衹能分成二五(“風物——長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還有更特殊的情況。例如王維《送嚴秀才入蜀》“山臨青塞斷,江向白雲平”;杜甫《春宿左省》“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荊門送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臨青塞”、“臨萬戶”、“隨平野”、“向白雲”、“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動賓結構作狀語用,它們的作用等於一個介詞結構,按二三分開是不合於語法結構的。又如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按節奏單位應該分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語法結構則應分為一四(“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二者之間是有矛盾的。
  杜甫《宿府》“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按語法結構應該分成五二(“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王維《山居》“鶴巢松樹徧,人訪蓽門稀”,按語法結構應該分成四一(“鶴巢松樹——徧,人訪蓽門——稀”)。元稹《遣行》“尋覓詩章在,思量歲月驚”,按語法結構也應該分成四一(“尋覓詩章——在,思量歲月——驚”)。這種結構是違反詩詞節奏三字尾的情況的。
  在節奏單位和語法結構發生矛盾的時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語法結構。事實上,詩人們也是這樣解決了矛盾的。
  當詩人們吟哦的時候,仍舊按照三字尾的節奏來吟哦,但並不改變語法結構來遷就三字尾。
  節奏單位和語法結構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變例。我們把常例和變例區別開來,節奏的問題也就看清楚了。
  (二)詞的特殊節奏
  詞譜中有著大量的律句,這些律句的節奏自然是和詩的節奏一樣的。但是,詞在節奏上有它的特點,那就是那些非律句的節奏。
  在詞譜中,有些五字句無論按語法結構說或按平仄說,都應該認為一字豆加四字句(參看上文第三章第二節)。特別的後面跟著對仗,四字句的性質更為明顯。試看毛主席《沁園春·長沙》:“看萬山紅徧,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又試看毛主席《沁園春·雪》:“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按四字句,應該是一三不論,第一字和第三字可平可仄,所以“萬”字仄而“長”字平,“紅”字平而“內”字仄。這裏不能按律詩的五字句來分析,因為這是詞的節奏特點。所以當我們分析節奏的時候,對這一種句子應該分析成為“仄——平平——仄仄”,而於具體的詞句則分析成為“看——萬山——紅徧”,“望——長城——內外。”這樣,節奏單位和語法結構還是完全一致的。
  毛主席《沁園春·長沙》後闋:“恰同學少年,風化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也有類似的情況。按詞譜,“同學少年”應是平平仄仄,現在用了仄仄平平是變通。從“恰同學少年”這個五字句來說,並不犯孤平,因為這是一字豆,加四字句,不能看成是五字律句。
  不用對仗的地方也可以有這種五字句。仍以《沁園春》為例。毛主席《沁園春·長沙》前闋:“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後闋:“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沁園春·雪》前闋:“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後闋:“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其中的五字句,無論按語法結構或者是按平仄,都是一字豆加四字句。“大”、“擊”、“素”、“人”都落在四字句的第三字上,所以不拘平仄。
  五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二,平仄也按三字句加二字句。例如張元幹《石州慢》前闋末句“倚危檣清絕”,後闋末句“泣孤臣吳越”,它的節奏是“仄平平——平仄”。
  四字句也可以是一字豆加三字句,例如張孝祥《六州歌頭》:“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其中的“念腰間箭”就是這種情況。
  七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四,例如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又如辛棄疾《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2]。”
  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四下五,十一字句往往是上五下六,或上四下七,這些都在上文談過了。值得注意的是語法結構和節奏單位的一致性。
  在這一類的情況下,詞譜是先有句型,後有平仄規則的。例如《沁園春》末兩句,在陸游詞中是“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這個句型就是一個一字豆加兩個四字句,然後規定這兩句的節奏是“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又如《沁園春》後闋第二句,在陸游詞中是“又豈料而今餘此身”,這個句型是上三下五,然後規定它的節奏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在這裏,語法結構對詞的節奏是起決定作用的。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
  
  由於文體的不同,詩詞的語法和散文的語法不是完全一樣的。律詩為字數及平仄規則所制約,要求在語法上比較自由;詞既以律句為主,它的語法也和律詩差不多。這種語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礙讀者的瞭解,而且有時候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藝術效果。
  關於詩詞的語法特點,這裏也不必詳細討論,衹揀重要的幾點談一談。
  (一)不完全句
  本來,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個別情況。在詩詞中,不完全句則是經常出現的。詩詞是最精煉的語言,要在短短的幾十個字中,表現出尺幅千里的畫面,所以有許多句子的結構就非壓縮不可。所謂不完全句,一般指沒有謂語,或謂語不全的句子。最明顯的不完全句是所謂名詞句。一個名詞性的詞組,就算一句話。例如杜甫的《春日憶李白》中兩聯: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若依散文的語法看,這四句話是不完整的,但是詩人的意思已經完全表達出來了。李白的詩,清新得像庾信的詩一樣,俊逸得像鮑照的詩一樣。當時杜甫在渭北(長安),李白在江東,杜甫看見了暮雲春樹,觸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誼的回憶來,這個意思不是很清楚嗎?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餘的了。
  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裏有四層意思:“晴川歷歷”是一個句子,“芳草萋萋”是一個句子,“漢陽樹”與“鸚鵡洲”則不成為句子。但是,漢陽樹和晴川的關係,芳草和鸚鵡洲的關係,卻是表達出來了。因為晴川歷歷,所以漢陽樹更看得清楚了;因為芳草萋萋,所以鸚鵡洲更加美麗了。
  杜甫《月夜》:“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這裏也有四層意思:“雲鬟濕”是一個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個句子形式,“香霧”和“清輝”則不成為句子形式。但是,香霧和雲鬟的關係,清輝和玉臂的關係,卻是很清楚了。杜甫懷念妻子,想象她在鄜州獨自一個人觀看中秋的明月,在亂離中懷念丈夫,深夜還不睡覺,雲鬟為露水所侵,已經濕了,有似香霧;玉臂為明月的清輝所照,越來越感到寒冷了。
  有時候,表面上好像有主語,有動詞,有賓語,其實仍是不完全句。如蘇軾《新城道中》:“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這不是兩個意思,而是四個意思。“雲”並不是“披”的主語,“日”也不是“掛”的主語。嶺上積聚了晴雲,好像披上了絮帽;樹頭初昇起了太陽,好像掛上了銅鉦。毛主席所寫的《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月”並不是“叫”的賓語。西風、雁、霜晨月,這是三層意思,這三件事形成了濃重的氣氛。長空雁叫,是在霜晨月的景況下叫的。
  有時候,副詞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樣修飾動詞。例如毛主席《沁園春·長沙》裏說:“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恰”字是副詞,後面沒有緊跟著動詞。又如《菩薩蠻》(大柏地)裏說:“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復”字是副詞,也沒有修飾動詞。
  應當指出,所謂不完全句,衹是從語法上去分析的。我們不能認為詩人們有意識地造成不完全句。詩的語言本來就像一幅幅的畫面,很難機械地從語法結構上去理解它。這裏衹想強調一點,就是詩的語言要比散文的語言精煉得多。
  (二)語序的變換
  在詩詞中,為了適應聲律的要求,在不損害原意的原則下,詩人們可以對語序作適當的變換。現在舉出毛主席詩詞中的幾個例子來討論。
  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國(神州)六億人民都是堯舜。依平仄規則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億”放在第一二兩字,“神州”放在第三四兩字,“堯舜”說成“舜堯”。“堯”字放在句末,還有押韻的原因。
  《浣溪沙·1950年國慶觀劇》後闋第一句“一唱雄雞天下白”,是“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意思。依平仄規則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放在第一二兩字,“雄雞”放在第三四兩字。
  《西江月·井岡山》後闋第一二兩句:“早已森嚴壁壘,更加衆志成城。”“壁壘森嚴”和“衆志成城”都是成語,但是,由於第一句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嚴”放在第三四兩字,“壁壘”放在第五六兩字。
  《浪淘沙·北戴河》最後兩句:“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操《觀滄海》原詩的句子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依《浪淘沙》的規則,這兩句的平仄應該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所以“蕭瑟”放在第一二兩字,“秋風”放在第三四兩字。
  語序的變換,有時也不能單純瞭解為適應聲律的要求。它還有積極的意義,那就是增加詩味,使句子成為詩的語言。杜甫《秋興》(第八首)“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皇枝”,有人認為就是“鸚鵡啄餘香稻粒,鳳皇棲老碧梧枝”。那是不對的。“香稻”、“碧梧”放在前面,表示詩人所詠的是香稻和碧梧,如果把“鸚鵡”“鳳皇”挪到前面去,詩人所詠的對象就變為鸚鵡與鳳皇,不合秋興的題目了。又如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脣”,上句“經眼”二字好像是多餘的,下句“傷多”(感傷很多)似應放在“莫厭”的前面,如果真按這樣去修改,即使平仄不失調,也是詩味索然的。這些地方,如果按照散文的語法來要求,那就是不懂詩詞的藝術了。
  (三)對仗上的語法問題
  詩詞的對仗,出句和對句常常的同一句型的。例如:
  王維《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主語是名詞前面加上動詞定語,動詞是單音詞,賓語是名詞前面加上專名定語。
  毛主席《送瘟神》:“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主語是顏色修飾的名詞,“隨心”、“著意”這兩個動賓結構用作狀語,用它們來修飾動詞“翻”和“化”,動詞後面有補語“作浪”和“為橋”。
  語法結構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為對仗,這是正格。但是我們同時應該注意到:詩詞的對仗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衹要求字面相對,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
  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三分國”是“蓋”的直接賓語,“八陣圖”卻不是“成”的直接賓語。
  韓愈《精衛填海》:“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細”字是修飾語後置,“山石細”等於“細山石”;對句則是一個遞繫句:“心裏希望海波變為平靜。”我們可以倒過來說“口銜細的山石”,但不能說“心望平的海波”。
  毛主席的七律《贈柳亞子先生》:“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太盛”是連上讀的,它是“牢騷”的謂語;“長宜”是連下讀的,它是“放眼量”的狀語。“腸斷”連念,是“防”的賓語;“放眼”連念,是“量”的狀語,二者的語法結構也不相同。
  由上面一些例子看來,可見對仗是不能太拘泥於句型相同的。一切形式要服從於思想內容,對仗的句型也不能例外。
  (四)煉句
  煉句是修辭問題,同時也常常是語法問題。詩人們最講究煉句;把一個句子煉好了,全詩為之生色不少。
  煉句,常常也就是煉字。就一般說,詩句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謂語的中心詞(稱為“謂詞”)。把這個中心詞煉好了,這是所謂一字千金,詩句就變為生動的、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正是說明這個道理的。相傳賈島在驢背上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猶豫不決,用手作推敲的樣子,不知不覺地衝撞了京兆尹韓愈的前導,韓愈問明白了,就替他決定了用“敲”字。這個“敲”字,也正是謂語的中心詞。
  謂語中心詞,一般是用動詞充當的。因此,煉字往往也就是煉動詞。現在試舉一些例子來證明。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隨”和“抱”這兩個字都煉得很好。鼓是進軍的信號,所以衹有“隨”字最合適。“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說法好得多,因為衹有“抱”字纔能顯示出枕戈待旦的緊張情況。
  杜甫《春望》第三四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和“驚”都是煉字。它們都是使動詞:花使淚濺,鳥使心驚。春來了,鳥語花香,本來應該歡笑愉快;現在由於國家遭逢喪亂,一家流離分散,花香鳥語衹能使詩人濺淚驚心罷了。
  毛主席《菩薩蠻·黃鶴樓》第三四兩句:“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鎖”字是煉字。一個“鎖”字,把龜蛇二山在形勢上的重要地位充分地顯示出來了,而且非常形象。假使換成“夾大江”之類,那就味同嚼蠟了。
  毛主席《清平樂·六盤山》後闋第一二兩句:“六盤山上高峯,紅旗漫捲西風。”“捲”字是煉字。用“捲”字來形容紅旗迎風飄揚,就顯示了紅旗是革命戰鬥力量的象徵。
  毛主席《沁園春·雪》第八九兩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舞”和“馳”是煉字。本來是以銀蛇形容雪後的山,蠟象形容雪後的高原,現在說成“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靜態變為動態,就變成了詩的語言。“舞”和“馳”放到蛇和象的前面去,就使生動的形象更加突出。
  毛主席的七律《長征》第三四兩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騰”和“走”是煉字。從語法上說,這兩句也是倒裝句,本來說的是細浪翻騰、泥丸滾動,說成“騰細浪”、“走泥丸”就更加蒼勁有力。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革命氣概被毛主席用恰當的比喻描畫得十分傳神。
  形容詞和名詞,當它們被用作動詞的時候,也往往是煉字。杜甫《恨別》第三四兩句:“草木變衰行劍外,干戈阻絕老江邊。”“老”字是形容詞當動詞用。詩人從愛國主義的情感出發,慨嘆國亂未平,家人分散,自己垂老滯留錦江邊上。這裏衹用一個“老”字就充分表達了這種濃厚的情感。
  毛主席《沁園春·長沙》後闋第七、八、九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糞土”二字是名詞當動詞用。毛主席把當年的萬戶侯看成糞土不如,這是蔑視階級敵人的革命氣概。“糞土”二字不但用得恰當,而且用得簡煉。
  形容詞即使不用作動詞,有時也有煉字的作用。王維《觀臘》第三四兩句:“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這兩句話共有四個句子形式,“枯”、“疾”、“盡”、“輕”,都是謂語。但是,“枯”與“盡”是平常的謂語,而“疾”與“輕”是煉字。草枯以後,鷹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詩人不說看得清楚,而說“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盡以後,馬蹄走得更快了,詩人不說快,而說“輕”,“輕”比“快”又更形象。
  以上所述,凡涉及省略(不完全句),涉及語序(包括倒裝句),涉及詞性的變化,涉及句型的比較等等,也都關係到語法問題。古代雖沒有明確地規定語法這個學科,但是詩人們在創作實踐中經常接觸到許多語法問題,而且實際上處理得很好。我們今天也應該從語法角度去瞭解舊體詩詞,然後我們的瞭解纔是全面的。
  --------------------------------------------------------------------------------
  [1]   這兩句口訣之所以不完全正確,是由於其他聲律的原因,已見上文。
  [2]   這是一個拗句,這裏不詳細討論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5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5: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格律概要》〔简体版〕
  王力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凈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拚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纔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在第二章里。我们还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讲。
  
  第二节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积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他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一节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第三节   平仄
  
  知道了甚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1],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纔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说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人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纔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第四节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爠蝞e》)《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是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纔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关于诗词的对仗,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到这里。
  --------------------------------------------------------------------------------
  [1]   “铿锵”,乐器声。指宫商协调。
  [2]   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3]   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   “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里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
  
  第二章诗律
  
  第一节   诗的种类
  
  关于诗是种类,问题是相当重复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法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1]。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一)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3]。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4]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别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甚么理论根据的。
  第二节   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了解了近体诗之后,纔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甚么,然后能知道甚么是古体诗。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甚么。
  在这一节里,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5]。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6],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三盐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他相近似的韵)在读音上有甚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不遵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的时候也遵守它了。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窄韵如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窄韵的律诗是比较少见的。有些韵,如微韵、删韵、侵韵,字数虽不多,但是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它们。
  现在我们举出几首律诗为例[7]:
  
  送魏大将军(一东)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欠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喜见外弟又言别(二冬)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筹笔驿(六鱼)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终南山(七虞)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峯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外宿,隔水问樵夫。
  
  钱塘湖春行(八齐)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月夜忆舍弟(八庾)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赵都督赴代州(九青)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8]。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咏煤炭(十二侵)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近的韵也行。这种首句用韵的风气到晚唐纔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两首诗用的都是十三元韵,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韵脚却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林逋《山园小梅》第一句韵脚却用了一先韵的“妍”字。这种首句用邻韵的情况,在王维、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律诗里是少见的[9]。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相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10]。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1]。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2]。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3]。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4]。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毛泽东
  雪厌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15]。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6]。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还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17]。
  (三)粘对[18]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19];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21]。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22]。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23]。例如[24]: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25]。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26]: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27]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28]。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29]!
  
  现在两举毛主席的诗来证明:
  
  送瘟神(其二)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答友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去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1]。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c)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c)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c)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b)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纔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32]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33],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34],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35]?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36]。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下文第六节第四小节《古体诗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7]。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39]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   2、时令   3、地理   4、宫室   5、服饰   6、器用   7、植物   8、动物   9、人伦   10、人事11、形体[40]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在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1]?
  (“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长江],是水名对水名。)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鵰处,千里暮云平[42]
  
  (“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羣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3]。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鹦鹉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4]。
  
  (三)首联对仗
  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诗中,已有一些首联对仗的例子[45]。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46]?
  
  (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47]。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
  
  (四)尾联对仗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
  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关于流水对,详见下文)。还是和一般对仗不大相同的[49]。
  (五)少于两联的对仗
  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50]。例如:
  
  塞下曲(第一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51]。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六)长律的对仗
  长律的对仗和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例如:
  
  守睢阳诗
  [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52]!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53]。
  何惭刺客传,不着报雠名!
  
  (七)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现在拣重要的谈一谈。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浪”对“桥”,“锄”对“臂”,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54]。”同义词比一般正对自然更“劣”。像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缺点。再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2)宽对   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用宽对,那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类情况是很多的。
  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
  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李白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像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再举毛主席的诗为证:
  
  赠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55]。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现在从上文所引过的诗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是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
  
  第五节   绝句
  
  上文说过,绝句应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纔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56]。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57]。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58]。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59]。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60]。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1]。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参看上文33页。)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
  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少见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杜甫
  两固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1)用仄韵;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诗也是用平声韵的。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62]!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第六节   古体诗
  
  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这是一种半自由体的诗。现在把古体诗的韵、平仄、对仗等,并在一节里叙述。
  (一)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我们在本章第二节讲律诗的韵是时候,已经把平声30韵交代过了;现在再把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开列在下面: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63]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禡、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64]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纔能通用。依一般情况看来,平上去三声各可分为十五类,如下表:
  第一类: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第二类: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第三类:平声支微齐,上声纸尾荠,去声寘未霁。
  第四类: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第五类:平声佳灰,上声蟹贿,去声泰卦队。
  第六类:平声真文及元半,上声轸吻及阮半,去声震问及愿半[65]。
  第七类[66]:平声寒删先及元半,上声旱潸铣及阮半,去声翰谏霰及愿半。
  第八类: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去声啸效号。
  第九类: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第十类:平声麻,上声马,去声禡。
  第十一类:平声庚青,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第十二类:平声蒸[67]。
  第十三类: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第十四类: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第十五类:平声覃盐咸,上声咸俭豏,去声勘艳陷。
  入声可分为八类:
  第一类:屋沃。
  第二类:觉药。
  第三类:质物及月半。
  第四类[68]:曷黠屑及月半。
  第五类:陌锡。
  第六类:职。
  第七类:缉。
  第八类:合叶洽。
  注意:在归并为若干大类以后,仍旧有七个韵是独用的。这七个韵是:
  歌   麻蒸   尤侵   职缉[69]
  现在试举一些例子为证:
  古风五十九首(录二)
  李白
  其十四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70]。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全篇麌韵独用)
  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清”、“行”、“卿”、“兵”、“缨”,庚韵;“星”、“冥”,青韵。)
  伤宅
  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腐败肉,库有朽贯钱。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边”、“延”、“烟”、“钱”、“年”,先韵;“园”元韵;“干”、“栏”、“丹”、“官”、“寒”,寒韵;“环”、“山”、“间”,删韵。)
  醉歌
  陆游
  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于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心虽瞭是非,口不给唯诺。如今老且病,鬓秃牙齿落。仰天少吐气,饿死实差乐!壮心埋不朽,千载犹可作!
  (“雹”,觉韵;其余的韵脚都是药韵。)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古体诗虽然可以通韵,但是诗人们不一定每次都用通韵。例如李白古风第十四首就以麌韵独用,不杂语韵字。特别注意的是:上声和去声有时可以通韵,但是平仄不能通韵,入声字更不能与其他各声通韵。试看陆游《醉歌》除了一个“雹”字,一律都用药韵字。就拿“雹”字来说,它也是入声,并且是觉韵字。觉药是邻韵,本来可以跟药韵相通的。
  古体诗的用韵,是因时代而不同的。实际语音起了变化,押韵也就不那么严格。中晚唐用韵已经稍宽,到了宋代以后,古风的用韵就更宽了。
  (二)柏梁体
  有一种七言古诗是每句押韵的,称为柏梁体。据说汉武帝建筑柏梁台,与羣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其实鲍照以前的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韵的,古代并且另有一种隔句用韵的七言诗。等到南北朝以后,七言诗变为隔句用韵了,句句用韵的七言诗纔变了特殊的诗体。
  下面的柏梁体的一个例子: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也有一些七言古诗,基本上是柏梁体,但是稍有变通。例如: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眞,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外加勹}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峯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路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换韵
  律诗是一韵到底的。古体诗固然可以一韵到底[71],但也可以换韵,而且可以换几次韵。换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每两句一换韵,四句一换韵,六句一换韵,也可以多到十几句纔换韵,;可以连用两个平声韵,连用两个仄声韵,也可以平仄韵交替。现在举几个例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7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致,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村”,元韵;“人”,真韵;“看”,寒韵。真元寒通韵。“怒”、“戍”,遇韵;“苦”,麌韵。麌遇上去通韵。“至”,寘韵;“死”、“矣”,纸韵。纸寘上去通韵。“人”,真韵;“孙”,元韵;“裙”,文韵;真文元通韵。“衰”、“炊”,支韵;“归”,微韵。支微通韵。“绝”、“咽”、“别”,屑韵。)
  白雪歌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折”、“雪”,屑韵。“来”、“开”,灰韵。“幕”、“薄”、“着”,药韵。“冰”、“凝”,蒸韵。“客”,陌韵;“笛”,锡韵。陌锡通韵。“门”、“翻”,元韵。“去”、“处”,御韵。“路”,遇韵。御遇通韵。)
  注意:换韵的第一句,一般总是押韵的。近体诗首句往往押韵,古体诗在这一点可能是受了近体诗的影响。
  (四)古体诗的平仄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既然唐代以前的诗在平仄上没有明确的规则,那么,唐宋以后所谓古风在平仄上也应该完全是自由的。但是,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着意避免律句,于是无形中造成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开来,区别得越明显越好,以为这样纔显得风格高古。具体的做法是尽可能多用拗句,不但用律诗所容许的那一两种拗句,而且用一切可能的拗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拗句:
  (1)从三字尾看,常见的拗句有下列的四种三字尾:
  (a)平平平。这种句式叫做三平调,是古体诗中最明显的特点。
  (b)平仄平。
  (c)仄仄仄。
  (d)仄平仄。
  (2)从全句的平仄看,拗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如果是七字句,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
  试拿岑参《白雪歌》开始的八句来看,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三句,即“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狐裘不暖锦衾薄”,合乎第二种情况(同时也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五句,即“北风卷地白草折”,“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现在再举一个例子:
  岁晏行
  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燕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肉酒,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在这一首诗中,只有两个律句(“今年米贱大伤农”、“万国城头吹画角”),其余都是拗句,而且在九个平脚的句子归口就有七句是三平调。可见不是偶然的。
  当然,不拘粘对也是古体诗的特点之一,这里不详细讨论了。
  (五)古体诗的对仗
  古体诗的对仗的极端自由的。一般不讲究对仗;如果有些地方用了对仗,也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像杜甫《岁晏行》这样一首相当长的诗,全篇没有用一处对仗;岑参《白雪歌》只用了一个对仗,即“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也还只是一种宽对。并且要主意:古体诗的对仗和近体诗的对仗有下列两点不同:
  (1)在近体诗中,同字不相对;古体诗则同字可以相对。如杜甫《石壕吏》:“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
  (2)在近体诗中,对仗要求平仄相对;古体诗则不要求平仄相对。如白居易《伤宅》:“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又如岑参《白雪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73]”。
  古代诗人们在近体诗中对仗求其工,在古体诗中对仗求其拙。在他们看来,拙和高古是有关系的。其实并不必着意求拙,只须纯自然,不受任何束缚就好了。
  (六)长短句(杂言诗)
  我们在第一节里讲过,古体诗有杂言的一体。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
  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给人一种奔放排奡的感觉。最擅长杂言诗的诗人是李白,他在诗中兼用散文的语法,更加令人感觉到,这是跟一般五七言古诗完全不同的一种诗体。现在试举他的一首杂言诗为例: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75]。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雕朱颜。连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相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崄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七)入律的古风
  讲到这里,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非常明显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体诗都和近体诗迥然不同的。上文说过,律诗产生以后,诗人们即使写古体诗,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诗的影响。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是还注意粘对(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另有一些诗人,不但不避律句,而且还喜欢用律句。这种情况,在七言古风中更为突出。我们试看初唐王勃所写的著名的《滕王阁》诗:
  滕王阁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平仄合律,粘对基本上合律[76],简直是两首律诗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注意:这种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高适、王维等人的七言古风,基本上是依照这个格式的。现在试举高适的一个例子: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凌杂风雨[7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鬬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78]。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79]!
  这一首古风有很多的律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篇中各句基本上都是律句,或准律句(即仄仄平平仄平仄)。
  (2)基本上依照粘对的规则,特别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完全是对立的。
  (3)基本上四句一换韵,每段都像一首平韵绝句或仄韵绝句;其中有一韵是八句的,像仄韵律诗。
  (4)仄声韵与平声韵完全是交替的。
  (5)韵部完全依照韵书,不用通韵。
  (6)大量地运用对仗,而且多数是工对。
  就古风入律不入律这一点看,高适、王维的一派(入律),后来白居易、陆游等人是属于这一派的;李白、杜甫是另一派(不入律),后来韩愈、苏轼是属于这另一派的。白居易、元稹等人所提倡的“元和体”,实际上是把入律的古风加以灵活的运用罢了。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见,在古体诗的名义下,有各种不同的体裁,其中有些体裁相互显示着很大的差别。杂言古体诗与入律的古风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五言古诗与七言古诗也不相同:五古不入律的较多,七古入律的较多。当然也有例外,像柏梁体就不可能是入律的古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各种“古风”,纔不至于怀疑它们的格律是不可捉摸的。
  --------------------------------------------------------------------------------
  [1]   六言诗是很少见的。
  [2]   也有七言长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
  [3]   参照下文第43页。
  [4]   郭编杜甫诗集把多数绝句都归入近体诗。元稹所编的《白氏长庆集》索性就把这种绝句归入律诗。
  [5]   《佩文韵府》等书,也是按这个诗韵排列的。
  [6]   刘长卿、白居易、韩偓等人写了一些仄韵律诗,因为这种诗是罕见的,这里不谈。
  [7]   我们有意识地举一些在今天看来不必分别,而前人在律诗中严格区别开来的韵,如东与冬,鱼与虞,庚与青。其余的韵可以参看下文各节所举的例子。四支,张巡《守睢阳诗》,43页。五微,苏轼《寿星院寒碧轩》,36页。十灰,杜甫《春日忆李白》,39页。十三元,林逋《山园小梅》,20页。十四寒,杜甫《月夜》,29页。十五删,陆游《书愤》,23页。一先,王维《使至塞上》,27页。二萧,毛主席《送瘟神》(其二),30页。四豪,卢纶《塞下曲》,51页。五歌,杜甫《天末怀李白》,32页。六麻,杜牧《泊秦淮》,50页。七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2页。十蒸,苏轼《郿坞》,51页。十一尤,李白《渡荆门送别》,29页。窄韵不举例。
  [8]   扬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龙庭”就是“龙城”。这里不用“龙城”,而用“龙庭”,因为“城”字是八庚韵,“庭”字是九青韵。
  [9]   李白有一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也是首句用邻韵,还有李颀的《送李回》。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
  [10]   胜,平声,读如升。簪字有zān、zēn两读,分入覃侵两韵,这里押侵韵,读zēn。字下加小圆点的都是入声字。下同。
  [11]   参看上文19页杜甫《月夜忆舍弟》。
  [12]   这一种格式比较少见。参看上文第19页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13]   “那”,平声。
  [14]   “教”,平声。
  [15]   “漫”,平声。
  [16]   参看下文第42页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   参看下文第40页杜甫《客至》。
  [18]   “粘”,读nián。
  [19]   失粘有广义,有狭义。广义的失粘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狭义的失粘就是这里所讲的。
  [20]   “燕”,平声。
  [21]   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至于像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种拗句,不是孤平。
  [22]   杜甫《秦州杂诗》第二十首:“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独坐》第二首:“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答应的应(又写作譍)在唐宋时有平去二读,这里读平声,所以不犯孤平。参看《诗韵合璧》蒸韵譍字条。
  [23]   唐人的试帖诗也容许这种平仄格式,可见它是正规的格式。
  [24]   上文20页所引林逋《山园小梅》第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第七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两句,下文32页所引杜甫《天末怀李白》第一句“凉风起天末”也是这种情况。
  [25]   鄜,读如孚,平声。看,读如刊,平声。
  [26]   下文33页所引陆游《夜泊水村》第七句“记取江湖泊船处”,39页所引杜甫《春日忆李白》第七句“何时一尊酒”,王维《观猎》第七句“回看射鵰处”也都是这种情况。
  [27]   一作《时世行赠田妇》。
  [28]   “旋”,去声。
  [29]   “更”,去声。
  [30]   “令”,平声。“漂”,去声。
  [31]   “过”,平声。
  [32]   “为”,去声。
  [33]   这还不能算是上文所述的那种特定格式,因为那种格式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这句第三字“玉”字用的是仄声(入声)。
  [34]   “芹”字今入文韵,但杜甫时代还是真韵字,不算出韵。
  [35]   “为”,去声。
  [36]   这是以第二字的平仄为标准来衡量的。当然也可以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不过那样也有不合平仄的地方。下同。
  [37]   这里所谓“词”不是诗词的“词”。词类指名词、动词等。
  [38]   有时候,也有人把字分为动字、静字。所谓静字,当时指的是今天所谓名词;所谓动字就是动词。
  [39]   代词“之”“其”归入虚词。
  [40]   这十一类还不是完备的。
  [41]   “思”,去声。“论”,平声。“清新”句和“何时”句都是拗句。这里可以看出拗句在对仗上能起作用,否则“庾开府”不能对“鲍参军”。
  [42]   “看”,平声,读如刊。“回看”句是拗句。
  [43]   “为”,去声。
  [44]   “重”,上声。“应”,平声。
  [45]   如杜甫《春望》,《秦州杂诗》等。
  [46]   “离堂”句连用四个平声,是特殊的拗句,是律诗尚未定型化的现象。“悠悠”句是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47]   “骑”,去声。“看”,平声。“乘”,平声。“为”,去声。“闻道”句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48]   “看”,平声。
  [49]   全篇用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用对仗),也是比较少见的。例如杜甫《垂白》:“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但是尾联半对半不对的就比较多见,例如半对半不对的就比较多见,例如杜甫《登高》尾联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0]   也可以用于颔联,如李白《宿五松下荀媪家》(见32页)。甚至可以全首不用对仗,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因为不是常规,所以不详谈了。
  [51]   “看”,平声。“为”,去声。
  [52]   “丽”,“创”,都是平声。末联出句“平平仄平仄”,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在这里等于律诗的第七句。
  [53]   “应”,平声。
  [54]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
  [55]   “三十一年”和“落花时节”,在整个意思上还是对仗。特别是“年”和“节”,本来是时令对。
  [56]   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则比较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
  [57]   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的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58]   “泊”,入声。“烟”,平声。
  [59]   “比”,上声;“西”,平声。
  [60]   “恐”,上声;“天”,平声。
  [61]   “不”、“客”,入声;“何”,平声。
  [62]   “看”,平声。
  [63]   麌,读yǔ;荠,读jì;潸,读shǎn;铣,读xiǎn;筱,读xiǎo;哿,读gě;豏,读xiàn。
  [64]   寘,读zhì;霰,读xiàn;禡,读mà;沁,读qìn。
  [65]   这里所说的元半、阮半、愿半及下面所说的月半,具体的字可参看附录《诗韵举要》。
  [66]   第六类和第七类也可以通用。
  [67]   蒸韵上去声字少,归入迥径两韵。
  [68]   第三类和第四类也可以通用。
  [69]   不举上去声韵,因为在这七个韵当中,除尤韵的上声有韵外,其余上去声韵是罕用的。
  [70]   莽,读mǔ。
  [71]   柏梁体必须一韵到底。
  [72]   一本作“出看门”。
  [73]   黑体字是平声字或仄声字自相为对。
  [74]   “援”,一作“缘”。
  [75]   叹,平声,读如滩。
  [76]   “阁中”句不粘,是由于初唐律诗尚未定型化。上文讨论王维的诗时已经讲到。
  [77]   “骑”,去声。
  [78]   “后”,上声。
  [79]   “君不见”,这是七言古诗中常见的句首语。这句话应看作三字加五字。
  
  第三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1]。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2](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详见下节)。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4]。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是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迭、四迭
  词有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的长短句罢了。例如:
  
  渔歌子[5]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6]。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7]。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8]:
  
  踏莎行(彬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碌{左为革},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
  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兎。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
  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
  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像《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他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迭就是三阕,四迭就是四阕。三迭、四迭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第二节   词谱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下面是万树《词律》所列《菩萨蛮》的词谱原来的样子[9]:
  菩萨蛮(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重迭金)
  李白
  平   可仄林漠   可平漠烟如织韵寒   可仄山一   可平带伤心碧叶瞑   可平色入高楼   换平有   可平人楼   可仄上愁   叶平   玉   可平阶空竚立   三换仄宿   可平鸟归飞急   三叶仄何   可仄处是归程   四换平长   可仄亭连   可仄短亭   四叶平
  《词律》在词牌下面注明规定的字数,词牌的别名;在词中注明平仄和叶韵。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于平声字下面注明“可仄”,于仄声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没有注,这就表明必须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声,就应照填一个平声字。“织”字下面注个韵字,表示这里该用韵;“碧”字下面注个叶字,表示这里该叶韵(即与“织”字押韵)。当然并不规定押哪一上韵,但是要求一个仄声韵。“楼”字下面注“换平”,是说换平声韵。“愁”字下面注“叶平”,是说叶平声韵。“立”字下面注“三换仄”,是说在第三个韵又换了仄声韵;“急”字下面注“三叶仄”,是说叶仄声韵;“程”字下面注“四换平”,是说在第四个韵又换了平声韵;“亭”字下面注“四叶平”,是说叶平声韵。万树是清初时代的人;在万树以前,词人们早已填词,那又依照谁人所定的词谱呢?古人并不需要词谱,只要有了样品,就可以照填。试看辛弃疾所填的一首《菩萨蛮》: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辛词共享四十四个字,共享四个韵,其中两个仄声韵,两个平声韵,并且平仄韵交替,完全和李白原词相同。平仄也完全模仿李白原词,甚至原词前阕末句用“仄平平仄平”,后阕用“平平平仄平”,都完全模仿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拿谁的词来做样品呢?如果说写《菩萨蛮》要拿李白原词做样品,李白又拿谁的词做样品呢?其实《菩萨蛮》的最早的作者(李白?)并不需要任何样品,因为《菩萨蛮》是按曲谱而作出的。民间作品多数是入乐演唱的,所以只须按曲作词,而不需要照样填词。至于后世某些词调,那又是另一种情况。词人创造一种词调,后人跟着填词。词牌是越来越多的。有些词牌是后起的,那只能拿较晚的作品作为样品。
  本来,唐宋人填词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一个词牌往往有几种别体。词中本来就是律句占优势;有些词的拗句又常常被后代词人改为律句。例如《菩萨蛮》前后阕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为“平平仄仄平”。有些词,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在开始的时期就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所以后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说来,小令的格律最严,中调较宽,长调更宽。我们研究词律的时候,既要仔细考究它的规则,又要知道它的变化。不求甚解和胶柱鼓瑟都是不对的。
  这里我们将列举一些词谱,作为示例。为了便于了解,我们改变了前人的做法,不再录样品,而是依照第二章讲诗律时的办法,列举一些平仄格式,然后再举两三首词为例[10]。
  
  忆江南(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1]?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
  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12]。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
  一樽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浣溪沙(1950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13]。
  
  菩萨蛮(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14]。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竚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15]。
  
  采桑子(四十四字,又名丑奴儿)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羣芳过后西湖好,
  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歇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丑奴儿)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诗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卜算子(四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羣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减字木兰花(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每两句一换韵。)
  
  减字木兰花
  [宋]秦观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16]。
  命令昨颁[17],
  十万工农下吉安。
  
  忆秦娥(四十六字)
  
  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迭三字),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迭三字),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此调多用入声韵。前阕后三句与后阕后三句字数平仄相同。)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忆秦娥
  [宋]范成大
  
  楼阴缺,
  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
  一天风露,
  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
  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
  片时春梦,
  江南天阔。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清平乐(四十六字)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后阕换平声韵。)
  
  清平乐(晚春)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峯,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西江月(五十字)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18]
  
  (前后阕同。第一句无韵,第二、第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种平仄通押的调子,在词调中是很少见的。但是,《西江月》却是最流行的曲调。前后阕头两句要用对仗。)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宋]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
  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
  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
  不日四方来贺。
  
  浪淘沙(五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前后阕同。)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蝶恋花(六十字,又名鹊踏枝)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前后阕同。)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杳。
  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毛泽东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柳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渔家傲(六十二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渔家傲(秋常)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记梦)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满江红(九十三字)
  
  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
  
  (此调常用入声韵,而且往往用一些对仗。)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19]。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萨都剌
  
  六代豪华,
  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势,
  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
  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
  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
  胭脂井坏寒螀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
  秦淮碧。
  
  水调歌头(九十五字)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
  平平仄,
  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前阕后七句与后阕后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0]?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宋]陈亮
  
  不见南师久,
  漫说北羣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
  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
  会向藳街逢。
  
  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纔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一百字,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21]。
  
  (这调一般用入声韵。前阕后七句与后阕后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22]。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23]。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
  
  危楼还望,
  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
  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
  连岗三面,
  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
  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
  登高怀远,
  也学英雄涕。
  凭却江山管不到,
  河洛膻腥无际。
  正好长驱,
  不须反顾,
  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
  势成宁问强对!
  
  (依语法结构,“浑认作”应连下读;这和苏轼《念奴娇》“故垒西边人道是”一样,“人道是”也本该连下读的。“管”字未拘平仄。)
  
  念奴娇(石头城,用东坡原韵)
  萨都剌
  
  石头城上,
  望天低吴楚,
  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
  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
  连云樯橹,
  白骨纷如雪。
  大江南北,
  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
  东风辇路,
  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冷,
  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樽前,
  繁华镜里,
  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
  秦淮一片明月!
  
  沁园春(一百十四字)
  
  仄仄平平[24],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25],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26]。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或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
  仄仄平平。
  
  (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平仄相同。此调一般都用较多的对仗。)
  
  沁园春(梦方孚苕)
  [宋]刘克庄
  
  何处相逢?
  登宝钗楼,
  访铜雀台。
  唤厨人斵就,
  东溟鲸脍;
  圉人呈罢,
  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
  使君与操,
  余子谁堪共酒杯?
  车千乘,
  载燕南代北,
  剑客奇材。
  
  饮酣鼻息如雷。
  谁信被晨鸡催唤回?  
  叹年光过尽,
  功名未立;
  书生老去,
  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
  遇高皇帝,
  万户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
  但凄凉回顾,
  慷慨生哀!
  
  (“铜”字未拘平仄。)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轮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27],
  只识弯弓射大鵰。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第三节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
  
  (一)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诗韵大致合并,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28]。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1)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2)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3)平声支微齐,又灰半[29];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队半。
  (4)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5)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6)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愿半。
  (7)平声寒删先,又元半;上声旱潸铣,又阮半;去声翰谏霰,又愿半。
  (8)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去声啸效号。
  (9)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10)平声麻,又佳半;上声马,去声禡,又卦半。
  (11)平声庾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12)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13)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14)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
  (乙)入声五部
  (1)屋沃。
  (2)觉药。
  (3)质物锡职缉。
  (4)物月曷黠屑叶
  (5)合洽。
  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秦娥》、《念奴娇》等。
  平韵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经开始了。
  (二)词的平仄
  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有些词,一读就知道这是从七绝或七律脱胎出来的。例如《浣溪沙》四十二字,就是六个律句组成的,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减去第三、第七两句。这词的后阕开头用对仗,就像律诗颈联用对仗一样。《菩萨蛮》前后阕末句本来用拗句(仄平平仄平),但是后代词人许多人都用了律句,以致万树《词律》不能不在第三字注云“可仄”。如果前后阕末句都用了律句,那么,整首《菩萨蛮》都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组成的了。不过要注意一点:词句常常是不粘不对的。像《菩萨蛮》开头两句虽然都是律句,但它们的平仄不是对立的。
  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数是律句。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须晴日”,平仄仄如“俱往矣”,仄平平如“照无眠”。两个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笠,绿蓑衣”。
  四字句。——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如“天高云淡”,仄仄平平如“怒发冲冠”。两个四字律句用在一起如“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如果先平脚,后仄脚,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我们把平起变为仄起,仄起变为平起,就扩展成为六字句。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如“我欲乘风归去”;平平仄仄平平如“红旗漫卷西风”。两个六字律句用在一起如“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八字句。——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如果第三字用仄声,则第五字往往用平声;如果第三字用平声,则第五字往往用仄声。下五字一般都用律句。第三字用仄声的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第三字用平声的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九字句。——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一般都用两个律句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十一字句[30]。——十一字句往往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往往是律句。如“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又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词中还有二字句、一字句、一字豆[31]。现在再分别加以叙述。
  二字句。——二字句一般是平仄(第一字平声,第二字仄声),而且往往是迭句。如“山下,山下”。又如王建《调笑令》,“团扇,团扇。……弦管,弦管”。个别词牌也用平仄,如辛弃疾《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一字句。——一字句很少见。只有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
  一字豆。——一字豆是词的特点之一。懂得一字豆,纔不至于误解词句的平仄。有些五字句,实际上是上一下四。例如“望长城内外”,望字是一字豆,“长城内外”是四字律句。这样,“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和“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成为整齐的对仗。
  特种律。——特种律句主要指的是比较特别的仄脚四字句和六字句。仄脚四字律句是“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则是“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仄脚六字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则是“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忆秦娥》前后阕末句,依《词律》就该是特种律句。其实,前后阕倒数第二句也常常用特种律句。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梦令》的六字句也常用特种律句。如“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又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上宫阙”),后阕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桥飞架南北”),都是“平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总之,从律句去了解词的平仄,十分之九的问题都解决了[32]。
  (三)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
  固定的对仗,例如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此类固定的对仗的很少见的。
  一般用对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园春》前阕第二三两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两句;后阕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第七八两句。又如《念奴娇》前后阕第五六两句。又如《浣溪沙》后阕头两句。
  《沁园春》前阕第四五六七两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后阕第三四五六两联,如“惜秦皇汉武,略轮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以两句对两句,跟一般对仗不同。像这样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33]。
  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都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忆秦娥》前后阕末两句,《水调歌头》前阕第五六两句,后阕第六七两句,等等。但是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
  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对仄)。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残阳如血”。
  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的一样的。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都是从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因此,要研究词,最好是先研究律诗。律诗研究好了,词就容易懂了。
  --------------------------------------------------------------------------------
  [1]   这是根据《类编草堂诗余》所分小令、中调、长调而得出来的结论。
  [2]   万树《词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体”。徐本立《词律拾遗》增加四百九十五个“体”。清代的《钦定词谱》共有二千三百零六个“体”。
  [3]   大中,是唐宣宗年号。
  [4]   这是依照一般的说法。
  [5]   原名《渔父》。
  [6]   曲终叫做阕(que)。一阕,表示曲子到此已告终了。下面再来一阕,那是表示依照原曲再唱一首歌。当然前后阕的意思还是连贯的。
  [7]   字数不同如《菩萨蛮》,平仄不同如《浣溪沙》,详下节。
  [8]   旧法,前后阕中间空一格。现在分行写,中间空一行。
  [9]   但是改为横排。
  [10]   其所以不止举一首,是要显示词人依谱填词的严格。
  [11]   字下加小圆点的都是入声字。不要按现代普通话的声调去了解。下同。
  [12]   这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减去第三、第七两句。
  [13]   “兴”,去声。
  [14]   这句第一字可平,第三字可仄,但是不能犯孤平。这就是说,如果第三字用仄,则第一字必须用平。后阕末句同。
  [15]   “看”,平声。
  [16]   “漫”,平声。
  [17]   “昨”字未拘平仄。
  [18]   双调用‖号表示前后阕同。下同。
  [19]   依语法结构,应该标点为:“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里是按词谱断句。
  [20]   这个词调的平仄相当灵活。前阕第三句、后阕第四句为一个十一字句,中间稍有停顿,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但是近代词人常常把它分成两句,并且是上六下五(参看张惠言《词选》所录他自己的五首《水调歌头》)。毛主席的词也是按上六下五填写的。这调常用一些拗句,如毛主席词中的“子在川上曰”,“一桥飞南北”,苏轼词中的“不知天上宫阙”,“起舞弄清影”等。
  [21]   跟《水调歌头》一样,这个词调的平仄相当灵活,而且用拗句。
  [22]   依语法结构,应该标点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是按词谱断句。
  [23]   依语法结构,应该标点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是按词谱断句。
  [24]   第一句可以用韵。
  [25]   调中有四句“仄平平仄仄”,都应该了解为上一下四,即仄+平平仄仄。
  [26]   这一句,依《词律》应分两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但是,一般都作六字句。
  [27]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名,不拘平仄。
  [28]   戈载《词林正韵》的韵目依照《集韵》,现在改为“平水韵”(即第二章第二、六两节所讲的诗韵),以归一律。
  [29]   具体的字见于附录《诗韵举要》。下同。
  [30]   十字句罕见,不讨论。
  [31]   豆,就是读(dòu)。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不须点断,只须把五字句看成“上一下四”就是了。
  [32]   关于词的平仄,还有许多讲究。如有些地方该用去声,有的地方该用上声,又有人以为入声、上声可以代替平声。这只是技巧的事或变通的办法,不必认为格律,所以略而不讲。
  [33]   诗也有扇面对,但不如词的扇面对那样常见。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1]。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一个双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例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三字句: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白居易)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例如有所谓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陆游《秋晚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分为两半,那就只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沁园春缠馕》:“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个七字句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只能分成二五(“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七律怠柳亚子先生》“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七字句也只能分成二五(“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还有更特殊的情况。例如王维《送严秀才入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临青塞”、“临万户”、“随平野”、“向白云”、“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动宾结构作状语用,它们的作用等于一个介词结构,按二三分开是不合于语法结构的。又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四(“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五二(“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王维《山居》“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四一(“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四一(“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种结构是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情况的。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事实上,诗人们也是这样解决了矛盾的。
  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
  (二)词的特殊节奏
  词谱中有着大量的律句,这些律句的节奏自然是和诗的节奏一样的。但是,词在节奏上有它的特点,那就是那些非律句的节奏。
  在词谱中,有些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说或按平仄说,都应该认为一字豆加四字句(参看上文第三章第二节)。特别的后面跟着对仗,四字句的性质更为明显。试看毛主席《沁园春缠馕》:“看万山红徧,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又试看毛主席《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按四字句,应该是一三不论,第一字和第三字可平可仄,所以“万”字仄而“长”字平,“红”字平而“内”字仄。这里不能按律诗的五字句来分析,因为这是词的节奏特点。所以当我们分析节奏的时候,对这一种句子应该分析成为“仄——平平——仄仄”,而于具体的词句则分析成为“看——万山——红徧”,“望——长城——内外。”这样,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还是完全一致的。
  毛主席《沁园春缠馕》后阕:“恰同学少年,风化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有类似的情况。按词谱,“同学少年”应是平平仄仄,现在用了仄仄平平是变通。从“恰同学少年”这个五字句来说,并不犯孤平,因为这是一字豆,加四字句,不能看成是五字律句。
  不用对仗的地方也可以有这种五字句。仍以《沁园春》为例。毛主席《沁园春缠馕》前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后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雪》前阕:“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后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中的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或者是按平仄,都是一字豆加四字句。“大”、“击”、“素”、“人”都落在四字句的第三字上,所以不拘平仄。
  五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二,平仄也按三字句加二字句。例如张元干《石州慢》前阕末句“倚危樯清绝”,后阕末句“泣孤臣吴越”,它的节奏是“仄平平——平仄”。
  四字句也可以是一字豆加三字句,例如张孝祥《六州歌头》:“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其中的“念腰间箭”就是这种情况。
  七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四,例如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又如辛弃疾《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2]。”
  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四下五,十一字句往往是上五下六,或上四下七,这些都在上文谈过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结构和节奏单位的一致性。
  在这一类的情况下,词谱是先有句型,后有平仄规则的。例如《沁园春》末两句,在陆游词中是“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这个句型就是一个一字豆加两个四字句,然后规定这两句的节奏是“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又如《沁园春》后阕第二句,在陆游词中是“又岂料而今余此身”,这个句型是上三下五,然后规定它的节奏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在这里,语法结构对词的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
  
  第二节   诗词的语法特点
  
  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律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主,它的语法也和律诗差不多。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
  关于诗词的语法特点,这里也不必详细讨论,只拣重要的几点谈一谈。
  (一)不完全句
  本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在诗词中,不完全句则是经常出现的。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有四层意思:“晴川历历”是一个句子,“芳草萋萋”是一个句子,“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为句子。但是,汉阳树和晴川的关系,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是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楚了;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加美丽了。
  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里也有四层意思:“云鬟湿”是一个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个句子形式,“香雾”和“清辉”则不成为句子形式。但是,香雾和云鬟的关系,清辉和玉臂的关系,却是很清楚了。杜甫怀念妻子,想象她在鄜州独自一个人观看中秋的明月,在乱离中怀念丈夫,深夜还不睡觉,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候,表面上好像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岭上积聚了晴云,好像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像挂上了铜钲。毛主席所写的《忆秦娥Р煚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月”并不是“叫”的宾语。西风、雁、霜晨月,这是三层意思,这三件事形成了浓重的气氛。长空雁叫,是在霜晨月的景况下叫的。
  有时候,副词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样修饰动词。例如毛主席《沁园春缠馕》里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恰”字是副词,后面没有紧跟着动词。又如《菩萨蛮》(大柏地)里说:“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复”字是副词,也没有修饰动词。
  应当指出,所谓不完全句,只是从语法上去分析的。我们不能认为诗人们有意识地造成不完全句。诗的语言本来就像一幅幅的画面,很难机械地从语法结构上去理解它。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就是诗的语言要比散文的语言精炼得多。
  (二)语序的变换
  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们可以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现在举出毛主席诗词中的几个例子来讨论。
  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尧舜。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神州”放在第三四两字,“尧舜”说成“舜尧”。“尧”字放在句末,还有押韵的原因。
  《浣溪沙ㄠ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放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第三四两字。
  《西江月锠衎煑》后阕第一二两句:“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严”放在第三四两字,“壁垒”放在第五六两字。
  《浪淘沙北戴河》最后两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观沧海》原诗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依《浪淘沙》的规则,这两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所以“萧瑟”放在第一二两字,“秋风”放在第三四两字。
  语序的变换,有时也不能单纯了解为适应声律的要求。它还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有人认为就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皇栖老碧梧枝”。那是不对的。“香稻”、“碧梧”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梧,如果把“鹦鹉”“凤皇”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与凤皇,不合秋兴的题目了。又如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上句“经眼”二字好像是多余的,下句“伤多”(感伤很多)似应放在“莫厌”的前面,如果真按这样去修改,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诗味索然的。这些地方,如果按照散文的语法来要求,那就是不懂诗词的艺术了。
  (三)对仗上的语法问题
  诗词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常常的同一句型的。例如: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主语是名词前面加上动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面加上专名定语。
  毛主席《送瘟神》:“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主语是颜色修饰的名词,“随心”、“着意”这两个动宾结构用作状语,用它们来修饰动词“翻”和“化”,动词后面有补语“作浪”和“为桥”。
  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
  韩愈《精卫填海》:“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细”字是修饰语后置,“山石细”等于“细山石”;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心里希望海波变为平静。”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不能说“心望平的海波”。
  毛主席的七律《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
  由上面一些例子看来,可见对仗是不能太拘泥于句型相同的。一切形式要服从于思想内容,对仗的句型也不能例外。
  (四)炼句
  炼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常是语法问题。诗人们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为之生色不少。
  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就一般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这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为生动的、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的。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正是谓语的中心词。
  谓语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现在试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纔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毛主席《菩萨蛮黄鹤楼》第三四两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锁”字是炼字。一个“锁”字,把龟蛇二山在形势上的重要地位充分地显示出来了,而且非常形象。假使换成“夹大江”之类,那就味同嚼蜡了。
  毛主席《清平乐洠盘山》后阕第一二两句:“六盘山上高峯,红旗漫卷西风。”“卷”字是炼字。用“卷”字来形容红旗迎风飘扬,就显示了红旗是革命战斗力量的象征。
  毛主席《沁园春雪》第八九两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和“驰”是炼字。本来是以银蛇形容雪后的山,蜡象形容雪后的高原,现在说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静态变为动态,就变成了诗的语言。“舞”和“驰”放到蛇和象的前面去,就使生动的形象更加突出。
  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第三四两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腾”和“走”是炼字。从语法上说,这两句也是倒装句,本来说的是细浪翻腾、泥丸滚动,说成“腾细浪”、“走泥丸”就更加苍劲有力。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气概被毛主席用恰当的比喻描画得十分传神。
  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也往往是炼字。杜甫《恨别》第三四两句:“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老”字是形容词当动词用。诗人从爱国主义的情感出发,慨叹国乱未平,家人分散,自己垂老滞留锦江边上。这里只用一个“老”字就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
  毛主席《沁园春缠馕》后阕第七、八、九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二字是名词当动词用。毛主席把当年的万户侯看成粪土不如,这是蔑视阶级敌人的革命气概。“粪土”二字不但用得恰当,而且用得简炼。
  形容词即使不用作动词,有时也有炼字的作用。王维《观腊》第三四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话共有四个句子形式,“枯”、“疾”、“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
  以上所述,凡涉及省略(不完全句),涉及语序(包括倒装句),涉及词性的变化,涉及句型的比较等等,也都关系到语法问题。古代虽没有明确地规定语法这个学科,但是诗人们在创作实践中经常接触到许多语法问题,而且实际上处理得很好。我们今天也应该从语法角度去了解旧体诗词,然后我们的了解纔是全面的。
  --------------------------------------------------------------------------------
  [1]   这两句口诀之所以不完全正确,是由于其他声律的原因,已见上文。
  [2]   这是一个拗句,这里不详细讨论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15 10:23 , Processed in 0.1554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