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567|回复: 0

[散文] 圣 年 艺 剪 行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576

回帖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
发表于 2017-2-9 1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所谓艺术魅力,就是指艺术作品对鉴赏者的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马克思在论述到古希腊艺术时,曾充分地肯定过古希腊艺术对后人的强烈的艺术魅力,说它在经过长期的历史之后,仍然能给现代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艺术魅力在一定意义上是永久性的。而艺术终究体现的是人格,是高贵的人性。所谓艺术魅力是艺术家,创作者通过某种手法展示高贵的人性和人格魅力。所以真正的艺术之所以会感染人,提升人的境界,就是多因素的结合。不论哪一个门类的艺术,它们的共同性质就是,具有鼓舞人、打动人、激励人和煽动人的特性。无论她是所谓的高雅艺术,还是民间艺术,其实都是一样的。在与翁墩乡的剪纸艺术家徐圣年做了一番交流探讨后,我对上面一段有关艺术魅力的论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翁墩乡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的东北部,面积68平方公里,南与城北乡为邻,东西分别隔瓦西河、三源河 与东桥镇、木厂镇相望,为安徽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乡镇之一。尽管这里似乎是江淮平原的一部分,但是看起来还是十分的不发达,既没有江南的绿柳花红,也没有江北的辽阔壮观,房舍大多为平房,即使是几层高的楼房,也仅是搭起了楼台就搬进去居住,没有最起码的装潢。可是就在翁墩这些略显陈旧的建筑当中有一座装潢考究的四层楼房,却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是翁墩乡文化站。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城市,高层建筑、店铺栉比、霓虹耀眼、车水马龙、古籍名人不胜枚举……那又会怎么样?火辣辣的表面现象不能说明一切。因为能在这里看一看书画艺术展览,去欣赏欣赏高雅音乐,比如交响乐、歌剧和舞剧,其结果几乎为零。在这座城市里,欣赏高雅艺术,简直成为不可能!而这一切,在翁墩乡这片土地上,似乎来了个颠倒。在这个乡的文化站,我们见到的一切,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块贫瘠土地所蕴含出来的人们对艺术、尤其是对剪纸艺术的炽热之情,如春风般扑面而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秋果般实实在在。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都可以表达出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这样称赞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南方这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可见,艺术剪纸在我国社会文化中所具有的影响力。
金安区的翁墩乡是远近有名的文化之乡,剪纸之乡。早在解放前,翁墩乡就有许多剪纸艺人,他们都是农忙时辛勤劳作,农闲时进行剪纸艺术创作。特别是娶新媳妇、生孩子、过新年,家家贴双喜,户户贴窗花,那些剪纸艺人就忙的不亦乐乎。解放后,中央提出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翁墩乡党委政府根据自身的乡情,独辟蹊径,决定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为突破口,带动全乡经济发展。先后成立了农民书画协会,农民体育协会,农民音乐协会,农民剪纸、农民画协会。其中农民剪纸开展得最为活跃。这个乡的一些农民,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剪纸艺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翁墩乡的广大剪纸艺人多次参加六安地区以及安徽省的大型民间艺术展览、展出活动,影响颇大,涌现出像孙兰勤、徐圣年、邓仲英、汪明业、方昌才等剪纸艺术高手,其中孙兰勤还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华巧女"。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许多农民都自愿加入到乡成立的各种文化协会中来,主动参加乡举办的农民夜校和农民科技培训班,争当致富带头人。翁墩乡发展群众文化带动全乡经济增长的一些先进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九四年光荣出席了在河南许昌召开的全国村落文化研讨会。时任中宣部副部长高占群同志对翁墩乡的先进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为该乡提词:"文化兴乡一枝花"。同年翁墩乡被安徽省文化厅定为"省杜鹃花试点镇"和"文化先进乡"。在经过十几年的传承发展之后,在众多农民剪纸好手里面,52岁的徐圣年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在这个乡的文化站,文化站站长文继领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乡的剪纸艺术发展情况,也介绍了全乡剪纸艺术家的情况,重点介绍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圣年的人生经历,使我们对徐圣年老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徐圣年老师是该乡乡政府所在地莲花街道人。1980年,徐老师在乡食品站工作。1984年秋,徐老师从单位脱离出来从事农用车运输。30多年来,徐圣年老师白天从事运输工作,晚上从事剪纸艺术。白天的他,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跑运输养家糊口;而当夜晚来临,徐老师就在另一个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精神空间里遨游。纸张在与剪刀的亲密接触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徐老师就创作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歌颂美好生活的艺术画卷。几十年的坚持,徐圣年已然成为翁墩乡剪纸艺术的领军人物,在省内外都有了一定的名气,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多次获奖,还通过不同的途径,走向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荷兰等海外艺术殿堂,成为藏家热捧的佳品。当我们一行正在乡文化站文化大厅参观该乡剪纸及书画作品展时,农用公交交班后赶来的徐圣年来到了文化站,在经过简单的交谈之后,这位农民艺术家,即兴在现场为我们表演了他精湛的剪纸技艺。
一看就知道徐圣年是一位对剪纸已经到了痴迷程度的艺术家,所谓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这里得到了很好地诠释。老徐剪纸用的红纸和剪子就装在徐师傅的工具包里,随身带着的。交谈之际,徐师傅就开始了他的表演。徐师傅的那把剪刀与通常所见的剪刀并无多大区别,可是它在徐师傅手里却变得异常神奇。狂草书法讲究的是飞白勾连,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而神奇的剪刀,在圣年老师手里却显得文静得多。只见这把艺剪,随着徐圣年专注的目光在那片“红色大地”上游走行历,时而快,时而慢,上下翻飞,左右腾挪,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看着圣年那副已不再年轻的面容,又看着圣年那对专注的眼睛,再看看圣年手中的那把剪子,我就在想,有了四十年剪龄的徐圣年,不知用掉了多少把这样的剪刀,而这些剪刀又在那片片“红土地”上,不知走过了多少曲折坎坷路程呢?“红军不怕远征年,万水千山只等闲”,徐师傅这把艺剪所走过的路程,恐怕远远不止两万五千里了吧!
当我们在观赏艺术馆其他剪纸和书画作品的时候,也就是十几一二十分钟吧,四只引吭高歌而喜庆的大公鸡就魔术般地在我们眼前出现了!鸡年大吉,万事如意。几年春节前夕他送给我们的这件礼品,着实让我们感到异常的欣喜。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位农民剪纸艺术家刮目相看!随即,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出来了,产生了到徐老师家去看看的想法。徐老师也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便热情地对我们说:“我家离这不远,走,到我家看看去”。于是我们就随徐老师一道,来到了不远处徐老师当街的两层小楼房里。
没有多少客套,徐老师就带我们进入了他那间仅仅只有一二十平米的创作室。创作室里按了一张小床,床面前就是一个小小的两尺见方的矮方桌——徐圣年这位大剪纸艺术家的工作台!而在那张小床上和这张小小方桌上都铺满了这位艺术家剪纸作品,而地下都是剪纸时落下的红纸屑。那房子建了怕有二三十年了吧,从这间工作室里总共清扫出多少纸屑垃圾,怕有一座小山丘那么高吧,总共剪出了多少作品呢,根据徐老师透露,之所以在这个斗室创作,是这间小房间,按了空调,剪纸不冷,他可以随自己安排延长工作时间,有时半夜,有时甚至工作到天亮。一年里,他一年要剪出一千多幅作品呢!当然绝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作业型作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剪纸也是最讲究手工的活儿,一天不练不剪,剪法就会生疏的,那可不行!这样你就可以粗略地计算一下,在徐老师孩提时开始的三四十年剪纸的生涯里,徐老师总共剪出了多少幅作品啊!
徐老师说,他的剪纸爱好,得益于他的母亲。据他回忆,“母亲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那时候,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只要看到,她就能将它画下来,然后剪下绣在鞋上。”而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小事物、小物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他没有学习母亲的绣鞋绣花艺术,但一次的机缘巧合,让他在另一个领域里,对母亲的天赋做了很好的遗传。1978年左右,也就是徐圣年最早接触剪纸的时候,他才上小学。让他第一次尝试剪纸“怪好玩”这事的还得归于他的好奇。“那个时候我看见别人白汗衫上都有鲜红的五角星和“八一”字样的红字感觉很好奇,于是就回家用红纸剪个五角星和八一,然后用印泥贴在自己的白汗衫上,自己也因背上的“杰作”而沾沾自喜。”接下来,他就开始剪一些简单的剪纸,如剪双喜,剪喜鹊登梅什么的,从此,一剪而不可收。
徐老师说,“剪纸没有其他窍门,就靠你平时观察,学习其他老人们的剪法。”剪纸也是他参考母亲的绣花技艺慢慢琢磨出来的。每逢喜事,徐圣年都会偷偷地学习村里其他老人剪窗花或者其他剪纸技法,然后回家一个劲的琢磨,再然后就是不停的练习。徐老师告诉我们,有时候剪一幅作品要剪到很晚,甚至剪到深夜。而当一幅作品剪成功之后,他当然会兴奋很久,但如果一幅作品剪不成功,他会一直很沮丧,甚至半夜起来还要把它剪好。至今他仍记得剪那幅《寿星图》时,因为寿星的额头和胡须相当难剪,他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才把它剪好,浪费了许多剪纸。在创作林黛玉肖像那幅作品时,他也费了不少劲儿,因为林黛玉的眼睛瞳仁又细又小,剪刀无法深入,令徐老师曾因此伤心不已。当然也有很快就能剪成功的例子,令他自己最为得意的一幅作品要数《八骏图》了,徐圣年神色有点兴奋,据他介绍,当时是一位朋友搬家向他索要一幅关于骏马的剪纸作品。他经过构思,想到徐悲鸿《八骏图》比较的不错,于是他在经过近一个星期的构思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一幅《八骏图》剪得栩栩如生。
  追求无止境,学艺需韧劲。这位住在街头闹市的农民,几十年来,一直做到了“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为了剪纸艺术,他不知舍弃了多少娱乐和诱惑呀。平时没事就翻翻古代的画册,看一看关于剪纸方面的书籍和图案,一旦来了灵感就马上抓住机会,一开始,他从简单的叠剪练习,先里后外,先难后易,以剪代笔,勾出轮廓。“中国剪纸艺术很注重对称美,刚开始学剪纸只是想着好玩,剪过一段时间后,开始追求形似神像,再后来,就要讲究好看,讲究艺术美感。”据徐圣年介绍,学习剪纸要注重以下几个阶段:初学时,剪纸主要以对称剪法为主,因为对称剪法比较容易把握。练到一定程度了,就不需要叠剪,单张纸一气呵成,这又称为单剪。单剪讲究露白和线条,而线条的控制能力决定着剪纸艺人的技术水平和技法。徐老师的经验是,叠剪易流于刻板,不够流畅,而单剪流线型强,动感十足,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也就随之增加,能够创作出更多的佳作精品来。在询问他自己的剪纸创作心得与经验时,徐圣年微微一笑,他说,“搞剪纸感觉需要一股劲,当然,更要用心琢磨。”他经常和村里或者其他村里的老辈们交谈学习,有时遇见老人们坐在太阳下剪鞋样、绣枕头他都要凑上去看个究竟,看他们是怎么剪的。“达到我这样技术以后,父老乡亲的剪法我一眼就能看懂,但是没有亲眼看到他们的剪法,我就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的。”徐圣年说,“我的老师就是身边的事物,比如要剪一幅农民收割水稻捆稲堆得作品,我就要选准那个人在用劲道时的瞬间的画面去剪,这样的作品才会富有生气、生命。也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具备欣赏审美层次,我也才会满意。”
   谈起剪纸,徐圣年这位年过半百的农民艺术家似乎有着谈不完的话题,泄不完的豪气和激情。很显然,这位农民艺术家与传统的农民们相比,已经具备了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追求。徐圣年也很懂得感恩,知道还情。他说,他的剪纸技艺,是受他母亲影响,更是邻里乡亲们给的。因而在翁墩乡,只要是有哪家有喜事,喝喜酒,寿酒,只要他知道,送上一幅几幅剪纸贺礼作品,是常事,是绝不会收报酬的。由于是名家,有时,人家要给个几包香烟什么的,徐圣年也是决然不收的,用他的话说,“收了,就没一点意思了。”那次的会面,我们偶然得知邻县一所私立学校要请徐圣年老师去做兼职教师,亦或是去做讲座。当然如成行的话,会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的,这在时下算是很正常的事了。有的人你若是有了这样的机会,不知要有多高兴了。但是徐圣年老师对此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兴奋来。他很严认真地对文化站长文继领说,这件事他没有答应,他要服从公家的安排,做好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剪纸艺术是整个翁墩乡的事业。据了解,圣年老师更感兴趣的是“社区一家亲,文化进万家”和“剪纸进校园”活动。他所说的校园,是指翁墩乡的初中和小学的校园。他说:“尽管现在我的一幅作品市值也有千儿八百块的,高的也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但我最看重的不是这些,我最看重的是要让我们剪纸艺术在翁墩能有人继承下来,要让剪纸艺术为翁墩这片土地带来一些财富和变化,那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听了他这一席话,叫我们不得不对这位不一样的农民艺术家,由衷地增加起无限的敬意来……
汪德国  霍山天地佳苑13a  205 18075018929
汪德国,中学高级教师,1957年出生。安徽霍山小南岳文学社会员,霍山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霍山西山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会员。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新闻通讯、诗歌散文、随笔小品文等二百余篇。已出版诗文集《撷英霍山》,《随风流韵》,随笔散文集《生活大巴》。在《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中国微型诗》《回马艺苑》《渝水》《人民文学》《华语诗刊》《淠河》《映山红》《北方诗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皖西学院学报》《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大别山诗刊》《新诗维》等报刊上发表作品二百多篇,并多次获得淠河文学小说奖、格律体新诗春季诗赛二、三等奖、醇美佛子岭全国诗歌散文三等奖、新视野杯诗歌散文二等奖等各类奖项;随笔作品《繁茂方知是根深》获“国际优秀作品奖”。多篇作品入选“中国知网”。现为安徽官方网站“中安在线”论坛版主、“东方诗风”论坛版主、“中国格律体新诗网”论坛副站长级管理员,《格律体新诗》诗刊编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2-26 02:48 , Processed in 0.07787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