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 于 2024-2-10 21:42 编辑
英 诗《 Good Hours 》汉 译《 好 时 刻 》
罗伯特 · 弗罗斯特(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美国诗人。生于旧金山,父亲是记者,英国后裔;母亲是老师,苏格兰后裔。弗罗斯特在麻省的劳伦斯长大。年轻时,他在达特慕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念过很短时间的书,后来又回到劳伦斯,在工厂做工。二十岁那年他结了婚,然后,又设法进大学继续学习。可是在哈佛大学只读了两年,就因为健康原因不得不辍学去工作。他做过鞋匠、教师、报社编辑,甚至还务过农 —— 那是因为弗罗斯特的祖父有一个农场,祖父去世后,弗罗斯特就继承了这个产业。他在农场干过九年活,但经营得并不成功。在此期间,他白天工作,晚上写诗。他的这些作品在他成名之后都成了他的杰作。
一九一二年,他带了家眷移居英国。在那里,他得到了好几位英美诗人的资助。他的诗集在英国出版后,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但在美国,那时他的诗还得不到公众的肯定。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之下,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一九二四年,他获得了第一个普利则奖(Pulitzer Prizes)。他的《诗歌全集》(Complete Poems)的最后一版在一九四九年出版时,此时他已得过四次普利则奖了。一九六0年,他因他的诗歌创作而荣获美国国会金质奖章(Congressional Gold Medal),然而,只是在他的下半生才赢得大众对其诗歌作品的承认。在此后的年代中,他树立起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形象。代表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林间空地》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 《慈悲的假面具》《诗歌全集》《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 · 弗罗斯特作品以简洁、朴素、深邃著称,值得人们去咀嚼、玩味。然而,弗罗斯特在中国,如同余光中所说“损失惨重”,因为日常语言性的诗歌经过翻译,精华丧失殆尽。但是,通过它们,我们大致可以感受一位天才诗人的精神世界,一种对人类、对尘世生活的个性理解。它们对于中国当代诗人的写作,应该说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原 文 / '解 '读 / 中 译 文
Good Hours —— Robert Frost ( USA / 1874 - 1963 )
好 时 刻 —— 罗伯特 - 弗罗斯特 ( 美 / 1874 - 1963 )
—— '解 '读 / 翻 译 - 李世纯 - 中国 长春 - 2015. 7. 26
I 'had for my winter evening walk-- / '2
嗯——那是漫步在一个冬日夜晚,
No one at all with whom to talk,
一路走来,我没有一人可以交谈,
But I had the cottages in a row
哦,那积雪路上,倒是有排小屋,
'Up to their shining eyes in snow. / 2
他们闪烁的眼睛,能和我聊聊天;
And I thought I had the folk within:
嗯?有音响,想必是眼睛那里有音响:
I had the sound of a violin;
提琴,该是小提琴,悠悠嘿,欢——畅;
I had a glimpse through curtain laces
哎呦,蕾丝帘,透过蕾丝窗帘我瞥一眼——
Of youthful forms and youthful faces
哎呦喂,那——造型儿,那——外观,那个青春在线呦——
I had such company outward bound.
哎呦喂,整个儿在我一瞥间,竟一瞥——而散 ... ...
I went till there were no cottages found.
向前呦,我依旧向前,直到远方小屋看不见;
I turned and repented, but coming back
唉——返回呦忏悔——虽说返回一路在忏悔,
I saw no window but that was black.
可有亮儿窗子没看见,哼,漆黑呀——一片 ... ...
Over the snow my creaking feet
嘘——雪夜十点在即,吱嘎,吱嘎,我吱嘎乡镇梦境, Disturbed the slumbering village street
嘘——雪夜十点在即,吱嘎,吱嘎,我吱嘎街区邻里; Like profanation, by your leave,
喏,我吱嘎吱嘎无异呦,亦步大不敬,亦趋对不起,
At ten o'clock of a winter eve.
喏,我且行不敬,且求宽容,且求,且行,吱嘎,吱——嘎,吱 ... ... 1. “雪夜十点在即”——“好时刻”?该时刻指什么时刻?意味什么?与诗人主题立意有何关系?诗人落笔“时刻/Hours”非“时光/tims”,意在一语双关?一石多鸟?然读过小诗,至少看似诗人在借故讽今,借己讽人——那些所谓做婊,还要立牌之人,那些巴掌加甜枣之人;今天读过异域小诗,或可记起我们祖先那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或可认清:何为假用道德,利用道德,甚至绑架道德,以自欺欺人,敷衍搪塞,强取豪夺公益天伦之口是心非,拜佛作恶,流泪害人虚伪行径及其伪善者——流氓政客
2. 此处词义:够格/分/了/程度/得上,非其它
'2. 此处词义:与其补语联用示意享/具/带/有 ... ... 之经/阅历,结果/待遇等
3. 翻译至少该是工笔,不是写意,更不是素描,同时,翻译应该不是演义,不是改写,更不是所谓“再创造”;翻译应是:始终、一切,以原文做规范、做楷模,做样板、做靶标,不褒不贬、不偏不倚、精准到位,再塑造、再铸造,无毛刺、无砂眼、无装饰,无添加,多维、模拟、仿真,再现原文主题内涵、主题表现艺术(修辞)、主题外延张力最大化;中外互译,的确也像描述某哈姆雷特:参考信息可有百个、千个,而最终采信、确认、依据信息只有一个——那个唯一原始文本,那个唯一真实哈姆雷特;中外互译,不是中外演绎、中外戏说;中外互译须恪守忠信、顺达、雅合三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分主次,相对独立,不容短板、互为鼎立;在理解原作阶段,恪守不符原作语种语法不采信,不符原作语种语法、目标语言再达、再雅不采纳;在译成目标语种阶段,则不拘泥目标语种语法;翻译永远是请示,不是诠释,永远为作者、读者、自己,在人格、才识、品位三项负全责;中外互译,归根结底,人文互译;古今中外,所有词典,辞书,仅用于说明解释、学习研究人类语言,不汇集收录、制约规划人类语言,他们只是语言小岛,不是语言大海;一个单词、一个文字,无论中外,其真正含义、生命活力,不仅在专家学者辞书、词典、时尚强大线上机翻,不仅在词法、句法、语法,更多体现在实地、实践、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中语言、语句、语境、篇章字里行间;翻译该是笔者言者原始文本语本互译,无需只字传闻轶事,臆想臆断,沉浸植入,装裱配饰;翻译要完美原意,须同观原作视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译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传递,原意传递要完美,其载体修辞,修辞差异切换、对接,不可或缺
4. 本作译文尚有无奈数笔,期待更多诗友译友,为宣誓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国翻译,中国汉语,无出其右,深入探讨,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