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1162|回复: 0

介绍《鲁拜集》及三个新的汉译本(播音稿)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191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454
发表于 2017-3-20 16: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介绍《鲁拜集》及三个新的汉译本
[底稿]
2016年10月8日19:30、2016年10月15日19:30
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朗朗动听”节目分两次播送
主持人:金昀   嘉宾:钟锦、眭谦、顾家华
【主持人】今天咱们要谈谈一本外国书,一本诗集,确切地说是一本由101首短诗组成的诗集,那就是《鲁拜集》。我这里现在放着6本书,一本是郭沫若用“自由体”翻译的《鲁拜集》,一本是黄克孙用“七言绝句”体翻译的《鲁拜集》,再有黄杲炘用“柔巴依”体翻译的《鲁拜集》,黄杲炘翻译的书名就叫《柔巴依集》。另外3本是咱们今天要重点介绍的新的译本:一本是伯昏子先生翻译的《莪默绝句集译笺》,“莪默绝句”是“鲁拜集”的“直接意译”,一个意思,另一本新译是钟锦先生翻译的《波斯短歌行:鲁拜集译笺》,还有一本取名《莪默绝句百衲集》。呵呵,“百衲集”取“百衲衣”的喻意,这是一本非常别出心裁的用唐诗诗句来集句翻译的《鲁拜集》译本。这3本新译本,都是“七言绝句”体译本。
好,说起《鲁拜集》,咱们好多人似乎不是太熟悉,有些文学史也不专门记载。但据我所知,《鲁拜集》曾在国外非常风靡,除了《圣经》人手拥有之外,《鲁拜集》这本书几乎家家有备呐。据统计,《鲁拜集》已被翻译成85种语言,三千多种版本。在英国,《鲁拜集》编入了《偌顿(Norton)文学选集》,这是英国文学的神圣殿堂。《鲁拜集》中的诗与诗句,被英国《牛津引语辞典》收入了差不多一半的数量。下面咱朗诵一些,先来感受感受:
莫问是在纳霞堡或在巴比伦,
莫问杯中的是苦汁或是芳醇,
生命的酒浆滴滴地浸漏不已,
生命的绿叶叶叶地飘堕不停。
——这是郭沫若翻译的。
闻道新红又吐葩,
昨宵玫瑰落谁家。
潇潇风信潇潇雨,
带得花来又葬花。
——这是黄克孙翻译的。
乾坤寥落一穹庐,
日夜循环起太初。
多少英雄来复去,
锦衣华盖尽同途。
——也是黄克孙翻译的。
不知什么是根由、哪里是源头,
就象是流水,无奈地流进宇宙;
不知哪里是尽头、也不再勾留,
我象是风儿,无奈地吹过砂丘。
——这是黄杲炘翻译的。
绿酒朱唇空过眼,
微尘原自化微尘。
今朝我即明朝我,
昨日身犹此日身。
——这是黄克孙翻译的。
啊,“存在”纵闭锁了你我的生存,
莫忧尘世中便会没有生命,
我辈是酒樽中的泡沫,
永恒的“酾客”彼将斟了又斟。
——这是郭沫若翻译的。
草儿苏醒,毛羽般的新翠嫩绿
铺满江漘,这儿我们靠下身躯;
啊,轻轻地靠下吧!谁知道从前
多美的绛唇才把它暗中化育。
——这是黄杲炘翻译的。
你我纵通过了帷幕之后,
啊,世界是永远存留,
你我的来而又去——
大海里抛了个小小石头。
——这是郭沫若翻译的。
别浪费光阴,别为了无谓图谋
使自己疲于追求还争论不休;
销愁解颐的葡萄酒一杯在手,
强似为苦果或空无所有担忧。
——这是黄杲炘翻译的。
我虽然靠绳墨判断是非正误,
我虽然按逻辑区别兴衰沉浮,
但是在人愿意探索的一切中,
除了酒我从未深究任何事物。
——这是黄杲炘翻译的。
昨日已准备就今日的发狂;
明日的沉默,凯旋,失望:
饮罢!你不知何处来,何故来;
饮罢!你不知何故往,何处往。
——这是郭沫若翻译的。
一旦魂归万事空,
劳君倾酒洗萍踪。
遗身愿裹葡萄叶,
葬在名花怒放中。
——这是黄克孙翻译的。
可春天哪,要同玫瑰一起消亡!
芬芳的青春手稿呀,也得合上!
夜莺啊,曾在树枝间娇啼曼唱——
谁知道她来自哪里、去向何方!
——这是黄杲炘翻译的。
啊,“酾客”哟!当你象那月儿
在星罗草上的群客之中来往,
你酾到了我坐过的这个坐场
——你请为我呀,祭奠一觞!
——这是郭沫若翻译的。
噢,好了好了,您看,我这一念就停不下来。诗真的好美、经典!而且,曾几何时,英美等西方国家出现过形形色色的“鲁拜集”俱乐部(CLUB),他们聚在一起举行“鲁拜集”专题PATY,一边喝着葡萄酒品尝,一边朗诵《鲁拜集》品赏,举办各类书画展示会等,弄出花样百出的活动,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尚未绝迹;特别是20世纪初期到中期,在西方社会,鲁拜文化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鲁拜集》的诗意与图案被做成了纪念邮票、陶罐瓷盘、装潢镜框、木雕家具、钟表挂件、首饰衣帽、月历年画、广告宣传和酒类杯具等各类物件,并被注册为品牌商标。
我在想,如果只是一本101首短诗组成的诗歌小册子,真有点好奇,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为什么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是否请您先介绍一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诗集?它的作者是谁?
【嘉宾】呵呵,您也知道不少《鲁拜集》的诗和事呵!是的,难以想象《鲁拜集》会有如此无穷的魅力。一本仅仅404行的诗集,能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又确实曾被“妖魔化”,曾被过度的“现实化”了,有时真有点现实到“庸俗化”的程度。它随着被读者大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提升起来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应,不但书籍出版商们连续不断地重版加印赚足了钱,同时也给当时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各种贴上“鲁拜文化”标签的商品,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润。
您说得对,《鲁拜集》毫无疑问非常经典,可是它似乎有些独特,正统的文学史也好、诗歌史也罢,它在文学诗歌史上的地位却不很明显、突出。我觉得这是由这本书的性质决定的吧。说实话,《鲁拜集》是世界文学诗歌史上的奇葩。《鲁拜集》的红遍天下,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
您刚才说的那些“狂热”现象,主要表现在英美两国,美国比英国“后来者居上”,实际上更厉害一些,再后来波及了欧洲及英语国家等地区。
【主持人】嗯,《鲁拜集》的原创是伊朗诗人,对吧?但它又被英国读者看做自己的作品……
【嘉宾】对,这是一本由波斯文的诗稿翻译整理出来的英文诗集,所以刚才我说它“独特”,是“奇葩”,原因是,说它是文学作品吧,它是翻译作品;说它是翻译作品吧,又不是纯粹的翻译作品。对于这个古怪的问题,呵呵,咱等会儿再详细地谈。
【主持人】好的。
【嘉宾】您说“原创是伊朗诗人”,应该说是伊朗的古代,那时伊朗叫“波斯”。原作者欧玛尔·海亚姆,郭沫若先生译为莪默·伽亚谟,今天咱们下面要介绍的最近出版的新汉译本,眭谦和郭老一样译为莪默·伽亚谟,钟锦译本则译为奥玛珈音,黄克孙先生的衍译本就译为奥玛珈音的。奥玛的时代相当于我国的宋代时期,大约在900年之前。他是波斯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医学、哲学方面也有建树。奥玛生于11世纪,生卒年月已经不能确切的认定,他的身世资料极少,现在许多“传记”或流传的故事,甚至编成小说、拍成电影的素材,多为想象、夸张、演绎——不可靠的传奇,所以我不想多说。而且他的“鲁拜诗”只是闲暇时的咏叹,随思随想的抒发,奥玛不经意为诗人,所以他没有下笔作诗,也就没有正规的文本是他自己的著作,都是后人的记录文稿。奥玛总共作了多少诗至今无法有结论,好多诗作根据专家学者们的考证,大多是后人借托的“伪”诗。
【主持人】那么,奥玛究竟有多少自己的诗作呢?
【嘉宾】说不清楚。根据保存下来的各个时期的各种波斯古籍抄本,总共约莫千首以上吧,但里边的不少诗作很显然掺入了别的诗人的诗或很不像奥玛风格的诗,不可信、靠不住。——奥玛风格的诗,说白了就是“哲理诗”,奥玛的诗和奥玛同时代的波斯其他著名诗人的抒情诗不同。因此伊朗著名学者伏鲁基经过精心分析,认为有66首诗可以认定是奥玛本人的,然而由于没有确凿证据,后来这个说法也被别的专家推翻了。有人甚至用甄别法大胆断定,真正奥玛的诗作不超过12首,——其实这也是猜测。
【主持人】哎,“鲁拜体”,您刚才还说到“鲁拜诗”,它是否很像我国的旧诗“绝句”体裁?所以不少译者用“绝句”来译“鲁拜诗”?还有我们少数民族的“柔巴依”诗与“鲁拜体”、“绝句”,它们三者应该都很相仿?
【嘉宾】说得对,“鲁拜体”就是非常类似我国“绝句”体的诗歌体裁。基本形式就是四句一首,押韵押在第1、第2、第4句上。
【主持人】这个“鲁拜体”与“柔巴依”是同一体裁两种叫法吧,上海的翻译家黄杲炘先生的“鲁拜集”译本就是叫《柔巴依集》。“柔巴依”可以说古已有之,是在新疆维吾尔,乃至塔吉克、乌孜别克、哈萨克等地区,并包括中亚、西亚的广泛区域盛行,即一直延伸到波斯一带。我觉得奥玛的诗就是“柔巴依”的诗体,那么为什么郭沫若先生在翻译时却用了“鲁拜集”呢?
【嘉宾】呵呵,可能郭当时未留意到“柔巴依”这个诗体吧。这“鲁拜集”三字倒是郭老的“音、意”兼之的译名,“鲁拜”为音译;“集”字既照顾到了外语的“复数”形式,又有汉语一个“集子”的意思。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英译者菲氏,他在《鲁拜集》里没有具体解释“鲁拜集”名词的来龙去脉,因此郭沫若忽视了这个“鲁拜”其实就是“古已有之”的那个“柔巴依”,也情有可原吧。
【主持人】嗯,明白了。我有一位翻译界的朋友,英语翻译。有一次我跟他说起过《鲁拜集》,我问他为什么不尝试尝试翻译它?他回答我说,他不喜欢转译的东西。我感觉到哦,《鲁拜集》从波斯文译为英文,再转译为汉语,是否失去了许多奥玛的“原汁原味”呢?
【嘉宾】对于这个问题,我倒不那样认为。人们现在谈《鲁拜集》,其实一般就是谈菲氏的英译《鲁拜集》。现在我国直接从波斯文翻译过来的“原汁原味”的奥玛“鲁拜诗”,也有好几种了,如:张鸿年、张晖、邢秉顺、穆宏燕、王一丹等人,您可以去读读他们的译本,他们都不是按照同一个底本译出的,给人的感觉好像虽然都是在翻译奥玛的四行诗,却不像是翻译同一个诗人的作品似的,比较零散,各自为政,有多有少,没个标准。这就充分说明,当时菲氏的整理改编是多么的明智之举。
【主持人】您的意思,我们现在主要是围绕菲氏的英译《鲁拜集》来讨论的,是吗?
【嘉宾】是的。谈《鲁拜集》犯愁的地方就是把奥玛同菲氏混淆起来,分不清他们的同与异,不能做到“合二为一又一分为二”。当然这也没办法,菲氏毕竟是按照奥玛的诗英译,从而塞进他自己东西,把“翻译”当作“创作”来对待,“夹了私货”。尽管他把奥玛的诗整理改编得几乎面目全非了,但终究是“奥玛的鲁拜集”,他的《鲁拜集》全名即《奥玛珈音的鲁拜集》,可以说仍然是挂的羊头。
【主持人】哈哈,挂羊头卖狗肉……
【嘉宾】呵呵,对,只是可以说这个狗肉比羊肉似乎更好吃一点、更吃香许多,呵呵。说实在,没有菲氏的《鲁拜集》,奥玛的诗恐怕早已被世人淡忘,包括伊朗人他们自己,奥玛的诗或许早已被埋入沙漠。
菲氏其人,他的全名叫爱德华·菲茨杰拉德,我们习惯上给他一个“菲氏”的昵称,或干脆叫他“菲哥”,呵呵。
【主持人】美国有个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
【嘉宾】两个人。《鲁拜集》的菲茨杰拉德是英国人,他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09–1883)。
【主持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可谓辉煌,可以报出一大串名家呐: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丁尼生、布朗宁、勃朗特三姐妹、狄更斯、哈代等等。
【嘉宾】菲氏不仅生逢其时,而且他因为继承了遗产使他不差钱成为一个绅士,不愁吃穿,闭门爱好文学,养成了他性格孤傲,仿佛隐士。他没有更多其它的什么爱好,只喜欢大海或钓鱼,后来有个渔夫——他的好友去世,他便连海滨也忌讳去了。但身边也有几个著名人士是他的好朋友,如桂冠诗人丁尼生、苏格兰著名作家卡莱尔等。所以他的为人比较恬淡寡欲,不重名利。
【主持人】除了《鲁拜集》,菲氏有没有其它作品呢?
【嘉宾】有,他写过也出版过一些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比如1856年出版了他翻译的波斯诗人贾米的诗集,叫《萨拉曼和阿布萨尔Salámán and Absál》),自己也写过一些诗和其它著作,但都不是太好。他文学成就的名声,主要得益于他的这本《鲁拜集》诗歌小册子,而《鲁拜集》产生的盛誉,则是菲氏的身后获得的。
19世纪50年代前后,菲氏在他的好朋友、波斯文学专家考威尔的帮助下,学习、进修波斯文。1857年,当他看到了考威尔给他的奥玛那些不为系统的“诗稿”抄本以后,激发了他为之译介的兴趣。
【主持人】这样说来菲氏学习波斯文的时候已经不很年轻了?
【嘉宾】菲氏喜欢学习各种语言,据传他懂5、6种外文,40多岁又开始学习波斯文,不容易,像蚯蚓一般的波斯文在我们看来真有点不好学。也可能他的波斯文学得不怎么过关,不十分的精通吧,所以有人认为他的《鲁拜集》翻译,是因为不甚精通才词不达意,缺少信达,呵呵。
【主持人】不过,坏事是否变成了好事?
【嘉宾】我也这样认为,幸好菲氏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没有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奥玛的四行诗,所以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文采斐然的英文《鲁拜集》。菲氏将奥玛的四行诗重新排列组合,充实改编,自由发挥,赢得了难以想象的意外效果和收获。
【主持人】所以您刚才说过“《鲁拜集》的红遍天下,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那么,请您详细谈谈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嘉宾】1859年,菲氏自费出版英译《鲁拜集》,当时没人理会这本薄薄的小诗集,书上也不署名译者是他菲茨杰拉德,封面上只写书名《奥玛珈音的鲁拜集》,似乎告诉人们,这本书是“具有波斯风格的四行诗集”,就这个样子。然而,什么事情都有个“名气”问题,“名气”是需要广告与炒作的,需要追捧。菲氏委托书店销售200本书,当时没人要,默默无闻,卖不出去,被书店扔进了廉价书堆,标价1先令的书降到1便士还是无人问津(1先令相当于现在1元人民币吧,1先令等于20个便士)。后来终于机会来了,英国前拉斐尔派著名诗人、艺术家罗塞蒂偶尔发现了菲氏的《鲁拜集》,感觉此书颇为别致,诗句精彩,佳句叠出,就作了大力推广和介绍,大加推崇的还有英国著名诗人斯温伯恩,从此才逐渐被读者认识到这个诗集的不同寻常之处。这是否有点偶然的因素呐,如果没有几个名人的“有眼识泰山”,菲氏的《鲁拜集》恐怕被当作垃圾无声无息了。那么,冥冥之中,天佑佳作,是金子总会发光,这是否有点必然的因素呐。
【主持人】据说菲氏的1859年《鲁拜集》初版本,现在值几万美金了。
【嘉宾】1929年已经以八千美金的身价被藏家拍卖买走,现在在国际市场上大约25~30万人民币可以收藏到一本,呵呵。
而菲氏《鲁拜集》的必然走红,不仅取决于《鲁拜集》的诗写得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同时也是它具有的特色,即“特有色彩”而“投机取巧”,它借助了东方的风情,合乎了西方的口味,《鲁拜集》蕴含的东方的崇尚自然的人性哲理,恰好般配了西方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诗中的东方传说让西方人好奇,包括四行诗的“鲁拜体”形式,让他们感到新鲜。著名阿根廷作家、翻译家博尔赫斯认为,《鲁拜集》是以一种异国文化的情趣给了读者巨大的冲击力。如果《鲁拜集》不以“翻译”作品的面貌出现,而是以“自创”作品来展现,结果会怎么样呢?
当然,菲氏《鲁拜集》表现的内在诗意主题,实质上还是符合了西方人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取向,所以说它“挂羊头卖狗肉”。
【主持人】正因为如此,被英国读者看做是自己的文学作品了,而不是翻译作品……
【嘉宾】《鲁拜集》不像翻译作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刚才讲了,他的主题已经不纯粹是奥玛的东西了。菲氏在1858年,打算发表《鲁拜集》之际,曾写信给他的指导老师考威尔说道:“……我有信心把伊壁鸠鲁式的牧歌最巧妙地镶嵌在(《鲁拜集》的)诗行里,犹似打扮波斯的花园。”什么叫“伊壁鸠鲁(Epicurean)式的牧歌”?不就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倡导的“快乐哲学”嘛。其二,《鲁拜集》不像翻译作品主要表现在它的天马行空般的“意译”,他的意译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译,也不是黄克孙的所谓“衍译”,菲氏做了大量整理、加工、提炼、拼凑与改造的工作,可以说在原作的基础上,把原作当作“参考”,几乎把原作改造得像创作了。菲氏本人承认这一点,他对考威尔是这么说的:“我的翻译也许有其特点,但忽略了奥玛的主题,让你看到了另一个奥玛……”“我想我采取这样伤脑筋的译法,真是伴随了少有人知的痛苦:不愿意光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直译。但我竭尽了所能,做到了我想要做的:尽管改变了本来面目,但灌输新鲜血液后才能维持生命力并更能增进生命的力量。就算活的麻雀也比死的老鹰强。”——活麻雀胜过死老鹰,一语道破了菲氏的翻译理念与手段,他的这一翻译指导思想,曾得到我国学问家钱锺书先生的赞赏。
【主持人】那么,是否可以不恰当地把这种译法形容为一种“整容”,——人还是此人,鼻子眼睛等等已经完全“变形”,变了人造大美人一个,哈哈。
【嘉宾】您比喻得相当好!确实,菲氏说他自己的《鲁拜集》翻译的结果,就是一种“变形(unliteral)”。他的总体翻译手法,说得不好听就象是对原作进行了一番“玩弄”。但话得说回来,他对待作品的负责精神、爱护精神、融会精神和认真精神,绝对可圈可点,无懈可击,他对待每一首诗(包括诗体形式到每一个词汇、字母、书体……甚至标点符号的安排),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超乎一般作家的能耐,那种极为难能可贵的彻底地追求完美的精神,就像工艺匠对待艺术品一样地呵护有加、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主持人】您好像非常推崇……
【嘉宾】我非常钦佩……
【主持人】菲氏的《鲁拜集》共出了五个版本,从1859年到1889年,时间跨度30年。他是否每一版都有增添啊?
【嘉宾】也不能说“每一版都有增添”,但每一版都有改动。第一版1859年有75首,1868年的第二版增加到110首,而1872年的第三版则定型为101首了,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做了不少订正的第四版也是101首,于1879年出版,是他生前的最后一版。1889年出版的第五版,是菲氏身后由友人根据他在第四版的书上,亲笔改动过文字的遗迹整理出版的。这里需要提醒的是,1878年美国第一次出版了菲氏《鲁拜集》(第三版)之后,在美国受到了读者的空前欢迎。1884年,美国又率先推出了著名艺术家伊莱休·维德的图解《鲁拜集》,相当精致的豪华版绘画本。这样在美国的呐喊鼓吹、推波助澜之下,英语国家及其欧美地区逐渐掀起了势不可挡的《鲁拜集》狂热风潮。
【主持人】我现在手头上的汉译本是译自菲氏的第几版呢?
【嘉宾】郭译、黄杲炘和钟锦教授的译本译自菲氏第四版,黄克孙与眭谦译本是译自菲氏第五版的。第四版与第五版实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我统计过,仅19个地方有异样。
【主持人】为了做这个节目,我很感兴趣地看了我手头的这些汉译本,郭沫若译本觉得不减他作诗的热情奔放风采;黄克孙译本朗朗上口、文字优美,好多诗句可以媲美唐诗;黄杲炘译本按英译格律的汉译化,循规守距,仿制的“鲁拜体(即‘柔巴依’)”别具一格。请您谈谈《鲁拜集》的其他汉译本的情况好吗?还有最近三个新译本的特色?
【嘉宾】可以可以。其他汉译本,如果说到“全译本”,到目前为止已出版的见有25种左右,除了今天咱们讲到的以外,还有孙毓棠、孟祥森、陈次云、虞尔昌、梁实秋、柏丽、梁欣荣、傅正明、瞿炜、孤竹、刘佳敏等人的;如果说“选译本”,就是说译过一二首、几首或几十首的,那就可多了,如胡适、徐志摩、闻一多、吴剑岚、朱湘、鹤西、飞白、屠岸、辜正坤、李敖、冯象、邓均吾、林语堂、吴宓、陈之藩、童元方、木心、李欧梵等一大串都染指过,大有人在呐。
【主持人】我很喜欢具有中国古诗韵味的黄克孙先生的“绝句”体译本,最近出版的3本都继承和发挥了黄克孙译本的优势,呵呵,您感觉呢?
【嘉宾】当然当然。用“七绝”译配“鲁拜体”,因其高度的相似性而特别的适合,犹如度身定造一般。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就认为“鲁拜集”的“鲁拜体”和我们唐代的“绝句”很可能有联系,这个“联系”即“渊源关系”,就是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及互相渗透;波斯文化专业学者穆宏燕女士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因此,最近出版的3本新译,其特点显然是自黄克孙的“七绝”译配“鲁拜集”之后,又有了新的提升和完善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主持人】您能否举例说明?
【嘉宾】好的,咱们选几首诗来一起赏读品味吧:
觉起东君扫夜还,
纷纭列宿逝冥关。
赫戏万丈光如箭,
正射君王宫阙间。
这是《鲁拜集》的第一首。菲氏《鲁拜集》整合的101首诗,是以晨曦“日升”到夜归“月落”连贯起来的,看上去象是表现“一天”的生活情景,实际上寓意着为人“一生”的生命历程。
上面这首诗选自眭谦的译本。诗的原意是:醒吧,太阳渐渐升起,群星将随着黑夜一起消失,太阳的光芒象箭一样,射向苏丹王宫的楼顶。眭谦译本的特色是比较忠实于原作,又严格遵循了旧诗的范畴,文言气息浓厚。相对黄克孙的译本来说,黄译本确实“衍译”自由得多:
醒醒游仙梦里人,
残星几点已西沉。
羲和骏马鬃如火,
红到苏丹塔上云。
黄把中国的典故意象镶入了“鲁拜诗”中。
而钟锦译本似乎界于他们二者之间:
驱尽繁星天宇澄,
扫除长夜看东升。
殷勤又唤浮生梦,
遥射宫楼最上层。
钟锦译本比较通俗易懂,诗意语感比较舒展。
“百衲集”对这一首的集句则非常有趣了:
阳精欲出阴精落(韩偓),
星斗离披烟霭收(禇载)。
待得华胥春梦觉(吴融),
朝光瑞气满宫楼(张籍)。
【主持人】很有韵味哦,用吟诵的方式也许更佳啊。嗯,我很喜欢第七首,我来念一念:
春阳驱尽去年心,
好共东风酒满斟。
君看长空孤鸟去,
不堪万古此消沉。
——这是钟译。
春暖邀君酌羽觞,
尤裘悔襺尽除将。
韶光振翮无多路,
跂翼时禽欲远扬。
——这是眭译,是不是古诗味很浓,呵呵。
春火珠红酒里天,
心中块垒碎尊前。
白驹此去无多路,
岁月无情已着鞭。
——这是黄克孙的译文。
【嘉宾】这里黄译用了“白驹”这一中国式意象,原诗不是这个意象,原诗的意象是“时鸟(The Bird of Time)”。但是“白驹”的意象较能使中国的读者接受,联想“白驹过隙,人生短暂”之感慨。而钟和眭的译文,既保留了原作的隐喻,又令人产生一种“长空孤鸟,韶光振翮”的浩叹,各有所长。
呵呵,请您再选几首,一起来赏读赏读,寻味寻味。
【主持人】第十二首,好不好?
【嘉宾】太好了,这首俗称“树荫下”的诗,是《鲁拜集》中最有知名度的一首,描绘了一幅“神仙逍遥图”……
【主持人】那好:
一片干糇一卷诗,
一壶美酒傍疏枝。
荒原有汝歌清发,
爰得乐郊无尽时。
——这是眭译。
凉阴正好卷诗书,
蔬食常丰薄酒余。
得汝淸歌时一啭,
何妨广漠是华胥!
——这是钟译。
一箪疏食一壶浆,
一卷诗书树下凉。
卿为阿侬歌瀚海,
茫茫瀚海即天堂。
——这是黄译。
【嘉宾】这首诗名声极大,而写得极简。原诗无非写了“树下,诗卷、酒与干粮,你陪我在原野歌唱,此时的原野真象天堂。”而表现了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田园风情,在西方工业化、城市化——经济突飞猛进时期,处于疲惫、喧嚣、混沌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压力下的人们,确实勾起了对美好悠闲的无思无虑生活的热切向往。
【主持人】《百衲集》的集句也集出了那种惬意之情:
诗酒能消一半春(赵嘏),
盘蔬饼饵逐时新(白居易)。
静酬嘉唱对幽景(李山甫),
鸣凤楼中天上人(沈佺期)。
【嘉宾】这个美妙的场景,使我想起林语堂《读书的艺术》中说的:“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他可以拿一本《离骚》或奥玛开俨的作品,牵着他的爱人的手到河边去读。如果天上有可爱的白云,那么,让他们读白云而忘掉书本吧,或同时读书本和白云吧。”
【主持人】金庸在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编入了两句“骚体”唱词:“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还煞有其事地让书中的小昭经常哼一曲“波斯小调”:“来如流水逝如风,何处来兮何所终。沧海茫茫挂帆去,天涯从此各西东。”其实这就是来源于《鲁拜集》第二十八首和第二十九首的改编:
齐培慧种共耕躬,
长育拮据勤苦功。
怜我于兹何所获,
来随流水逝随风。
——这是眭译。
学尽多方作本根,
得来全不见微言。
道枢人极都休问,
水迹风踪岂有痕?
——这是钟译。
钟译用“水迹风踪岂有痕”来翻译“来如流水逝如风”之意,别有情趣。
【嘉宾】说得好,这首诗的诗韵悠扬、意境不凡,让我联想到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人生短促犹如朝花夕露,而短促的人生更应该像行云流水那样优雅。
【主持人】人生苦短,花开花落。第九十四首亦有同样的感悟哦:
几番立誓恨前衷,
疑在当时醉梦中。
旧悔逢春花在握,
又随落瓣破东风。
——这是眭译。
几回年少悔疏狂?
也向尊前忏一场。
待得春风吹酒醒,
又拚今世为花忙。
——这是钟译。
春天到了,珍惜人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的高潮犹如盛开时娇艳的玫瑰;生命的回归也应像花瓣的凋零,化作春泥而无怨无悔。
【嘉宾】应该为这样的好诗鼓掌!
主持人,《鲁拜集》的第九十九首,是《鲁拜集》的汉译史上,第一次被大文豪、五四运动文化干将的胡适先生翻译出来的,收在他的《尝试集》白话诗集中。请您朗诵一下胡适的译文,好吗。
【主持人】我来读一下:
要是天公换了卿和我,
该把这糊涂世界一齐都打破,
再磨再炼再调和,
好依着你我的安排,把世界重新造过!
【嘉宾】还有一个徐志摩的译本。
【主持人】我也来读一下吧:
爱啊!假如你我能勾着运神谋反,
一把抓住了这整个儿“寒尘”的世界,
我们还不趁机会把他完全捣烂——
再按我们的心愿,改造他一个痛快?
【嘉宾】这首诗同样非常的著名,经常会被名人引用,我国很多名家都翻译过它。此诗大有改天换地的口吻与愿景,所以也正合我国五四前后的社会思潮。您再看看新的译本,用“绝句”体的翻译是怎样一个别有风味。
【主持人】好的,我看看,来念一念:
当携鸳侣祷天工,
造化枢机执掌中。
愿得毁之重铸范,
从心所欲乐融融。
——这是眭译。
帝意真能感应无?
遣教吾汝握灵枢。
不须宇宙俱颠覆,
重画先天太极图。
——这是钟译。
钟译用“太极图”的意象真是极佳的想象力!“太极图”拥有平定地水火风之威、转化阴阳五行之力、分理天道玄机之功、包罗大千万象之能;它具有霞光万道照耀山河大地,瑞气九彩震慑天地寰宇。总之,我们改造世界是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反对邪恶,热爱和平。
今天我们领略了《鲁拜集》的诗情画意,它的葡萄酒、玫瑰与夜莺,它的阳光、月色与流云;我们欣赏,我们赞美,我们陶醉;它给我们的启迪:人生终究是美好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尽情享受吧!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音机前听众朋友们的陪伴。再见!
                                                         (老鸽执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4-19 22:02 , Processed in 0.07974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