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新诗的理想》的反响 (0篇回复)
- 也谈新诗的理想 (3篇回复)
- 周晓风 | 新诗的理想 (0篇回复)
- 在推荐一篇吕进力作《新诗的双极发展》 (1篇回复)
- 转帖:万龙生 改革开放与重庆格律体新诗的发展 (2篇回复)
- 张南的几本土纸本诗集藏本一瞥(附:张南《山青踪影》)) (0篇回复)
- 重读蓝棣之编选的《新月派诗选》 (0篇回复)
- 转帖:万龙生 重庆:格律体新诗的重镇 (5篇回复)
- 转帖:万龙生 新诗向何处去 (3篇回复)
- 浅谈“歌”声化的“诗”传播设想20180710 (0篇回复)
- 新“诗”与“歌”能否再续前缘20180710 (0篇回复)
- 史论同举 树标立体 (2篇回复)
- 青花词写作的理论支持 (0篇回复)
- 尹贤《重铸诗国的辉煌》(2009) (1篇回复)
- 黄杲炘《格律未必是束缚》 (0篇回复)
- 论柳无忌的十四行诗 钱光培 (6篇回复)
- 闻一多:格律体新诗之父(一至三部分,待续) (4篇回复)
- 柳无忌《抛砖集》—— 格律体新诗又一书证 (2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在重庆(扩充版) (2篇回复)
- 袁忠岳《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 (3篇回复)
- 汉语十四行诗研究的扛鼎之作 (0篇回复)
- 对格律体新诗的偏见可以休矣 (1篇回复)
- 冈夫致万龙生(史料) (1篇回复)
- 1936年,胡乔木的异言等步格律体新诗一个诗节 (2篇回复)
- 新诗百年:格律体新诗岂能缺席 (17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概论(下) 丁慨然 (1篇回复)
- 【诗论11】现在诗歌碎片化的呈现方式,琐碎的,无意义和毫无情趣的思绪 (1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概论(上) 丁慨然 (0篇回复)
- 诗歌声律通论〔二〕〔连载〕 (0篇回复)
- 诗歌声律通论〔一〕〔连载〕 (0篇回复)
- 诗歌的力量 (0篇回复)
- 对基准诗节作用的一个新看法 (16篇回复)
- 如此“论证”,呵呵 (1篇回复)
- 《万龙生“无限可操作性原理”是一个“诗学原理”吗?》 (19篇回复)
- 〔逻辑小常识〕逻辑中的周延性、合理分类的周延性、事务分类的多样性 (0篇回复)
- 《再论万龙生“无限可操作性理论”》 (12篇回复)
- 《评东方诗风“三分法”与“无限可操作性理论”》 (13篇回复)
- 《答微斋先生“无限操作诗歌”之乐》 (7篇回复)
- 还原本意,余不一一 (21篇回复)
- 转帖《在“第六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0篇回复)
- 新诗第二个百年的出发点(修订稿) (3篇回复)
- 世界汉诗协会会刊《世界汉诗》 十年来发表的关于格律体新诗的目录 (1篇回复)
- 《论格律体新诗的“万氏三分法”与“孙氏三分法”》 (0篇回复)
- 新诗教育问答 (0篇回复)
- 一种半格律诗的成功探索 (0篇回复)
- 第九十一回 新月格律越海峡 宝岛诗人余光中 (1篇回复)
- 蒋登科:《诗歌:接地气与望星空》 (0篇回复)
- 《紫贝俯拾集》前言(关于六行的定行诗) (2篇回复)
- 《再论“诗歌建筑美”的谬误》 (5篇回复)
- 第六十二回 十四行诗风雨路 九十余载格律情 (1篇回复)
- 〔转帖〕《对称和对称方法》 (0篇回复)
- 《渝水》诗刊2017下半年刊《卷首语》 (0篇回复)
- 〔转帖〕《对称、反对称、对称破缺》 (0篇回复)
- ——在第六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2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柔巴依专栏】里的音节诗体 (0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