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龙生“无限可操作性原理”是一个“诗学原理”吗?》 (19篇回复)
- 〔逻辑小常识〕逻辑中的周延性、合理分类的周延性、事务分类的多样性 (0篇回复)
- 《再论万龙生“无限可操作性理论”》 (12篇回复)
- 《评东方诗风“三分法”与“无限可操作性理论”》 (13篇回复)
- 《答微斋先生“无限操作诗歌”之乐》 (7篇回复)
- 还原本意,余不一一 (21篇回复)
- 转帖《在“第六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0篇回复)
- 新诗第二个百年的出发点(修订稿) (3篇回复)
- 世界汉诗协会会刊《世界汉诗》 十年来发表的关于格律体新诗的目录 (1篇回复)
- 《论格律体新诗的“万氏三分法”与“孙氏三分法”》 (0篇回复)
- 新诗教育问答 (0篇回复)
- 一种半格律诗的成功探索 (0篇回复)
- 第九十一回 新月格律越海峡 宝岛诗人余光中 (1篇回复)
- 蒋登科:《诗歌:接地气与望星空》 (0篇回复)
- 《紫贝俯拾集》前言(关于六行的定行诗) (2篇回复)
- 《再论“诗歌建筑美”的谬误》 (5篇回复)
- 第六十二回 十四行诗风雨路 九十余载格律情 (1篇回复)
- 〔转帖〕《对称和对称方法》 (0篇回复)
- 《渝水》诗刊2017下半年刊《卷首语》 (0篇回复)
- 〔转帖〕《对称、反对称、对称破缺》 (0篇回复)
- ——在第六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2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柔巴依专栏】里的音节诗体 (0篇回复)
- 论诗歌形式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2005年〕 (0篇回复)
- 《诗歌形式美学中的“对称原理”》——诗歌形式美学原理之一〔2005年〕 (1篇回复)
- 许霆教授的来信 (3篇回复)
- 〔转载〕《对称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变革》 (0篇回复)
- 〔转载〕吴兴华对宋琪谈自己的诗歌格律 (0篇回复)
- 《律式音节诗的平仄法度简说》〔定稿〕 (2篇回复)
- 《论诗歌“近距离对称”的极限》 (2篇回复)
- 《新诗格律史中被埋没百年的里程碑——吴兴华的音节诗体》〔乙稿〕 (0篇回复)
- 〔转载〕词调与情感-----选词牌参照 (0篇回复)
- 《新诗格律史中被埋没百年的里程碑——吴兴华的音节诗体》〔甲稿〕 (3篇回复)
- 古代诗家论古诗词的停顿方式集锦 (0篇回复)
- 楚辞诗句的对称规律 (0篇回复)
- 诗集《寻诗问律》目录、序言、跋 (3篇回复)
- 吴兴华律式音节诗集锦 (9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八〕补遗 (7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体赏析〔八〕六行体 (0篇回复)
- 〔转帖〕汉语萨福体的诗体建构与精神取向 (5篇回复)
- 读米沃什语录两条记感 (0篇回复)
- 〔转载〕《吴兴华新诗节奏研究》 (3篇回复)
- 2012年通过的《关于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宣言》 (1篇回复)
- 21世纪格律体新诗宣言 (1篇回复)
- 《论新诗“顿数整齐论”中的“外部的证实”和“内在的完备”原则》 (2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七〕长短句音节诗体 (0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六〕不定型齐言音节诗体 (0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五〕十四行音节诗 (0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四〕多段式八行体音节诗 (0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三〕八行体音节诗 (0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二〕多段式四行体 (0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一〕“四行新绝句体” (0篇回复)
- 从黄杲炘译作《柔巴依集》的格律分析看“顿数整齐论”之弊 (0篇回复)
- “新诗百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研讨会”即将举行 (0篇回复)
- 文讯:许霆编发的“中国新诗格律研究专栏”被《新华文摘》列入要目 (6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原称“现代格律诗”)论文、论著 百年选目 (1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