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学》2016年卷《格律体新诗研究》 主持人语 (0篇回复)
- 论新旧诗格律之异同 (0篇回复)
- 我为什么要修正自己的“音步对称论”和“程式化音步说” (11篇回复)
- 金谷《 诗坛三分有其一》 (0篇回复)
- 《为什么大顿对称论诗体可以不考虑音步》 (0篇回复)
- 在《梁上泉文集》和《梁上泉评传》首发式的发言提纲 (1篇回复)
- 论东方诗风论坛诗人对新诗格律理论的探索成果 (3篇回复)
- 《汉语音节诗概论》 (92篇回复)
- 应当如何评价汉语诗歌的音步体系和音顿体系 (6篇回复)
- 王志亭的87式音节诗 (0篇回复)
- 在台湾“2016海峡两岸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7篇回复)
- 段从学《淡泊宁静“画”诗人——为邹绛师逝世二十周年作》 (0篇回复)
- 刘家魁:读诗漫议(两篇) (3篇回复)
- 在本论坛不宜再用“现代格律诗”概念 (0篇回复)
- 【联理争鸣】弘扬古法是完善对偶理论的必由之路 (0篇回复)
- 现代格律诗”术语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2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漫谈(万龙生) (5篇回复)
- 流沙河对解放周末记者谈诗 (2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论纲》大要(寻求大陆出版社出版) (0篇回复)
- 靶的——张德明《新诗之美》 (10篇回复)
- 自律﹒共律﹒格律(下)——简述现代格律诗的三种形态 (10篇回复)
- 喜读《诗家》第五辑 (1篇回复)
- 《给中国诗歌写的墓志铭》选载 (0篇回复)
- 略谈新诗创作的精品意识 (0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的审美现状浅说 (0篇回复)
- 诗,又一次被网络文学开除 (2篇回复)
- 研磨汉语新诗律 概论格律体新诗 (4篇回复)
- 海滨读书笔记(三)为汉诗的“建筑美”一辩 (3篇回复)
- 诗论两栖勤耕耘 律成诗坛无人闻 (0篇回复)
- 关于两首新诗的改写 (0篇回复)
- 许霆教授的自由诗研究初窥 (3篇回复)
- 潘颂德《新 诗 偏 至 论》 (0篇回复)
- 正视问题,不要涂脂抹粉——驳张德明《新诗之美》 (1篇回复)
- 屠 岸《新诗和自由诗能划等号吗?》 (0篇回复)
- 自律·共律·格律 ——试论现代格律诗体的基本形态 (18篇回复)
- 尹 贤《诗韵双轨并行好》 (0篇回复)
- “自律、共律”理论的尴尬 (2篇回复)
- 80年前的真知灼见 (0篇回复)
- 卞之琳先生这样说······ (0篇回复)
- 《“自律共律”理论的再批评》八则 (1篇回复)
- “现代格律诗”术语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0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准确的命名》 (0篇回复)
- 新诗格律辩 (5篇回复)
- 孙绍振文章 (0篇回复)
- 汉字诗小解 (1篇回复)
- 命名·分类·谱系:新时期格律体新诗理论的重大进展 (4篇回复)
- 《诗歌格律探索亟须科学的研究方法》 (4篇回复)
- 写在传统与现代边缘的诗歌 (5篇回复)
- 司马策风:观念与实践不一的诗人 (0篇回复)
- 新诗的一个误区——“妖魔化”韵律 (1篇回复)
- “八言四步整齐体”及其他 (0篇回复)
- 于右任先生关于诗词声韵的真知灼见 (2篇回复)
- 值得推行的另一种“双轨制” (0篇回复)
- 论节奏 (5篇回复)
- 论章法 (2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