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足鼎立”与“三国演义”(补充版) (2篇回复)
- 答《中国诗人调查问卷》(缘起见后) (1篇回复)
- 吕进的两篇要论撮要 (0篇回复)
- 《论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的同构性》 (4篇回复)
- 找准自己的方向——评张静水的格律体新诗 (1篇回复)
- 邓程:我为什么提名伊沙为庸诗榜榜首 (2篇回复)
- 新体诗之定行格律体刍议 (0篇回复)
- “两栖诗人”琐议 (1篇回复)
- zhuhex:新诗的荒唐 (1篇回复)
- 对《写好汉语柔巴依的关键》的思考 (0篇回复)
- 吕进:《贺信》 (0篇回复)
- 找准自己的方向 ——读张静水的格律体新诗 (4篇回复)
- 汉语柔巴依小议 (2篇回复)
- 十四行诗与中国传统诗体 .. (1篇回复)
- 旧体诗的格律及格律体新诗之我见 文/雪岭 (4篇回复)
- 略谈八行诗——《澳洲吟稿》前言 (0篇回复)
- 世界汉诗协会会刊《世界汉诗》 十年来发表的关于格律新诗的目录 死水吧辑录 (0篇回复)
- 重要诗讯 (1篇回复)
- 关于从和诗《相约山东》“韵”的看法 (3篇回复)
- 黄杲炘《谈译诗的形式》(原载《东方翻译》) (1篇回复)
- 让格律体新诗与格律体译诗并驾齐驱 (1篇回复)
- 从万龙生《也谈新诗的理想》所想到的 (1篇回复)
- 《也谈新诗的理想》的反响 (0篇回复)
- 也谈新诗的理想 (3篇回复)
- 周晓风 | 新诗的理想 (0篇回复)
- 在推荐一篇吕进力作《新诗的双极发展》 (1篇回复)
- 转帖:万龙生 改革开放与重庆格律体新诗的发展 (2篇回复)
- 张南的几本土纸本诗集藏本一瞥(附:张南《山青踪影》)) (0篇回复)
- 重读蓝棣之编选的《新月派诗选》 (0篇回复)
- 转帖:万龙生 重庆:格律体新诗的重镇 (5篇回复)
- 转帖:万龙生 新诗向何处去 (3篇回复)
- 浅谈“歌”声化的“诗”传播设想20180710 (0篇回复)
- 新“诗”与“歌”能否再续前缘20180710 (0篇回复)
- 史论同举 树标立体 (2篇回复)
- 青花词写作的理论支持 (0篇回复)
- 尹贤《重铸诗国的辉煌》(2009) (1篇回复)
- 黄杲炘《格律未必是束缚》 (0篇回复)
- 论柳无忌的十四行诗 钱光培 (6篇回复)
- 闻一多:格律体新诗之父(一至三部分,待续) (4篇回复)
- 柳无忌《抛砖集》—— 格律体新诗又一书证 (2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在重庆(扩充版) (2篇回复)
- 袁忠岳《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 (3篇回复)
- 汉语十四行诗研究的扛鼎之作 (0篇回复)
- 对格律体新诗的偏见可以休矣 (1篇回复)
- 冈夫致万龙生(史料) (1篇回复)
- 1936年,胡乔木的异言等步格律体新诗一个诗节 (2篇回复)
- 新诗百年:格律体新诗岂能缺席 (17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概论(下) 丁慨然 (1篇回复)
- 【诗论11】现在诗歌碎片化的呈现方式,琐碎的,无意义和毫无情趣的思绪 (1篇回复)
- 格律体新诗概论(上) 丁慨然 (0篇回复)
- 诗歌声律通论〔二〕〔连载〕 (0篇回复)
- 诗歌声律通论〔一〕〔连载〕 (0篇回复)
- 诗歌的力量 (0篇回复)
- 对基准诗节作用的一个新看法 (16篇回复)
- 如此“论证”,呵呵 (1篇回复)